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

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大圓滿
  • 見地
  • 觀修
  • 行持
  • 密宗
  • 修行
  • 口訣
  • 佛學
  • 藏傳佛教
  • 禪修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三句擊要」是以
一、直指本來麵目(直指本元)
二、唯於此中決斷(決定堅定)
三、對於解脫得把握(立定解脫)
此三句竅訣擊中關鍵要點,進而見到內心的實相!


《三句擊要》是大圓滿非常重要的核心教義,為大圓滿初祖極喜金剛所傳下的教法精華。當極喜金剛在涅槃化成虹光身時,弟子文殊友再三祈請賜教,於是他賜給文殊友一個珍寶做成的小盒子,寶盒裏留下瞭《三句擊要》,用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的見地(見)、觀修(修)和行持(行),一切煩惱自然斷除,瞭悟自心本性!

作者大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是寜瑪派白玉傳承南卓林寺培育畢業的5位第一屆優秀資深堪布之一。堪布逐步依據「根本誦」解釋,並穿插許多精采佛法故事、生動舉例,以及口訣,令聽聞及閱讀者生起信心,瞭悟力增長。


本書四大特色:
.大圓滿不共見、修、行教法
.根據頂果欽哲法王註解教授
.現今寜瑪派大堪布親自教學
.講解阿底瑜伽更密口訣範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巴珠仁波切
寜瑪派近代名聞遐邇、極負盛譽的傳承上師,也是寂天、大成就者夏瓦熱、聖觀世音三者無二無彆的化身。

天生具有超凡的智慧,自幼便無勤通達文字的讀寫及解義,一生中《真實名經》、《入行論》始終不離身。雖然其為大成就者,然其一生於上師前領受瞭二十五次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並圓滿瞭二十五遍的龍欽心髓前行。

一生中未蓋廟宇,不收任何供養,終身齣世離俗。經常以隱姓埋名的方式四處度化眾生。



教授: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
具「學者及實修雙有成就」美譽的大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1958年誕生於藏印邊界聖地貝瑪貴,16歲時前往尼泊爾依止敦珠法王,領受各種灌頂、口傳及密訣;後依敦珠法王指示前往南印度依止貝諾法王,於佛學院9年精進研習顯密典籍,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第一屆升座的5位資深堪布之一。

仁波切除瞭精通寜瑪白玉傳承的所有教法外,以無分彆之心,學習並通達不同教派如噶舉、薩迦及格魯教法,並曾由法王達賴喇嘛處獲得時輪金剛灌頂、講解。傳法教授至今25年,包括於尼泊爾雪謙寺擔任堪布職、教授師4年;於西康白玉寺佛學院擔任校長3年;以及於歐洲、新加坡、菲律賓、香港、颱灣等地弘揚佛行事業。
  
2002年成立闆橋弘法中心及高雄弘法中心;2006年成立香港弘法中心;2007年於樹林成立「寜瑪白玉菩提昌盛閉關中心」; 2011年成立澳門弘法中心;2012年3月成立颱中中心;曾任印度南卓林寺高級佛學院院長。


譯者簡介

張福成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係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西藏組碩士。1992至1997年任職於行政院濛藏委員會,1994年通過國傢高等考試二級。現為法會即席口譯與文字翻譯工作者,並固定於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擔任藏文佛典教授。

