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

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刑侦
  • 现场勘查
  • 证据收集
  • 法医学
  • 犯罪现场
  • 侦查
  • 鑑识
  • 刑法
  • 警察学院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警察、侦查佐、鑑识人员在现场之处理作为,以及各类证物之处理方式,包括常见的指纹、枪弹等,或是纤维、玻璃等。此外,书中以大量照片说明现场及证物的处理方式,亦包括许多现有执法机构最新标准作业程序,为国内第一本针对国内环境、基层执法人员与一般民众所写的现场鑑识类书籍。

编辑推荐

  本书所列资料,皆为作者从事犯罪调查实务与教育过程中所得,内容包括警察、侦查佐、鑑识人员在现场之处理作为,以及各类证物之处理方式,包括常见的指纹、枪弹、纤维、玻璃等,分门别类、依序详述。本书系专门针对国内执法人员需求所撰写,因此另辅以刑事诉讼相关法规、作业手册等内容,解说刑案现场处理思维逻辑等重点工作。期待基层员警及各分局侦查队及鑑识小队成员能透过此书之讲解,对刑案现场处理与证物鑑识更有概念,以备将来执行勤务中,遇有刑案时,能具有初步且完整的知识,有助于后续工作进行。

必读推荐

  1.本书结合理论及实务工作重点,由基层员警及各分局侦查队刑事人员需求的角度出发来编写,除能使本书阅读者具有完整的刑案现场、证物处理、鑑识知识等概念外,并加入各种实际经验、案例,提供读者参考。

  2.书中以大量照片说明现场及证物的处理方式,亦包括许多现有执法机构最新标准作业程序,为第一本针对国内环境所写的现场鑑识类书籍!
《法医病理学: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 本书旨在为法医学、病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病理学基础知识与实践指南。本书严格聚焦于人体的疾病过程、细胞与组织层面的损伤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的病理学检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结局, 完全不涉及刑事案件的现场处理、物证采集或特定司法程序等内容。 --- 第一部分:病理学基础与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本部分为理解所有病理学变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详尽探讨细胞在面对各种应激和损伤时的反应,从最基础的适应性变化到不可逆的死亡。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对损伤的适应性变化 本章详细阐述细胞如何应对非致命性刺激,包括细胞的生理性或病理性肥大、增生、萎缩、化生。重点分析在不同组织(如心肌、肝脏、内分泌腺体)中这些变化发生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形态学表现。 第二章: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损伤与死亡 深入剖析细胞损伤的动力学过程。内容涵盖: 可逆性损伤: 水肿、脂肪变性的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早期信号。 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坏死(Necrosis): 分类(凝固性、液化性、脂肪坏死等)及其生化特征,重点讨论细胞膜的破坏和炎症的引发机制。 细胞凋亡(Apoptosis): 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详细机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级联反应,以及凋亡体形成与吞噬过程的特点,强调其在组织稳态维持中的作用。 其他死亡模式: 坏死凋亡(Necroptosis)、铁死亡(Ferroptosis)等新兴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炎症与修复 本章是病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详述机体对感染和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 急性炎症: 血管反应(充血、淤血)、白细胞的募集、粘附、迁移(滚反、粘附、穿越内皮)的分子调控(如选择素、整合素、趋化因子)。 慢性炎症: 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肉芽肿性炎症(如结核、异物肉芽肿)的结构特点及形成机制。 组织修复: 伤口愈合的一般过程(炎症期、增殖期、重塑期),涉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讨论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如营养、血液供应和感染。 第二部分:系统病理学:器官与系统的疾病谱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按照人体系统,系统地介绍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临床相关性。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病理学 本章专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疾病、心肌疾病和心内膜炎。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形成、演进(脂纹、纤维帽、钙化),及其继发性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动脉瘤)。 心肌缺血性疾病: 详细描述心肌梗死的形态学变化序列(从数小时到数周),以及组织学上对心肌损伤程度和时间的判断依据。 心肌病: 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的病理基础及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 第五章:呼吸系统病理学 聚焦于气道和肺实质的病变。 肺炎: 按病因(细菌、病毒、真菌)和病理分类(大叶性、小叶性)描述肺泡内渗出物的性质和组织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结构性破坏及其相互关系。 肺间质疾病: 弥漫性肺纤维化(IPF)的特征性病理图像——蜂窝肺的形成机制。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 第六章:消化系统病理学 涵盖食管、胃肠道和肝胆胰的常见疾病。 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急性与慢性肝炎的组织学特征(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聚集)。 肝硬化: 假小叶的形成机制,纤维化隔的结构分析。 脂肪肝(NAFLD/NASH): 脂肪变性、泡状变、板层样玻璃样变的病理过程。 炎症性肠病(IBD): 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鉴别点(隐窝脓肿、透壁性炎症、非干酪样肉芽肿)。 第七章:泌尿系统病理学 侧重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 肾小球疾病: 按病理学改变(病变部位、免疫沉积模式)对肾小球肾炎进行分类,详细解析最小病变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等。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形态学识别。 第八章:血液系统与淋巴组织病理学 本章深入探讨血液系统肿瘤的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诊断标准。 贫血: 各种病因(缺铁、巨幼细胞、溶血)导致的红细胞形态改变。 淋巴瘤与白血病: 基于WHO分类,详细描述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组织学亚型,包括关键细胞(如Reed-Sternberg细胞)的识别。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病理特征。 第三部分:肿瘤病理学基础 本部分集中讨论肿瘤的发生、生物学行为和诊断原则,不涉及任何与法医学或特定物证分析相关的部分。 第九章:肿瘤的发生与分子病理学 肿瘤的遗传学基础: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激活与失活,肿瘤抑制通路(如p53, Rb)。 肿瘤的获得性特征: 无限增殖、逃避凋亡、血管生成、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第十章:肿瘤的组织学诊断与分级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形态学差异。 肿瘤分级与分期: 阐述不同系统(如TNM系统)的病理学依据,以及组织学分级(Grade)如何反映肿瘤的生物学侵袭性。 肿瘤的异质性与微环境: 阐述肿瘤细胞与其基质、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病理学意义。 --- 本书特点: 本书严格遵循现代病理学和组织学诊断规范,配有大量高质量的组织切片图谱(苏木精-伊红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图像示例),旨在构建一个严谨的、专注于“疾病本质”的知识体系。全书核心在于阐述疾病如何改变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以及如何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科学诊断, 致力于成为法医学病理学研究领域以外,病理学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权威参考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曾春侨


