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人间‧晴美:黄晴美纪念文集

天涯‧人间‧晴美:黄晴美纪念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刺蒋案」幕后的关键角色
她叫黄晴美,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女性

  一位154公分的娇小女性,她是1970年「刺蒋」规划小组的成员,执行过程的幕后伙伴。后来流亡天涯海角时,夫婿又被美国政府引渡而亟待救援,同时还要独力照顾一对幼儿……

  这是今年(2018)一月刚去世的黄晴美女士的故事,一个几乎半世纪来尚少人知的故事。她例示了一位平凡女性的内在所潜藏的不平凡:对独裁专制的反抗、对民主独立的追求、对妇女解放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对自主成长的终生追求。

  本书是许多人的见证、追思和致敬:运动的姐妹兄弟、历史学者、年轻世代……;以及一向忧虑各种母语存亡的她,用母语所写的自传文字。

  ■历史学家谈黄晴美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丈夫的刺蒋计画,不只没反对,反而支持,后来加入了自己的哥哥黄文雄,她一样没有任何犹疑。这不是因为她是女性,必须听从夫兄之言,而是因为这也是她认同的道路。」——周婉窈(台大历史系教授)

  「黄晴美一生自主、独立、意志坚强。在性别意识闭塞的年代,她主动掌握自己的学业、婚姻与人生;在男人们尚且因为害怕而远离政治的时代,她参与了翻天覆地的革命行动。」——陈翠莲(台大历史系教授)

  「黄晴美女士不仅是家属,也是事件的参与者,她在事前就决定协助暗杀的执行,连手枪都是由她带到现场的。……在处境不利的大环境下,她的付出与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应该与郑自才先生和黄文雄先生相似,受到重视。」——薛化元(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董事长、政大文学院院长)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廖宜恩


  台湾中社社长、中兴大学资工系教授

陈丰惠

  李江却台语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台文通讯BONG报》杂志总编辑
  马偕医学院台语课程兼任讲师
  民视台湾学堂「讲台语当着时」、「台语讲世事」节目对谈人
  《民报》「台语世界」专栏主编
 

图书目录

序言 廖宜恩 让世世代代台湾人永远传颂您们的故事
黄晴美年表
 
黄文雄 虽小犹强:我的斗士妹妹
郑自才 晴美与我
吴清桂 晴美,想要跟妳说说话
    枪与玫瑰:她是永远的勇者
王秋森 忆黄晴美
张文祺 沉思伊
陈婉真 敬悼台湾女性的典范黄晴美女士
陈丰惠 纪念温柔、坚定ê母语运动者:黄晴美
王贞文 野草莓开花ê所在
周婉窈 黄晴美女士,您是战后台湾人精神史上的宝贝
陈翠莲 台湾革命女性黄晴美
薛化元 黄晴美女士与424事件
林秀幸 一封给晴美前辈的信
傅佩芬 輓词—写在黄晴美女士告别式前
张文隆 敬悼!刺蒋案背后,一位坚强女性的殒落
蓝士博 毋通袂记她/她们的故事—谨弔黄晴美女士
刘璐娜 请保有妳的温暖和热情,努力精彩的活着
 
黄晴美遗作
Hmh-hmh食三碗饭ê反抗者
阿兄kap「四二四」
追想四二四事件kap gún tau(我们家)ê故事
Sweden ê「gín-á权利」教育
流浪者ê歌

图书序言



让世世代代台湾人永远传颂您们的故事


  虽然我和黄文雄兄、郑自才兄、吴清桂姐是在1990年代他们突破黑名单回到台湾后,才和他们认识的,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认识黄晴美姐。不过,文雄兄、自才兄、晴美姐的大名,早在我于1980年代留学美国期间,就已听闻他们在1970年4月24日执行暗杀蒋经国的事蹟,当时就非常佩服他们的勇气。

  2月5日,好友叶国兴传来张文隆与吴清桂发表在「新头壳」的纪念黄晴美文章,我才知道晴美姐已在1月30日过世了。从清桂姐的文章,我读到陈婉真向清桂姐表示在台湾为晴美姐举办追思会有其困难。我马上打电话给自才兄与文雄兄,表达台湾中社愿意筹办晴美姐的追思纪念会,我也约自才兄、文雄兄、叶博文兄、叶国兴兄于2月7日晚上在台北见面讨论。当时原订于3月4日举办纪念会,也请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林伟联牧师,商借了中山教会作为场地。后来因考虑到出版纪念文集,需要多一点时间邀稿与编印,才会将纪念会改到3月25日举行,连带地场地也必须更改。幸好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董事长薛化元与执行长杨振隆的协助,让我们可以于3月25日下午2:00,在南海路的二二八国家纪念馆举行黄晴美纪念座谈会。

  2月22日,我邀请文雄兄、自才兄、叶博文与赖秀如夫妇、诗人李敏勇与苏丽明夫妇、陈仪深教授、前卫出版社林文钦社长、蓝士博与王俐茹夫妇、庄程洋等人再度聚会,讨论纪念文集的邀稿与纪念会的流程。敏勇兄发挥诗人的文采,马上提出纪念会的主题为「天涯。人间。晴美」,寓意于晴美姐是一位以行动热爱台湾的人间侠女,却因「424刺蒋事件」,不得不浪迹天涯!

  发生在1970年的「424刺蒋事件」,对于台湾人而言,是台湾人面对中国国民党蒋家政权白色恐怖统治下,勇敢抵抗的第一枪!对于黄晴美而言,她需要面对牺牲两位至亲,一位是兄长,一位是丈夫,还有独自扶养两位稚龄幼儿的抉择!然而,她却如此勇敢,整个事件从策划到执行,她都积极参与,当天还是她把手枪放在手提包,携带去纽约广场饭店的现场,再转交给黄文雄。虽然暗杀行动失败,但是他们勇敢反抗独裁者的事蹟,应该让世世代代的台湾人永远传颂,使台湾人的子孙了解,面对中国的霸权压迫时,应该要勇敢抵抗!

  如今,故事的女主角黄晴美已先行离开了,我们以简单的纪念会与纪念文集,表达对她的追思!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文学、舞蹈、戏剧等创作,来歌颂这位伟大的台湾女性!在此,我也要感谢陈宗智、施纯仁、陈健辉、叶博文等四位先生的赞助经费。感谢小提琴家张智钦、钢琴家刘芝瑄在纪念会上演出抚慰心灵的曲子。在纪念文集方面,除了黄文雄与郑自才的文章外,我要感谢下列人士撰写纪念文,让晴美姐的精神继续流传下去:吴清桂女士、陈婉真女士、张文隆老师、王秋森教授、张文祺先生、欧洲台湾协会联合会傅佩芬会长、周婉窈教授、陈翠莲教授、台湾教授协会会长林秀幸教授、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薛化元教授,以及年轻的朋友刘璐娜、蓝士博。更要特别感谢李江却台语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陈丰惠,整理了王贞文牧师写黄晴美的文章,以及多篇黄晴美发表于《台文BONG报》的台语诗与文章,相当珍贵!

  最后,我要感谢共同主办纪念座谈会的团体:台湾中社、台湾北社、台湾南社、花莲东社、台东东社、台湾客社、台湾社、台湾教授协会、台湾独立建国联盟、李江却台语文教基金会、共生青年音乐节、基进党,以及协办的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与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廖宜恩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