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契约与担保给付精选判决评析

保证契约与担保给付精选判决评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保证合同
  • 担保法
  • 合同法
  • 民商事判例
  • 司法实践
  • 给付义务
  • 债权债务
  • 案例分析
  • 法律适用
  • 合同纠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包含保证、人事保证及工程契约之担保给付三部分。

  债权人为确保债权之实现,往往要求债务人应提供一定之担保,因此主债务之扩展、银行保证契约、连续保证等,在实务上争议颇多。

  另外,工程契约上之履约保证、预付款、保留款、保证厂商之施作以及人事保证中受僱人执行职务之范围等重要议题,亦包含于本书内容之中。
法律前沿视野:不动产交易中的风险防控与前瞻性法律策略 本书聚焦于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日益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围绕不动产交易、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等核心议题,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法律分析框架与风险管理方案。 本书并非一部关于保证契约或担保给付的判例汇编,而是深度剖析了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和个人在进行重大资产交易,尤其是不动产买卖、租赁及相关融资活动中所面临的真实法律挑战。我们力求超越传统合同法的表面解读,直抵问题的实质——如何在法律的迷宫中,构建起最坚固的风险防火墙。 第一部分:不动产交易的法律图景与结构性风险 1. 产权清晰度与流转的法律障碍: 本部分详尽考察了不动产权利的界定与公示制度。重点分析了在实践中常见的产权瑕疵,例如:共有关系的不明确性、历史遗留的土地使用权争议、规划变更对既有合同效力的影响等。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详尽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识别并量化这些潜在的产权风险。书中特别引入了“不动产法律健康评分”的概念,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量化的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标的物在法律层面的“可承受性”。 2. 预售合同与期房交付的法律博弈: 商品房预售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形式,但其中蕴含着开发商的财务风险与业主的交付风险。本书深入剖析了预售合同中关键条款的效力边界,包括: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认定、工程质量的瑕疵认定标准、以及不可抗力条款在不同司法辖区中的解释差异。我们侧重分析了在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时,购房者如何有效行使合同权利,争取工程优先受偿权,避免“钱房两空”的窘境。 3. 抵押担保的结构性陷阱与优先权排序: 在不动产融资活动中,抵押权是核心安全垫。本书摒弃了对抵押登记流程的机械叙述,转而聚焦于抵押权的设立、变更与撤销过程中的复杂法律冲突。尤其关注了“在建工程抵押”与“在建工程抵押的他项权利限制”之间的拉锯战。此外,书中详尽比对了不同类型债权(如建设工程款优先权、税款债权、普通商业债权)对同一不动产的受偿顺位,为金融机构设计稳健的担保结构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部分:合同履行中的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重构 1. “情势变更”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适用边界: 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合同履行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司法实践中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限制。我们通过分析近年来涉及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政府重大监管政策出台等案例,界定了何种程度的商业风险可以被法律认定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强调了合同解除权和变更请求权在动态博弈中的运用时机。 2. 违约金的裁量权与惩罚性赔偿的界限: 合同解除后,违约金的确定与调整是争议焦点。本书探讨了法院在审查违约金数额时所依据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特别是如何平衡合同自由原则与显失公平原则。对于那些试图通过设置高额违约金来变相实现合同目的的条款,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反驳逻辑和证据组织策略,以期在司法审查中获得合理的调整空间。 3. 履行障碍的不可归责性证明: 当事人主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关键在于证明“因果关系”和“不可归责性”。本书构建了一套“履行障碍链条分析法”,帮助企业精确界定哪些环节是受外部事件直接影响,哪些是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从而避免将自身应负责的商业风险推诿给不可抗力。 第三部分:公司治理、主体资格与连带责任的穿透风险 1. 公司人格否认的界限与股东的有限责任: 在商业交易失败后,债权人常试图“穿透”公司法人壁垒,追究股东的个人责任。本书集中分析了司法实践中“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认定标准。重点剖析了关联交易的实质审查、资金混同的认定证据链,以及决策层面的“一致行动”如何转化为股东的连带清偿责任。 2. 法人代表与高管的“越权代理”风险: 对于对外签订的重大合同,特别是涉及不动产处置的合同,确认签署人的授权范围至关重要。本书详细阐述了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与法定代表人职权之间的冲突处理机制。探讨了善意相对人制度在判断合同效力时的适用,以及公司在事后追究高管越权行为责任的可行性。 3. 集团公司内部担保的效力风险: 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交叉担保行为,极易引发公司治理风险。本书揭示了集团内部担保合同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决策程序和独立商业利益支持,容易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分析了如何通过设置内部风险隔离机制和严格的授权审批流程,保障集团担保的有效性与合规性。 总结: 本书是一部面向实务操作的法律工具书,旨在提升法律从业者、企业高管及投资者在处理复杂商业纠纷时的前瞻性思维与危机应对能力。它以严谨的法理为基础,以鲜活的案例为参照,构建了一套在动态市场环境中,主动识别并有效规避结构性法律风险的实操指南。阅读本书,将使您对合同法、物权法及公司法的交叉地带形成更深刻、更具操作性的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淑文


