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贸:政治、投资与企业经营(含南亚)

东南亚经贸:政治、投资与企业经营(含南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东南亚
  • 南亚
  • 经贸
  • 投资
  • 企业经营
  • 政治
  • 区域经济
  • 国际贸易
  • 发展中国家
  • 新兴市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经贸新焦点,洞悉东南亚的未来关键趋势!
  当「新南向政策」成为台湾未来的政经贸易焦点
  你,还能置身事外吗﹖
  爬梳东南亚及南亚经贸脉络,实务闯荡非难事!


  一本对东南亚、南亚的政经、投资、公司经营深入浅出的实用宝典

  根据最新统计,台湾对东南亚直接投资1,000亿美元,约11.1万个台湾人在当地工作,仅次于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更是以高薪挖角台湾人才。近年来,台湾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后,更是加速与东南亚经济文化间的交流。

  如何有逻辑地解析东南亚及南亚?您不得忽略席卷而来的东南亚经济体!

  本书满足对东南亚经贸有兴趣的大学生、企业人士及基金投资人,共十八个章节个别分析东南亚10国及南亚各国,内容切入核心,让您能从全球视野到东南亚的在地脉络,全盘了若指掌!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全球宏观经济分析与区域发展战略》的详细图书简介,该书内容与您提到的《东南亚经贸:政治、投资与企业经营(含南亚)》不重叠。 --- 图书名称:《全球宏观经济分析与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前沿、新兴市场动态与未来趋势》 导言:复杂世界的导航手册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识别新兴市场的崛起脉络,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政府、跨国企业乃至金融机构决策的核心挑战。《全球宏观经济分析与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前沿、新兴市场动态与未来趋势》一书,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编写的深度分析著作。本书聚焦于全球经济体系的整体结构、主要的理论模型演变、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复杂性,以及在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重塑下的未来发展路径。 本书摒弃了对特定区域(如东南亚和南亚)微观经贸活动的详细描述,而是将视角提升至全球与宏观层面,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理解当代世界经济复杂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全球宏观经济理论与计量模型的前沿探索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驱动全球经济波动的核心理论框架及其在当代环境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与新共识的构建 本章系统梳理了自凯恩斯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再到新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演变脉络。重点分析了在零利率下限(ZLB)和高债务水平背景下,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议。同时,深入剖析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BC)在解释金融摩擦和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并引入了最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在纳入金融部门和异质性主体(Heterogeneity)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在全球化逆潮与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如何重新评估“中性利率”(R-star)的测算方法及其政策含义。 第二章: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汇率、资本流动与全球失衡 本章聚焦于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关键模型,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的现代修正版。重点分析了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环境下,各国货币政策的“三元悖论”在实践中的体现。此外,本书详尽探讨了全球储蓄过剩、经常账户失衡的结构性根源,以及不同汇率制度(固定、浮动、管理浮动)对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的长期影响。特别关注了“美元霸权”的演变,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如何通过外汇储备管理和审慎的资本管制政策,来抵御外部冲击。 第三章:计量经济学在宏观预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章转向实证工具。详细介绍了VAR(向量自回归)、FAVAR(因子增强VAR)等多元时间序列模型在宏观变量预测中的应用。本书强调了在处理高频数据和大规模数据集时,使用贝叶斯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如神经网络、随机森林)进行宏观预测的优势与陷阱。特别讨论了“结构性冲击识别”的挑战,即如何在复杂的政策干预和内生性问题中,准确分离出货币冲击、财政冲击和外部需求冲击的影响。 第二部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新兴市场群体的综合分析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主要新兴经济体群体的宏观特征、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它们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 第四章:金砖国家(BRICS+)的宏观经济演进与再平衡战略 本章不再关注个体国家的贸易细节,而是将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宏观分析。