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儿世界经济

知道点儿世界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世界经济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
  • 全球化
  • 经济形势
  • 经济分析
  • 通俗经济学
  • 投资
  • 理财
  • 知识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据西方媒体和机构预测,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潜力,将在204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要想使其成为现实,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参与全球经贸的竞争与合作。要想在全球经贸合作中获得发展机会,从「全球游戏」中获得利益,首先就必须熟悉「游戏规则」。

  现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为此,中国必须提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从参与「全球游戏」到逐渐主导「全球游戏」。

  吴桂元编着的《知道点儿世界经济》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目的,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一般读者都能对世界经济有一点粗浅的了解。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作者:[虚构作者名]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 出版日期:[虚构日期] ---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应用》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深度著作。本书超越了对基本概念的简单罗列,致力于揭示现代经济体运行的复杂机制,并探讨政府与央行在稳定经济周期、促进长期增长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结合大量的现实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力求将抽象的理论模型转化为可供实际操作的分析工具。 全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共计二十章,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从微观基础到全球宏观的完整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度量(Foundations and Measurement)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重点在于界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并确立分析经济表现的标准度量工具。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视野与核心问题 本章首先区分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差异。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现象,例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和国际收支。本章详细阐述了理解宏观经济学的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各国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为什么经济会经历周期性的繁荣与衰退?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经济表现?同时,本章简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从古典学派的自动调节假设,到凯恩斯革命的出现,为后续内容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章:衡量整体经济表现——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深入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并探讨三者如何殊途同归。重点讨论了区分“名义GDP”与“实际GDP”的重要性,以及平减指数(Deflator)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衡量通货膨胀中的区别与适用场景。此外,本书还引入了国民收入核算的更广阔视角,包括国民总收入(GNI)和福利经济学中的衡量局限性,例如对非市场活动和环境成本的缺失。 第三章:失业的结构与衡量 失业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核心指标之一。本章详细划分了不同类型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动态,我们探讨了自然失业率(NAIRU)的概念,并研究了最低工资法、工会和失业救济金等政策因素对失业率长期趋势的影响。 第四章:通货膨胀的本质、成因与代价 本章全面剖析了通货膨胀的度量、社会成本以及其潜在驱动因素。我们不仅考察了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胀的理论模型,还探讨了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书中着重分析了“鞋底成本”和“菜单成本”等直接成本,以及通货膨胀对储蓄、投资和财富分配造成的扭曲效应。 --- 第二部分:长期经济增长与稳定(Long-Run Growth and Stability) 本部分聚焦于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主要关注供给侧的决定性力量。 第五章:经济增长的要素——索洛增长模型 本章是理解长期增长的基石。我们详尽阐述了新古典增长模型(Solow Model),分析了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外生)在驱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章通过对稳态(Steady State)的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为什么技术进步是提高人均收入的唯一可持续途径。 第六章:技术进步与内生增长理论 超越了索洛模型的局限,本章引入了内生增长理论(如Romer模型),探讨了知识、研发(R&D)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溢出效应如何内生化地驱动长期增长。我们讨论了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对市场结构和政府激励政策制定的影响。 第七章:储蓄、投资与金融市场的作用 本章将视角转向资金的配置。分析了金融市场(包括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促进资金从储蓄者流向投资者中的中介作用。书中利用可贷资金市场模型,解释了利率如何充当储蓄与投资的平衡器,并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长期潜能的冲击。 --- 第三部分:商业周期与总需求模型(Business Cycles and Aggregate Demand) 本部分将研究短期内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重点是总供给和总需求(AD-AS)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第八章:总需求模型——IS-LM 框架的构建 本章详细推导了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工具——IS-LM 模型。IS 曲线代表商品市场均衡,受利率和财政政策影响;LM 曲线代表货币市场均衡,受利率和货币供给影响。通过该模型的联合分析,我们能够确定在不同政策组合下,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 第九章:总供给与短期宏观均衡 本章引入总供给(AS)曲线的概念,区分了长期总供给(垂直)和短期总需求(向上倾斜)。我们深入探讨了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如何导致短期内经济偏离充分就业水平。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外部冲击(如能源价格上涨)如何通过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引发滞胀。 第十章: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与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是管理短期波动的核心工具。本章量化分析了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大小和影响因素。我们讨论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税)的短期效果,同时也探讨了“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在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表现。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央行工具 本章聚焦于中央银行的角色。详细解释了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我们阐述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总需求,并比较了货币政策在应对衰退和控制通胀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第四部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in an Open Economy) 本部分将分析一个经济体如何与其全球邻居互动,重点考察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第十二章: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 本章介绍了国际收支平衡表(BOP),区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我们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可贷资金市场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资本流动如何影响贸易余额和净资本流出。随后,本章深入探讨了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 第十三章:汇率制度与宏观政策协调 本章对比了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的优劣。通过Mundell-Fleming 模型(开放经济下的IS-LM 扩展),我们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特别是对于小型开放经济体而言。 第十四章:全球化的挑战: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自由流动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本章研究了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影响一国的国内利率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探讨了亚洲金融危机等案例中,固定汇率制在高资本流动性下的脆弱性。 --- 第五部分:宏观经济政策的进阶议题(Advanced Topics in Policy) 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政策制定者在面对更复杂的经济环境时所面临的权衡与挑战。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详细考察了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我们分析了通胀预期如何影响曲线的短期垂直性。重点讨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试图通过政策将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自然水平之下的努力最终只会导致加速的通货膨胀。 第十六章:理性预期与政策无效性命题 引入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本章探讨了如果经济主体能预见政府的政策意图,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到何种限制。这部分挑战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Discretionary Policy)的有效性。 第十七章:中央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时间不一致性 鉴于理性预期的挑战,本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约束来增强货币政策的可信度。我们分析了央行独立性的价值,以及承诺实现低通胀目标的战略意义,用以解决政策制定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第十八章:债务与代际公平: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本章聚焦于政府长期财政的健康状况。分析了持续的财政赤字如何导致国债积累,并探讨了“代际产权转移”的经济含义。我们研究了财政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以及债务占GDP比率失控的潜在后果。 第十九章:最优货币政策的辩论 本章综合前述内容,探讨在现实世界中,央行应追求“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讨论了泰勒规则等前瞻性政策框架,并比较了通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与货币总量目标制(Money Targeting)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优势。 第二十章: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冲突 最终章将目光投向全球,分析了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元区、中国)的宏观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探讨了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全球失衡)时,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与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 总结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应用》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为渴望深入理解当代经济挑战的读者准备的分析工具箱。本书以严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以丰富的现实数据为支撑,旨在培养读者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来评估政策效果、预测经济走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增长、周期、通胀、失业和国际金融的系统梳理,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洞察现代经济秩序的运作逻辑。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1章 古今中外的经济大师/001
华商始祖:王亥/001
中国第一位治国理财家:管仲/003
儒商之祖:子贡/005
既能治国又能齐家:范蠡/007
中国商圣:白圭/009
汉武帝的财政部长:桑弘羊/011
大唐财相:刘晏/013
中国的「克林威尔」——王安石/016
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018
自学成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021
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025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028
后凯恩斯主义的杰出代表:保罗•萨缪尔森/030

