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你再不能犯的历史性错误

美国,你再不能犯的历史性错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历史
  • 政治
  • 国际关系
  • 决策失误
  • 历史教训
  • 冷战
  • 外交政策
  • 国家安全
  • 战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你再不能犯的历史性错误》内容并不着重伐兵攻城战场战斗的叙述,主要放在伐谋伐交的较量,但是却能回答历史上最大的疑问,为什么二战的胜利没有带来和平,而是面对地球人类几乎可能灭亡的冷战?为什么中国的抗战重要贡献,会被历史所忽略,甚至造成连中国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历史最大事件中,所做的牺牲与所做出的贡献?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醒中国与美国,无论如何,二战亚洲战场的胜利,是中美两国,付出极大牺牲与代价而换来的历史光荣与成就,而在弃中联苏的谋略中,美国几乎曾经犯下历史大错,也导至中国国家利益的根本损失,同时也就是美国与全球利益的共同损失。

  如今在21世纪,中美两国成为主导全球和平与繁荣的主要国家,合则全球受益,斗则全球受损,中国与美国需要从历史中学到教训,要以历史为鉴,那么才能得到解决历史危机的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浪平


  作者,1951年出生,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主要报社记者、撰述委员与主笔等职。主要着作《一九九五年闰八月》、《绝不同归于尽》、《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等书,现为作家与政治评论员。
 

图书目录

美国,妳还要再犯一次历史的大错吗?   II
序文   VIII
导论与简介   1
一、中国战区悲剧的诞生   25
二、滇缅作战的荒唐恐怖战场   57
三、将帅不和的导火线   92
四、华盛顿论剑的曙光   139
五、祸起萧墙的宫廷恩怨   194
六、开罗会议的历史转折   223
七、急转直下的十面埋伏   265
八、东守西攻的中国拼搏   301
九、第二次七七事变的惊天逆转   352
十、来得太迟的惨胜结局   439

 

图书序言



美国,妳还要再犯一次历史的大错吗?


  从抗日战争的盟国战线,看抗战历史幕后的伐谋之战,解开历史谜题,借鉴今日中美关系的战略佈局。

  也许读者会对这本书最令人吃惊的事情是,一本有关中日战争史的书,怎么会成为对当前中美关系最大示警的书,因为若是从战争史「攻城」的观点而言,抗日战争离不开22场会战,以及其中1117相关战役的描述,但若从「上兵伐谋」的幕后观点而言,抗日战争的核心历史,就成为全球盟国,既要利用中国人的血,又要打压中国的兴起的战略佈局。结果二战表面上打败了法西斯集团,但是实际成就了苏联霸权扩张,英法殖民主义还魂的战争,却让中国失去光荣与主权,人类陷入失去和平与正义的20世纪人类冷战历史的闹剧。

  本书发现惊人的事实是,在抗日战争这个人类最大战场的战争中,除非我们加进「伐谋」与伐交这两个维度,那么单单在伐兵与攻城上钻研与叙述,纵然我们看再多的战史、我们也永远不能看懂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真相。

  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对二战的整体战略的贡献极大,若是没有中国战到一兵一枪也不停止抗战的拼搏,那么「先欧后亚」的全球大战略根本不能实施。包括苏联能够动员整个西伯利亚远东的军力,全面的参加卫国战争。包括英国能够保持印度甚至是中东。美国能够守住澳大利亚,能够让美军在反攻太平洋时牺牲代价大幅减少。

  中国在战场反攻的表现缺乏戏剧性的大场面,绝对不是中国不能打,或是中国不愿打,而是盟国限制中国不能积极抗日,在缺乏后勤、缺乏空军,让中国经常陷在孤立无援,纵然偶尔得到援助一点的兵力,竟然是不能用来保卫中国,却要进攻缅甸。然后怪罪中国消极抗战,对二战缺乏贡献。

