1990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Bellcore)担任Research Scientist。1995年起在国立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学系任教至今,并曾经担任该校资讯工程系系主任、研发长、资讯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务,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担任中华民国科技部政务次长,2016年11月起担任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副校长。
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企图以画笔拦截时间,将之表达于其版画《大桥骤雨》。辛波丝卡在她的诗《桥上的人们》(People on the Bridge)声称歌川广重是一名侮辱时间的叛徒,忽视了时间的法则。她认为这位浮世绘画家受制于时间,却不肯承认,让「时间失足倒下」。歌川广重的《大桥骤雨》捕捉东京夏天的倾盆大雨,来得急,去得快。俯瞰的角度更生动描述大桥上撑雨伞、穿蓑衣的路人狼狈相。而对岸的安宅 (Ataka no Seki)被傍晚的大雨笼罩着,若隐若现。粗细交错的前景斜线,制造身历骤雨的效果。
歌川广重原名安藤广重,早期深受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影响。晚年的作品「江户名胜百景」色彩非常柔美,构图简洁有力,对气氛的营造非常成功,尤其《大桥骤雨》中长桥上的风雨,意境令人陶醉。2015年我访问欧洲,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转机,看到一幅梵谷博物馆(Van Gogh Museum)的广告,竟然是《大桥骤雨》。原来歌川广重这幅画曾被后期印象派大师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 –1890)临摹,今日收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馆,受到西方世界瞩目。广重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及旅人的突然反应,这幅《大桥骤雨》可说是代表作。梵谷临摹用色的彩度高了许多,笔触也较复杂,但少了几分细致优雅。梵谷不懂汉字,框外的字是凭记忆信手写出,成为特殊的梵谷式中文字体。梵谷也崇拜佛教。曾经创作类似和尚的自画像。他在1888年写信给朋友,将自己比拟为佛教和尚,「简单敬拜永恆的佛陀(a simple worshiper of the eternal Budd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