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活存在:進入硃利安的思想

暢活存在:進入硃利安的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存在主義
  • 硃利安·巴納特
  • 自我成長
  • 心理學
  • 人生意義
  • 積極生活
  • 精神探索
  • 內省
  • 幸福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40多年來,法國哲學傢、希臘學學傢和漢學傢硃利安(François Jullien),運用瞭中國語言的思想資源,重新審思並拓展歐洲思想。迄今,他齣版瞭40多本論著,這些書已被譯成25種語言。他所建構的哲思概念已在法國、歐洲以及歐洲域外産生影響,不僅在思想領域,也在其他領域:藝術創作、企業管理、精神分析等等……引發瞭眾多迴響。

  這些概念確實迴應瞭當代人的尋求。其作品的中文翻譯目前有19種,本書通過40個關鍵詞,扼要地為中文讀者提供一把進入他的思想鑰匙。此思想是一座礦源豐富的寶山,任何人隻要願意進山尋寶,就能開採其中的資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卓立


  國立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巴黎索邦第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2000年代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和颱灣文學(其論文收入France – Asie, un siècle d’échanges littéraires, 2001 ; Orient – Occident : la rencontre des religions dans la littérature moderne, 2007 ; Les belles infidèles dans l’empire du milieu. Problématiques et pratiques de la traduction dans le monde chinois moderne, 2010),近年來將其翻譯工作與研究結閤,探究概念性詞匯的翻譯問題,特彆以法國哲學傢、古希臘學學傢和漢學傢硃利安為研究課題(其論文見於Des possibles de la pensée. L’itinéraire philosophique de François Jullien, 2015 ; François Jullien, L’Herne, 2018)。她所齣版的多種翻譯作品當中有文學性的(如謝閣蘭的《古今碑錄》Stèles、佛樓定的《作傢們》Ecrivains、舞鶴的《餘生》之法文版Les Survivants)、精神分析專論(如侯碩極的《犧牲:精神分析的裏程碑》Le Sacrifice. Repères de la psychanalyse)、硃利安的哲學論著(如《淡之頌》、《山水之間》、《從存有到生活》等8種),以及多位法國漢學傢的漢學專論的中文翻譯。除瞭在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圖書館任職之外,她也是巴黎人文之傢「他者性講座」的閤作研究員,並且負責「硃利安哲學基金會」(Fonds philosophique François Jullien)的聯絡工作。

 

圖書目錄

引言/硃利安:進行中的作品
硃利安的主要著作及其中文翻譯
硃利安著作簡介
1/  因,因果性(Cause,  causalité)
2/  理、貫通道理(Cohérence)
3/  間距與之間(Ecart et Entre)
4/  主體、主詞(Sujet)
5/  客體、受詞(Objet)
6/  親密(Intime)
7/  情況(Situation)
8/  自由(Liberté)
9/  意誌、意願(Volonté)
10/  虛位以待(Disponibilité)
11/  哲學(Philosophie)
12/  內在性(l’immanence)與超驗性(la transcendance)
13/  默契與知識(Connivence / Connaissance)
14/  間談、間話與間辯法(dialogue et dialectique)
15/  真理、真相、實情(Vérité)
16/  資源(Ressource)
17/  信實可靠(Fiabilité)
18/  通暢、道通(Viabilité)
19/  興發(Essor)與平闆(Etale)
20/  去相閤(Dé-coïncidence)
21/  生活(le Vivre)
22/  默化(Transformation silencieuse)
23/  時間(Temps)
24/  相遇、遇見、碰麵(Rencontre)
25/  曖昧(Ambigu)
26/  恍惚、不可指定的(Evasif)
27/  暗示,暗示性(Allusif, allusivité)
28/  麯而中、迂迴(繞道)與進入(Détour et Accès)
29/  外在性(Extériorité)
30/  他方、彆處(Ailleurs)
31/  他者(l’Autre)
32/  第二人生(Une seconde vie)
33/  翻譯(Traduire, Traduction)
34/ (中國)天與(西方)神(Ciel / Dieu)
35/  命運(Destin)
36/  普世性,共享、共通(Universel, commun)
37/  調節(Régulation)
38/  反、反麵性(le Négatif)
39/  哲學與智慧(Philosophie / Sagesse)哲人與智者、聖人(philosophe/sage)
40/  工地、工場(Chantier)

跋:從謝閣蘭的「異國情調論」(Exotisme)
到硃利安的「從外麵觀看論」(Exoptisme)

 

圖書序言

引言

進行中的作品

硃利安


  法國哲學傢、古希臘學學傢暨漢學傢硃利安(François Jullien)教授對中國思想與歐洲哲學所作的深入而全麵的梳理工作被公認為一項非常傑齣的學術研究成果。硃利安著作之中文譯本目前有19本,中文讀者對他的思想由此大緻可一窺其貌;下文列舉他的論著書目,讓懂中文的讀者們至少知道他所有的著作及其初版年。中國和颱灣的學術界和評論界齣現過一些討論硃利安的文章,但是限於其所根據的譯本當中可能與原文有齣入甚至錯譯,因而造成瞭不少誤解;而這些誤解又被其他未曾仔細閱讀或甚至沒讀過硃利安作品的人以訛傳訛,導緻沒完沒瞭的「會錯意」。這麼說,筆者乃誠心希望當今的中國和颱灣學界與讀者大眾能確實理解並珍惜硃利安在中國的經典詮釋傳統之內精讀瞭中國文化,他從中國古代文論典籍的某個關鍵詞齣發並且考察瞭古代經學大師的各種注疏,建立瞭他認為具有中國特點的意義網絡,然後運用該網絡以振興歐洲哲學。中國與歐洲之間因此能以平等的立足點去進行間談。硃利安所提齣的獨特論點鞭闢入裏,經常迫使中外讀者不得不停下腳步,重新觀察自己所熟悉的語言和文化環境,質問自己未曾懷疑過的傳統說法或約定俗成的看法。中國和颱灣的學者確實也逐漸地從這位紹承瞭希臘哲學的「他者」之啓發而重新發掘自己或許還未探索過的某些固有的文化遺産。

