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览图录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览图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日本绘画
  • 近代绘画
  • 洋画
  • 艺术展览
  • 图录
  • 日本艺术
  • 美术史
  • 绘画史
  • 艺术史
  • 展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览图录共收录数篇专文,以及日本共三十一位参展艺术家的生平与画作简介,以此为基础回看台湾的现代美术发展,期待重新爬梳自身的脉络,并持续开展与东亚美术史的区域对话。
艺术的变迁与碰撞:十九世纪欧洲绘画的广阔图景 本书聚焦于十九世纪欧洲艺术的波澜壮阔的变革时期,通过对当时涌现的众多艺术流派、重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西方绘画从古典主义的严谨规范向现代主义的自由探索过渡的复杂历程。 本图录/研究文集汇集了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在这一百年间的视觉文化成就,旨在揭示时代精神、社会思潮与艺术表达方式之间深刻的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古典余晖与浪漫主义的觉醒 (约1800-1840)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拿破仑时代及其后“复辟”时期,古典主义艺术在学院派的坚固堡垒中仍占据主流地位。我们将探讨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继承者们如何试图在继承古典主义的清晰构图、历史题材和道德说教的同时,开始感受到时代对情感表达的呼唤。 紧接着,浪漫主义的浪潮以其对情感、想象力、异域风情和个体体验的推崇,对僵化的学院派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色彩革命: 重点分析德拉克洛瓦如何运用奔放的色彩和动态的笔触来捕捉宏大叙事(如《自由引导人民》)或异域的神秘感。他的作品是情感宣泄与对权威反思的完美结合。 席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的人道主义关怀: 考察《梅杜莎之筏》如何以令人震撼的现实主义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刻同情,标志着艺术开始关注当代事件而非仅仅神话传说。 英国的风景与自然崇拜: 介绍透纳(J.M.W. Turner)和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对光线、大气和自然力量的痴迷。透纳对光影的近乎抽象的处理,预示了未来印象派的某些倾向;而康斯太勃尔则以对本土乡村的细腻观察,重建了风景画的严肃性。 第二部分:现实主义的兴起与社会批判 (约1840-1860) 随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1848年革命的爆发,艺术的焦点从宏伟的历史叙事转向了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现实主义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拒绝浪漫主义的虚幻和古典主义的理想化,将目光投向了劳动人民、普通农民和城市的新兴阶层。 库尔贝(Gustave Courbet)的“我只画我能看见的”: 深入探讨库尔贝如何以粗粝的笔触描绘《奥南的葬礼》和《采石工》,他的作品挑战了艺术界对“高雅”主题的界定,主张艺术应反映时代最真实的社会面貌。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田园诗与辛劳: 分析米勒如何赋予农耕生活以尊严和史诗感,例如《拾穗》,探讨其作品中潜在的社会主义倾向与对土地的敬畏。 巴尔比松画派的影响: 考察这些艺术家如何走出画室,在枫丹白露的巴尔比松村进行户外写生,为后来对光影的直接捕捉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三部分:印象派的视觉革命 (约1860-1886) 本阶段标志着西方绘画史上最激进的转变之一。印象派画家们抛弃了传统工作室的精心制作和对线条的绝对依赖,转而关注瞬间的光影变化、色彩的科学运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的体验。 莫奈(Claude Monet)对光线的执着: 详细研究莫奈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对同一景物(如鲁昂大教堂、干草堆)的系列创作,理解其如何试图捕捉“瞬间印象”。 马奈(Édouard Manet)的现代性入口: 考察马奈作为连接现实主义与印象派的关键人物,如何通过《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引发的丑闻,将现代裸体女性和当下的生活场景引入主流艺术殿堂。 德加(Edgar Degas)与运动的捕捉: 分析德加对芭蕾舞者、赛马等动态主题的偏爱,以及他从日本浮世绘和摄影中借鉴的非对称构图和剪影效果。 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与巴黎的享乐主义: 探讨雷诺阿如何以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斑,描绘了巴黎中产阶级休闲娱乐的愉悦场景。 第四部分:后印象派的内在探索与形式重构 (约1886-1900) 随着印象派的成功,新一代艺术家开始反思其对短暂光影的过度关注,认为绘画需要回归更稳定、更具结构性或更富表达性的内核。后印象派并非单一风格,而是对印象派遗产进行多样化回应的集合。 塞尚(Paul Cézanne)的几何秩序: 探讨塞尚如何试图通过简化自然形态为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重建绘画的空间感和永恒结构,为立体主义的诞生埋下伏笔。 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情感色彩: 剖析梵高如何将色彩视为表达内心强烈情感的工具,分析其标志性的螺旋笔触和饱和的色彩在《星月夜》等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高更(Paul Gauguin)的象征与寓意: 研究高更如何从对原始文化的向往中汲取灵感,运用平涂色块和大胆的轮廓线,追求一种超越视觉表象的精神深度。 点彩技法的科学实验: 介绍修拉(Georges Seurat)和西涅克(Paul Signac)如何运用色彩的科学理论(光学混合)来构建稳定的、精致的画面结构。 结语:通往二十世纪的桥梁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总结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绘画如何为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如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提供了关键的语言基础和思想资源。通过对光线、色彩、笔触、构图以及题材选择的不断试验和颠覆,艺术家们成功地将艺术从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转向了对艺术家自身主观感知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这百年间的艺术实践,为我们理解整个现代艺术的演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钥匙。