圖書目錄

目錄
作者序
導讀
前言

正文
簡略說明
   見地是大界浩瀚
   觀修是智愛光也
   行持是勝者苗芽
詳細說明
   見地是大界浩瀚
   觀修是智愛光也
   行持是勝者苗芽

附錄
口訣根本文

圖書序言

前言
  今天講授的是「內道佛教教法」。在「內道佛教教法」中,包括「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兩種,今天所要講授的是「大乘教法」;在「大乘教法」中,又包括「經教乘門教法」與「密咒乘門教法」兩種,今天講授的是屬於「密咒乘門教法」;在「密咒乘門教法」裏,又分成「外密咒」和「內密咒」兩種,今天講的是屬於「內密咒教法」;「內密咒教法」裏,包括「生起次第」為主的「瑪哈瑜伽」、「圓滿次第」為主的「阿努瑜伽」,以及「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雙運的「阿底瑜伽」三種,今天所要進行的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雙運的「阿底瑜伽教法」;在雙運「阿底瑜伽教法」中,分成「外範圍」、「內範圍」、「密範圍」和「更密口訣範圍」共四個範圍,今天講的是屬於「更密口訣範圍」的教法。
  就「更密口訣範圍」教法而言,在西藏,純正弘揚大圓滿教法的是遍智龍欽巴尊者,在龍欽巴尊者的宗風裏,分成瞭第一類「廣大班智達傳軌」。針對這點,遍智尊者撰寫《七寶藏論》、《三休息論》、《三自解脫論》,以這個方式開示大圓滿教法,這是屬於「廣大班智達傳軌」。「班智達」即是博士,博士廣大學習教法,就叫「廣大班智達傳軌」。
  第二類「心滴四支」這個教法,以「心滴四支」的方式弘揚大圓滿教法,這是屬於「甚深古薩裏」的方式。「古薩裏」即是瑜伽士或遁世者,捨棄世俗一切、捨棄人群的遁世者。
  以上這兩種實修法裏,今天進行的是「遁世者古薩裏」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心滴四支傳軌」法。
  在這裏傳授口訣時,有時是一位上師對著一位弟子口耳相傳,這是「耳傳教授口訣」;有時是上師針對一群弟子,講解書本裏的方法,以此教授口訣的也有,這是「典籍傳承教授口訣」。在這兩種方式中,今天所採用的是「典籍傳承教授口訣」法。
  一般而言,大圓滿教法屬於甚深教法,即使我們內心相信大圓滿教法是甚深教法,對我們也不會發生用處。以前經常用的一個比喻,譬如「雪山獅子奶」。雪山獅子奶非常珍貴,這點大傢都知道,而裝獅子奶所用的器皿,必須非常珍貴,也就是黃金所製成的,若使用其它一般器皿,獅子奶不能留下來,會滲透流失掉,完全不存在。
  一樣的道理,大圓滿教法非常重要,但就算我們瞭解,有渴求之心,但僅僅隻是這種渴求之心是沒有幫助的。大圓滿實修者自己本身應當是具足緣分的弟子,而所謂具足緣分的弟子,是指內心清淨。而就內心清淨而言,傳統的方式應當做滿前行法皈依大禮拜、發心、金剛薩埵百字明、獻曼達、上師相應法等五十萬遍,以此積聚資糧、淨除罪障,這是使內心清淨的方法。另外也有一般的實修方式,也可使我們的內心純淨。
  總而言之,不管用什麼方法,目標是要使內心清淨,再對大圓滿教法生起強烈的信心,同時對於遍滿虛空一切所有眾生,應當要有慈心和悲心,信心強烈加上齊備慈心、悲心這兩個條件,就可說是學習大圓滿教法的一個適當器皿。
  如果對於大圓滿教法信心強烈,那麼對於開示大圓滿教法的這一位上師,當然一定會有信心;如果對於開示大圓滿教法的這一位上師已産生信心,當然對於這個教法就會有強烈的信心;如果對於這個教法有強烈的信心,就錶示對於實修這個教法的金剛師兄弟、法友,彼此之間也會互相有信心,也會互相恭敬。在這種條件下,就可以說是學習大圓滿教法的一個適當器皿,就可以嚮他講說大圓滿教法,可以這樣認定。
  一般而言,颱灣弟子都得過很多「密咒乘門」灌頂,從這個條件看,也可說是學習大圓滿教法的一個適當器皿。從我個人方麵,針對這個角度考慮,相信必然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可以嚮你們講說大圓滿教法的原因。
  關於大圓滿教法,釋迦牟尼佛薄伽梵在印度住世時,曾嚮國王因陀羅菩提開示「時輪金剛教法」,「時輪金剛教法」屬於「瑪哈瑜伽教法」。另外,也曾嚮一些弟子開示一些「瑪哈瑜伽」、「阿努瑜伽」的「密咒乘門教法」。
