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关不住

青春关不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青春
  • 成长
  • 校园
  • 爱情
  • 迷茫
  • 梦想
  • 友谊
  • 现实
  • 选择
  • 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4篇知名作家的生活散文,纪录成长蜕变的每个节点,为被隔离在世纪末盛典外的青春,留下珍贵的纪录。是一本体贴温暖的书,让正青春及已过青春期的作者,现身说法,写出他们年少时期或目前正遭逢的困惑及解决之道。

  本书除了文本及赏析之外,还逐篇撰拟文本所延展出的相关问题三则,提供师生共读时讨论及延伸思考之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廖玉蕙


  东吴中文博士,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退休教授,目前专事写作、演讲。曾获吴三连散文奖、中山文艺奖、吴鲁芹散文奖……等。创作有:《当蝴蝶款款飞走以后》、《后来》、《在碧绿的夏色里》、《教授别急!──廖玉蕙幽默散文集》、《纯真遗落》、《像我这样的老师》、《写作其实并不难》、《古典其实并不远》四十余册并编选《文学盛筵──谈阅读教写作》等二十余种语文教材。

林芳妃

  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曾获2012年第63梯次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第12届台中县文学奖散文类优胜,世新大学舍我文学奖。着有《最好的时光──亲情,爱在四季》、《廖玉蕙老师的经典文学──宋朝诗人故事》、《廖玉蕙老师的经典文学──史记故事》、《甜蜜与忧伤》等。

 

图书目录

编者序◎人生缘会/廖玉蕙
最初的梦──记我年少时的朋友秋/宇文正
重庆森林 青春蓝调/吴妮民
冷淡/房慧真
青春关不住/王盛弘
隔壁班的女孩/廖玉蕙
幸福纪念日/骆以军
屘婶/洪淑苓
你妈妈是外劳吗?/陈又津
她不怪/田威宁
当我参加她外公的追思礼拜/廖梅璇
路易和他的棒球帽/胡晴舫
明亮的世界/朱琦
住在公园的街友/刘静娟
陌生人作业/杨富闵
 

图书序言

编者序

人生缘会

廖玉蕙


  新近,我接受幼狮文化公司的邀约,和我的学生林芳妃合作编辑给中学生阅读的散文集《青春关不住》,出版社很用心地针对学生的需求策画,将主题聚焦在学生的人际互动上。由我来选文并写一篇总论;芳妃负责写每篇文章的赏析。这样的合作模式已行之有年,满受到读者的欢迎,主要是芳妃很尽责,不但很能领略作品的精髓所在,又有一支健笔可以准确铺陈,让文章的亮点尽出。

  这回,和出版社确定主题后,我开始针对预设的主题搜寻近年来的阅读,又去网购了些新书来看,经过再三斟酌后,逐篇寄去给芳妃。其中,有一篇非常精简的短文,是胡晴舫去年出版的《无名者》中的一篇〈路易和他的棒球帽〉。芳妃收到文章后不久,写信来坦承一下子没找到文章与少年人际的联结点,自嘲有点跟不上节奏;意思是她想不出来这篇专写老人的文章和少年的人际关系联结在哪里。

  晴舫那篇写路易的文章约莫才一千三百字左右。文章叙述她在美国住进一幢带有花园的大楼,住户多半是老年人,需要有人帮忙搬行李、提重物。「大楼每层楼的垃圾箱每日清除两次,分类垃圾总会及时送走,电子镜子明亮慑人,大堂地板光洁无瑕。」全仗其中有位名叫路易的快七十岁的男人打理。路易长年戴着棒球帽,住在大楼的地下室,虽然敬业,但从对话中,知道他智能不足,无法和人正常互动,常常答非所问且行踪飘忽,像大楼里的一枚幽灵。其中一位史太太,曾经因为无法及时找到路易帮忙,气极败坏嫌路易做事不俐落,而扬言该让他退休了。

