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法讲义(四版)

亲属法讲义(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亲属法
  • 民法
  • 婚姻家庭
  • 继承
  • 法律教材
  • 法学
  • 法律
  • 亲属关系
  • 家庭法
  • 法律讲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依条文之编排顺序,将民法亲属编之相关问题予以体系化的介绍。为使读者能够容易掌握争点,乃将学说加以详述,并将实务见解列于註中,以便参照。书中之个人见解,大多为作者长期思考下之结晶,整体上呈现作者一贯之法解释学方法论。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亲属法讲义(四版)》的图书简介,内容将详细介绍其他法律领域,完全不涉及亲属法的内容。 --- 法学前沿探索:民事法律体系的宏观与微观解析 一本涵盖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继承法核心理念的综合性学术著作 本书并非聚焦于家庭内部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审视现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广阔视角。它深入剖析了民法典中关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非亲属领域的关键脉络,是理解当代民法学说的重要参考。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第一编:合同法的基石——意思表示与契约自由的边界 本编集中探讨了民法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领域之一——合同法。我们不仅回顾了合同订立的基础原理,更细致分析了要约与承诺的构成要件、意思表示的效力认定,以及合同效力在各种特殊情形下的判断标准。 一、意思表示的理解与瑕疵 合同的成立依赖于双方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默示表示的认定规则,并对各种影响意思表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对重大误解、欺诈与胁迫的分析,是理解合同可撤销性的核心。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判例学说,以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意思表示不真实的“真意保留”与法律上的“表示主义”优先原则。对于意思表示的效力瑕疵,如通谋虚伪表示,本书提供了严谨的法律逻辑推演,区分了其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的不同处理路径。 二、合同的效力与履行 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其内容便具有法律约束力。本编系统梳理了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效力障碍,包括效力待定合同的处理方式。在合同的履行层面,本书超越了简单的“照约履行”原则,探讨了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的渗透性作用。特别地,对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界限,以及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范,均给出了超越传统教材的深入分析。如何界定“根本违约”与“一般违约”,以及不同违约形态下(不履行、迟延履行、不当履行)的救济路径,是本部分理论建构的重点。 三、合同的解除与损害赔偿 合同关系的终结,无论是通过解除还是终止,都需要精确的法律程序。本书详细解析了约定解除权与法定解除权的行使要件,尤其是对于“根本违约”的界定,结合了比较法上的经验。在损害赔偿方面,本书着重区分了可预见规则与不可预见规则,并对违约金的性质(惩罚性或补偿性)及其司法调整的法定限度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于预期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也提供了多个具有操作性的模型。 第二编:物权法的原理与客体——支配权的逻辑展开 本编聚焦于民事主体对物的支配权,这是财产法体系的另一根重要支柱。物权法的核心在于公示、公信与对世效力,本书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展开论述。 一、所有权的权能与限制 本书以所有权为中心,详细阐述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大权能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我们没有回避所有权受到的社会性限制,如相邻关系中的容忍义务、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对私有财产的征收与限制。对于共有制度(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本书区分了其内部管理、外部处分以及权利义务的分配机制,并引用了大量涉及不动产共有纠纷的判例。