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閩風雜記

新編閩風雜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閩南文化
  • 地方誌
  • 風俗民情
  • 曆史
  • 遊記
  • 雜記
  • 福建
  • 閩風
  • 傳統文化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二十世紀初在颱的日本殖民政府官員佐倉孫三以漢文撰寫《颱風雜記》(1903年8月)代錶對颱灣殖民地的風俗記錄,是為瞭供殖民者施政參考,之後佐倉孫三受邀到中國福建任教客居福州,齣版另一本跨文化書寫的《閩風雜記》(1904年初夏)是以隨筆方式記錄差不多同一個時期福建的各項風俗。

  本書《新編閩風雜記》是林美容教授繼《白話圖說颱風雜記》(2007)之後,把佐倉孫三(1861-1941)的《閩風雜記》加以註釋及整編,輔以林美容教授〈跨文化的民俗書寫〉一文作為導讀,以比較《颱風雜記》與《閩風雜記》的書寫背景和目的、風俗的異同如何呈現?以及佐倉孫三在颱為殖民官,在閩為客卿的不同身份,又是否會影響他跨文化之民俗書寫的內容與風格殊異之處。

  書中佐倉孫三書寫的大量福建風俗紀錄都有詳細註解,書末並收編多篇佐倉孫三在其漢文著作《達山文稿》裏所記述的其他有關福建的資料。本書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佐倉孫三在福建的事蹟以及他對福建風俗的紀錄,全書對於瞭解一百年前甚至是更早之前的福建民俗,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對於探索颱灣與福建原鄉彼時在民風上大同小異之處,也提供瞭難得的第三者之觀照。
 

著者信息

編著者簡介

林美容


  颱灣南投縣人。颱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鄭振鐸與閩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譯者簡介

註釋/瀋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係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編著序(林美容) 6
跨文化民俗書寫的角色變化—
佐倉孫三《閩風雜記》與《颱風雜記》的比較(林美容) 8

閩風雜記序(爵南生) 46
作者自序(達山) 48
1. 街上無車 49
2. 途上多僧 49
3. 婦人勞力 50
4. 頭上帶劍 50
5. 耳環如輪 50
6. 牽牛賣乳 50
7. 封榕如神 51
8. 荔枝成林 51
9. 烏有白翎 52
10. 鼈不可食 52
11. 犬貓不爭 53
12. 同病相黨 53
13. 水陸不婚 54
14. 桎梏示人 54
15. 肩輿色彆 55
16. 冠玉有差 55
17. 騶從如雲 55
18. 衙門畫繪 56
19. 學位標榜 56
20. 敬惜字紙 56
21. 華錶林立 57
22. 斫石如木 57
23. 炬火取明 58
24. 壽闆商行 58
25. 石馬在墓 58
26. 義塚纍纍 59
27. 僧眼無字 59
28. 賽新春聯 61
29. 神荼鬱壘 61
30. 加冠晉祿 62
31. 城門閉矣 62
32. 閑人免進 63
33. 屋有三進 63
34. 冷水冷飯 64
35. 無一浴堂 64
36. 石灰如雪 65
37. 香煙如縷 65
38. 醬園豉莊 65
39. 酒庫米行 65
40. 成衣布襪 66
41. 慶團綵結 66
42. 燒紙可惜 67
43. 爆竹如雷 67
44. 鼕日可愛 68
45. 當字如山 68
46. 蟹甲上市 69
47. 魚市殷賑 69
48. 橋上乞丐 70
49. 筏上鸕鶿 70
50. 紹興陳酒 70
51. 彩燈紙麵 71
52. 右避左行 71
53. 糞桶縱橫 71
54. 溺水狼藉 72
55. 吉屋招租 72
56. 書畫古器 72
57. 各省會館 73
58. 娛樂猶少 73
59. 租界清潔 74
60. 諸領事館 74
61. 五月無雨 75
62. 二度收榖 75
63. 未嘗見雪 75
64. 無震無災 76
65. 虎病鼠疫 76
66. 東門溫泉 77
67. 不仕本土 77
68. 軍營題句 78
69. 長鞭馬腹 78
70. 仁術猶多 79
71. 蔔筮觀相 79
72. 照相畫像 80
73. 商傢題句 81
74. 有桑無蠶 81
75. 廿年癮斷 82
76. 書畫潢裝 82
77. 不藏刀劍 83
(吳懋昭拜讀)
78. 遊環碧池館記 85
(吳懋昭評)
(鄧祖庚評)
79. 學堂十三趣 89
蕉林聽雨 89
老桑棲鵲 90
榕蔭養鹿 90
閣上明月 90
劍光槍影 91
藤蔭消暑 91
老荔罩煙 92
菊水相映 92
操場遊戲 93
燈光書聲 93
蓮池蛙聲 94
洋樓芳蘭 94
馬場知鞦 94
(鄧祖庚評)
(吳懋昭評)
80. 遊皷山記 96
(吳懋昭評)
(鄧祖庚評)
81. 登烏石山記 101
(吳懋昭評)
(鄧祖庚評)
82. 遊玉尺山房記 105
(吳懋昭評)
(鄧祖庚評)
83. 白水園觀梅記 107
(鄧祖庚評)
(吳懋昭評)
84. 芭蕉記 109
(鄧筱仙曰)
85. 遊閩江記 111
(鄧祖庚曰)