探讨了这些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共有的挑战: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潜在增长率下降?重点分析了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在应对大宗商品周期波动、解决国内收入不平等、推进结构性改革(如养老金和税制改革)方面的宏观政策差异。同时,评估了“金砖新开发银行”(NDB)在提供替代性全球融资方案中的作用。 第五章: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挑战:低增长、高负债与去通胀的长期性 本章专注于分析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长期结构性问题。深入探讨了“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理论的现代诠释,包括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放缓、私人投资意愿不足等因素。对政府和企业的高额债务问题进行了跨代际分析,评估了债务可持续性对未来财政政策空间的挤压。此外,本书还详细分析了发达国家在应对“回流化”(Re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趋势下,对全球产业链安全和投资环境的长期影响。 第六章: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系统性风险管理 本章侧重于金融宏观审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的研究。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的快速扩张如何绕过传统监管,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新来源。详细分析了全球央行在应对资产泡沫、系统性流动性危机(如2008年和2020年危机)时所采用的非常规工具(如量化宽松、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副作用。同时,本书引入了“金融传染模型”,评估了特定区域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的路径和速度。 第三部分:未来趋势:技术变革、气候转型与全球治理重塑 本部分展望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的关键变量,探讨技术进步与绿色转型如何重塑区域发展格局和国际合作模式。 第七章:数字经济与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价值链(GVC)重构 本书认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不仅是生产力的提升工具,更是重塑国家间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章分析了技术脱钩(Decoupling)和数据主权竞争对GVC的深远影响。重点讨论了各国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这种竞争如何影响全球资本和知识的跨境流动。分析了技术壁垒的升高对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带来的新挑战。 第八章:气候融资、能源转型与绿色宏观经济学 本章将气候变化视为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冲击变量。探讨了碳定价机制(碳税、碳交易)对宏观经济变量(如通胀、就业和投资回报率)的传导效应。详细分析了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主权绿色债券的发行实践,以及“转型风险”(Transition Risk)和“物理风险”(Physical Risk)如何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长期投资决策。阐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过程中,融资缺口与公平性问题。 第九章:全球经济治理的未来:多边主义的张力与新合作机制的探索 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本章评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传统多边机构的改革必要性和改革阻力。重点分析了地缘经济碎片化(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对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体系的侵蚀。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如RCEP、CPTPP)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作用,以及各国在维护全球经济稳定方面,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结语:面向不确定性的战略思维 本书最终强调,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今天,决策者必须超越短期周期性波动,将理论分析与结构性变革相结合,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制定具有韧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本书为寻求全面理解全球经济脉络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所需的理论工具和前沿洞察。 --- 适用读者对象: 政府高级官员、政策研究人员及智库学者 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负责人 国际金融机构(如IMF、世界银行、央行)的研究人员 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及区域经济学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伍忠贤