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不动产的利用价值和财产的资金融通,催生了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用益物权部分,本书细致比较了土地使用权、地役权和居住权的设立、行使及其公示方法。其中,居住权作为一项新型用益物权,其设立的特殊性及对现有物权(如抵押权)的影响,被置于重点分析的位置。 在担保物权部分,本书对抵押权、质押权(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和留置权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特别关注了最高额抵押的特征,以及在企业融资中动产抵押的公示与效力问题。对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的实现程序、执行中的顺位冲突,提供了清晰的法律路径图。 三、物权的变动与公示公信 物权的变动,即所有权或他物权的转移、设定、变更和消灭,必须依赖特定的公示手段。本书深入分析了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制度,强调了登记的宣示效力、要件效力和对抗效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善意取得制度,本书严格界定了构成善意取得的四个要件,并探究了在非典型交易中(如附条件的交付)善意取得的适用难题。 第三编:侵权责任的构成与归责原则——损害赔偿的边界 侵权责任法是调整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核心规范。本编旨在构建一个严谨的侵权责任归责体系,并探讨现代社会中新型侵权行为的应对。 一、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本书首先界定了侵权行为的四大核心要素:行为、损害、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在因果关系认定上,本书采用了“相当因果关系说”,并结合了原因力说的司法实践,对“替代原因”和“多重原因”的认定提供了明确的分析框架。主观过错的层面,详细区分了故意、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的法律后果。 二、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是侵权法的基石,但特定领域的无过错责任体现了社会风险的合理分配。本书将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和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等无过错责任情形进行了归类分析。重点在于研究这些领域中,原告如何举证证明责任的发生,以及被告如何通过“免责事由”来推翻无过错责任的推定。 三、特殊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赔偿 本编详细讨论了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责任的严格性,以及共同侵权行为中连带责任的承担规则。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数额的裁量标准,以及如何区分精神损害与一般性情感波动,本书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提炼和实证分析。 第四编:继承法的继承秩序与制度——财产的代际流转 本编脱离了生前合同的效力世界,转入对主体死亡后财产如何顺位流转的规范体系——继承法。 一、法定继承的顺位与代位继承 本书对法定继承的法定顺序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明确了第一顺位、第二顺位继承人之间的排他性。重点解析了代位继承制度在直系卑亲属丧失继承权时的适用条件,以及转继承与代位继承在法律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对于遗产的分割,书中分析了遗嘱执行、协商一致与诉讼裁判的法律依据。 二、遗嘱继承的效力与制度变迁 遗嘱的有效性是遗嘱继承的前提。本书详尽对比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以及口头遗嘱的设立要件,并着重探讨了遗嘱的撤回、变更规则,以及遗嘱人保留必要生活费用的权利的限制。此外,本书还分析了遗嘱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平衡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与法律形式的要求。 三、遗产债务的清偿与继承人责任 继承不仅是财产的取得,也伴随着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义务。本书清晰界定了有限责任原则(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承担债务)的适用范围,并分析了放弃继承权的法定期间与法律后果。 --- 结语 本书旨在构建一个横跨合同、物权、侵权和继承四大支柱的民法整体观。它要求读者不仅掌握各项制度的具体规则,更要理解这些规则背后所蕴含的私权自治、公平正义与社会安全三大价值的内在张力与协调统一。它是一部适合法学专业人士、高级法律从业者及致力于理解现代民法体系的深度学习者的权威参考用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秀雄