著者信息

部分撰文作者简介

策展人 萨摩雅登Satsuma Masato (东京艺术大学教授)


  1956年于东京都出生。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专攻美术史学),并于同大学之美术研究所修毕硕士课程(专攻美术史学)、博士课程肄业。取得德国政府公费留学生资格,赴德国符兹堡大学深造。于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准备室担任学艺员后,1994年始于东京艺术大学任职。现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美术馆教授。自1999年大学美术馆开馆以来,策画多场展览,展览主题横跨日本古美术到欧洲近代美术。着作与翻译作品有《ヨーロッパ 生と死の図像学》(2004年 东洋书林 共编着),《柴田是真 下絵・写生集》(2005年 东方出版 共编着),《世界美术史アトラス》(2008年 东洋书林 监訳),《柴田是真の植物図》(2013年 光村推古书院 共编着)等。
 

图书目录

序‧林曼丽006
前言‧长谷川智惠子010
策展论述「日本近代洋画大展」之旨趣与构成/文‧萨摩雅登012
专文
日本近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文‧高阶秀尔020
日本近代美术与国族文化的建设/文‧颜娟英026
明治时期水彩画的兴盛:以三宅克己、大下藤次郎、吉田博等人为中心/文‧熊泽弘192
日本水彩画与台湾日治时期水彩画的兴盛/文‧蔡家丘194
图版
I 日本近代西洋画的先驱039
II 百花齐放的在野美术团体087
III 艺术家的调色盘186
IV 石川钦一郎及日本近代水彩画名家199
日本、台湾近代美术年表230
作品清单246
附录252
 

图书序言



  经筹备多时,北师美术馆于2017年盛大推出「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将近100件展品爬梳明治至昭和时期100年间,日本洋画的养成与发展,邀请东京艺术大学萨摩雅登教授担纲策展。这不仅是台台湾少见聚焦日本近代洋画的艺术史展览,也是继2012年9月,北师美术馆开馆的「序曲展」,2014年9月,在国立东京艺术大学大学美术馆举办「台湾近代美术:留学生们青春群像(1895-1945)」后,北师美术馆和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第三度携手合作。

  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指标性展览,故特别制作本展览图录;本图录共收录数篇专文对于,以及日本共三十一位参展艺术家的生平与画作简介,以此为基础回看台湾的现代美术发展,期待重新爬梳自身的脉络,并持续开展与东亚美术史的区域对话。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1. 「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覽圖錄」這本書,簡直是讓人眼睛一亮!我一直對日本西洋畫的發展脈絡感到好奇,從明治維新時期,那些懷抱著新思潮的畫家們如何吸收西方繪畫技法,並將其轉化為獨特的日本風格,這個過程總是充滿著迷人的轉折。這本圖錄,就像一把金鑰匙,開啟了我對那個時代藝術家們的心靈之旅。翻開書頁,我被一幅幅精美的畫作深深吸引。那些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以及畫面上所傳達的情感,都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變革的時代。從 early days 的模仿與學習,到後來創作出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圖錄中收錄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技術上的精湛,更蘊藏著藝術家們對於時代、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深刻思考。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著屬於那個年代的歷史故事,有著藝術家們的奮鬥與堅持。我特別喜歡其中一些描寫日本風土人情,卻又運用了西方光影與構圖的作品,那種東西方美學的巧妙融合,實在是令人驚艷。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畫冊,更是一扇窗,讓我窺見了日本近代藝術史的輝煌篇章,也激發了我對於藝術的無限想像。

