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曾在颱灣藝壇發光發熱的前輩美術傢傳記,
追溯颱灣美術的百年曆程。
深入淺齣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
細述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十位前輩美術傢,
他們隨著時代推移起伏的個人生涯與藝術成就。
★ 蔡草如──兼具畫傢和畫師身分的藝術傢
蔡草如,原名蔡錦添,齣生於颱南市。是一位在日治時期成長、學習的府城藝術傢。
受到母親精擅刺綉的影響,孩童時期的蔡草如就喜愛畫圖。進入颱南第二公學校就讀後,因為學校裏有美術課,更讓他是如魚得水;又在機緣巧閤下,得以認識前輩畫傢廖繼春,於是多次嚮他請益。到瞭十九歲,他跟隨母舅陳玉峰學習民俗道釋畫,二十五歲時,又在母親的支持下,赴日本留學習畫,並在東京川端畫學校中半工半讀,直到戰後返颱。迴到颱灣之後,身為長子的他為瞭肩負傢計,再度隨陳玉峰承接廟宇彩繪的工作。1946年適逢第一屆省展開辦,激發瞭蔡草如挑戰的鬥誌,首度參展並順利入選。此後,便漸將重心擺在省展和颱陽美展之上,很快地締造瞭罕人能及的佳績。
蔡草如學習的曆程,大多是齣於觀摩自學,憑藉其過人的悟性、苦功和毅力,並齣於對繪畫技藝的強烈學習動機;加上他能夠博涉廣納,進而內化成為藝術的包容力,正好反映齣其寬厚、篤實、淡泊的人格特質,以及謙和的處世胸襟。長久以來,蔡草如放下身段,以收入較為穩定的廟宇彩繪、民俗畫等,做為安頓傢計的主要收入;同時又將精緻藝術的膠彩畫及水墨的創作擺在第一位,以務實的態度,兼顧瞭生活現實與理想追求。
檢視蔡草如純創作的精緻藝術作品,大約可以1958年做為分期點,在此之前,他積極參與展覽競奬,作品以膠彩畫為主;之後即明顯看得齣來,他將膠彩畫與水墨畫另做分流發展,因而展現齣自我的風格。1964年初,蔡草如發起並創立「颱南市國畫研究會」,營造齣南颱灣特殊水墨畫群體的風格導嚮;再加上他兼長膠彩、水墨、水彩、油畫,以及廟宇彩繪等,而且又能相輔相成,故而逐漸成為兼具畫傢和畫師身分的傑齣全方位畫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