  现职

  辅仁大学法律系教授

  学历
  辅仁大学法学士
  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

  经历
  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辅仁大学法律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
  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

图书目录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亲属法之基本构造/ 1
第一项  亲属关系法── 亲属法之特色/ 1
第二项  亲属间之权利义务法──民法之共通点/ 1
第三项  婚姻法与亲子法编排顺序之逻辑分析/ 2
第二节  亲属法之特殊性/ 9
第一项  伦理道德性/ 9
第二项  传统习俗性/ 9
第三项  弱者保护性/10
第三节  身分行为之特殊性/12
第一项  要式性/12
第二项  不得代理/13
第三项  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项  身分行为之能力/13
第五项 身分行为之撤销/14
第四节  亲属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项  亲属法之制定/15
第二项  亲属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则
第一节  总 说/25
第二节  亲属之范围及种类/26
第一项  亲属之范围/26
第二项  亲属之种类/28
第三节 亲系、辈分及亲等/31
第一项 亲 系/31
第二项 辈 分/32
第三项 亲 等/33
第四节 身分关系之发生与消灭/34
第一项  身分关系之发生/34
第二项  身分关系之消灭/35

第三章  结 婚
第一节  婚 约/39
第一项  总 说/39
第二项  婚约之法定要件/40
第三项  婚约之效力/44
第四项  婚约之消灭/45
第五项  损害赔偿/53
第六项  婚约赠与物之返还/58
第七项  短期消灭时效/60
第二节  结婚之要件/61
第一项  结婚之实质要件/61
第二项  结婚之形式要件/80
第三节  婚姻之无效与撤销/88
第一项  婚姻之无效/88
第二项  婚姻之撤销/94
第三项 损害赔偿及离婚有关规定之准用/101
第四项 重婚例外有效时之处理/103
第四节  婚姻之普通效力/106
第一项  总 说/106
第二项  夫妻之称姓/106
第三项 同居义务之履行/109
第四项 婚姻住所之决定/115
第五项 日常家务之代理/116
第六项 家庭生活费用之负担与家事债务之清偿责任/120
第七项  贞操义务/123
第五节  夫妻财产制/124
第一项  通常的法定财产制/125
第二项  非常的法定财产制/148
第三项 约定财产制/151

第四章  离 婚
第一节  婚姻关系之消灭/163
第二节  两愿离婚/166
第一项  总 说/166
第二项  两愿离婚之要件/167
第三项  法院之调解离婚与和解离婚/176
第三节  判决离婚/180
第一项  总 说/180
第二项  离婚原因/181
第三项  不得请求离婚之情形/196
第四节  离婚之效力/201
第一项  身分上之效力/201
第二项  财产上之效力/210

第五章  自然血缘亲子关系之发生
第一节  婚生子女/219
第一项  婚生子女之定义/219
第二项  受胎期间之推定/220
第三项  婚生推定/221
第四项 婚生否认/223
第二节  非婚生子女/234
第一项  总 说/234
第二项  任意认领/236
第三项  强制认领/247
第四项 认领之效力/253
第五项 准 正/257

第六章  收 养
第一节  总 说/261
第二节  收养之成立/263
第一项  收养之实质要件/263
第二项  收养之形式要件/275
第三项  收养之无效及撤销/278
第四项  收养之效力/284
第三节  收养之终止/290
第一项  合意终止/290
第二项  宣告终止/295
第三项  死后终止/299
第四项  终止收养之无效与撤销/304
第五项  终止收养之效力/305

第七章  父母子女间之权利义务
第一节  子女之称姓/309
第一项  总 说/309
第二项  婚生子女之称姓/309
第三项  非婚生子女之称姓/313
第四项  养子女之称姓/315
第二节  亲 权/318
第一项  总 说/318
第二项  行亲权之人与服亲权之人/320
第三项  亲权之内容/321
第四项  亲权之行使/334
第五项  亲权之停止/337

第八章  监护与辅助
第一节  总 说/341
第二节  未成年人之监护/343
第一项  开始监护之原因/343
第二项  监护人之确定/346
第三项  监护人之辞任与消极资格/353
第四项  监护人之职务/354
第五项  监护关系之终止/359
第三节  成年人之监护/363
第一项  开始监护之原因/363
第二项  监护人之选定、另行选定或改定/363
第三项  监护人之辞任与消极资格/365
第四项  嘱託登记/365
第五项  监护人之职务/366
第六项  监护关系之终止/367
第四节  辅 助/368
第一项  开始辅助之原因/368
第二项  辅助人之确定与辅助职务相关规定之准用/369
第三项  辅助关系之终止/369

第九章  扶 养
第一节  总 说/371
第一项  扶养制度产生之背景/371
第二项  扶养义务之二大类型/371
第二节  扶养关系发生之要件/373
第一项  须有一定之亲属、家属或配偶关系/373
第二项  受扶养权利人须有受扶养之必要/376
第三项  扶养义务人须有扶养能力/379
第四项 由法院裁判扶养义务之减轻或免除/380
第三节  扶养之顺序/382
第一项  扶养义务人之顺序/382
第二项  受扶养权利人之顺序/383
第四节  扶养之程度与方法及其变更/384
第一项  扶养之程度/384
第二项  扶养之方法/384
第三项  扶养程度与方法之变更/386

