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全球化、经济成长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学。获颁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首届赫绪曼奖(Albert O. Hirschman Prize)、列昂惕夫经济思想促进奖(Leontief Prize for Advancing the Frontiers of Economic Thought)。着有《全球化走太远了吗?》(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一种经济学、多种配方:全球化、制度与经济成长》(One Economics, Many Recipes: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全球化矛盾:民主与世界经济的未来》(The Globalization Paradox: 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自由贸易掀开讲》(Straight Talk on Trade)。
我在二○一三年夏季转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度过了两年的愉快时光,终于在那里确立了把这些想法写成书的念头。我的学术生涯绝大部分都是待在跨学科的环境里,而我也认为自己就算不精通社会科学里的不同传统,至少也都充分接触过。不过,这所研究院为我带来的心智扩张体验却是完全不同的等级。在这所研究院里,我接任新职的社会科学研究所以人文与诠释性研究方式为基础,和经济学注重经验研究的实证主义作风形成强烈对比。在我和所上许多客座学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来自的领域除了经济学以外,还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史学、哲学以及政治学)我不禁注意到他们都对经济学家隐隐带有一股怀疑。在他们眼中,经济学家如果不是陈述明白可见的事实,就是自不量力地试图把简单的架构套用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上。我有时候觉得,那里仅有的少数几名经济学家都被视为社会科学的白痴天才:精通数学与统计学,但除此之外便没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