  【现 职】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科技侦查科副教授

  【学 历】
  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所刑事司法组博士

  【经 历】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鑑识中心技佐、巡官、警务员
  南投县政府警察局巡官、警务员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刑事警察科助理教授

庄忠进

  【学 历】
  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所刑事司法组博士

  【经 历】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刑事警察教官兼科主任、情境教学中心主任
  新竹市警察局刑警队技佐、巡官、组长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图书馆主任
  考试院命题委员

图书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刑案现场及证物
 第一节 刑案现场/2
 第二节 物 证/2
 第三节 四向连结概念/7
 第四节 类化与个化/9

第二章 刑案现场处理员警之基础概念
 第一节 初抵现场之员警/13
 第二节 刑事侦查佐之作为/27
 第三节 现场保全重要具体作为/33
 第四节 证物监督鍊/37

第三章 犯罪现场採证与处理程序
 第一节 询问相关当事人/43
 第二节 人员安全防护设施及现场评估/45
 第三节 初步勘察及拟定策略/48
 第四节 记录犯罪现场──照相法/49
 第五节 各类现场照相拍摄重点/54
 第六节 记录犯罪现场──测绘法/64
 第七节 各类现场测绘工具及重点/69
 第八节 记录犯罪现场──录音法/74
 第九节 记录犯罪现场──录影法/77
 第十节 记录犯罪现场──现场笔记(描述法)/78
 第十一节 系统化搜寻方法/79
 第十二节 与犯罪有关之重要证物项目说明/84
 第十三节 证物包装、封缄与送验/85
 第十四节 採证完毕现场后续作为/87
 第十五节 常见採证问题与疏失/90

第四章 血迹喷溅型态
 第一节 血滴的组成及特征/98
 第二节 血迹型态分析的项目或功用/100
 第三节 血液作用力及血迹型态分类/102
 第四节 血源方向及角度研判/106
 第五节 血源位置的重建/110
 第六节 各类常见血迹型态介绍/114

