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工具的文化史,心灵的清凉帖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散文名家 徐国能 每当大家对国语文教学产生争论,我总不免想起教室里孩子纯真的双眼,我想知道孩子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
我让自己回到童年的暑假,长长的溽暑天,不正是那些故事书陪我一起度过的吗?机智与趣味的民间故事、改编成儿童版的文学名着、还有专门写给孩子看小说、似懂非懂的唐诗三百首,「开卷有益」这件事,我是最大的受惠者。那时我只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读完了一本好书,心里也会汹涌起伏,感慨咨嗟,我到现在才明白,阅读不只是学习字词音义与行文方法,也不只是扩充知识或打开眼界,而是让自己的心,与另外一颗心交相对晤,感受一种自己生命以外的感情,品味一种自己生活外的道德,然后再通过自我的一再设身处地、反省沉思,于是稚拙的心便有了成长,对世界又有了判断与感慨,或许那就是我们说的智慧吧!
对于「成语」,当代同样意见纷杂。
有人说诵读成语使人思考懒惰,只会用别人现成的话来表达自己,既不真也不切;也有人说成语是过时的观念,在今日看来思想不合逻辑,语言违背常态,不学也罢。但也有人强调成语精炼简粹,最能帮助行文,作文多用成语可达高分……。但这些意见其实都忽略了成语真正的价值。
中国古代是一个多情多礼的世界,但也不可避免人性的冲突和纠结,在漫长的历史中,许多微妙的时刻激盪出了人性的高贵,或也彰显了慾望的丑陋,有些时刻智者表现出超人一等的境界和眼光;也有一些时刻体现的是仁者对人性的怜悯或宽厚。这些时刻,就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后人可以在其中学习、警惕或反省,因此我们学成语,不只是记熟一个四字的词汇而已,或将之运用在作文里表现学问。事实上,成语的存在,是提醒我们重新回到某些特别的历史时刻,重新温习那些智慧与仁慈,野心或黑暗,每一则成语,都是让我们的心与另一颗遥远的心交会,当我们对人心洞察愈深,处世亦将圆融睿智。
读了谢易霖的《重返英雄争霸的故事现场》、《落难公子成功记》,深深感觉那正是我所期待的作品;回忆儿时所读过的成语故事,编排方式多类似辞典(这也凸显了过去大家对成语「工具化」的认知),以首字笔画作为前后顺序,但谢易霖以时空为线索,串起了不同成语间的有机关系,不仅让历史轮廓完整呈现,同时让每个成语能互相映照,更清晰地表现了一个时代或一群人物的样貌,在立体而完整的故事中,成语中所流露的教诲也更为深长。
因此谢易霖这一系列作品,并非单纯介绍成语的故事书,也不是生硬的国语文教材补充本,而是真正的文学,读着读着,竟让我想起儿时最喜欢的一套书:《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亲切的态度和深入浅出的文字适合任何读者,作者在书中不仅「还原」每个成语的历史场面,也重塑故事中的心灵风景,每一次重读,便悠游于历史人物的谈吐,感慨古今人性的执着,充分领略了文化之美。
现在,我读到了这个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进击吧!楚凤凰》,更觉得谢易霖的故事叙述更加圆熟,剖析内涵更为深刻,并结合了现当代的视野和需求,对每一则成语重新提出深度思考,实在是一本不可多的的好书。
例如第十四则「卞和泣璧」,他最后的追问是:「甚么事物值得你这么坚持?」的确,卞和沉冤昭雪,终于证明了自我的判断,也为世人献上无价之宝,这是他坚持与牺牲的完美结果,但放在今日,我们有可能为了什么事物或理想奉献自我吗?于此我也不免怃然了。
对于一般读者,谢易霖老师这本书可以带你倘佯于历史和文化,让你沉思每个故事后的无限期许;而如我一般以教授国文为业的老师,也可以在这本书里重新认识成语,不再只视其为作文的工具,而是深深品味其悠远的仁智意涵。但无论如何,阅读这些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文化是最寻常的资产,但唯有谦逊而渴慕的心灵才得享有这丰饶与清凉。
推荐序2
进击的楚凤凰,阅读吧!