  中国在前台搏命付出,帮助盟国一起反法西斯作战,但是中国在后台,却遭到盟国连手打压与出卖。其实在二战,中国面对的是4个敌人,半个盟友,日本是正面侵略,苏联拒绝盟国借道援助中国,英国不断干扰中国,美国以枪的援助换中国人命的投入,既帮了中国,最后又逼迫中国。

  其实在二战中,空权时代已经兴起,中国要成为积极反攻,主领打败日本的盟国,条件非常简单,就是在中国战区保持2千架战机,每月3万吨作战物资,中国陆军可以在搏命的作战下,就可以完成在亚洲大陆战场拦腰切断日军的完胜,其实这点援助在二战中,简直就是极其微小的数量,但是真的就能解决二战的亚洲战场问题,同时能够平衡全球的战略局势,可惜当时在盟国中,没有人看到这个简单的答案。

  宋子文与宋美龄在伐谋与伐兵的影响,其实不亚于国军战场上22场会战。

  开罗会议台前的风光与会后的阴谋,决定了中国惨胜的历史命运。

  史迪威事件对中国抗战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让中国后勤脱序,领导中心崩溃,国际地位形象低落,最终在日军一号作战下,史迪威限制盟国帮忙,抽调中国空军与精锐,造成国军陷在虚弱、孤立与动摇的状况下孤军抗日。

  浪平先生曰:「真正有价值的历史,不只是对过去事实的真相叙述,而更是能够指导当前历史的选择,以及影响后世命运的鉴戒」。虽然二战的战场早已结束,但是二战的格局与思维,到如今仍然在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当年盟国对待中国的战略,就是同时要「援中抗日」,又要做到「盟国制中」,最终的结果牺牲了中国,损失了亚洲,影响了世界。

  如今全球终于面对迟到80年的中国兴起历史大局,欧洲已经知道无法压制中国,目前只剩美国能够与中国互动,那么我们在此检讨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既合作又打压,最后还要出卖中国,统治中国的策略矛盾,也许就不只是历史真相的考验兴趣,而是足以提醒美国注意,在21世纪,不要再犯历史的错误,以免给世界与中美都带来历史性代价的影响。

  所有关心中国抗日战争真相的人,也许最难以释怀的,就是在1944年日军一号作战攻击下,曾经英勇抗战的国军,竟然出现山崩式的惨败,而本书发现了幕后的真相,失败问题的核心出现在华盛顿。在开罗会议之后,盟国在亚洲,改变了「援中抗日」的大战略,变成「联苏弃中」的西方力量宰制亚洲。

  这样在弃中的战略下,蒋介石没有了外援,没有了威信,被抽走了精兵与空军。因此造成当时所有的国军上层,都迷漫着等待蒋交权的人事组织大「清洗」,所以拒绝守土有责的奋起作战。特别是一败涂地的广西会战,桂军系统根本就是故意放弃抵抗,以加速蒋介石的交权,于是演出几十万国军,上千万难民的历史大悲剧,以及最后雅尔塔密约的出卖中国,都与美国执行「联苏弃中」战略的逼宫有关。

  如今美国面对中国在二战80年后的兴起,中美关系若是友好合作,那么全球都能得到和平与繁荣,若是美国还是不知道如何尊重中国,共同协力负起全球化推动的责任,还是错误的认为中国落后,可以随意轻忽玩弄,甚至还要进行对抗,而不是合作,中美关系是合作还是对抗,就是人类在21世纪上半叶兴衰甚至是和战的关键所在。

  审视在全球的二战历史叙述中,特别是有关中国抗日部分,单是战场攻城叙述都已经相当的不足与偏差(幸好有日军的战场对照档参考,因此过于离谱的叙述还不能过于倡狂),至于盟国对中国在幕后的伐谋、伐交之战,那更是很少有深刻的叙述。

  但是真正决定战争历史影响的,正是「伐谋」、「伐交」层次的上兵,而非「伐兵」与「攻城」,本书正是描述,比战场攻城影响还要重大的盟国对中国的伐谋伐交事件。主要执行者正是美国政府。