  现职
  真理大学财金系助理教授
  台湾亚蓝渥克生活研究院知识长

  学历
  政治大学企管博士(1997年)、经济硕士(1985年)、国际贸易系(1981年),主修财务管理,副修行销管理,兴趣于策略管理、公司併购,具备科际整合的学术修养。

  经历
  2010年8月迄2011年7月,中央大学客家政经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9年3-6月,台北大学推广中心 EMBA 学分班「行销管理」课程教授
  1985 年起,从基层做起,A & W速食店襄理,历经工商时报专栏记者、泰山企业董事长特助、联华食品财务经理,迄妈妈塔食品公司总经理,领导 170名员工反亏为盈。

  着作
  图解财务报表分析
  图解个体经济学
  图解投资管理
  图解个人与家庭理财
  图解货币银行学
  图解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最新金融科技与理论
  中国大陆经济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实务个案分析

总校阅简介

郑义为 (美国特洛伊大学教授)


  现职
  美国阿拉巴马州Troy大学商学院教授

  学历
  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Binghamton)经济学博士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所硕士、经济学士

  经历
  美国、越南、马来西亚等特约教授

  着作
  论文三十余篇
 

图书目录

作者序    i

第一章 东南亚与南亚的工作、生活与投资1
Unit 1-1 为什么你必须弄懂东南亚和南亚?1
Unit 1-2 认识东南亚十国4
Unit 1-3 东南亚是台湾人第二外出工作区域6
Unit 1-4 银行外派人员好处多8
Unit 1-5 在东南亚工作所须具备能力10
Unit 1-6 东南亚工作机会:大学毕业生12
Unit 1-7 台湾的亚洲大学的南向发展15
Unit 1-8 在台湾,赚「新南向」财—以台湾免税商店霸主昇恆昌为例17
Unit 1-9 东南亚与南亚的金融投资机会21
Unit 1-10 东南亚房地产投资机会23

第二章 东南亚与南亚经济快易通27
Unit 2-1 从全球经济角度切入27
Unit 2-2 东南亚与南亚经济资料来源I:总体层级29
Unit 2-3 美陆与印度、东南亚总产值32
Unit 2-4 美陆印与东南亚「购买力」总产值34
Unit 2-5 东南亚与南亚经济成长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36
Unit 2-6 东南亚与南亚各国在全球分工做低价商品的代工38
Unit 2-7 东南亚与南亚在全球的分工的历史延革40
Unit 2-8 东南亚与南亚经济成长率与物价上涨率43
Unit 2-9 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生活成本46
Unit 2-10 物价上涨率影响利率、汇率48
Unit 2-11 东南亚与南亚各国产业结构51
Unit 2-12 东南亚与南亚人口数与人均总产值53
Unit 2-13 全球经济成长率2.6%成为「新平庸」56
Unit 2-14 第四次工业革命威胁东南亚与南亚经济成长59
Unit 2-15 东南亚与印度的经济展望62
Unit 2-16 全球幸福国家排名65

第三章 东南亚与南亚消费与政府支出69
Unit 3-1 东南亚消费商机69
Unit 3-2 消费支出项目71
Unit 3-3 东南亚与南亚资料来源II:消费73
Unit 3-4 东南亚与南亚人口数75
Unit 3-5 东南亚的人口三化现象78
Unit 3-6 财富、所得分配对经济的影响81
Unit 3-7 东南亚与南亚的所得、财富分配83
Unit 3-8 东南亚的三种财富与所得人数85
Unit 3-9 房屋需求87
Unit 3-10 各国政府支出中的基础建设商机89
Unit 3-11 基础建设商机92
Unit 3-12 东南亚与南亚的基础建设投资94

第四章 东南亚的「投资」—专论国际直接投资93
Unit 4-1 两种全球化97
Unit 4-2 全景:国际直接投资99
Unit 4-3 东南亚的外资公司投资102
Unit 4-4 东南亚跟中国大陆投资环境比较—公司损益表角度105
Unit 4-5 在中国大陆或越南设厂?107
Unit 4-6 东南亚的劳动「价格」109
Unit 4-7 东南亚的劳动数量111
Unit 4-8 东南亚劳工素质114
Unit 4-9 东南亚自然资源对公司制造费用的影响117
Unit 4-10 东南亚与南亚的公司所得税率119
Unit 4-11 东南亚各国的政府贪腐程度122

第五章 东南亚的外资公司直接投资125
Unit 5-1 各国政府的外资公司投资政策125
Unit 5-2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127
Unit 5-3 东南亚、印度的外资公司直接投资130
Unit 5-4 外资公司投资金额差异原因说明—兼论台湾公司对外投资132
Unit 5-5 外资公司投资审核135
Unit 5-6 外资公司投资经营环境法令资料来源137
Unit 5-7 东南亚与南亚的商情分析—商业风险评估、市场调查到公司征信139
Unit 5-8 日本食品、餐厅公司经略东南亚141
Unit 5-9 陆企阿里巴巴集团在东南亚、南亚的电子商务佈局143
Unit 5-10 陆企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在东南亚、南亚手机支付业务佈局147
Unit 5-11 台资公司在东南亚、南亚的投资—兼论台湾银行业打亚洲盃149

