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要(12版)

民法概要(1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法
  • 法学
  • 法律
  • 民法概要
  • 教材
  • 教科书
  • 12版
  • 总论
  • 债法
  • 物权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实例解题的方式,一方面呈现民法的体系架构,另一方面澄清民法的基本观念,使读者对于民法的基本架构、重要问题及思考模式,有所认识。本书的取材内容,尽可能以日常生活上,一般人经常接触的民事法律问题为主,去除一般人较少接触的艰涩概念。再者,本书在案例事实之后,以图解的方式,解说法律思维的模式,俾使读者领会法律人的思考方法。
  
  法学发展须与时俱进,面对新的社会问题,既有法律规定需要新的诠释,也须要制订新的法律规定给予规范。近年来,民法规定迭经修改,新的法院案例,对于法律规定具有重要的诠释意义。
  
  本次修订,主要增加大法官会议关于同性婚姻的解释,并纳入若干具有实用性的特别法规定,以期符合实务运作情况。此外,本书于各章之末国家考试题目,增加民国106年的考题,借此让读者明了最新考试趋势。
《民法概要(第十二版)》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法律初学者、非法律专业人士以及希望巩固民法基础知识的读者,提供一部系统、深入且兼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民法教材。 本书严格遵循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修订和司法解释,力求全面、准确地阐述民法的基本原理、核心制度和具体规范。 一、 体系结构与内容框架 本书的编排遵循了民法典的逻辑结构,从一般原理到具体制度,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全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编 总则 本部分是理解整个民法体系的基石。它详细阐释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民事权利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等核心概念。 民事主体: 深入解析自然人(包括民事能力、住所、宣告失踪与死亡)和法人(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的设立、组织机构、解散与清算程序。对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亦进行了详尽论述。 民事法律行为: 重点分析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效力待定行为、无效行为的类型与法律后果,以及可撤销行为的撤销权行使。同时,细致探讨了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诉讼时效与期间: 对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届满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清晰的梳理,特别强调了新法中关于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分。 第二编 物权编 物权制度关乎个人财产的直接支配权,是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编内容涵盖了物权的公示原则、所有权的核心权能、用益物权以及担保物权。 所有权制度: 详细阐述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的构成要件,并对相邻关系、共有制度(区分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大量司法案例说明了物权请求权的行使界限。 用益物权: 全面介绍土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等,特别是对居住权这一新设用益物权的立法目的、设立方式和存续期间进行了深入解读。 担保物权: 重点剖析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针对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的公示规则、优先受偿顺位,以及担保物权的实现程序,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引。 第三编 合同编 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本书在充分吸收原《合同法》精髓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民法典》合同编的最新规定进行阐述。 合同订立与效力: 详细论述了要约与承诺的构成要件,电子合同的订立规则,以及格式条款的效力审查标准。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 明确界定了合同的履行原则(诚实信用、绿色原则),并系统区分了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等各类违约形态。重点分析了违约金的约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可预见性规则)。 典型合同: 对买卖合同、借款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等十四种典型合同的特别规定,进行了逐一梳理,指出了其区别于一般合同的特殊要求和风险控制点。 第四编 侵权责任编 本编是社会生活中处理损害赔偿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本书强调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以及特殊侵权情形的认定。 一般侵权责任: 详细分析了过错责任原则,并对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区分。重点解析了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侵权行为三者之间的连接。 特殊侵权责任: 涵盖了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共同侵权责任等。特别关注了网络侵权、高空抛物坠物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规制。 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 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并对涉及故意实施重大过失行为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了介绍。 第五编 婚姻家庭编与继承编 这两编内容聚焦于人身关系和身份关系的法律规范。 婚姻家庭: 阐述了结婚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夫妻的法定财产制度(尤其强调约定优先原则),以及离婚的法定情形与协议离婚的程序。 继承: 系统介绍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制度安排,重点对比了新法在遗嘱有效性认定、转继承、代位继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1. 与《民法典》的“无缝对接”: 本版全面吸收了2021年《民法典》生效以来所有重要配套司法解释的最新成果,确保内容的前沿性和实务指导性。 2. 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平衡: 本书不仅阐述了民法的学理基础和立法精神,更结合了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发布的大量典型案例和判例,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法条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方法。 3. 清晰易懂的阐释风格: 尽管内容专业,但行文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度使用晦涩的拉丁文术语。对于复杂的法律概念,常辅以清晰的图表或对比总结,以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 4. 注重法条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物权、债权、人身权等各分编之间如何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民法“知识网络”,而非孤立地记忆条款。 三、 适用对象 本书适合法学本科生、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入门和精读教材,同时也是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法考)后续阶段的复习参考书,以及企业法务、金融从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民法知识更新与业务查询的权威工具书。 通过对《民法概要(第十二版)》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系统掌握我国私法领域的基石性法律体系,提升解决日常民事纠纷的法律素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聪富


