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行人考(增訂本)

中國曆代行人考(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論述自春鞦以來下迄魏晉南北朝之行人外交史事。總論首述行人職掌,以昭古代外交政製之美備;次論行人修養,以明其深於詩禮之教;繼列例舉行人操守。第二章以下各章,先介紹當代大勢或列國簡史,使讀者於時代背景、國際關係均能瞭若指掌,然後對行人之外交活動,益有深切之體認。
 
  書中紀事載言俱有史法,所用資料皆注齣處,以資徵信。博引羣書,足以映顯曆史真相。文筆高雅,傳神紀實,以達醇美境界。又以熟於前史,閑於近代外交事例,闡釋史事,能近取譬,溝通古今。綜觀此書,體例最善,紀事詳實,堪為外交龜鑑。
 
本書特色
 
  1.本書論述自春鞦以來下迄魏晉南北朝之行人外交史事。
  2.是為研究中國曆朝曆代外交史重要著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寶實
 
  北京大學法律係畢,為我國第一屆監察委員。
 
   

圖書目錄

中國曆代行人考序
一、蕭序
二、自序
三、藍序
四、再版自序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何謂行人
第二節 行人之職掌
第一目 大行人
第二目 小行人
第三目 周禮其他職官有關行人者
第三節 行人之修養
第一目 行人與詩
第二目 行人與禮
第四節 行人之待遇與保障
第一目 行人之待遇
第二目 行人之治外權
第三目 行人之保障
第五節 行人之操守
第一目 行人之信
第二目 行人之貞
第二章 春鞦時代之行人
第一節 春鞦大勢
第二節 周之行人
第三節 魯之行人
第四節 齊之行人
第五節 晉之行人
第六節 鄭之行人
第七節 楚之行人
第八節 秦之行人
第九節 衛之行人
第十節 吳之行人
第十一節 越之行人
第三章 戰國時代之行人
第一節 戰國大勢
第二節 戰國時代之從橫傢
第三節 列國之行人
第一目 東周之行人
第二目 齊之行人
第三目 韓之行人
第四目 趙之行人
第五目 楚之行人
第六目 魏之行人
第四章 兩漢時代之行人
第一節 楚漢相持時漢初之外交活動
第一目 隨何說英布
第二目 酈生說齊
第二節 西漢之行人
第一目 陸賈使南粵
第二目 張騫通西域
第三目 蘇武使匈奴
第三節 光武初年之外交活動
第一目 伏隆使張步
第二目 來歙使隗囂
第四節 東漢之行人
第一目 鄭眾使北匈奴
第五章 三國時代之行人
第一節 三國之形勢
第二節 三國局勢及其中心人物
第三節 三國之行人
第一目 蜀之行人
第二目 吳之行人
第六章 南北朝時代之行人
第一節 晉及南北朝之形勢
第二節 南北朝之交聘
第三節 南北朝行人之格調
第一目 尚纔辯
第二目 好貨殖
第三目 南北朝行人為世業
第四節 杜杲八使陳

圖書序言

蕭序

  外交係政治之一部,與國防互為錶裏。昔義大利之統一宇土耳其之復興,均有賴於外交活動,而德意誌於歐戰遭緻失敗,抑以不重視外交故也。吾國古代,列賓覲於五禮,習於橫於揣摩,儀固尊隆,學亦深遂。秦漢而後,聲威加於四夷,域外無對等之國,而外交之真義全失。自歐人東來,五口通商,主外交者,非疆吏,即廷臣,其所以達情款通語言者,則必賴通事。通事毫無學識,惟以口舌得官,當過渡之時期,竟寖假以主持外交。於是,喪權辱國之事,史不絕書。其後辦理外交者,齣身雖不盡由於通事,然技術之媮拙,學識之淺陋,則略無差異。故論者謂吾國有交際而無外交,蓋壇坫上僅知周鏇應酬之術,殊乏摺衝樽俎之纔。若夫研究各國政情,內度其勢,外料其敵,以樹立根本大計,豫籌肆應之策者,則更無論矣。自東北事變以來,我國受日俄侵略之厄,作民族興亡之爭,抗敵擇交,決機勝敗,國人始憬然知外交之重要,以研究國際關係為亟務,而大學中遂有外交科係之設。顧新興之學,取資端賴異籍,議論恆違國情,修身之節,𡣭事之分,亦往往貌閤神離。殊不知吾國古代行人之製,與夫孔門教士之則,言詩言禮,典章昭垂,蓋曆久而常新,比之西洋專門學科,其足以啓迪後人,訓練通識者,未為多讓焉。吾友黃新渠先生,績學士也,所著中國曆代行人考一捲,為章五,為節二十有六,為文約八萬言,自行人之職掌修養待遇操守以及春鞦戰國兩漢三國行人之事蹟,無不繁徵博引,源流畢貫,讀之不惟益人神智,且可以為今時外交學之例證者,亦不一而足。如子貢一齣而存魯亂齊破吳強晉伯越之事,已極盡外交傢之能事。燭之武以鄰厚君薄之說說秦穆,遂退秦晉聯軍,不惟以均勢存其國,且縱間以憊其讎,誰謂弱國無外交乎?惟弱國始可藉外交而抗強權,補國防之不足。觀本書所述事功彰著之行人,曷一不齣於當時之弱國?其中最令人景仰者,則莫藺相如若。相如以弱趙而挫強秦,完璧全尊,其事至難,其功甚偉。葢非有愛國之熱誠,明敏之機智,寜靜之修養,犧牲之精神,不剋完成使命,凡此皆外交傢所必備之風格也。至於蘇秦張儀之流,以詐欺自私,持寵炫世,不特閤從連橫之說不可信,即誠有之,其纔智視陳軫田文輩猶有遜色,又焉能望端木賜藺相如之項背?新渠不隨流俗之見,特舉錢氏之考辨而申之,何其卓躒而閎遠耶?至是書組織之謹嚴,文辭之典雅,乃餘事耳。餘喜其發絕學,闢新業,足以嘉惠士林也,因書所感以為序雲。
 
民國三十九年六月蕭一山於颱灣闆橋。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