第六章 东南亚与南亚的商品/劳务出口国际贸易课程部分153
Unit 6-1 国际贸易快易通153
Unit 6-2 东南亚与南亚的商品出口与进口金额155
Unit 6-3 东南亚的自由贸易协定158
Unit 6-4 东南亚的出口商品:以农矿为主161
Unit 6-5 传统服务出口I:国际劳务输出163
Unit 6-6 国际劳务输出II—南亚和东南亚165
Unit 6-7 传统服务贸易II:东南亚观光旅游业167
Unit 6-8 传统与新兴服务贸易医疗观光—以东南亚与南亚(印度)为例170
Unit 6-9 传统务贸易中的运输:东南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173

第七章 东亚4国与欧美对东南亚政策177
Unit 7-1 陆日两国政府对东南亚的开发援助177
Unit 7-2 日本政府与公司在东南亚盖工业区179
Unit 7-3 日本农产品公司经略东南亚—有政府协助181
Unit 7-4 中国大陆政府「一带一路」中的「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东南亚和南亚184
Unit 7-5 中国大陆境外经贸合作区—东南亚和南亚186
Unit 7-6 欧美的东南亚政策188
Unit 7-7 台湾政府对东南亚与南亚的政策191
Unit 7-8 韩台公司对东南亚的经营方式193

第八章 越南经济分析197
Unit 8-1 越南经济快易通197
Unit 8-2 从越南的经济发展阶段预测未来经济走势200
Unit 8-3 越南经济政策首长202
Unit 8-4 越南政府的经济相关部会204
Unit 8-5 外资公司在越南设厂的投资损益表分析206
Unit 8-6 越南的外资公司直接投资209
Unit 8-7 越南外资公司中的台资公司212
Unit 8-8 越南消费214

第九章 越南企业经营管理217
Unit 9-1 农业社会阶段的基本行业:养虾业—兼论越南信海水产系列公司217
Unit9-2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行业:机车—兼论丰祥—KY公司219
Unit 9-3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行业:自行车—兼论越南锋明221
Unit 9-4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工业:成衣业的代工台湾公司双雄224
Unit 9-5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工业:制鞋业—台资公司一大一中一小226
Unit 9-6 起飞阶段的核心行业—智慧型手机生产—南韩三星电子集团229
Unit 9-7 替「成熟」阶段打基础的基本工业:钢铁业、石化业—兼论台塑河静钢铁公司231
Unit 9-8 为「成熟阶段」热身的服务业—航空业—越捷航空:越南民营廉价航空公司234
Unit 9-9 越南的房地产投资分析236

第十章 泰国经济分析241
Unit 10-1 泰国经济快易通241
Unit 10-2 从泰国的经济发展阶段预测未来经济走势243
Unit 10-3 总理帕拉育的经济政策「泰国4.0」246
Unit 10-4 泰国政府的经济相关部会248
Unit 10-5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行业I:旅游业—兼论泰国旅游业政策250
Unit 10-6 起飞阶段的基本产业:汽车相关行业252
Unit 10-7 由泰国前十大富豪来看产业结构255
Unit 10-8 外资公司在泰国投资的损益表分析257
Unit 10-9 泰国4.0政策259
Unit 10-10 东部经济特区261

第十一章 泰国企业经营管理265
Unit 11-1 泰国前二大集团265
Unit 11-2 工业:绿河KY267
Unit 11-3 泰国餐厅业269
Unit 11-4 消费:以美妆商品为例271
Unit 11-5 泰国房地产投资──以曼谷市为例274