  现职
  ‧台湾大学傅斯年纪念讲座教授
  ‧法律学院特聘教授
  ‧蔡万才法学讲座教授
  ‧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暨生医伦理学科合聘教授
  ‧阳明医学大学医学系公共卫生暨医学人文学科兼任教授

  经历
  ‧执业律师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
  ‧台湾大学学生事务长

  学历
  ‧美国纽约大学法学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学士

图书目录

十二版序
序 言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 权利主体(一):自然人/3

壹、权利能力/3
贰、行为能力/7
参、人格权的保护/8

第二章 权利主体(二):法 人/22
壹、法人的种类/22
贰、法人的能力/23
参、法人的董事代表权/25
肆、社团法人总会决议/26

第三章 权利客体:物/30
壹、动产及不动产/30
贰、主物及从物/31
参、原物与孳息/32

第四章 法律行为/36
壹、法律行为的意义/36
贰、法律行为的分类/38
参、法律行为的要件/44
肆、无权处分/63

第五章 代理制度/74
壹、代理的意义/74
贰、代理的种类/74
参、代理权的限制: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的禁止/78

第六章 消灭时效/83
壹、消灭时效的期间、起算以及效力/83
贰、消灭时效的客体/85
参、消灭时效中断/86
第七章 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90

第二编 债
第一章 债的发生/95

壹、契 约/95
贰、无因管理/106
参、不当得利/111
肆、侵权行为/115

第二章 债的标的/149
壹、利息之债/149
贰、损害赔偿之债/152

第三章 债的效力/161
壹、债务之履行/161
贰、债务不履行/161
参、债权的保全/180
肆、情事变更原则/185
伍、缔约上过失/185
陆、契约的特别效力/186

第四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203
壹、可分之债、不可分之债/203
贰、连带之债/205

第五章 债的移转/211
壹、债权让与/211
贰、债务承担/214

第六章 债的消灭/217
壹、清 偿/217
贰、抵 销/223
参、免 除/224
第七章 各 论/227
壹、概 论/227
贰、买 卖/231
参、赠 与/235
肆、租 赁/238
伍、借 贷/246
陆、委 任/250
柒、承 揽/257
捌、旅 游/261
玖、合 会/264
拾、保 证/267