  文中,有三处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作者去地下室取脚踏车,意识到路易就住在他正擦拭着门把的那扇大门后,就像《歌剧魅影》里的男主角住在歌剧院地下湖一样。她一时冲动,问他在地下室住了多久,没期待他会回应,「但路易的眸子像停滞已久的机械装置突然哒哒转动,明显聚焦在我脸上。」一向不善言辞的路易还认真回答了晴舫的提问,虽然也没能切中问题:「喔,妈妈说,路易,你要工作,你要工作养活自己,你去,你去那栋公寓,他们有份工作给妳。我就来了,我工作,我养活自己。妈妈叫我,我就做。」那种热切的回应,说明了再怎么样心智不成熟的人,也是有被关怀的渴慕;而面对胡晴舫难得的关心提问,路易所显示的「眸子转动」和「聚焦」,让人好心疼,显示平时真的太少人去关注他这个「人」,却只是不停求全他的工作。

  接着,晴舫写一回她回应史太太的抱怨去找路易,结果在大楼前面花圃找到。路易正汗涔涔地帮刚种下的郁金香花苞包上草蓆,她才想起「因为天气预报周末要下雪。」对天真的路易而言,众生是平等的,大楼中的人与物,重要性是无分轩轾的。下雪天快到了,花苞的包扎保护一如人的生存,都是大楼完整存在的意义,美观健康的存在,是无分物我的。

  最后,我想到同样高龄却需要路易服务帮忙的史太太,对下人予取予求,一刻不见了路易,马上想到的是自己需求的被剥夺,想到的是路易不适任,没想到的是大楼里的事务庞杂,路易是不是分身乏术?

  我回应芳妃的提问,说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务是看见,然后才是同理。这个故事看似说得很少,欲语还休,其实千言万语藏在其间。我真心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之后,学习到关心弱势,输送温暖,且以同理心宽谅别人。而我之所以对这篇短文特别有感,也是有特殊的因缘的。芳妃听到我跟她叙述的因缘后,写信来说:「果然如老师所说的,你读见什么,和你经历过什么、内含什么,有很大的关系。人生的层次够多,看待事物才能深入。」那当然是谬赞之词,但人生阅历有助于诠解文学倒是不争的事实。我跟芳妃细说的那段人生缘会是这样的:

  我的二姊罹癌三年,最后几个月,姊夫雇了个外籍看护Wii照顾她。二十六岁的Wii,有一张好圆的脸,常常露出甜美的微笑。有一点笨手笨脚,偶尔会跟不上节奏,二姊夫有时恨铁不成钢,骂了她;二姊总护着她,说她年纪轻,没那么能干也是理所当然。这时,姊夫就会恨声骂二姊:「你就会护着她,都是被妳宠坏的。二十六岁有多小!她的孩子都五、六岁了。」这时,Wii通常是露出惊惶的表情,满眼是泪。事后,她总不忘跟二姊道歉。二姊心疼她,安慰她:「爷爷脾气不好,他求好心切、有口无心,妳别怪他。」。她总回说:「不会怪爷爷,他骂我没关系,连累奶奶被爷爷骂,我舍不得,也觉得很对不起奶奶。」二姊和我都很喜欢她的纯真善良,我因此知道她已婚,有个小男孩。

  我每次回中部,都设法把姊姊迎回老家,Wii当然跟着来。她不擅长做饭,但会负责洗菜、洗碗。因为我只顾着殚精竭虑做饭给姊姊吃,希望她能吃些可口的饭菜,增添营养,以储备抗癌的资本,除了偶尔给Wii一些小费外,就没对她有进一步的关切。

