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艺穗‧十年报告

拆解艺穗‧十年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档表演是怎么产出的?一个表演艺术节庆如何组织运作?
台北艺穗节已届十年,年轻的表演工作者能否在这创造一个共同体?

  艺穗节(Fringe Festival)源起于英国爱丁堡,以边缘非主流的自主精神迅速引燃创作者的认同,发展至今70年,已有超过210个不同的城市加入行列。自2008年起,台北艺穗节在主流艺文表演之外,以开放自主的理念,广纳演出团队,在画廊、公园、咖啡厅等生活场域,发生各式各样小型的表演或是装置艺术行动,让更多人知道艺术也可以很常民,任何人都可以把最原初的创意和热情尽兴的表现出来。

  本书为台北艺穗节十周年之纪念专书。以「拆解」为名,意图从访谈、评论、数据分析等方向,掌握艺穗节这十年来在城市空间与表演艺术环境所激发的变化与影响力。并邀集表演艺术圈一线的评论者郭亮廷、于善禄、杨美英、吴思锋等为文分析,访谈艺穗行政团队口述甘苦日常,并制作资讯图表,让数据诉说艺穗十年间,创作团队、表演空间与观众展现出何种变貌。

本书特色

  ◎表演艺术圈一线评论者专文分析艺穗节十年来之演出概况及走向。
  ◎蒐罗数据资料及观众问卷,以资讯图表清楚呈现艺穗节之数字的故事。
  ◎深入访谈2017年之工作团队,揭开如何办一场艺穗节之神秘面纱。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如果有一种说故事的方式──台北艺穗十载  /陈韦臻

艺穗十年,我们想让你知道……/刘扬铭整理

艺穗节与城市空间
台北愉虐城市/郭亮廷
以城市为题,制造表演与空间的对话/杨美英

十年演出观察
剧场世代的结群想像与美学可能/吴思锋
艺穗.十岁.拾穗/于善禄
艺穗节中的舞蹈展演观察报告/邹之牧
艺穗节中的音乐展演观察报告/许向豪
从艺穗节的「其他类」到艺穗节作为「其他」/张吉米

艺穗深厚事/赖柔蒨

艺穗精神七十载──台北艺穗节的国际连结/王惠娟、林欣怡、赖柔蒨
 

图书序言

台北愉虐城市
 
文/郭亮廷(文字工作者)
 
看艺穗节,是这座台北城每年一次重要的集体愉虐经验。明明票很难推,大家还是很踊跃报名;明明都是血汗制作,大家还是愿意赔上暑假、再加码赔上打工的血汗钱来做戏;明明去年看了一堆节目烂到爆,今年手册印出来了,还是令人很想去翻;明明雷区很密,大家还是乐于被炸得粉身碎骨。
 
为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吸引我们痛并快乐着?「热爱艺术」是最令人热不起来的标准答案,因为它没有回答,为什么这份爱的令人渴望之处,不是精神昇华,不是艺术之爱令人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而是一种混杂着受虐倾向的肉体快感,令人恆久忍痛又能产生秘密的快乐?究竟是什么让小确幸和小清新们,不但不需要在艺术中被疗癒,反而寻求一种受伤的风险,在濒临过劳的状态感觉自己精力过剩?附带说句不算题外的话:这有点像三一八佔领立法院的情况,警方越是举牌警告违法,年轻学生就越是唿朋引伴要去路过,和警察发生冲撞更好。一种很弔诡的、利用体罚来证明自己很叛逆的概念,而不是因为搞叛逆才被惩罚。此处亦然,虐待反而令人期待;罚,反而变成对于罪的引诱。
 
对我来说,无论是国会佔领行动还是艺穗节,最大的诱因是这座城市本身的空间,是为了能够暂时性的挪用空间,把大马路当成通舖睡、街道当成涂鸦墙、议场当成各种物件、声响、影像的解放区,把法会做成表演大杂烩、红楼剧场变成吃喜酒办桌的地方,即使是早已不稀奇的文青咖啡馆里的演出,一个表演如何适应各式各样窄仄、狭小、零碎的空间,总是引人好奇。
 
抛开剧场走到街上去
 
这话表演者听起来可能不顺耳,不过确实如此,艺穗节许多戏我看完印象很淡,倒是看戏的场所令我印象深刻。例如我记得在大稻埕游艇上,看过卡米地喜剧俱乐部的《游艇趴》,在黑美人大酒家看过芭芭玛剧团的《哈姆雷舞台谋杀案》,当时全神贯注在看的演出内容,都逐渐在记忆里退居背景,反而是看戏的间隙、分神注意到的周遭环境——想到昔日的淡水河曾是河运的重要水路,入夜后灯火通明的河面会是多么绚烂妖艳,眼前黑暗中流动的,却是一条静静发臭、倾倒弃物的废河;走进黑美人大酒家的厅堂,氤氲灯光下的巴洛克柱式和回旋楼梯,又像时光隧道一般把我们卷入,恍惚回到1930年代台北的风华和风月之中——这些空间记忆,渐渐浮现,变成主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