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修练:打开心内的门窗(夏天日记)

一日一修练:打开心内的门窗(夏天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灵成长
  • 个人成长
  • 情绪管理
  • 自我探索
  • 生活感悟
  • 夏日
  • 日记
  • 正念
  • 疗愈
  • 积极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许添盛医师数十年来在世界各地演讲,解说赛斯资料,早已深深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努力耕耘的同时,在网路上也掀起风潮,吸引了许多爱好赛斯的读者成立读书会社团,其中脸书「粉赛斯」社团的贴文,已受到广大网友的肯定与支持。本系列书籍便是这些贴文的结集,除了将许医师的演讲内容化为文字外,也在字里行间带入了《赛斯书》原文,以一日一篇的形式,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出版,期望让读者透过反覆阅读,达到每日省察修练的目标!

  打开心灵的障碍,认识未知的自己

  生命的答案,不在于你问出的问题,而在于你没有问出的问题。要探究你是谁,不是你所表达出来的、说出来的,而是那些你没表达出来、说出来的。所以,当你要认识你是谁的时候,不是去认识你所知道的自己,而是那些未知的自己,你真正灵魂的奥妙是隐藏在已知的自己下面。

  当你无意识地把自己催眠到隔离起来,就创造了忧郁。很多人之所以会得到忧郁症的原因,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创造了隔离感。好比说,「我觉得这个遭遇只有我有,而你们都没有,我跟你们不一样」;或者「我觉得生意失败了,见不得人,我也不想让你知道」。当你一旦说出来之后,找人分享了你的故事,就没有隔离感了,把这个隔离打开后,还会发现原来大家都一样,甚至比你更严重。

  我们要回来自我觉察,有没有把自己内心隔离了?有没有把自己跟朋友、跟这个世界、跟你认为见不得人及丢脸的部分隔离了?黑暗的自己并不丢脸,痛苦的内心也不会致病,负面的情绪也还好,重点是「隔离」。隔离感都是信念所产生的,我们要再次打开那个在自己心灵内树立的障碍,放自己自由,不需要为存在而辩护,因为存在就是最好的理由。
 