第2章 不太遥远的世界经济大事/034
巴黎和会/034
柯立芝繁荣/039
经济大萧条/041
罗斯福新政/046
租借法案/053
雅尔塔体系/057
佈雷顿森林会议/060
欧洲复兴计划/065
战后日本经济重建/071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074

第3章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世今生/080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080
关贸总协定八轮谈判/083
世界贸易组织/086
世界贸易组织五大原则/087
中国从复关到入世/090
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调查/093

第4章 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经济组织/098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09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00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03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9
国际劳工组织/11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14

第5章 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117
欧洲联盟/117
欧元区/124
北美自由贸易区/126
亚太经合组织/13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34
东盟自由贸易区/137
石油输出国组织/140
上海合作组织/143

第6章 国际公约和经济论坛/147
巴黎公约/147
伯尔尼公约/149
世界版权公约/152
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154
京都议定书/158
亚欧会议/163
博鳌亚洲论坛/166
达沃斯论坛/169

第7章 多极世界的形成/174
金砖四国/174
新钻11国/179
八国集团/181
二十国集团/185
77国集团/189
不结盟运动/192
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195

第8章 应该知道的经济概念/199
休克疗法: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199
避税天堂:富人和罪犯的伊甸园/203
搭便车现象:不劳而获的不齿行为/209
节俭悖论:节俭并不一定就是美德/210
逆向选择:优者淘汰,劣者生存/212
外部效应:为什么你赚钱,却要我遭罪/214
吉芬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216
基尼系数:贫富分化的标尺/218
智猪博弈:选择行动,还是等待/220
囚徒困境:选择沉默,还是背叛/222
多米诺骨牌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224
蝴蝶效应:蝴蝶翅膀扇起的飓风/226
鲶鱼效应:有压力才会有动力/229
羊群效应:追涨杀跌的心理原因/230
庞氏骗局:金融诈骗的鼻祖/233
 

图书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每言及此,国人都有一种难于言表的自豪和兴奋。然而,几千年的历史完全是一部农业社会的历史,农耕文明的烙印深深地印在我们的骨子里。虽然中国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中国生产总值一直都位居世界第一),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

  在「重农轻商」和「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历来喜欢关注政治、军事和文化,而对经济和科技似乎缺乏热情;历朝历代的名人绝大多数都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鲜见踪迹。这种习惯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现在的人们。然而谁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的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历史的进步是靠科技推动的,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在中国历史上,有关经济和科技的记载少之又少,仅有的一点,还是零星地散落在各种史书中,而且是作为人物传记里的内容,并非专门研究经济和科技的书籍。

