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孳生也一直灭亡
在盐分地带
我们虽然粗糙,虽然卑微
但我们坚持
是一群永恆的自由颗粒
在贫瘠的土地上发光」——林佛儿.〈盐分地带〉
每一时代与土地,都有属于斯土斯民心灵上的「原乡」
这个原乡有如藏宝盒,珍藏了属于那个时代与土地的情感印记、
生活记忆和吉光片羽,这是留给后人最美好的资源。
将此资源记录下来,然后再汇编成册,这就成了美丽动人的文学篇章。
台南诗人直接以诗书写台南的,数量不多。刻意以台南的地点、人物、故事为创作题材,除了部分极具自觉的人,其他的可能比较是为了响应文学奖的宗旨而写。一般来说,对一个地点感觉到新奇,把它当成写作题材,大部分都是发生在旅游的时候。能够写出地方特色的人,常常是外地的旅客,而不是本地居民。本地居民虽然不会刻意写地方特色,但作品中的生活经验,往往是本地经验。本诗选虽是以人为主,其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台南特色──至少读了不觉得有异国情调──的诗作。
本书选入作品如下—— 郭水潭〈广阔的海──给出嫁的妹妹〉〈莲雾之花〉/吴新荣〈赠年轻的诗人〉〈在月下认识〉/水荫萍〈燃烧的脸颊〉〈秋气〉/利野苍〈烛光〉/王登山〈我是盐舖的儿子〉/林修二〈小小的思念〉/林芳年〈我的西装是舶来品〉/陈秀喜〈山与云〉〈我的笔〉/薛林〈小动物心里的人〉/王宪阳〈在香港见内弟〉/月中泉〈一个蛋子〉/郭枫〈一枚钢钉──赠张放〉/叶笛〈荒野里的小花──致诗人杨华〉〈这个世界〉/马骢〈无题〉/何瑞雄〈火──燃在祭坛上〉/龚显荣〈天窗〉/许达然〈违章建筑〉/林佛儿〈盐分地带〉〈幽径〉/郑烱明〈旅程〉/龚华〈以千年的发──给母亲〉/林仙龙〈菓树园和菓子们〉/林梵〈我即你〉〈黄花风铃〉/袁琼琼〈午夜昙花〉/陈鸿森〈天灯〉〈伊拉克战事〉/李若莺〈茼蒿花盛开的园中〉/谢武彰〈过罗斯福路地下道〉/羊子乔〈向阿立祖祷告〉/斯人〈七月半〉〈隄防〉/王罗蜜多〈仙境〉/胡尔泰〈黄昏市场〉/利玉芳〈鞋子〉〈古蹟修护〉/翁文娴〈成大人的摸索〉/李昌宪〈族谱〉/黄吉川〈劲草三昧〉/谢振宗〈捉青蛙的小孩〉/初安民〈再一次回来的时候〉〈白千层〉/吴文璋〈女孩〉/白聆〈风,静静的睡〉(选三)/孙维民〈洗衣机之歌〉/小蝶〈含羞草〉/白家华〈蛾〉/李友煌〈孕〉/惠童〈双人座,故事的车站〉/田运良〈为印象王国而写的笔记:生老病死〉/鸿鸿〈失而复得的皮箱〉〈不管我在哪儿〉/李瓜〈墓志铭〉/翁月凤〈见面〉/颜艾琳〈高铁往南〉〈客人〉/李怀〈最悲伤的诗──写给盲童墨曼〉/施俊州〈洗衣机〉/李癸云〈女流──给母亲和女儿〉/黄玠源〈躲在回忆的蛤壳里〉/王厚森〈默与响──记旅途中停歇台东那界海〉/若驩〈甜蜜并且层层逼近〉/陈柏伶〈李记〉/陈滢州〈远方〉/甘子建〈如果我是大猩猩〉/曾琮琇〈陌生的地方〉/陈允元〈再也没有人需要远行〉/黄柏轩〈发条玩具〉/孙得钦〈电梯〉/吴俞萱〈界外〉/潘家欣〈长大〉/谢予腾〈请为我读诗〉/崎云〈后来〉/林禹瑄〈在我们小心折叠的房间〉/神神〈失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