第十二章 印尼经济分析279
Unit 12-1 印尼经济快易通279
Unit 12-2 从印尼经济发展阶段来预测经济走势—「资源诅咒」的印尼?281
Unit 12-3 印尼总统佐科威与经济政策284
Unit 12-4 印尼政府的经济相关部会286
Unit 12-5 印尼的十大富豪—兼论裙带资本主义288
Unit 12-6 外资公司印尼投资的损益表分析290

第十三章 马来半岛两国—星马289
Unit 13-1 新加坡经济分析289
Unit 13-2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阶段292
Unit 13-3 新加坡的主权基金295
Unit 13-4 2015年起新加坡的经济政策298
Unit 13-5 未来经济委员会的经济建议301
Unit 13-6 马来西亚经济分析303
Unit 13-7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阶段306
Unit 13-8 2020年大马会晋升「迈向成熟」阶段308

第十四章 菲律宾、汶莱经济分析313
Unit 14-1 菲律宾经济分析313
Unit 14-2 由菲律宾经济发展阶段来预测经济走势315
Unit 14-3 菲律宾总统艾奎诺三世到杜特蒂的经济政策317
Unit 14-4 菲律宾政府的经济相关部会321
Unit 14-5 菲律宾的服务业外包—兼论十大富豪322
Unit 14-6 菲律宾外商325
Unit 14-7 汶莱经济分析327

第十五章 中南半岛之柬寮缅经济分析329
Unit 15-1 东南亚「3+1」共产国家改革开放329
Unit 15-2 柬埔寨经济分析331
Unit 15-3 柬埔寨外商投资的损益表分析334
Unit 15-4 柬埔寨的金边市房地产投资337
Unit 15-5 寮国经济分析339
Unit 15-6 寮国外商投资的损益表分析342
Unit 15-7 缅甸经济分析343
Unit 15-8 缅甸外商投资的损益表分析346

第十六章 南亚六国导论—兼论印度以外五国349
Unit 16-1 南亚六国经济全景349
Unit 16-2 巴基斯坦经济分析351
Unit 16-3 陆巴经济走廊计画354
Unit 16-4 孟加拉经济分析356
Unit 16-5 孟加拉与斯里兰卡成衣代工业比较358
Unit 16-6 斯里兰卡经济分析361
Unit 16-7 斯里兰卡的政府支出与国际贸易364
Unit 16-8 尼泊尔经济分析366
Unit 16-9 不丹王国经济分析368

第十七章 印度经济分析371
Unit 17-1 印度经济快易通371
Unit 17-2 由经济发展阶段来预测印度经济走势374
Unit 17-3 1991年印度「被」改革开放谈经济成长阶段376
Unit 17-4 印度政府的经济相关部会379
Unit 17-5 印度总理莫迪的经济成长目标381
Unit 17-6 莫迪总理的经济政策—一般均衡架构383
Unit 17-7 莫迪的「印度制造」政策跟美国川普总统的美国优先经济政策比较385
Unit 17-8 莫迪经济政策中的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政策389
Unit 17-9 印度外商投资的损益表分析392

第十八章 印度企业经营管理395
Unit 18-1 印度十大集团—兼论第一大集团企业信实集团395
Unit 18-2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行业:民生用品业—以印度的帕坦加利为例397
Unit 18-3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行业:纺织业400
Unit 18-4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服务业:资讯服务业403
Unit 18-5 起飞前准备阶段的基本工业:手机制造业—以台商鸿海与陆企富智康为例405
Unit 18-6 起飞阶段的基本行业:汽车业408
 

图书序言

作者序

  「很少人可以做伟大的事,但每个人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每一件平凡的事」

  —德雷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市

  一、「新南向」18 国经济、企管的实用书

  台湾大部分人去过泰国旅游,2017 年东南亚有160 万人来台湾旅游,在新北市的平溪区等观光地区,经常会碰到东南亚人民。台湾外籍配偶中有26 万人来自东南亚,60 万个蓝领移居劳工(产业移工38 万人,主要来自越南;22 万个社会福利移工中,主要来自菲律宾和印尼)。生活中,到处可以遇到和东南亚相关的人民。