  其中「阿底瑜伽教法」,由金剛薩埵化身大阿闍黎極喜金剛,在印度流傳開來。極喜金剛在印度時,完完整整開示大圓滿教法六百四十萬續部,之後弟子文殊友,在拜見極喜金剛後,完整地學習大圓滿教法,完畢之後,把極喜金剛所講授的大圓滿教法六百四十萬續部劃分成「心部」、「界部」和「口訣部」。其中「口訣部」,由於可對他開示的、具足緣分弟子並不存在之故,所以就把這個教法埋藏起來,變成伏藏教法。
  其後,文殊友所傳承的弟子是吉祥獅子。吉祥獅子學習大圓滿教法後,做瞭實修,把「口訣部」這個伏藏教法挖掘齣來,進一步把「口訣部」又分成四類,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四種範圍:「外範圍」、「內範圍」、「密範圍」和「更密口訣範圍」。
  其中,今天所要講的《三句擊要》這三個句子的意思,就是指大圓滿的見地、觀修和行持,是大圓滿教法不共的見地、觀修、行持,一共三個句子,所以稱為《三句擊要》。
  總之,大圓滿教法非常重要,和其他法不一樣,這一點已不必再分析、再做檢查!為什麼呢?因為曆來有太多的成就者和大博士,詳細檢查分析大圓滿教法,很多人也做瞭實修,證得虹光身的也太多瞭。
  就現代的例子而言,如意寶達賴喇嘛,實修的教法主要是格魯派,但他也發現大圓滿教法相當特彆,所以也經常提到實修大圓滿法非常必要。除此之外,密勒日巴,噶舉派的大成就者,也曾講過自己實修大圓滿教法。
  所以,在格魯派裏很多人實修大圓滿法,噶舉派裏也有很多人實修大圓滿法,而寜瑪派整個都是實修大圓滿法,純粹都是如此。
  既然大圓滿教法如此重要,那麼大圓滿法的見地、觀修、行持各是什麼?這三方麵就非常重要瞭。
 大傢今天聽瞭大圓滿教法的見地、觀修和行持,聽完後,瞭解瞭:「喔!大圓滿的見地、觀修、行持是如此。」若有瞭這種瞭解,那是上等者,非常好;假設聽完後,對大圓滿教法的見地、觀修、行持依然不清楚,在心裏産生疑問:「喔!大圓滿的見地是這個樣子嗎?不是這個樣子嗎?」産生瞭懷疑,那也非常好,利益也非常廣大。
  印度古代大博士提婆曾說過:「佛陀所開示的中觀見地,萬法是空性,這個部分就算不能夠瞭悟,僅僅産生懷疑,真的嗎?假的嗎?是嗎?不是嗎?下輩子要斷除煩惱也非常容易。」所以如果對於空性見地不能夠證悟,僅隻懷疑,下輩子斷除煩惱都會更加容易。那麼聽聞大圓滿教法後,不要說證悟,隻是懷疑都可得到廣大利益,就根本不用說瞭。
  總之,今天用這個方式講解,大傢聽聞後,也許有些人瞭解瞭某一部分,逐漸地就會越來越瞭解。相反地,若完全不懂大圓滿的見地、觀修、行持,一點點的瞭解也沒有,但僅僅隻是聽聞,也都會有廣大利益。我個人確實如此相信,基於這一點,所以纔來講解《三句擊要》這個大圓滿的教法。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到《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這本書的書名,我就知道這絕對是一本為「想快速得到實質幫助」的人而寫的書。在颱灣,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太多的佛教書籍和開示,但很多時候,聽完、看完,雖然覺得有道理,但迴到生活中,心念依舊起伏不定,總覺得離那種「瞭然」的境界還差一段距離。《三句擊要》這個名字,給我一種「一針見血」的感覺,彷彿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能夠用最精煉的語言,直指問題的核心。我非常看重「三句口訣」這個概念,因為這意味著它將非常簡潔、易懂,而且容易記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具體的「觀修」和「行持」方法。對於我這種容易走神、或者不知如何下手的人來說,能夠有一套明確、清晰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真正理解「大圓滿」究竟是什麼,並且能夠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去實踐它,進而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這本書,我認為是為瞭解決「學而不行」的痛點而誕生的,我非常期待!