  平心而论,在整个二战中,由于当时的中国属于历史落后的国家,又在盟国以缅甸通路中断的借口下,几乎陷在命悬一线的孤立状况下,中国没有后勤支持,缺乏空军掩护,因此在战场上的表现,主要是防御战与消耗战,缺乏搏人眼球的重大精彩战场反攻,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历史结构与盟国战略所决定的,因为盟国没有积极执行「援中抗日」的战略,不是中国畏难怕死,要採取「消极抗日」,坐享盟国打败日本的利益,试想假如美国不是採取大量「援苏抗德」,以及「援美抗德」的战略,欧洲哪里会有「积极抗德」二战历史。

  在关键的开罗会议后,盟国已经私下决定,转变「援中抗日」的战略,让中国在继续缺乏援助之下,国力与军力虚弱,无力从事积极出战,只能被迫进行消极抗日,结果还要被迫守西攻,造成盟国从中国的重大牺牲中,拣到打败法西斯的伟大战功,同时又能剔除中国,进行战后分赃。同时又能避免中国积极抗日,把国力打出来,如同苏联兴起一样,虽然在抗德战争中付出极高代价,但是结果是苏联却能席卷欧亚。

  而中国在盟国的欺瞒与牵制下,1944年的中国,已经就在弹尽粮绝、军心动摇、孤立无援下,实在没有力量,全线出击日军,只能採取东守西攻,消极抗日的方式,战略上协助盟国完成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但是在战场上只能选择在缅甸打败日军,在中国陷入苦战。

  这样在1944年,中国成为在战略上贡献最大,战场表现缺乏,因此整个作战贡献不被盟国推崇。事实上,在二战中,中国的战略贡献是很大的,中国让日军三分之二的陆军陷在中国战场泥淖,几乎耗竭了日本主要战略资源,同时在战略与战场上,中国牵制了日军,因而让苏联能够调集举国之力,去进行卫国战争,在南亚保护印度不落入日军之手而无法窥探中东,阻止日军攻佔澳大利亚,让美军以最小代价成功的反攻太平洋。若是中国没有这些重战略要的贡献,中国如何能够成为联合国创始的四强?

  中国虽然最终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却成为受创最多的盟国,例如外蒙古的因为遭到出卖而丢失,东北无法顺利接收而引爆内战的加剧。抗日盟国的贡献与国际地位受到打压。

  其中英国、苏联,表面是与中国合作,其实在内幕是不断的在战略上从中作梗,打压与欺骗中国,美国的战略立场不定与偏差,造成原本在亚洲战场的光荣也是正确的「援中抗日」战略,(欧洲战场的主战略就是「援苏抗德」获得成功),结果秘密改变成为「联苏弃中」。但是美国还是不以此为足,还想进一步「联盟制中」,企图取得中国统帅权,以中国人的血,成就盟国更多的野心,幸而被蒋介石以破釜沈舟的决心,在最后时刻坚持中国的立场所破坏。

  在此,本书将要回答二战最大的历史谜题,为什么盟国在二战赢得战争,却没有得到和平?为什么中国在二战中,以惨烈的牺牲,在战争中,做出重大的贡献,却没有在盟国的历史中,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光荣?

  这一切都与中国失误在等待盟国「积极援助」的陷阱,最终造成中国在关键的1944年盟国大反攻时刻,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积极援助,又要两线作战,而导至国力匮乏,无法参与全球「积极反攻」的主动表现,导至最后出现美国打压中国「第二次七七事变」的危机,最终造成中国在全球战略地位的边缘化,以及历史不公的悲剧。

  同时这个历史斗争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若是善于掌控伐交,敌国甚至会可以帮助自己(美苏敌对关系),若是错误的伐交政策,盟国甚至会成为出卖自己的敌人(中英苏关系)。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有时盟友比敌人还要可怕。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