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少女情怀总是诗 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曾说:「少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钟情与怀春在古今文学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少了钟情,爱不起来,没了怀春,也爱不起来。脉脉含情的爱,自古以来就受到歌颂,很美的事情。文学家艾青旅游西湖,写了「在清澈的水底,桃花如人间,是彩色缤纷的记忆」这样的诗句,相对于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把自然山水和人间情爱混为一谈,一直是歌颂爱情的伟大着作。
看了吟先《十七岁的少女情诗》这本情诗,不油然心中生起这样的情怀。吟先是我国中时代的学生,求学时期,她就是一个好学不倦的孩子,尽管学校功课繁重,被每天不断的测验、考试、读书沖昏了头,但她心底的文学因子并不因此而断送,相反地,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文学创作成为她生活里的一部分。
做为她国文老师的我,也非常庆幸我们的制式教育并没有磨灭一个文学爱好者少女情诗书的心志,吟先像墙脚的一株小草一样,不管风吹日晒雨淋,它活得自在,有它的意义存在。当厚达296页的情诗展现眼前时,对诗中奔驰的文字之林,我非常感动,并不是吟先这本书写得怎样怎样的好,而是受到她孜孜不倦的精神感动。
好多次,吟先给我Line或在电子信箱中给我讯息,说她努力创作,不敢稍忘当年老师的苦心教导云云,从村逸和寒两人的序文,他们简短有力而确实地对这本情诗(他们口中的「二毛」)有相当程度导读的作用,我豁然发觉在我身边以前这个娇小玲珑的吟先突然之间长大几许。
这本《十七岁的少女情诗》包含「忆语」、「蔷薇诗集」、「花语诗词创作」、「心曲系列」、「燕儿心梦系列」等五个专题,也可说是五个不同的主题单元,更可说是五个多元的不同年龄层次的思维。从国中毕业后到长成阶段,吟先走出她特有的生活风格,这可以从她的作诗、弹琴、涂鸦、制陶种种方面看得出来。
伤春悲秋的爱情情怀,在一开始的「爱情是甚么?」问句中,有之一之二连续的发问。不管是纯白话的或是唐诗宋词的语句,都有着吟先对现代文学及古代诗词的钟爱。当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吟先还是年轻的,不过从她吟咏的情诗中却又让人有着沧桑之感。不拘任何形式的作品,却就是她别于他人之处,不知道在她底心灵深处驻着哪一方的神圣,竟然如此飘逸自然,行于所行,止于所止。好好认真品赏情诗作品,我们会被那深情文字组构的情感所迷,很值得细细品析欣赏的诗集。
前年,我膺任宜兰县文艺作家协会理事长一职,责任在身,需要一些文艺新血的加入,于是吟先便成为我第一个想到的对象,以她的认真、执着和对事情的投入,我相信她会在这块园地中绽放光彩的。宜兰县内有可以提供写作的园地,文化局有兰阳文学丛书或兰阳文学奖的设置,我都极力推荐和鼓励吟先缴出作品,先进入文艺创作的园圃,看看同好怎样灌溉、施肥、除草,然后欢唿收割。
写作是一段极为艰辛而又孤独的事业!我曾经在一次征文竞赛的场合,告诉参赛者要有感恩的心。「当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时,他不是也一直感谢这感谢那吗?他就是不提自己的认真与付出,其实,认真耕耘者必会在土地上获得收获,写作者要为自己鼓掌欢唿,每一个落笔瞬间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心中愿意付出的动力来源。感恩我们身边週遭的人们,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们积极向上的养分。」的确,在我们写作之时,保持心灵的纯净、环境的清新、思虑的週密、感情的奔放都是必要条件。相信吟先在写好《十七岁的少女情诗》的同时,这些优质的写作环境一定是萦绕她身边的。
今天的吟先已然不是十七岁当年的模样,社会的历练、家庭的牵系、工作的积累、朋友的互动等都成为她创作的动力来源,十七岁只是一个标记,每个少男少女都曾经拥有过的青春岁月,但再回忆一次,几个人还保有印象?吟先不同,在她细腻的心中,秀外慧中的个性,让她留下了不朽的创作事业,每本书的出版是个人大事,在彼时此时,出版了这本书,当然其中有故事存在,甚么样的故事,只有我们细读慢嚥之后,才知道情诗告诉了我们甚么!
当诗集进行编辑,将要出版时,过去因写作所有的辛苦、艰难等都丢到脑后去了。非常恭喜吟先出版了她第一本诗作,一本书的产生有着它独特的诞生意义,希望在这样一本如梦如幻的诗集之后,吟先能有更美更好的作品展现,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徐惠隆
村逸序 接触过二毛的诗词文章后,发现她是一个有着玲珑心思的创作者,字里行间不只透出些许悲秋伤春的善感外,也是一个多情有义的奇女子。
除了文学创作外,还是个美术陶艺家、音乐家,不仅作词,谱曲,还弹得一手好吉他,陶艺作品也不时的展出。
终究,才思是创作的根源,可以为诗、弹琴,可以涂鸦、制陶,清晨薄雾的淡然,向晚暮云的绚烂,飘逸的思维中不失一份庄严的氛围,持重的创作里不乏一种潇洒的气度。
新书的发表只是延续的起点,苏东坡的诗云:「若闻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好文章不去咀嚼一番,只是文字的堆积,细读之后,定然感染二毛的活泼、禅趣、甘苦、情怀以及生命的感悟。不管如何,这都是一种因缘。
村逸
寒序 二毛的作品,有古典诗的婉约,有现代诗的清新。在情感的描述,如斜阳照芳草般的绵长。只要细细的咀嚼,就可以感受为文者这份款款的柔意。长夜秉烛下,激起读者也许久已不再的那串涟漪,触及内心底处曾有的悸动。醉过、哭过、爱过、恨过,皆已化作生命中最单纯的音符,跳跃在属于一个女人美丽年华的乐谱上。在喧嚣的红尘中,暂时抛开现实的思维,找寻自己本来就有的感性一面,这就是在下邀您一起来欣赏这本小品的理由。
寒
自序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说寂寞的十七岁,其实我也不知道,当姐妹们说:燕儿唱歌吧!那么我们就唱吧!
燕儿有麦吗?想听你的声音,那么我们就唱吧!
知道你苦恼着、哭泣着、问着说:难道是上天在开我的一个玩笑吗?
燕儿也陪着你哭了,虽然不知道姐妹们身在何处?不过相信经由你们的声音与心灵灵犀,我们的未来会是迎向光明的,擦干泪水勇敢的往前走,哪怕伤痕累累我们相约一定要携手一个笑的脸,迎向每个璀璨的朝阳!
「每个渺无边际的漫漫长夜,想念你的情怀如船如舟,而你是横不过的三岛,让我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