新北市立丹凤高中图书馆主任 宋怡慧 还记得上一次手尖滑过书本的触感吗?
还记得最近一次阅读书本的感动吗?
数千年来,中国文学累积前人的智慧与处世的方针不可胜数,成语亦是其中的瑰宝。《进击吧!楚凤凰!》是作家谢易霖主题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他以历史为底蕴,忠于原典,为四字成语幻化新妆,让读者悠游其中,体会到成语简约精致的文学风貌。
Reading is power,阅读力就是孩子接轨世界的超能力。悠游书海,通达世界,让我们的孩子,不用出门就可以拥有全天下的知识风景,若能带着孩子阅读一本好书,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本书以崇拜凤凰的楚国为重心,一如《楚辞.天问》记载:「天式纵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由此可知,凤凰为楚之神鸟,也是楚人、楚国尊严的象征。从筚路蓝缕到凤鸣朝阳,作家精选三十一则成语,在妙笔生花地情节编织下,精采的成语故事,跃然纸上。作者贴心地于成语故事开展前,将内容会出现的楚国名人,做了详实精确的个人简介,让读者能搭建阅读的知识鹰架,让阅读能行云流水,不至于有窒碍。置身在作者生动幽默的笔触下,让读者不知不觉地穿越时空,走进古代楚国历史的场景,薰染文学情怀,尽情阅览一则又一则的成语故事,自然地了解每个典故的由来,也与楚国名人展开一段奇幻的冒险旅程。每篇成语故事的阅读,在脉络化、故事化、系统化、趣味化的架构下,点燃读者学习成语的热情,开启广袤想像力的异想世界。
传说凤凰是世间代表吉祥幸福的使者,雄为凤,雌为凰。每逢五百年,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历经熊熊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浴火重生,换取人间的安宁和幸福。成语能以短短数字,传达深奥的寓意或生活智慧,历经千年而不坠,似乎运用于现代书写,也颇有浴火凤凰的寓意。无论是说话表达或是写作抒怀,上至博学鸿儒下到寻凡百姓,对于成语的使用,大都能信手拈来,成语算是今日兼具现代实用与文学涵养的文字,从中可见其被保存至今的高度与亮度。
特别喜欢作者在每则故事末节,费心加以补注、辅以近义词、反义词的搭衬,让喜欢故事的读者,也能从中学习日渐被遗忘的原典,在近反义词中,也能获得拨乱反正的效果,避免误用成语的情况。
美国童话作家荷姆司曾说:「阅读,就好像是乘着作者的翅膀一道飞翔,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体验从未有过的自由。」《成语一千零一夜》似乎也让听故事的我们,找到被陪伴的温暖,寻到阅读的彷彿若有光。
生活阅读,阅读生活,每当一本好书的出现,彷彿在我们的心湖留下粼粼波纹,泛起圈圈涟漪,一如进击吧!楚凤凰,熠熠闪闪。
作者序
阅读就是灵魂在学飞
谢易霖 《成语一千零一夜》这系列书籍是以成语为核心所交织的故事世界,每则故事都可独自阅读,每本书也自成一格。你眼前这本书的故事多出自古老周王朝的国境之南;某些人物如齐桓公、晋文公、宋大夫华元等在本书虽为配角或轻轻带过,但在第一、二册有着吃重演出,若你有兴趣不妨比较一下在不同的角度、观点下,这些重复登场的人物会有什么不同的面貌,这会是另种阅读乐趣。
《进击吧!楚凤凰!》以祟拜凤凰的楚国为重心,楚国相较于当时北方的中原诸国来说,原来是南方的「小咖」不起眼,后来成为不得不正视的「大咖」狠角色。楚这部族由边缘之处发迹,在被忽略甚至遭人瞧不起的状况下,经过历代经营终成一方之霸,这过程激励人心却也充满曲折的情节。故事会渐渐聚焦在名列春秋五霸的「楚庄王」,在他带领下,楚凤凰一飞沖天直至辉煌境地。