第十章  家与亲属会议
第一节  家/387
第一项  总 说/387
第二项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项  家之构成员/390
第四项  家务之管理/393
第五项  家属之分离/395
第二节  亲属会议/398
第一项  总 说/398
第二项  亲属会议之召集/399
第三项  亲属会议之组成/401
第四项  亲属会议会员之消极资格与辞任/402
第五项  亲属会议之开会与决议/404
第六项  声诉不服/405

主要参考文献/408

图书序言

改版序

  为避免夫妻一方之债权人代位行使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而影响家庭生活之安定,立法院乃于民国一○一年十二月删除民法第一○○九条及第一○一一条关于非常法定财产制之相关规定。又,增订民法第一○三○条之一第三项,将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定位为一身专属权,同时增订民法亲属编施行法第六条之三,使修正后之规定得以适用于修正前债权人已声请或已起诉而尚未确定之事件。本书为配合上述条文之增订或删除,乃就相关部分予以修订。本书之修订,承蒙元照出版公司之协助,于此表示谢意。

林秀雄 谨志
二○一三年二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买这本书是因为我正在准备司法考试,需要系统地复习家庭法。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条文整理非常完整,而且对于重要的判例都有详细的分析,这对于备考来说非常重要。我之前看过一些其他的家庭法教材,感觉都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但这本书就不同,它能够让你对家庭法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练习题也很有针对性,能够帮助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正式,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枯燥,而且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难懂。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家庭法,或是准备司法考试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材。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教材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以往读法律书籍,总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头昏脑胀,但这本书的排版很简洁明了,而且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和案例,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我本身是新闻记者,经常需要报道一些家庭纠纷案件,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本“法律辞典”,可以帮助我快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讨论,它分析了离婚冷静期的利弊,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段时间来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婚外情、家庭暴力等等,它不仅仅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更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的根源。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很有社会责任感,他不仅仅是一位法律专家,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来说略显简单,但对于想要了解家庭法律的普通民众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律师,虽然已经不常接案了,但对法律的兴趣一直没有减退。最近看到这本《家庭法精解》,忍不住买来翻阅。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在法律分析方面功底深厚,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都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清楚。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亲权”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父权观念上,而是从孩子的最佳利益出发,探讨了父母双方在亲权方面的权利义务。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国际上的家庭法律趋势,比如共同监护、探视权等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视野很开阔。当然,这本书的深度可能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来说略显不足,它更适合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让普通民众了解家庭法律的基本知识。不过,对于想要重温法律知识,或是对家庭法律感兴趣的退休人士来说,这本书也是一本不错的选择。我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创作更多类似的法律书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动机其实很单纯,就是因为我跟我先生最近在讨论要不要生二胎,然后我开始担心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比如产假、育儿津贴、孩子的户籍等等。之前我只知道台湾的劳动法有相关的规定,但对于家庭法方面的知识完全是一片空白。这本书的结构很清晰,从婚姻的成立、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到离婚、监护权、扶养费等等,都有详细的介绍。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解释,它不仅仅告诉你什么是共同财产,还分析了各种可能出现的争议点,以及如何通过协商或诉讼来解决。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比较新的法律规定,比如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同性伴侣在家庭关系方面的权利义务,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信息很及时。不过,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可能会觉得有点吃力。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台湾家庭法律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评分

这本《家庭关系法实用手册》真的帮了我大忙!我本身是社工系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遇到各种家庭纠纷,像是离婚、监护权、扶养费等等,书上的案例分析真的非常贴近实际,而且解释得很清楚,就算我对法律本来就一窍不通,也能很快理解。最让我觉得受用的是它对于“家庭暴力”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受害者心理层面的创伤,以及如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书里也提到很多相关的社会资源,像是妇幼保护机构、法律扶助等等,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亲民,没有很多生硬的法律术语,读起来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之前读过一些其他的家庭法书籍,感觉都过于理论化,跟实际操作脱节,但这本书就不同,它能让你真正了解家庭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家庭法律感兴趣,或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实用书籍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