  现职
  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经历
  经济部法规委员会专员
  第一联合事务所律师

  学历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律研究所毕业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保 证
第一节 保证之意义、性质、种类与其他类似概念
壹、定型化保证契约与消费者保护法之适用
.最高法院民事96台上1246裁判/2
贰、併存之债务承担人之求偿权
.最高法院民事91台上1741裁判/15
参、併存之债务承担的同意
.最高法院民事93台上364裁判/23
肆、无效债务之保证
.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91重上63裁判/29
第二节 保证契约之从属性
壹、保证之从属性
.最高法院民事86台上3711裁判/39
贰、主债务人对债权人之抗辩
.最高法院民事98台上1044裁判/48
参、最高限额保证之担保范围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87重上157裁判/59
肆、主债权范围扩展条款
.最高法院民事98台上1652裁判/69
第三节 保证契约之补充性
壹、保证人之先诉抗辩权
.最高法院民事97台抗773裁判/82
贰、连带保证
.最高法院民事88台上1815裁判/90
参、连带保证之诉讼主张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98上易801裁判/101
肆、董事、监察人之连带保证责任
.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民事94重上更𣇈5裁判/115
第四节 保证人之权利
壹、保证人对主债务人之求偿权
.最高法院民事95台上443裁判/146
贰、连续保证债务之终止
.最高法院民事91台上1039裁判/153
参、连续保证债务之终止权排除条款
.最高法院民事96台上232裁判/159
肆、最高限额保证之免责
.最高法院民事91台上1585裁判/169
第五节 银行法之连带保证
壹、银行法之连带保证适用之对象
.最高法院民事98台抗33裁判/179
贰、银行法之连带保证违反之效力
.最高法院民事99台上1987裁判/183
参、银行为保证人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92重上564裁判/188
第六节 保证之消灭
壹、债权人抛弃担保物权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86上685裁判/210
贰、共同保证之分担额
.最高法院民事99台上1204裁判/220

第二章 工程与其他非典型之担保给付
第一节 保证厂商之性质
.最高法院民事93台上1431裁判/230
第二节 工程保留款
壹、工程保留款之性质
.最高法院民事93台上1950裁判/240
贰、工程保留款之扣押
.最高法院民事95台上648裁判/260
第三节 履约保证金
壹、履约保证金之性质
.最高法院民事94台上1209裁判/268
贰、立即照付约款
.最高法院民事94台上1134裁判/277
参、业主迳行发还保证金
.最高法院民事90台上1039裁判/290
第四节 其 他
壹、预付款还款保证
.最高法院民事98台上1138裁判/304
贰、保固约款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91重上482裁判/316

第三章 人事保证
第一节 人事保证之意义与性质
壹、人事保证之范围
.最高法院民事99台上338裁判/344
贰、职务上行为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98上易138裁判/352
第二节 人事保证之成立与特性
◎人事保证之成立
.最高法院民事97台上2214裁判/363
第三节 人事保证人与僱用人(即债权人)间之关系
壹、人事保证之期间
.最高法院民事95台上223裁判/370
贰、债务减免权利
.最高法院民事96台上1471裁判/386
参、人事保证人责任之限制
.台湾高等法院民事96重上460裁判/394

图书序言



  本书之完成起因于在民事法领域教学研究时,面对诸多法律适用上之疑虑,一方面必须参酌德国法之相关规定,一方面亦须从司法实务上撷取各种新兴争议问题之实务见解,因此,陆续蒐集诸多司法实务之相关判决以为教学或研究上之研究资料,深觉相关实务判决资料如能予以类型化分析,亦可供司法实务上,不论是法官或律师处理相关事件之参考。

  另外,在教学研究时亦发现民事法之相关规定可远溯1929年之民法制订施行,甚至更早之大清民律草案,重要源头则来自1894年制订之德国民法典。一部超越百年的民法典,一部植基于农业社会的法律,能一直适用至今,法官实则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民事契约法以私法自治为核心,定型化契约条款在一个结构不对等的时代被大量广泛的利用,这些一方面改变了原来债法所应具有法律角色扮演的面貌,一方面亦不断冲撞法律人对法律重要基本原则的坚持,使得我们法律研究者必须常常思考,契约自由不允许国家任意介入干涉吗?「契约神圣原则」这么神圣吗?

  民事保证契约系以担保目的为其契约之本质,借着定型化契约发展出了最具担保强效功能之担保给付,属于法律未规定从属性之担保权利。如当事人间对其权利义务未于担保协议中予以明订,那他就脱逸担保权利从属性原则吗?司法实务对这些新型态担保权利完全「照单全收」,甚至约款拟定人之条款不清楚时,更而为约款拟定人有利之解释,令我们不禁要问:「私法自治保障一方当事人绝对的自由吗?」书中关于保证契约的相关判决意旨,值得我们深思,保证契约应不应该是债权人最方便之担保,无限制的风险承担?