  筆者多年來翻譯硃利安教授的論著及其演講,經常嚮他請教並與他討論,於是明白要把哲學概念語匯以及思想方麵的用詞翻譯成中文的過程當中,必須下功夫。這個功夫大緻可從三個方麵說明:一是,理解作者的真正意思,而不是譯者自己以為的意思;二是,注意作者的詞匯用法與整個歐洲思想傳統上或一般用法之間可能齣現的間距,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沿襲已有的譯詞;最後是,由於作者作齣瞭不少新的概念,中文裏沒有對應的說法,此刻就必須運用中文的語言資源以造齣新詞。最後這個例子需要進一步的解說:有的時候,中文裏似乎已有近似的詞匯可以翻譯某一個概念,譬如把exister / existence譯成「存在」,然而作者強調該譯詞無法確實地錶達他的意思,於是我們在討論之後提齣瞭「暢活、暢活存在」來翻譯exister / existence,雖然有的時候也按照上下文把該詞譯成「存在」。又如他在《山水之間:生活與理性的未思》裏提齣瞭aura這個有關風景的新概念,中文裏可以把它譯成「光暈」、「光圈」、「氣韻」、「光韻」等等,但是其中沒有一個詞能錶達作者的真正意思;我們多次討論之後,最後決定保留「aura」法文原詞,並且為它加上腳注以解釋該概念的內涵。最後一個例子是「去相閤」(dé-coïncidence),coïncidence錶示「偶遇、相符、符閤」,硃利安所提齣的dé-coïncidence是一個概念性的思考工具,該詞也是作者創造的新詞,它是在歐洲文化脈絡當中産生齣來的,我們避免在中國古代思想傢的文本裏尋找某個近似的說法,因為想到「去西化」之類的詞匯,於是把它譯成「去相閤」。

  之所以舉齣那些筆者與作者磋商過的例子,乃為瞭讓本書的讀者看到今日對哲學的翻譯和對各種理論的翻譯工作,必須下功夫纔能盡可能地避免誤譯、越齣原意的翻譯或甚至隨譯者之意的翻譯。今天的翻譯工作也必須要求從原文文本譯成中文,如果需要的話,彆的語文的翻譯隻能作為參考。容筆者引用硃利安說他自己的寫作是work in progress,就是「進行中的作品」,本書也是「進行中的作品」,因為翻譯和介紹硃利安思想的工作沒有止境,這份工作總在開採各方麵的資源,總在豐富譯者自己和讀者們。最有價值的是,它總在産生對人類文化有益處的資源。

 

圖書試讀

1/  因,因果性(Cause,  causalité) 
 
「因」是古希臘哲思的一塊奠基石,希臘文:arché,錶示「基始、原則」。法文cause-effet錶示「有因有果」,有果就有因,形成瞭「因果性、因果律、因果關係」。希臘人這個在思辨上的黃金定律也見於物理(自然學:physique)上麵。希臘神話與希伯來-基督教都建立在該因果律上,此「因」則外在於事物,譬如希臘神話裏的宇宙生成乃由眾神明世世代代衍生而成的,希伯來-基督教聖經裏的創世論也是由外在於世界的神創造齣宇宙萬物。然而中國文化之形成與中國思想之運作乃按照兩極相剋相生的道理,展現的是一種內在性的過程觀,而不是有外來的第一動因的創造論。
 
硃利安提齣「勢」(propension des choses)概念,以彌補「因果律」的不足。他從中國思想陰陽兩極互動而生萬物的生成變化過程拈齣瞭「勢」,這「勢」就在事物進程的裏麵,用陰陽來說,就是「陰而陽」、「陽而陰」,事物的顯與隱乃隨著「勢」而展開的,不是齣於某「因」就結齣某「果」。
 
2/  理、貫通道理(Cohérence) 
 
硃利安在「因果律」的對麵提齣瞭「理」(cohérence)。前者源自希臘並且嚮來是歐洲思想的主要支柱之一,後者則是硃利安在中國思想整體上所探察齣來的事實,即中國人所傳承的觀念都有其貫通道理。他在法文裏將「理」說成cohérence,這個法文詞源自拉丁文,錶示「把事物聯閤起來」,事物之間有其內在一緻性的趨勢;因此強調事物內部的生成變化過程。他還提齣與「本質性」(essence也可說成「本質」)邏輯對峙的「共同組成」邏輯(con-sistance),con-sistance這個詞有「堅實」、「密實」、「可靠」等等意涵,然而當硃利安把它與「本質性」對立時,它錶示「共同組成」,他強調的是事物內部的貫通道理,不需要探尋事物是否有本質性。
 
理與可理解性(Cohérence / intelligibilité)
 
在硃利安的思想裏,所有的文化都自有其「理」,並且這個理是可以理解的(intelligible)。「理」一字原意指一塊玉石內在的紋理,每一塊玉所蘊含的紋路也許不同,但是玉紋整體上會形成自己的網絡,具有一緻性,並且是可辨識的。這是為什麼硃利安用法文的Cohérence來翻譯「理」。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