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学语文(一书2CD) (二版)

说相声,学语文(一书2CD) (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74梯次「好书大家读」选书

本书特色

  ★第二届中小学优良艺术出版品

  说相声就可以轻松学语文!

  相声是利用说、学、逗、唱来作表演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融合了各种不同的中国文学,像绕口令、歇后语、对联、成语、经典名着等丰富的内容。

  本书分成「唱作俱佳观摩篇」及「大显身手演练篇」两部分;第一部「唱作俱佳观摩篇」,特别邀请台北曲艺团少儿练功房的二十七个小朋友录制十五个相声段子,以孩子最真实的声音传达出属于自己的幽默和趣味;而第二部「大显身手演练篇」,则提供小读者自己练习说相声。想要轻松学习语文,就从快乐说相声开始吧!

各界名师 ・ 强力推荐!

  汉声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汪 蓓
  口语传播专家 李若梅
  POWER教师暨说唱小达人指导     李恆苓    
  知名艺人 马念先
  葛琦霞教育工作室创意总监 葛琦霞

  我有许多头衔:
  我是金钟奖导播,我导过、演过的广播剧数也数不清……
  我是主播记者演艺人员们的正音老师……
  我是国语日报的成人正音班老师……
  然而,在这些头衔下,我真正念兹在兹的是:孩子在学习语言之始,学习能力如海绵般强大,但所吸收的素质是否优良呢?
  洪兰教授曾说过:当孩子有好的语文能力,更不必担心孩子在组织能力、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有问题,而这三种能力恰巧是领袖能力的三个指标学好说话的基本功,正是成就口语表达之利器。所以,我在教学中总必然选几则「绕口令」、「歇后语」作为素材,这些有趣的语文变化,就是让孩子练习音准的绝佳练习教材。
  最近,听到一个令我欣喜的消息:深耕儿童文学二十余年的小鲁文化,出版了一套在游戏中达到学习语文目的的有声书──《说相声,学语文》,作者是我十分敬佩的儿童文学泰斗马景贤先生,而录制有声CD的时候,更动员了二十七个孩子在「北曲」叶怡均老师辛苦指导下,孩子们所讲述十五段相声里,每个诚恳声音的背后一段认真奋斗、努力练习的故事。
  这套在游戏中达到学习语文目的的有声书,足让长久以来忘了语言精致、细腻之美的大、小孩子沉浸在语文的薰陶里。──资深播音员、口语传播专家 李若梅

  相声是幽默的语言艺术,从说学逗唱中学习语言的技巧,令人开怀大笑。马景贤爷爷写的相声,千万不能错过。──汉声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汪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景贤1933~2016

  
  出生在栗子的故乡河北省良乡县琉璃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辑、美国普林斯敦大学东方图书馆员、农复会(今农委会)图书馆馆员、儿童日报顾问、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国语日报董事。
  
  作品丰富,译有《石头汤》、《天鹅的喇叭》、《山难历险记》;改写《白娘娘》、《前后汉》、《史记》;创作《小白鸽》、《白玉狐狸》、《小英雄与老邮差》、《小英雄当小兵》、《蔬菜水果ㄅㄆㄇ》、《谁去挂铃铛?》、《谁怕大野狼》、《说相声,学语文》、《我的家乡真美丽》、《国王的长寿面》(以上创作皆由天卫/小鲁文化出版)等多种书籍。

相声指导简介

叶怡均


  学历: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

  现职:台北曲艺团文教部执行长、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及佛光大学兼任讲师

  经历:*相声拜陈逸安先生为师、2007年评书大师田连元收为入室弟子。

  *1985年起从事相声表演、研究至今,国内外演出超过两千场;多次担任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各级相声大赛评审。

  *担任广播与电视节目主持人,曾获「78年广播综艺节目最佳主持人金钟奖」。

 

图书目录

笑的艺术──相声  文/马景贤
只要你想,你也能做到  文/叶怡均

第一部  唱作俱佳.观摩篇
CD A
1.绕口令
2.俏皮话
3.萝卜对
4.笑的艺术
5.奇名怪姓
6.武松打虎
7.包公判案
8.孙悟空打妖怪

CD B
1.三国人物歌
2.戏剧大杂烩
3.说字形字音
4.说一不二
5.牛的春联
6.鸡德
7.猪猴斗嘴

第二部  大显身手.演练篇
1.鼠年谈鼠
2.猪年说猪
3.十二生肖花
4.数字绕口令
5.倒说成语
6.老鼠嫁女儿
7.牛对牛
8.厌食症
9.一万忽
10.开卷有益
11.儿童节到哪儿去了
12.今日明日歌

相声演员介绍
录音花絮
 

图书序言

CD-A-1 绕口令 
 
甲:听说你会说相声。
乙:偶尔玩票,上台献丑。我听说你还会说绕口令。
甲:偶尔玩票,上台献丑罢了。
乙:只要不是丢人现眼就好了。
甲:那倒不会,我是说绕口令达人,是个在十字路打锣。
乙:怎么说呢?
甲:我的名声响亮,四方闻名,说绕口令是我的拿手好戏。
乙:嘿!我真是木头眼镜——看不透你。这个绕口令,也只不过是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这没什么新鲜的。
甲:非也——
乙:你飞到哪儿去呀?
甲:哪儿也不飞。不过,这说绕口令可有学问了。
乙:有什么学问?大学里有这门课?有人念博士?
甲:唉,念博士倒不要,可是这绕口令,讲究的是嘴上功夫。
乙:能吃能喝,就会说绕口令?
甲:不是不是,说绕口令是嘴上的功夫,要口齿伶俐,发音清楚,它的特点是「一绕」、「二拗」、「三咬」、「四急」。
乙:别说了,我懂了。这绕口令就是绕个弯儿,转个圈儿,转悠饿了,急忙咬三口馒头,吃个大面包……
甲:绕口令跟吃,没什么关系。
乙:那你可说说,什么叫「一绕」、「二拗」、「三咬」、「四急」?
甲:这绕就是绕着弯儿说。我们说一到十吧,不直接说,而说:「一盆玫瑰二朵花,三位姑娘都要掐,四喜胡同五个娃,拿了六块七稜砖,打着八仙庙里九棵树上的十只大乌鸦。」你看,从一到十都说出来了。
乙:简简单单十个数字,绕来绕去,说了半天才说完,浪费时间,我看不怎么样。
甲:不然这为什么要叫绕口令呢?
乙:好,那二拗呢?
甲:你听:童子用筒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这童筒桐,乐和落,发音相同,说起来容易混淆,所以说起来拗口。
乙:童、筒、桐,落和乐,不错,听起来是会混淆不清,说起来不顺口。那三咬,要咬多大口呢?
甲:咬是为了加重语气,一口气到底,咬着几个关键字和词不放。
乙:怎么咬啊?
甲:举个例子说:铁钉钉铁板,铁板钉铁钉,钉钉板,板钉钉。
乙:你这是什么钉钉钉、当当当啊!
甲:第一句是铁钉钉「铁板」,下面一句是「铁板」钉铁钉,「铁板」接「铁板」。
乙:哦──后面的咬着前面的字和词。
甲:对,要一口气儿,要求念得快,一慢就没意思了。
乙:嗐,这不就是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一样嘛!
甲:行。这说绕口令要「一绕」、「二拗」、「三咬」、「四急」,你都懂了吧?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