《星辰与沙漏:时间旅行者的哲学沉思》 引言:在永恒与瞬间的交界处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日常实践或心灵成长的指南,它是一部深入探索时间本质、个体存在与宇宙规律的哲学游记。我们试图剥离日常经验的表象,直抵时间流动的核心——那个既令人着迷又令人恐惧的维度。我们相信,理解时间的非线性结构,是理解我们自身在宏大叙事中位置的关键。 第一部分:时序的幻象与物理学的边界 1.1 柏拉图的洞穴与时间的阴影 我们首先从经典的哲学困境切入:我们所感知的“现在”是否只是一个由记忆和预期构筑的幻觉?本书借鉴了早期形而上学家的观点,探讨了时间是否仅仅是一种人类心智强加于无序世界之上的组织框架。我们详细剖析了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定义,并将其置于现代物理学的框架下进行批判性审视。我们考察了“永恒当下”的概念,以及它如何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依赖产生冲突。 1.2 相对论的涟漪:过去、现在、未来的融合 本章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尤其关注“时空连续体”的概念。我们不满足于科普层面的介绍,而是着重分析其哲学意涵:如果不同观测者的“现在”是相对的,那么普遍、客观的时间轴是否还存在?我们引入了块状宇宙(Block Universe)理论,即所有时间点——过去、现在、未来——都平等地存在于四维时空结构中。这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由意志”与“命运”的界限。我们探讨了时间膨胀如何从物理学上动摇了我们对“变化”的直观理解。 1.3 量子纠缠与时间的反向性 在探讨更微观的领域时,本书触及了量子力学中那些令人不安的悖论。我们分析了时间对称性在微观层面的失效迹象,以及在某些量子过程中,时间似乎可以“倒流”的可能性。特别地,我们探讨了“时间之箭”的起源问题——为什么宏观世界只能朝一个方向演进?熵增定律在此处被视为宇宙叙事的主导力量,但我们追问:熵增本身是否也是一种时间投射? 第二部分:存在的拓扑学与记忆的炼金术 2.1 遗忘的必要性:记忆的不可靠性与自我构建 时间不仅是外部的物理量,更是内在的心理结构。本部分转向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视角。我们讨论了记忆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以及遗忘——被动或主动的——在构建连贯自我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普鲁斯特的“非自愿记忆”和尼采对“永恒轮回”的设想,我们试图界定一个“真实时间”的自我,是否可能存在于所有可能的时间线之中。记忆的不可靠性,我们认为,是保证我们能够继续前行的关键生存机制。 2.2 速度与停滞:现代生活的加速悖论 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带来的时间压缩感日益强烈。我们分析了后福特主义经济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如何将“效率”提升到近乎宗教的地位。我们审视了“无聊”——这种被极力避免的状态——在哲学上的价值。真正的创造性洞察往往诞生于时间的停滞期,而非持续的忙碌之中。我们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媒介消费模式的考察,论证了“被加速的时间”如何掏空了体验的深度。 2.3 瞬间的永恒化:艺术与创造中的时间折叠 艺术作品,特别是音乐和叙事艺术,具有将瞬间转化为永恒的能力。我们研究了音乐的时间结构,例如巴赫的赋格曲如何通过重复与变奏,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复杂性。在文学中,叙事者通过对事件的重排和聚焦,可以打破线性时间,使过去与现在共存。这部分着重探讨了“审美体验”如何暂时地使个体脱离日常时间流的束缚,进入一种更接近“永恒”的意识状态。 第三部分:未来的形而上学与终结的意义 3.1 预言的陷阱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未来,在物理学上或许是预定的(如块状宇宙理论所暗示),但在人类经验层面,它完全是开放的。我们探讨了预言和规划的哲学陷阱:过度依赖对未来的精确预期,如何扼杀了对当前可能性的敏感度。我们分析了“希望”这种时间情感的本质——它是一种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承诺,但其价值在于它如何驱动今天的行动。 3.2 历史的重量与终结的循环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它是一种不断向现在投射力量的结构。我们考察了历史学家如何选择性地构建“重要性”,以及这种选择如何塑造了民族和个人的时间感。我们深入研究了循环史观(如维柯的理论)与线性史观(如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观念)之间的张力。终结——无论是个人生命的死亡,还是文明的衰落——是理解时间进程的终极参照点。没有终结,时间将失去其紧迫性和意义。 3.3 存在的“延展性”:超越时间界限的伦理学 最后,我们思考时间对伦理选择的意义。如果我们的行为将影响遥远的未来,我们的责任范围是否也随之延伸?本书倡导一种“延展性存在”的伦理观,即认识到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微小决定,都是在为尚未存在的未来奠定基础。我们并非仅仅生活在“此刻”,而是生活在过去与未来交织成的复杂网络中。理解时间,就是学会承担这种跨越时空的重量。 结语:时空中的孤独航行者 《星辰与沙漏》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安抚人心的答案,而是旨在激发更深刻的疑问。时间是我们的牢笼,也是我们唯一的画布。我们无法逃离时间,但通过深入理解它的结构和幻象,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富有意识地在这条单向的河流中航行。这本书邀请读者放下对即时满足的追求,重新沉浸于对时间、存在和宇宙秩序的宏大冥想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许添盛医师


  毕业于台北医学院,曾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为了更了解人类心灵对身体的影响,于是转入精神科领域,曾任职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台北县立医院身心科主任。现任赛斯身心灵诊所院长、赛斯文化发行人、财团法人新时代赛斯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醒吾科技大学兼任副教授。喜爱写作及禅修,曾为联合报心灵版、中国时报家庭版、大成报心灵推手版、自由时报家庭版及中国时报医药版专栏作家。

