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越古今百余年,见证不同政权移转的左营旧城
随着城墙的修建与残迹的出土
隐没在时光中的近代台湾发展历史也重现世人眼前
左营旧城是台湾史上少数由「官倡民捐」并动用全台募资而筑的石城,
无论是建造规模或是兴筑的历史,在当时皆为非常独特难得的案例,
却在风光落成的同时,也迎来萧条没落的命运。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区域发展重心移转,让左营新城崛起与旧城没落?
这座号称台湾第一石城,承载了多少可歌可泣又可叹的故事?
文史畅销作者陆传杰以兼顾宏观、细微的角度,
透过本书建立起独特的乡土关怀,
吸引所有对台湾这片土地的历史充满好奇的各年龄读者,
一同于纸上畅游这座全台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池。
左营旧城的历史变迁 ◆野望:此地既有山海大潭,左倚龟山右连蛇山,风水地势俱佳,早在郑氏时期便筑有营寨,登上近代台湾发展历史的舞台。
◆土城:清初时受到朱一贵事件等民变影响,县治地方争取兴建土城以抵御动乱。
◆双城:因林爽文等民变动乱影响,官府与居民皆迁至下埤头(今凤山新城)。
◆石城:官捐民倡建石城,然而因当时居民与经济重心皆转移至凤山新城,因此使旧城没落。
◆毁城:日本时代左营成为海军建设基地,难免破坏石城建筑,但建设规画师似乎有意识地留下部分城墙。而至今西门城墙上仍可见与特攻队有关的震洋神社遗迹。
◆隐城:国民政府迁台后,左营仍为海军重镇,不但外缘有眷村驻扎,此地也见证了国府迁台后的海战故事。
◆见城:历年修护成果与出土新发现,使我们能够借此认识台湾的过去并展望未来
左营旧城小档案 ▓国家一级古蹟
▓初创建年代:清康熙61年间(1722)
▓堪称台湾本岛第一座中式城池、台湾城池之祖
▓石城周长绵延数余公里,形势壮阔
▓目前尚有东、南和北门三座城门与一段城垣可供游人怀旧遥想昔年风姿。近年出土的西门遗址周边欲规划为军事城址公园,未来展望精彩可期。
▓文化资产价值:
旧城的城壁材料使用硓咕石及三合土,城门洞以来自大陆的花岗石砌半圆拱而成。
北门外墙上有神荼及郁垒浮塑彩绘像,于民国80年(1991)全部整修完成,城外有拱辰井及土地公庙,东门外有护城河,建筑十分完整,为台湾古城中较为特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