然而,楚庄王年幼即位,为了生存他可是个装傻小哥,即位初期他过着看似浪子般的随性生活,其实正冷静观察时势,等待人生起飞的时刻,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沉着忍功非常人可及,真真是个令人佩服的人物,我们将在第四册就他的发达史以及当时他的对手做更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书中也会说说其他地方的故事,像楚国早期的敌人随国;命定的劲敌晋国;夹在晋、楚之间的国家如郑国等。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为了重建故事脉络与考证出处,我成为更好的读者,除了线上资料,期间我不断翻阅纸本原作,特别是陪我二十多年的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史记》(宋庆元黄善夫刊本)、《国语》(易中天版)、《说苑》以及《东周列国志》。如果你愿意进一步阅读,我愿意由上百本读物中为你推荐。若你是高中生,想进一步接触这本书提到的故事世界,孙铁刚《左传:诸侯争盟记》、李永炽《史记:历史的长城》、贾志刚《说春秋》以及易中天、公孙策的相关着作都可使你获益;如果你是家长想为中学以下的孩子寻找相关阅读,令人佩服的教育家与推广者林汉达已写就数种版本的相关着作,着名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也都值得购入。若你是更老练的读者,不妨试试唐诺读《左传》后的心得与新得:《眼前》。此外,左松超、余培林、文崇一、左秀灵、黄碧琏等学者的相关着述和郑问的画作,都有助本书的完成。
阅读就是灵魂在学飞。飞吧!在阅读的时候,你也是只凤凰!开启一本书就是打开一片天空。祝你享受天空里自在飞翔的快意,而且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进击吧!
后记
故事网址是:成语‧※※※※
谢易霖 身为国文老师的我,常常读到孩子有趣的文章。
有的文章「有趣」,是因为作者幽默,文章有梗;然而另些文章「有趣」,则是「不小心」的。例如,把「整理服装『仪容』写成「整理服装『遗容』」(吓!莫非学生打工替往生者化粧?)或者,「父亲节那天我们兄弟请爸爸大吃一『吨』」(好大的胃口!);或者我被「沖」出来的车吓一大跳。(风雨真大!)
这还只是写错别字造成的。
自从有人用「骂人的」成语「罄竹难书」来「夸耀」政绩。我就更注意成语误用的情形。KTV里大伙儿歌声震天响,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吗?一大早起床刷牙洗脸,可以说是「洗心革面」吗?全家聚餐欢天喜地,笑声不断,可以说是「强颜欢笑」吗?当小小孩在大人怀中喜悦自在,带着甜笑睡着了,你不会说这是「小人得志」吧?
只是,真的会有人搞错!于是闹笑话了。
小时候,有回刚刚在书上学了成语:「三申五令」(或三令五申)。想表现一下学习成果,于是,为了讨父亲大人欢心,请他协助採买回家作业材料时,我加上一句:「爸,别忘了我的『三申五令』呀。」结果,父亲大人老大不高兴,说我讲话不成体统。
那时不知他为何生气。等我长大,知道成语背后的故事,终于知道当年父亲生气的原因。你想知道吗?去查查资料你就知道;要不,就邀请你继续阅读这系列书籍吧。
想来我的父亲应该是个喜欢成语也懂成语的人,他知道「筚路蓝缕」不是一条路,他正确的应用了这句话。希望各位读过这本书后,能知道「一傅众咻」和合唱团无关;「名列前茅」绝不是「名落孙山」;「随珠弹雀」不是随便拿颗珠子丢麻雀;「藏器待时」不是将好东西收起来等好时机卖;当然,「凤鸣朝阳」更不是早起时听见公鸡的叫声。
这些成语都有出处,它们来自「历史的某个部位」,在寻觅来源、了解故事的过程里,乐趣就在其中。
这系列故事书,是许多成语串连起来的,有许多是典故。他们都是文化的结晶,也是遥远过去发来给我们的,有着历史网址的简讯。
这些网址交错着许多故事,一则又一则。
希望你读了,能说对话,不是闹笑话。
同时,知道更多的历史。
2014.11初
2017.09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