  许医师钻研新时代思想十数年,尤偏爱赛斯;同时从事身心灵整体健康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有独到心得。擅长以理论配合生活实例及临床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多年来在中华新时代协会讲授「赛斯心法」,成立「身心灵健康成长团体」、「美丽人生癌症病患成长团体」、「赛斯学院」及「赛斯心法修鍊班」,并应邀至全国各县市、香港、马来西亚、美加等地,举办数百人大型讲座,场场爆满,佳评如潮。

  为服务更多的社会大众,许医师于2007年成立赛斯文化,2008年成立新时代赛斯教育基金会及赛斯身心灵诊所,希望借由个人身心灵的成长及生活方面的正面转变,来达到追求自性的引导、开发内在的智慧。让人们真正明白疾病乃是自内在心灵的扭曲及冲突,并借着自我学习及开悟,引导人们走向内在的朝圣之旅。
 

图书目录

五月
5.1乐观与悲观
5.2学习信赖生命
5.3过去的经验与现在无关
5.4自我的觉醒
5.5自我跟内我的平衡
5.6你失控了吗?
5.7温柔而坚定的说不
5.8无条件的爱上自己
5.9身体爱你、支持你
5.10肉体的活力来自与心灵的连结
5.11身体的智慧
5.12从情绪进入情感的修行法门
5.13人有无限的本质
5.14你是你自己的上帝
5.15上瘾症的内在意义
5.16 你卡住了吗?
5.17你对自己失望了吗?
5.18为自己圆一个梦
5.19面对承认,不再抵抗
5.20透过工作压力释放心灵力量
5.21跟随你的心
5.22实相从你心中升起
5.23独立与依赖的协奏曲
5.24渡你心中的众生
5.25男灵与女灵共舞
5.26心灵是环状的
5.27一切万有从未离开过我们
5.28你的感知形成了你的世界
5.29用心灵跟孩子交流
5.30回到赤子之心
5.31你心目中的假设是对的吗?

六月
6.1从困境中找出一条活路
6.2放手是更大创造的开始
6.3寻找答案必须连结内在的心灵
6.4真实地做自己
6.5对现在的自己说「是」
6.6万物都是灵
6.7创造实相先从心灵着手
6.8声音的作用
6.9贴近对方的感觉
6.10心态决定命运
6.11皮肤与环境的关系
6.12从内心世界去找病因
6.13对食物的禁忌来自限制性信念及批判的人生观
6.14我们都是一个旅行者
6.15旅行与人生的意义
6.16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
6.17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6.18伟大的期望
6.19改变期待、改变可能性
6.20赦免你自己一切的罪业
6.21你怎么解读你的人生
6.22打破因果的顺序
6.23事件是可以改变的
6.24所有的事件源自概念
6.25你在,故神在
6.26我们都是宇宙完美计画的一部分
6.27拿掉限制性的信念
6.28你并不孤单
6.29人活着很容易
6.30你专注在什么上面很重要

七月
7.1臣服产生力量
7.2你是自己命运的审判者
7.3外境即心境的投射
7.4肠胃道与肾脏疾病
7.5爱,无所不在
7.6内在的选择
7.7只有你最知道生病的原因
7.8把自己的感觉照顾好
7.9广阔的现在
7.10我的未来在哪里
7.11每一天的你都是新鲜的
7.12心安、心安、再心安
7.13打人的人其实是在打他自己
7.14催眠的力量
7.15你就是自己的催眠师
7.16打破惯性的思想模式
7.17神奇之道在当下
7.18将注意力放在健康而不是疾病上
7.19对疾病的信念
7.20对「身体会健康」要有信心
7.21自信与自卑
7.22转移注意力的方向
7.23其实我是有力量的       
7.24为自己重设一个美好的未来
7.25人际关系里的修行
7.26体会蛰伏之美
7.27打开心内的门窗
7.28创造者与受害者
7.29培养孩子的灵性观
7.30你创造出你感知的世界
7.31重新与内在的能量连结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日一修练”这个词组,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温柔的仪式感。它不像“苦修”那样带着沉重,也不像“训练”那样有着竞技的压力,反而更像是一种对自己的善待,一种每天给自己留出片刻安宁的承诺。而“打开心内的门窗”,更是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我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像被困在自己的心房里,久而久之,心门就会紧锁,窗户也会积灰。“夏天日记”的后缀,则像为这份修练染上了一层暖色调,让我联想到夏天特有的那种生机勃勃,那种无拘无束,又或许带着一丝恋夏的伤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指引,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去清理内心的杂物,去迎接外界的新鲜空气。它或许会用一些生活化的故事,一些细腻的观察,来引发我的思考,让我能在夏日的光影流转中,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让内心也能像夏天一样,充满阳光和活力。