  台湾有11.1 万人在东南亚工作,新加坡、马来西亚用高薪挖角台湾人才,2014 年起,电视新闻经常大幅报导。2016 年7 月,台湾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更促进台湾跟东南亚(甚至南亚、纽澳)的经济,文化(含东南亚人民来台湾求学),因此非常需要一本书以系统性说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和公司经营深入浅出的书。

  二、本书用途:一石三鸟

  本书目标市场依地理范围、读者人文属性来说明。

  (一)区域范围:华人圈,包括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华人(包括台资企业人士)。

  (二)读者人文属性

  本书想「一石三鸟」的满足三种人(详见图A)在「生活、投资、工作」的

  三种需求。

  1. 企业人士和上班族

  台湾对东南亚直接投资1,000 亿美元,约11.1 万个台湾人在当地工作,皆仅次于中国大陆。本书各以2 章篇幅详细说明东南亚2 国(越泰)、南亚1 国(印度)的经济和企业经营。

  2. 大学生

  很多大学开授「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东南亚经济」、「东南亚贸易」、「新兴市场」课程,本书盼能提供学生(大学部到硕士班)在这方面的基本且实用知识。

  本书很容易读,用说故事方式分析每个国家经济贸易,令人很有兴趣阅读,而且很实用。

  3. 基金投资人

  以基金投资来说,东南亚、印度基金,一向是二线类区域、国家基金,投资人宜对经济有基本了解。

  图A 本书三种目标读者

  三、本书架构

  2016 年7 月台湾政府的新南向地理范围包括东南亚10 国、南亚6 国、大洋洲2 国(纽澳),本书不谈纽澳,依下列方式分配18 章。

  (一)区域分布:东南亚占77%、南亚占23%。

  第一篇(第1∼2 章):东南亚与南亚导论。

  第二篇(第3∼7 章):东南亚导论。

  第3∼7 章套用〈经济学〉「国内生产毛额」等式,分成5 章。

  总产值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超

  Y  =  C    I     G     X-M

  chap 2  chap 3  chap 4   chap 5    chap 6

  第1∼6 章:主要从东亚各国的角度来撰写,第7 章:台湾、中国大陆、日、韩与美欧在东南亚的布局。

  第三篇(第8∼11 章):东南亚的越泰。

  第四篇(第12∼15 章):东南亚其他8 国。

  第五篇(第16∼18 章):南亚6 国,印度占2 章。

  (二)公司经营

  在三级产业(农、工和服务业)的企业经营方面,依下列顺序挑选公司:

  当地关键产业的龙头公司、有漂亮作法的外资公司、台资公司。

  有3 个单元兼顾房地产投资,以表格来说明,重点在于分析架构。

  (三)本书五个亮点

  由于上网可以查到的东西甚广,本书透过下列方式让你高瞻远瞩。

  1. 在全书目录之前,六个表、一个图,以资料库方式一目了然东南亚、南亚各国相关经济数字。

  2. 各国国情简介、首都简介以表格分析。

  3. 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表,可前瞻至2030 年。

  4. 各国财经相关部门以表方式呈现,并以台湾为参考架构。

  5. 各国经营(投资)环境分析,以公司损益表方式呈现。

  一、东南亚第四篇东南亚八国

  星、马chap14

  柬寮缅chap15

  印尼chap12

  菲律宾chap13

  汶莱

  第三篇越泰

  越南chap8、9

  泰国chap10、11

  二、南亚第五篇南亚

  巴基斯坦、孟加拉、

  斯里兰卡chap16

  不丹、尼泊尔

  印度chap17、18

  图B 本书「高瞻远瞩」之道

  四、资料来源

  这本书是笔者写过涵盖最多国家细节的书,资料来源主要是《台湾经济新报》提供,其资料来自下列地方:

  ‧ 总体经济资料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

  ‧ 产业资料主要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洲银行)。

  ‧ 各国股票交易、上市公司资料:各国证券交易所。

  由于本书于2018 年2 月出版,为显示资料「即时性」,各国总产值、人口数皆採用2018 年预测值,其中人口数採美国商务部人口统计局的「各国人口钟」,并笔者预测。

  五、感谢

  在区域经济方面,感谢中央研究院麦朝成院士的教诲。

  在泰马等直接投资等实务,感谢泰国TDIC-South 公司专案经理伍孝全(笔者弟弟)精辟建议。

  本书承蒙美国阿拉巴马州州立Troy 大学商学院郑义为教授校阅。

伍忠贤
谨志于 台湾新北市新店区 2018 年1 月

图书试读

Unit 15-1 东南亚「3+1」共产国家改革开放
 
我们把东协中的三国(柬寮缅)摆在本书东南亚篇幅中的最后讨论,原因
 
如下:
 
‧ 1980 年以后「改革开放」,由于迈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所以人均总产值2,500 美元以下,贫穷率20%,可用「穷国」形容。
 
‧ 人均总产值低,所以薪资低,再加上欧美日给予其适用「零关税,零配额」普遍性优惠关税税率。成为外资(主要是陆企、台企)劳力密集行业(七成是成衣、三成是制鞋)从中国大陆第二批南移(2008~2012 年第一批到越南、印尼)的国家,一般扮演二线工厂。
 
‧ 东协CLMV 4 国,这是最后加入东协4 国,依国名英文第一字母顺序排列C 柬埔寨、L 寮国、M 缅甸、V 越南。
 
一、第一棒:中国大陆
 
(一)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是倾全民之力用于夺权斗争,忽略了经济,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註:1973~1976 年,人均总产值皆318 美元),中共政权面临一定程度的信任(执政)危机。1976 年9 月9 日,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过世,文化大革命停止。
 
(二)1978 年12 月,中共第11 届第3 次会议文化大革命后,1977 年,中共10 届中央委员会3 次全体会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1978 年12 月在中共11 届3 中全会中,确认领导地位(陆称第二代领导),并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计画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共尊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第二棒:越南
 
1986 年12 月,越南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的原因是「越南-柬埔寨」战事,打仗烧钱,结果是国穷民贫,必须改弦更张。
 
(一)1975 年~1991 年10 月越柬大战,国穷民贫越柬14 年半的战争,越方约动员30 万人,且军队进入柬埔寨境内。惨胜的过程,越南军费占政府支出50~60%,无力用于经济建设。1977 年人均总产值81 美元,1986 年86 美元,所得停滞,但物价上涨。
 
(二)1986 年12 月,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86 年7 月10 日,越共总书记黎笋过世。前后两位继任者,在12 月的越共中央第六次代表大会,体会「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许多起码的正当要求得不到保证」、「物价上涨严重」、「群众对党的领导和国家机关的职能的信心减退」。简单的说,是为了保政权,所以困知勉行的,效法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到南亞,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印度。我一直對印度的寶萊塢電影情有獨鍾,那種熱鬧、繽紛、充滿歌舞的氛圍,總能讓我心情愉悅。但除此之外,我也對印度龐大的人口和潛在的市場消費力感到驚奇。這次雖然無緣拜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書名中的「南亞」兩個字,立刻勾起了我對印度市場的好奇心。我經常在想,在印度這樣一個擁有眾多語言、文化差異極大,且基礎設施仍在發展中的國家,外國企業是如何克服這些挑戰,成功地將產品和服務推廣出去的?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關於品牌在地化策略的案例?例如,某個跨國企業是如何根據印度的不同地區,調整其產品口味、包裝甚至是行銷手法?我對印度的電商市場也充滿興趣,儘管物流可能不如台灣便利,但其巨大的潛在客戶群仍然吸引著眾多商家。我想了解,在這個市場中,有哪些成功的經營模式?是否會提到一些關於當地創投對於印度新創企業的投資情況,或是印度政府對於外來投資的相關政策?這些都是能幫助我更深入了解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的關鍵資訊。