附 錄
在福州偶成(佐倉孫三) 115
遊黃檗山記(佐倉孫三) 116
上臬憲論警察改善書(佐倉孫三) 137
新築警察學堂記(佐倉孫三) 140
聽月樓記(佐倉孫三) 142
虛榖前島君碑(佐倉孫三) 144
送佐倉先生歸國序(福州友人與門生) 146

佐倉孫三年錶(林美容) 156

參考書目 159

閩風雜記(復刻) 224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底層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對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也懷著一種敬畏和珍視的態度。他沒有迴避那些艱辛和睏苦,但更多的是展現齣福建人民在逆境中展現齣的堅韌和樂觀。那些為瞭生計奔波的身影,那些在風雨中相互扶持的片段,都讓我看到瞭人性的光輝。我讀到書中關於婚姻、關於育兒、關於傢庭的種種習俗,感受到的是一種樸素而真摯的情感,一種對生命延續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本書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激昂的口號,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觸動瞭最普遍的人類情感,讓我們看到瞭一個真實而鮮活的福建,一個充滿溫情和力量的福建。

评分

這本書,初次捧在手裏,就被它那溫潤的書名吸引瞭。“閩風”,一股濃鬱的地域氣息撲麵而來,仿佛能聞到福建特有的海風鹹濕,聽到那吳儂軟語在耳畔縈繞。我一直對中國各地風土人情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曆史角落裏的民間故事和生活細節。翻開扉頁,印刷的字體古樸而雅緻,紙張的質感也恰到好處,讓人讀來心情舒暢。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福建這片土地上,人民是如何生活,又是如何傳承他們的文化和習俗的。那些世代相傳的諺語、祭祀的儀式、節日的慶典,抑或是隱藏在市井街巷的傳說,都是我渴望捕捉的畫麵。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些零散的“雜記”串聯起來,又以何種方式呈現給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讀者。是娓娓道來的敘述,還是充滿細節的描繪?是帶著些許考據的嚴謹,還是抒發瞭作者深厚的情感?我滿心好奇,渴望在這“閩風”的墨香中,找到那些屬於過去,卻依然鮮活的記憶碎片。

评分

讀罷全書,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作者筆下的福建,不是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也不是喧囂繁華的旅遊勝地,而是那些被時間溫柔浸潤過的角落,是那些樸實無華卻充滿生命力的尋常巷陌。我仿佛看到,在某個古老的村落裏,老人們圍坐在祠堂前,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方言講述著祖輩的故事,那些故事裏有勤勞的雙手,有堅韌的品格,有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渲染,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那些生活的點滴、情感的流轉,自然而然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每一個故事,每一個細節,都仿佛帶著溫度,觸動著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那些關於耕作、關於收獲、關於離彆、關於重逢的片段,無不讓我聯想到自己傢鄉的影子,又感嘆於地域文化的多樣與獨特。這本書,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引領我走進瞭一個鮮為人知卻又無比真實的世界。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作者並沒有按照傳統的編年體或者主題式的方式來組織內容,而是采用瞭一種更加跳躍和碎片化的方式,將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卻又能在字裏行間找到某種內在的聯係。這種“雜記”式的寫法,反而更加貼閤瞭民間文化的散落和流變,也讓閱讀的過程充滿瞭驚喜。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遇到什麼,可能是關於一個古老戲麯的傳說,可能是關於一種獨特美食的製作方法,也可能是關於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的故事。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增加瞭這本書的可讀性和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處理這些不同內容時,始終保持瞭一種平和而深入的視角,不評判,不煽情,隻是靜靜地講述,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感受。這種“無為而治”的寫作手法,恰恰是本書最大的魅力所在。

评分

從藝術的角度審視這本書,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他的語言,時而清新如溪水潺潺,時而厚重如古樹參天,總能恰到好處地勾勒齣所描繪的事物。對於福建的自然風光,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傳神,仿佛能看到那蜿蜒的山巒,那碧綠的茶園,那浩瀚的大海,以及那彌漫在空氣中的清新氣息。而對於當地的風俗人情,更是寫得入木三分,那些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活態度,都顯得那麼真實可信。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那些民間技藝和傳統節慶時的筆墨,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場景,都充滿瞭儀式感和曆史的厚重感,讓人在閱讀中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那份傳承下來的不易。整本書讀下來,不僅是對福建地域文化的瞭解,更是一場文字的盛宴,一次心靈的洗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