评分

读到“一日一修练:打开心内的门窗(夏天日记)”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画面感。想象一下,在夏日炎炎的午后,或者一个微风习习的傍晚,翻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自己内心深处的窗户,让夏日的暖阳或者清风缓缓流淌进来。我特别喜欢“打开心内的门窗”这个比喻,它形象地暗示了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去探索、去接纳、去舒展那些可能被压抑或忽视的情绪和想法。而“一日一修练”则表明了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自我关怀方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滋养。“夏天日记”的后缀,更是为这份修练增添了一抹温柔的底色,让人联想到夏日里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色彩、鲜活的气息,以及那些可能伴随而来的热烈与平静。我很好奇,作者会以怎样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天的天的点滴感悟?它会是一篇篇感性的随笔,还是一些富有哲思的短文?这本书给我的预感是,它能成为一个安静的伙伴,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我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拥抱更真实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一日一修练”,听起来就很像是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小块时间,用来沉淀、梳理。而“打开心内的门窗”更是直击核心,我想,现代生活节奏那么快,压力又那么大,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心事被尘封,情绪被压抑,久而久之,心门就关上了,窗户也蒙上了灰。“夏天日记”这个后缀,又增添了一丝温暖、明媚、甚至可能带点淡淡的忧愁的季节感,好像翻开这本书,就是走进了一个属于夏日的、私密的内心空间。我很好奇,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去描绘这一日一日的修练,去解锁那些被遗忘的心门,去让那些被遮蔽的心窗重新透进光来。我期待在字里行间,能找到共鸣,能被触动,或许还能学到一些方法,让自己的心也能在夏日里,舒展开来,透透气。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去探索内在的风景,去拥抱那个真实的自己,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不平凡的力量。

评分

“一日一修练”,这四个字瞬间就抓住了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裹挟,忙碌得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自己。而“修练”这个词,则带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有目的的自我提升的意味,但又不像“修行”那样显得遥远和高不可攀。它更像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易于实践的内在功课。搭配上“打开心内的门窗”,就勾勒出了一幅画面: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像开窗通风一样,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心里,把那些压抑的情绪和杂念排出去。至于“夏天日记”,则为这份修练增添了一种季节的温度和鲜活感,让我联想到夏日午后的微风,树荫下的低语,或者傍晚的星空。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会是作者在夏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对内心世界的观察、感悟和记录,或许是一些小小的体悟,一些关于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小建议,又或者是对生活点滴的诗意化解读。它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启发。

评分

我总觉得,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里存放着我们的梦想、恐惧、爱与失落,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可能很少去仔细审视,甚至刻意回避。“一日一修练:打开心内的门窗(夏天日记)”这个书名,就像是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开启那个被我们遗忘的心灵密室的钥匙。我尤其喜欢“打开心内的门窗”这个意象,它不仅仅是表面的整理,更是深层的接纳和释放。夏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力、色彩斑斓的季节,而以“夏天日记”为载体,似乎更能承载那些充满活力的、又或许带着些许热烈与不安的情绪。我很好奇,作者会在夏日的热风中,捕捉到哪些关于内心的细微感受?它会不会像夏日午后的一场骤雨,洗涤掉内心的尘埃?还是像夏夜的星空,点亮内心的希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或者它所散发出的整体气息,都会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想要去感受那种被温柔引导,逐步走向自我理解的旅程,去探寻隐藏在平凡日子里的那份宁静与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