评分

每次在新聞上看到關於東南亞國家崛起的報導,我總是會想像那裡的商業版圖正在如何被重新描繪。儘管我還沒機會拜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了我對這個區域科技產業發展的關注。尤其是我對越南近年來在電子製造業方面的快速成長印象深刻。許多大廠紛紛將生產線移往越南,這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政治和經濟考量。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越南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例如,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政府提供的稅收優惠,或是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除了硬體建設,軟體方面,像是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引進,也是決定一個國家科技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和泰國,在吸引科技人才和推動技術創新的相關策略。這對於台灣正在尋求產業升級轉型的企業來說,無疑能提供寶貴的參考。我也想了解,在這些國家,是否有關於智慧製造、物聯網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以及當地企業在這些新興技術領域的發展狀況。

评分

每次飛往東南亞,我最期待的莫過於體驗當地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節奏。這次無緣一睹《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的內容,但我腦海中卻浮現出前幾年去新加坡出差的片段。那時候,我對這個國家高度發展的基礎建設和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印象深刻。特別是在金融區,摩天大樓林立,展現出強大的經濟實力。這讓我聯想到,在這種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背後,一定有著非常複雜的金融體系和投資環境。書名雖然著重在企業經營,但我認為,了解一個地區的金融市場動態,對於企業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金融監管政策,以及外國投資者如何在這裡進行資產配置?像是匯率的波動、利率的變動,以及對於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動盪的當下,了解這些區域的金融穩定性,對於台灣企業在進行海外布局時,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風險評估。或許書中也會探討一些關於數位金融的發展,像是電子支付的普及,或是新創企業在FinTech領域的崛起,這些都是現今商業世界裡不可忽視的趨勢。

评分

哇!看到這本《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的書名,我立刻就聯想到我之前去過曼谷的經驗。那裡的嘟嘟車、熱情的市集,還有那種充滿活力的氛圍,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我這次真正想分享的,是關於我對東南亞消費品的觀察。我記得在吉隆坡的某個大型商場裡,看到一家賣各式各樣泡麵的專櫃,口味之多樣,從麻辣到海鮮,再到一些我從來沒聽過的當地特色口味,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讓我開始思考,這些在台灣並不常見的品牌,它們是如何在這個區域深耕,並且發展出如此多元的產品線的?是透過在地化的研發,還是有什麼獨特的行銷策略?書名雖然提到了政治和投資,但我更想從這個角度切入,探討這些日常消費品背後的商業邏輯。我想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政治環境或投資機會,能夠孕育出這麼多充滿創意和地區特色的商品?或許書中會提到一些關於中小企業如何在東南亞市場突圍的案例,或是外商進入當地市場時,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之道。我對此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台灣讀者可能比較少接觸到的當地品牌,它們的發展歷程和成功因素,絕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评分

我一直對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去東南亞旅行,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參觀那些古老的寺廟和宮殿,感受它們背後的故事。這次雖然無法閱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書名中的「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讓我想到了我對東南亞國家如何平衡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的思考。例如,我在緬甸仰光看到的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它們如今在城市發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書中會不會探討,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這些國家是如何在政策層面上,重視和保護它們獨特的歷史文化,並將其轉化為旅遊業或其他商業活動的優勢?我很好奇,在一些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地區,像是柬埔寨的吳哥窟周邊,是否有關於如何透過觀光發展,同時又能維持當地生態與文化傳統的成功案例?或者,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企業是如何運用地方的文化符碼,在設計和行銷上,創造出獨特的品牌價值,吸引消費者?這不僅是經濟議題,更關乎一個國家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尋自身獨特的定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