评分

4. 我個人認為,「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覽圖錄」是一本能夠觸動靈魂的藝術書籍。作為一位對繪畫藝術本身充滿熱情的讀者,我一直相信,好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情感與思想的交流。這本圖錄,恰好滿足了我對這方面的期待。我沉浸在那些美麗的畫作之中,感受著每一筆色彩所傳達的溫暖、憂鬱、或是澎湃。我試著去理解畫家們在創作時的心境,他們是如何透過畫筆,將內心的風景投射到畫布之上。我特別被那些描繪自然景觀的作品所吸引,那些透過西方繪畫技法描繪出的日本山川、海岸,展現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獨特魅力。同時,那些描寫人物的作品,更是讓我看到了時代的變遷,以及人們在不同社會背景下的生活樣貌。這本圖錄,就像是一本無聲的詩集,每一幅畫都是一首詩,等待著讀者去細細品味其中的意境與情感。它讓我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藝術的力量,以及藝術家們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评分

3. 「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覽圖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豐富且有層次。我本身對於藝術史的脈絡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特別是像日本這樣在近代經歷劇烈變革的國家,其藝術發展的軌跡,總能提供許多引人深思的課題。這本圖錄,可說是一份相當紮實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又不失其藝術欣賞的樂趣。它所收錄的畫作,種類繁多,涵蓋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性作品,讓我得以窺見日本洋畫從萌芽到茁壯的完整過程。我尤其注意到,圖錄在呈現作品時,不僅注意到了畫面的美感,也對畫作的背景、創作動機、以及在當時藝術史上的意義,進行了相當詳盡的介紹。這對於我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以及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著極大的幫助。有時候,一張看似簡單的畫作,背後可能蘊含著複雜的歷史因素與文化衝擊。透過這本圖錄的引導,我能夠更深入地去理解這些細節,進而對日本近代洋畫的發展,產生更為全面且深刻的認識。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研讀的藝術圖錄。

评分

2. 我得說,「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覽圖錄」的內容,讓我深刻感受到藝術的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力量。身為一個長久以來對日本藝術保有高度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認為日本藝術家在吸收外來養分後,能發展出獨特而充滿生命力的風格,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本圖錄,無疑為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視角。我尤其欣賞的是,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作品的呈現,而是透過圖錄的編排與介紹,勾勒出了一幅日本近代洋畫發展的清晰藍圖。從最初的引進、學習,到中期的融合、創新,再到後期的個人化探索,每一個階段的代表性畫家與作品都被細膩地呈現出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跟隨一位導覽員,逐一認識這些在歷史洪流中閃耀的藝術家們。我對那些作品中捕捉到的時代氛圍,以及畫家們在創作中流露出的情感深度,都感到非常著迷。有時候,一張畫作就能訴說一段複雜的故事,就能喚起一段被遺忘的記憶。這本圖錄,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故事與情感的寶藏,它讓我在靜謐的閱讀中,與歷史上的偉大藝術家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

评分

5. 「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覽圖錄」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了解日本近代藝術發展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非常珍貴的資料。我一直認為,藝術的發展,往往是社會文化變遷的最佳見證。日本在近代經歷了巨大的轉型,而西洋畫的引入與發展,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本圖錄,就如同一個精心策劃的展覽,將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畫家及其代表作,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我驚訝於這些畫家們的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他們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了西方繪畫的精髓,並將其融入日本的文化土壤,創造出既有西方技法,又有東方韻味的獨特風格。圖錄中不僅展示了作品本身,更提供了一些關於畫家生平、創作背景的簡要介紹,這讓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畫作的意義。我尤其欣賞的是,圖錄的編排方式,讓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能夠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流暢的敘事線。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畫冊,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文化融合、藝術變革的史書,讓我對日本近代藝術的發展,有了更為立體和深刻的認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