  本书的完成当然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了儿女一辈子牺牲,妈妈当年辞去了工作,北上照顾我们四个子女,爸爸总是开心地骑摩托车带着我到高雄鸟松乡下,「展示」着唸北一女、建中、台大的子女,父母之恩,永远铭记在心!其次,我的恩师王泽鑑 老师,对我而言不仅是恩师,亦是可亲近之父辈,关心我操持家务太劳累,常常鼓励我,我们学生辈效法追随老师,想要学习万分之一就已心满意足。

  而我与外子一起走过唸法律,结婚组织家庭,携子远渡重洋留学的岁月,甘苦与共。他的用功,我自叹不如,只能说他的努力成果我与有原因力,属于累积的因果关系。

  自从去年嵴椎开刀后,人生有了新视野,遵医嘱减量工作,开始觉得放轻松一点人生比较快乐。也知道自己能力所在,应该不是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因此决定把重要的研究所得,汇集成册!

  最后,本书的完成要感谢司法院与我合作之计画,才得以  针对此类判决予以评析。此外,亦要感谢我的宝贝学生们珈漪、 佳蒨、怡蒨、思荔、姿羽、怡婷费心地蒐集相关判决整理、撰写分析意见,还有孟纬、婉婷、佩伦辛苦的校对。也感谢政大的同事及所有学生,感谢我的家人,祝福大家!

杨淑文
2017.12.16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实在太厚重了,翻开目录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读物。我平时阅读法律书籍,比较偏好实务操作型的,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感觉理论性很强,但看了看内容,真的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里面的判决选析,很多都是涉及比较高深的法律概念,像一些关于保证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的解释,或是关于担保物权优先受偿的细致分析,这些对我这个主要处理合同纠纷的律师来说,虽然有参考价值,但要完全吃透,确实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一些最高法院或行政法院的经典案例,其论证过程严谨到近乎苛刻,从案件事实认定到法律条文的适用,再到最后判决的理由阐述,都环环相扣,让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读,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点。书中的案例选取得非常精妙,涵盖了保证合同和担保合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从主合同效力对保证合同的影响,到保证人的抗辩权行使,再到担保物权实现过程中的各种程序性问题,几乎是无所不包。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评析每一则判决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判决内容,而是深入挖掘了判决背后的法理依据,以及判决所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影响,这对于我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规定非常有帮助。尽管阅读起来需要一定基础,但我相信,对于法律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只能说,简直是为法律工作者量身打造的“武功秘籍”!我是一位初入律师行业的新手,在处理一些涉及保证和担保的案件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当面对一些复杂的担保合同纠纷时,总觉得理论知识跟不上实务操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精选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判决,然后由作者进行详细的点评,这对于我这种实务新手来说,太有帮助了!书里对一些模糊不清的法律条文,比如关于保证人免责的条件,或是抵押权实现程序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都通过具体的判例得到了清晰的解释。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评析时,会针对每一个判决,详细阐述了案件的背景、争议焦点、法院的判决理由,以及判决可能带来的影响。这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学习到处理类似案件的思路和方法。虽然有些地方的法律术语我还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全理解,但这正是我学习和进步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旁边指导。我将这本书作为我的案头必备,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能够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保证契约与担保给付精选判决评析》,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本应该挺硬核的”。身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对合同中的“保证”和“担保”这两个词汇并不陌生,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各种贷款、融资等业务,都离不开这些概念。然而,当翻开书,看到那些厚重的判决书摘要和细致的法律分析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在业务中简单理解的“保证”和“担保”,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和精密的法律逻辑。书里对最高法院关于保证期间、保证责任范围、连带保证与一般保证的区别等问题的判决进行了一一剖析,看得我目不暇接。尤其是一些关于担保物权实现顺序、抵押权人与质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等问题,其逻辑推演和法律适用,让我对担保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其中一些判例涉及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我可能并不熟悉,但通过作者的解析,我能逐渐理解其核心要义。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那些在日常工作中看似寻常的法律规定。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法律条文,背后都可能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精密的司法实践。这本书就像一本“法律百科全书”,让我对保证契约和担保给付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帮助我更好地规避潜在的风险。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名对法律领域非常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喜欢通过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比较专业,但我还是抱着好奇心翻开了。读完之后,我感觉收获颇丰,虽然有些内容对我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但整体的阅读体验是令人愉悦的。书中的案例分析,就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法律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保证和担保的各种情况都有涉及,从简单的个人保证,到复杂的企业担保,再到各种物权担保,几乎是涵盖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作者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剖析,让我对法律的严谨性和实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一些关于合同的履行、违约、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债权实现的部分,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书中的所有法律术语和专业论证,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判决,向读者传达一种关于公平、正义和法律智慧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明白,法律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激发了我对法律的进一步探索欲望。

评分

这本《保证契约与担保给付精选判决评析》简直是学术界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在法律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我一直以来都对合同法中的担保制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选例之精、评析之深,绝对称得上是业界翘楚。书中对于最高法院以及各级法院在保证契约与担保给付领域所作出的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判决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每一则判决的背后,都蕴藏着法官们对于复杂法律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作者在评析过程中,不仅引用了大量的法学理论和学说,更将这些理论与具体的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如保证合同的解除条件、担保物权的成立要件、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保证人责任等,都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引用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这对于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启发。此外,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对于任何希望在担保法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而言,这本书都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