  二姊临终前的某一晚,陷入昏睡。Wii和我对坐在病房的一隅。因为病房小,和Wii近距离接触,也没其他的事干扰。我一时不知和她说些什么,就问她有没有随身带着她儿子的照片?先生长什么样?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的眼睛陡然闪起了亮光。她飞快取出手机,滑呀滑的,就亮出丈夫和小朋友的相片来。一大一小的男子都相貌堂堂,小朋友的五官分明,眼睛炯炯有神,我由衷赞美:「怎么长得这么帅,像小王子一样。」她笑得眼睛都瞇了。我接着问她:「妳到台湾来,小朋友由谁照顾?」她回说婆婆在家里开了杂货铺子,先生上班时,婆婆可以照顾。「杂货铺卖些什么呢?」她的语言还无法顺畅表达,干脆在手机上滑出杂货铺的照片,客气地说:「很小、很小的店。」我一看,是个家庭型的小铺子,卖些毛巾、牙膏、米、生力面、饼干……之类的。我还问她原生家庭做什么的?父母还健在否?除了丈夫和孩子,婆家还有些什么人?她都很开心的一一用手机里储存的照片来回答,应证了一句网路语言「有照片、有真相。」

  那夜,她还说起她的理想,最终想拿在台湾赚的钱回印尼去盖一幢属于小俩口的房子。她说这话时,脸上露出非常灿烂的笑容,整个人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我想把房子盖在娘家附近,我先生想跟她妈妈住近一点,这一点我们还没有商量好。」说到这,她随即红着脸羞赧地说:「其实,赚的钱距离买房子还早得很哪!」我看着、听着,忽然觉得惭愧。姊姊病了,到后期可以说已然自顾不暇,而我们一心一意注视着病人的一举一动,希望Wii好好对待姊姊,教她必须这样,应该那样,总是着眼于她对姊姊照应的周全与否;而她花那么大的心思照顾我的家人,我却对她全无所悉,也从没企图理解。这个长期对我姊姊悉心照料的人,她万里投荒到台湾来,我们有没有回报她同等的关心?

  看到晴舫写路易,让我不期然想起Wii。Wii就一如努力工作的路易,晴舫的文章看似三言两语,其实既深情无限又棉里藏针。凭良心说,Wii侍奉二姊算是很尽心了。所有与二姊夫的扞格,大部分是沟通不良及习性不同所致。二姊过世后,Wii哭得好伤心。没多久,她又被仲介转介去一位重病的老先生家里。临走前,我偷偷塞给她一些钱,她握着我的手,哭得更厉害。

  其后,我数度打开手机,看着电话簿里她的手机号码,怔忡了些时日,踌躇着,终于在一个午后拨出去。电话中,她轻声报了平安,但声音哽咽。我说:「等哪天妳放假,我去接妳回来聊聊。」她在电话那头开心地谢谢我。

  但现实总是残酷,我忽然想起Wii刚来没多久,二姊曾在门口看到一位妇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问起来,原来是很关心Wii的前雇主寻来,要送她一些自家种的瓜果。二姊感受Wii被老东家疼惜的欢喜,欣然迎宾;却在夜里与居住加拿大的女儿的视讯中被严正警告:「妈妈!你们年老体衰,不该让陌生人随便进来家里,这样很危险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二姊虽然深不以为然,却也迫于现实,怅然禁止Wii和前雇主继续联系。

  如今,我似乎要重蹈覆辙了。但我没死心,跃跃欲试,与亲友聊起,马上有人警告我:「妳不要跟她联络了吧,有些雇主对前雇主的关切会感到困扰的。」大家甚至都劝我:「也许让她安心照顾新雇主才是对她最好的关心吧。」而说实话,我是有些胆怯的,我得跟新雇主联络,才能知道Wii的确切住址,但是,如果她的新东家给我碰一鼻子灰呢?到这年纪来,我虽然算是阅人多矣,但对未知的反应,仍然相当忐忑。加上我们回台中常常是随兴的行程,彼此的时间该如何配合?……就这样,我搔首踟蹰着、拖延着,半年忽忽就过去了。午夜梦回,我老揣想着,Wii会不会仍在痴痴等候着我实现半年前的诺言?而我也还是不断地质疑:「人生的缘会真的只能是这样吗?」

  这样两难的体悟,让我决心编选出一本体贴温暖的书,让正青春及已过青春期的作者,现身说法,写出他们年少时期或目前正遭逢的困惑及解决之道。除了文本及赏析之外,文后还逐篇撰拟文本所延展出的相关问题三则,提供师生共读时讨论及延伸思考之用。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