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导读
写故事的前提
耿一伟(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兼任助理教授)
一九四六年出版至今,《编剧的艺术》持续启发着不同世代的创作者,网路上甚至能找到介绍这本书的简报与讨论影片。但这些第二手资料,永远无法取代直接阅读《编剧的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与启发。拉约什‧埃格里的写作风格充满雄辩,大量的譬喻与令人咀嚼再三的佳句,充斥着每一页。他的分析力极强,即使对易卜生《玩偶之家》或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极为熟悉的读者,依然会发现拉约什‧埃格里对剧本的逐句解读,充满洞见与启发。
以《春风化雨》荣获奥斯卡最佳原着剧本奖的编剧汤姆‧舒尔曼(Tom Schulman)说:「亚里斯多德《诗学》与拉约什‧埃格里《编剧的艺术》这两本书影响我最深。」担任《魔鬼司令》、《终极警探》等卖座大片编剧的史蒂芬‧德苏萨(Steven E. de Souza)则坦陈,《编剧的艺术》对他创作技巧有很大的影响。
知名的美国电影学者大卫‧鲍德威尔(David Bordwell)在《好莱坞的说故事方式: 当代电影中的故事与风格》(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 Story and Style in Modern Movies, 2006)一书强调,拉约什‧埃格里借着《编剧的艺术》,成为二十世纪五○年代后,对好莱坞电影编剧影响最大的两位欧洲大师之一。
获得高度评价的电影编剧书《故事的道德前提:怎样掌控电影口碑与票房》(The Moral Premise: Harnessing Virtue & Vice for Box Office Success, 2006),作者史坦利‧威廉斯(Stanley D. Williams)直接在第一章点名拉约什‧埃格里,强调《编剧的艺术》对前提(premise)的重视是不能忽略的智慧,并在第三章分析前提这个观念,是如何能在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或希德‧菲尔德(Syd Field)等当代电影编剧教学大师的着作中,发现类似的回响。
前提是这本书十分重要的一个观念,一个故事等于在证明一个前提。如果用比较容易懂的说法,就是这个故事要传达的主要思想。拉约什‧埃格里认为前提可以用很简单的一句话表达,比如《罗密欧与茱丽叶》是「伟大的爱甚至不畏死亡」,《李尔王》的前提是「盲目的信赖导致毁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