  这种习惯的结果就是,虽然我们建造了举世瞩目的故宫、长城,发明了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然而,有技术却没有学问,没有上升为理论的东西。我们对当代世界文明的贡献几乎是零,世界着名的经济学大师(如亚当•斯密、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等),没有一个是中国人;现代的科技产品(如火车、汽车、飞机、电视、电话、电脑、卫星等),没有一样是中国人的发明。

  中国人的市场经济概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形成的,但观念的更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可以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修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然而,农业社会留下的陈旧观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农业社会已渐行渐远,工业社会唿唤商业文明。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付出身体上的辛劳,更要承受心灵上的痛苦。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採购、全球制造、全球销售,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中去,再也不能「闭关锁国」、「独善其身」。

  要想在全球经贸合作中获得发展机会,从「全球游戏」中获得利益,我们首先就必须熟悉「游戏规则」。

  现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如频频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透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透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由3.72%升至6.39%,投票权由3.65%升至6.07%。目前中国在这两大机构的投票权均位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亮丽的风景之一,而这种崛起和复兴必将以经济强大为第一要务和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我们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2010年,中国中国生产总值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很多西方媒体和机构预测,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潜力,我们将在204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参与全球经贸的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受几千年农耕文明影响的中国人,在世界经济大潮面前,略显稚嫩和茫然,急需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知识,从而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本书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目的,并希望能造成抛砖引玉的效果,使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能对世界经济有一点粗浅的了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教学一线,但对知识的渴求却从未停止。尤其是在退休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我一直对人类社会的各种运作机制很感兴趣,而经济,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本书的书名“知道点儿世界经济”,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它没有用“精通”、“解析”这样过于宏大的词语,而是用“知道点儿”,恰恰体现了一种谦逊而又精准的学习态度,这非常符合我目前的状态。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梳理和呈现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经济事件,比如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或者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这些事件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和思考,比如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我对社会发展的理解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那些关于“经济学”的讨论感到有点儿压力,总觉得那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离我的生活太远了。我是一名大学的行政人员,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处理一些行政事务,对于宏观经济的了解,仅限于新闻里偶尔听到的那些名词,比如“量化宽松”、“贸易战”之类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越来越觉得,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对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本书的名字“知道点儿世界经济”,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它暗示着这并不是一本要让你成为经济学家的书,而是让你“知道点儿”,能够对世界经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解释一些复杂的经济概念,比如全球化是如何影响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对一些国际财经新闻有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看热闹”,而是能“看门道”。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崛起,有些国家会衰落?为什么全球经济会周期性地波动?这些问题,如果这本书能给我一些答案,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认识世界经济的一扇窗户,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人印象深刻,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活力的配色,再加上书名“知道点儿世界经济”几个字,就立刻勾起了我对宏观经济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经济学听起来很遥远,像是专家的领域,但这本书的名字却给人一种亲切感,好像它真的能帮助我“知道点儿”,让我不再对国际财经新闻里的那些专有名词感到一头雾水。我平时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时间,很喜欢看看一些社会科学类的书籍,但往往要么过于学术,要么过于肤浅。我期待这本书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却又不失深度地解析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谈论的全球供应链问题,还有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视角,让我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新闻报道。毕竟,了解经济,就像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样,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甚至是我们日常消费的选择。所以我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实用的知识,让我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知道点儿”的门外汉,而是真正能“知道”世界经济是怎么一回事。

评分

我是一名小企业的经营者,在台湾经营一家小型文创产品店。每天我都在思考如何让我的小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并且有更好的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经济大环境的理解。经济的景气与否,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到我的进货成本,甚至影响到我的人员招聘。所以,我非常渴望能够有一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经营的经济洞察。这本书的名称“知道点儿世界经济”,听起来就很务实,它不像那些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更贴近“知道”这个动作本身,让人感觉可以学到一些“能用得上”的东西。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一些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的宏观经济因素,比如利率的变化对融资的影响,汇率的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还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否会为我的产品带来新的市场机会。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宏观经济分析的思路,让我能够更好地判断市场走向,为我的小店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提升我的商业敏感度,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去适应经济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那它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评分

我平常对金融投资方面的讯息非常关注,虽然我本人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一直以来,我都努力地想从各种渠道去学习和了解,希望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在看到身边许多朋友因为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而错失良机,甚至蒙受损失的时候,我更是觉得,掌握一些宏观经济的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这本书的书名“知道点儿世界经济”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听起来就有一种“轻量级”的学习体验,不像那些厚重的经济学专著那样让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理解一些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比如GDP、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等,并且能用非常清晰、生动的方式,将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全球经济趋势的分析,比如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如何影响彼此的。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教我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让我能够自己去观察和解读一些经济数据,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媒体的解读。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我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甚至指导我做出更理性的个人财务规划,那它绝对是一本我心目中的良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