第三编 物 权
第一章 物权通则/285

壹、物权的概念/285
贰、物权的种类/285
参、物权的效力/287
肆、物权的变动/289

第二章 所有权/298
壹、通 则/298
贰、不动产所有权/302
参、动产所有权/306
肆、共 有/311

第三章 用益物权/325
壹、地上权/325
贰、农育权/329
参、不动产役权/331
肆、典 权/334

第四章 抵押权/340
壹、抵押权的特性/340
贰、抵押权的效力/343
参、抵押权的消灭/347
肆、最高限额抵押权/348

第五章 质权与留置权/354
壹、动产质权/354
贰、营业质/357
参、留置权/358

第六章 占 有/362
壹、占有的种类/362
贰、占有的效力/365
参、占有的消灭/368

第四编 亲 属
第一章 身分法的基本概念/373

壹、身分法的性质/373
贰、身分法的趋势/373
参、身分行为/373

第二章 亲属关系/375
壹、亲属的种类/375
贰、亲 系/377
参、亲 等/378

第三章 婚  姻/382
壹、婚姻的意义/382
贰、婚 约/383
参、结婚的形式要件/384
肆、结婚的实质要件/385
伍、结婚的效力/390

第四章 夫妻财产制/396
壹、夫妻财产制契约的订立/396
贰、夫妻财产制的种类/397
参、法定财产制──修正的分别财产制/397

第五章 离婚的方式与原因/407
壹、两愿离婚/407
贰、裁判离婚/408

第六章 离婚的效力/414
壹、身分上效力/414
贰、对于未成年子女权利义务的行使及负担/414
参、财产上效力/416

第七章 父母子女/419
壹、婚生子女/419
贰、非婚生子女/422
参、子女之称姓/425
肆、亲 权/426

第八章 收养制度/432
壹、收养的成立/432
贰、收养的效力/434
参、收养的终止/435

第九章 监 护/440
壹、未成年监护制度/440
贰、成年监护与辅助制度/442
第十章 扶 养/444

第五编 继 承
绪 论/449

第一章 遗产的继承人/450
壹、法定继承人与顺序/450
贰、应继分/451
参、代位继承/453
肆、酌给遗产/454

第二章 继承权丧失与继承回复请求权/459
壹、继承权的丧失/459
贰、继承回复请求权/461

第三章 继承的标的/465

第四章 共同继承与遗产分割/468

壹、共同继承/468
贰、遗产的分割/469
参、扣还与归扣/470

第五章 限定继承之原则/475
壹、限定继承的意义/476
贰、限定继承的程序及效果/476
参、限定继承利益的丧失/479

第六章 抛弃继承/482

第七章 遗嘱的方式/486

壹、遗嘱能力/486
贰、遗嘱方式/486
参、遗嘱的生效及撤回/487

第八章 遗赠与特留分/491
壹、遗 赠/491
贰、特留分/492

图书序言

十二版序

  本书自初版迄今,恰好经过十三年,深受读者欢迎,本人至为感谢。这十三年来,历经民法总则、物权、亲属及继承各编多次重大修订,因此本书随之而一再修订改版,以求符合法律最新规定。此外,随着社会变迁,法院裁判与时俱进,作成许多解决社会新问题的重要裁判,本书亦予以纳入说明,期使读者了解法律规定的实际社会案例。
  
  本次修订,除多处增补说明外,主要增加大法官会议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解释,并纳入若干具有实用性的特别法规定(如土地法、户籍法),以期符合实务运作情况。此外,本书于各章之末,附有国家考试题目,作为读者练习之用。本次修订,大幅调整过去考题,增加民国一○六年的考题,借此让读者明了最新考试趋势。
  
  民法规范范围广大,无法于民法概要一书中,全部说明。本书之目的,在使读者认识民法的基本重要规定,了解法律规定的实际运作案例,读者因此可以一方面解读民法,一方面符合日常社会生活的需求。
  
  虽尽力审阅校读,错误之处仍难以避免,尚祈读者不吝提出指正,不胜感激。本书历次出版,承蒙台北大学黄健彰教授多次提供修订建议,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陈聪富
2018年8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民法概要,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初信心满满,但随着内容深入,逐渐体会到民法的复杂与精妙。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相当传统,从总则、债权法到物权法,循序渐进,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能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框架。然而,我个人觉得在案例的选取上稍显不足,虽然有经典的判例,但缺乏一些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案例,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连接感不够强。例如,关于租赁的部分,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Airbnb等新型租赁模式的讨论,相信更能引起年轻读者的兴趣。另外,对于一些新兴的法律议题,例如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数据隐私保护等,本书并未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时代性。不过,作为一本基础教材,它在概念的阐述上还是相当清晰的,对于民法基本原理的理解,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我特别喜欢书中的“编者按”,作者在其中分享了自己对民法发展趋势的看法,这对于我们这些法律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教材,但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资料,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民法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民法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作者在讲解民法条文时,总是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例如,在讨论侵权责任时,作者分析了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侵权责任的影响,提出了对传统侵权责任理论的反思。这让我意识到,民法不仅仅是一套法律规则,更是一种社会规范的体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家庭法时,对于同性婚姻的讨论,他从人权的角度出发,对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让我对民法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作者的观点可能过于偏颇,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另外,书中的案例选取可能不够全面,缺乏一些代表性的案例。不过,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民法教材,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民法感兴趣的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重”。它不仅仅是一本民法教材,更像是一部民法史,作者在讲解民法条文时,总是会追溯其历史渊源,分析其立法背景,这让我对民法的理解更加深入。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历史沿革”部分,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民法制度的比较,揭示了民法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这对于我们这些法律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内容过于庞杂,信息量太大,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感到 overwhelmed。例如,在讨论物权法时,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物权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对于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理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混淆。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缺乏通俗性,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如果作者能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或者加入一些图表和案例,相信更能帮助读者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适合作为进阶教材的参考书,但如果想将其作为入门教材,还需要谨慎选择。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民法理论基础,作者对于民法体系的构建和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民法总则时,对于“权利”概念的分析,他不仅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还结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权利”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这让我意识到,民法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然而,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指导。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例如,在讨论债权法时,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商业纠纷的案例,或者提供一些实务操作的技巧,相信更能帮助我们应对考试。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阅读起来容易感到疲惫。如果作者能用更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者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相信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适合作为理论参考书的教材,但如果想将其作为备考教材,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采用双色印刷,重点内容加粗显示,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内容方面,作者在讲解民法条文时,总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其背后的逻辑和目的阐述清楚,这对于我这种非法律专业背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读民法条文,总觉得晦涩难懂,像天书一样,但读了这本书,感觉条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规则。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善意取得的部分,作者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将善意取得的要件和效力讲解得淋漓尽致,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作者的解释可能不够深入,需要读者自己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另外,书中的图表运用得比较少,如果能加入一些流程图或者示意图,相信更能帮助读者理解。不过,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民法入门教材,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民法感兴趣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