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景的壮阔、细致与繁复,保存在太平洋战争的凝视之中。
「制造战争与摄制照片是两种相叠合的行为。」──苏珊.桑塔格
观看即摧毁,航空侦照是现代战争的视觉技术投射,喻示着将临的攻击;但在情报作战的前沿、瞄准具的冷酷视角外,镜头却也记录下珍贵的地理讯息。
交织着彼时天光与死亡风险,在万千快门中,地理以地景的壮阔、细致或者繁复,保存在战时航拍底片中。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派遣侦察机对台实施大规模侦照,透过地理线索的爬梳,作者全面定位七十多年前的台湾地景,重新凝视山脉与河流,轨道与聚落。
每一帧地景航拍皆是巨量资讯,层层堆叠地史的断简残篇,紧紧咬合每个地方物质、能量、资讯与资本的流动。美的冲击单纯而深邃,知识的考掘则无有穷尽。我们把已知事物化作文字,缝合未知并连缀成篇,从而在整体上展现清晰的纹脉,日后不断复写以及重新发现。
或是水圳轮灌区的迷人几何、城市旧日纹理的层累构成,或是一处曾经存在的山区湖泊、壮阔沖积扇的最后一瞥。如同使炸弹倒飞、时光倒流,将目光投注在战争以外,那抵达目标前的漫长飞行,当其时无军事价值的山区侦照,于今日的我们却是宝贵的国土复育资讯。
反转战争之眼,必有所见,必有所现。拉长历史视野的纵深,今日所见并非百年不遇的天灾,而是致灾因素的长时期积累;而穿越时光的幽微缝隙,我们得以寻回城乡巨变前夕,那梦中的返家之途。
本书特色 反转战争之眼,重现七十多年前的家园地景。
全彩精印,交织彼时天光与死亡风险的慑人影像。
关键比对,图解农业灌溉与城市发展的层累构成。
美军侦察轨迹全面解码,台湾地理课题与人地变迁总回顾。
名人推荐 柯金源(纪录片工作者)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会执行长)
洪广冀(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助理教授)
杜韵飞(摄影师)
胡慕情(记者)
古庭维(铁道情报杂志总编辑)
◆飞阅台湾、纵横古今,大尺度的视野,观看台湾环境变迁。──柯金源(纪录片工作者)
◆珍贵的旧航照,深入的地景解读,让我们有一双穿透历史的眼睛,看到台湾为了生存发展,如何大幅改变了地景地貌。最令我震撼的照片是:透过筑堤,将原本漫流如散发奔流入海的河,限缩为狭窄河道,创造了新的农田和聚落。而如今,我们又在辛苦开辟的农田上,盖了斑斑驳驳的违章工厂。台湾正在进行全国和县市的国土计画,擘划未来数十年甚至百年,不同强度的土地利用应该有的合理区位和发展原则。这本书的出版,让我们有一个真实的支点,反思台湾百年发展与未来的路。──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会执行长)
◆看着同弘的新书,我想起两个场景:其一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还在台大森林系唸书的时候,森林遥测学的老师总会要求我们用一种特殊的眼镜,把两张比邻的航测照片看成立体,从而推估森林的林相、材积与分佈等资讯。我始终没学会如此肉眼判释的技巧──但我还记得老师殷切的神情,彷彿那是一个即将失传的技艺,而我们是他的最后一代传人。其二便是科学史大家拉图(Bruno Latour)对研究者的期许。依照拉图的见解,要掌握科学与社会间的关系,研究者有必要抛弃既定的分析概念,把世界想成扁平的,如蚂蚁般地跟随人与物在时空中留下的痕迹,一步一步地建构出一个有着景深、高度与区分的社会与自然世界。在《反转战争之眼》中,我们看到同弘将那种当代几近失传的肉眼判释技巧发挥到极致──而他所仰赖的,不仅是我的遥测老师那种把照片看成立体的技艺,更是如拉图所期待的,扎实地从史料中拣选蛛丝马迹,带领读者一步步地把二维的航照图转为三维,从而让一段少有人研究的台湾史也变得立体。由此看来,《反转战争之眼》不仅是本历史地图集,也不仅是一段少为人知的台湾史──更重要的,它也是本教你如何看的书。──洪广冀(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助理教授)
◆战时暗房未洗净的定影剂使负片变质泛黄,在反转成像中呈现暧昧不明的色调,像是穿越时光的幽微缝隙,我们意外重见七十多年前的台湾山峦。──杜韵飞(摄影师)
◆地图上的虫洞旅行,忧伤与美的同时复返。──胡慕情(记者)
◆平实却精采的文字与图片,融合地理、地质与历史的知识,让我们看见跨时空的台湾。──古庭维(铁道情报杂志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