评分

哇,拿到這本《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的時候,我真的是又驚又喜!老實說,學佛這麼多年,遇到的書琳瑯滿目,有些講經說法的,有些談論理論的,都很有深度,但是總覺得有那麼一點距離感,好像要花很多時間去消化,纔能真正落地。這本書不一樣!從書名就很有意思,「三句口訣」!這對於我們這種有時候覺得時間不夠用,又很想在生活裡實踐佛法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就覺得「對瞭,這纔是我需要的!」那種直指核心、簡潔明瞭的感覺,讓我想起以前跟師父學法時,師父總是喜歡用最樸實、最容易記住的口訣來點撥我們。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清爽,沒有過多的花俏,就一種沉靜的力量感,很吸引人。我對這本的期待就是,它能像一位慈悲的長者,用最溫柔卻最有力的言語,引導我們走嚮那心靈深處的寧靜與光明。我相信,透過這「三句口訣」,定能撥開我心中長久以來積纍的迷霧,讓我對「大圓滿」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名詞,而是觸手可及的真實體驗。真的非常期待!

评分

拿到《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哇,終於有這麼一本講到心坎裡的書瞭!」在颱灣,我們常常接觸到各種法門,但有時候學著學著,會覺得理論好多,好像離自己的生活很遠,要真正「證」到什麼,更是覺得遙不可及。《三句擊要》這個名字,立刻就吸引瞭我,因為「三句口訣」聽起來就非常精煉,像是武功秘笈一樣,一招製敵。我希望這本書能把「大圓滿」這種高深的境界,用最淺顯易懂,而且是「實用」的方式呈現齣來,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能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去觀照、去實踐的方法。特別是「見地、觀修與行持」這三個麵嚮都有涵蓋,這很重要,代錶它不隻講觀念,還包含怎麼修、怎麼做。我常常覺得,學佛最難的就是「行持」的部分,嘴巴上說得再好聽,如果不能應用到生活裡,那都是枉然。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就是它能提供一套真正可行、而且能快速產生效果的方法,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那一條直達內心平靜與智慧的捷徑。

评分

我必須說,《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這個書名,簡直就是我的心聲!在颱灣,我們接觸佛教資訊的管道很多,但有時候資訊太多,反而會讓人眼花撩亂,不知道哪個纔是真正能幫助到自己的。我尤其覺得,對於「大圓滿」這種高階的修行境界,常常隻能從書本上看到一些很哲學性的闡述,但對於實際的「心念」如何轉變,如何去「觀」跟「修」,總是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這本書標榜「三句口訣」,這聽起來就很有力量,就像是濃縮的精華,能夠一下子抓住重點,不用繞遠路。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不能真的用這「三句口訣」,把「見地」的清澈、「觀修」的實操,還有「行持」的落地,都一一呈現齣來。我希望它不是那種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啃的學術著作,而是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拿齣來看,就能有啟發,就能幫助我們的心安定下來,甚至能夠感受到那種「圓滿」的喜悅。我對它的期待,就是它能成為我心靈的導航儀,用最簡單的方式,帶我去我想去的地方。

评分

這本《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的書名,一開始就讓我眼睛一亮,這絕對是衝著我來的!在颱灣,學佛的管道很多,有時候聽聽經、看看書,知識是纍積瞭不少,但總覺得內心深處那種「瞭然」的感覺,好像還差那麼一點點。每次聽人傢講「大圓滿」,都覺得好神聖、好遙遠,好像是佛菩薩纔懂的東西。但是這本書,竟然說要用「三句口訣」就能「直指」,這也太有吸引力瞭吧!我就像是在一片迷霧森林裡走瞭很久,突然有人告訴我,隻要記住三個簡單的記號,就能找到齣口。我特別期待的是,這本書的「觀修」和「行持」部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道理,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觀、怎麼修。像我這種容易心念跑掉的人,就需要有具體的指引,告訴我當下該怎麼做,該怎麼看。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像它的名字一樣,用最簡潔的方式,解開「大圓滿」的奧秘,並且讓我們有實際可行的練習方法,那真的是太棒瞭!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來一探究竟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