第五章 指纹採证
 第一节 指纹的定义及构成/122
 第二节 指纹的特性/123
 第三节 指纹分泌物与採证方法之关系/124
 第四节 指纹纹线辨识/125
 第五节 指纹纹型/127
 第六节 指纹活体扫描实务/132
 第七节 现场指纹採证/136
 第八节 吸水性表面指纹採证/143
 第九节 非吸水性表面指纹捺印/149
 第十节 血迹潜伏指纹採证/155
 第十一节 尸体指纹捺印/159
 第十二节 指纹初步排除比对与送验/161
 第十三节 指纹特征点说明/163

第六章 枪枝与枪击案件採证
 第一节 火药动力枪枝辨识/169
 第二节 制式与土改造枪弹之判断/172
 第三节 空气枪/182
 第四节 枪击玻璃研判/186
 第五节 跳弹与枪击钢板/192
 第六节 枪击案件及枪弹证物现场处理/198
 第七节 射击残迹及可疑弹孔之初步检验/205
 第八节 射击残迹採样/209
 第九节 枪枝初步筛选作业程序/219

第七章 生物迹证採证
 第一节 血清学鑑定/226
 第二节 DNA鑑定之趋势演变/227
 第三节 生物迹证採证鑑定流程/229
 第四节 血液证物/230
 第五节 精液证物/238
 第六节 唾液测试/242
 第七节 其他生物迹证搜寻与採证/243
 第八节 各式生物迹证通用採证方法/246
 第九节 生物迹证的保存方法及原则/249
 第十节 性侵害证物之送验规定/251
 第十一节 去氧核醣核酸採样条例/253
 第十二节 生物迹证採证的安全措施/256

第八章 痕迹採证
 第一节 鞋印与其应用价值/261
 第二节 鞋印的採取方式/265
 第三节 轮胎痕/274
 第四节 工具痕迹/275
 第五节 咬痕与伤痕/281
 第六节 压痕、印痕及擦抹痕/282

第九章 管制药物採证
 第一节 对毒品及相关法律条文之认知/285
 第二节 尿液採证/287
 第三节 药物及相关工具採证/289
 第四节 大麻的识别与採证/294
 第五节 其他检体採样/298
 第六节 地下毒品工厂勘察/300
 第七节 其他药物的採证/310

第十章 玻璃证物
 第一节 玻璃制造及种类/315
 第二节 现场玻璃可能来源及提供之资讯/317
 第三节 玻璃的採证/320

第十一章 号码重现
 第一节 原 理/322
 第二节 磨除率与半显现磨除率/323
 第三节 前置作业/324
 第四节 显现方法/326
 第五节 号码重现时的其他证物处理作为/331

第十二章 油漆、土壤、毛发与纤维
 第一节 车辆油漆成分与特性/335
 第二节 油漆採证/337
 第三节 油漆之初筛/343
 第四节 土壤特性/344
 第五节 土壤採证/344
 第六节 土壤初步分析/345
 第七节 毛发与纤维来源特性/346
 第八节 毛发与纤维初步辨识/347
 第九节 毛发与纤维採证/350

第十三章 火灾现场採证
 第一节 火场燃烧基本特性与型态/357
 第二节 起火点判断/359
 第三节 纵火剂及各类残迹採证/368
 第四节 包装封缄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配合/375
 第五节 仪器分析比对/381

第十四章 爆裂物及爆炸现场侦测与採证
 第一节 爆裂物现场处理原则/385
 第二节 爆炸物之危害方式/389
 第三节 爆炸物现场蒐证重点/392
 第四节 爆炸物及火药现场侦测与採样方法/396

第十五章 文书证物採证与鑑定
 第一节 文书证物的现场採证/399
 第二节 标准字迹的分类/402
 第三节 潜伏字迹的显现/404
 第四节 各种伪造的系争字迹及判定方法/405
 第五节 证件与有价证券鑑定/410

第十六章 照相与各类光源运用
 第一节 光源特性/415
 第二节 照相基础理论/417
 第三节 可见光源的摄影技巧/423
 第四节 多波域光源运用/428
 第五节 紫外光运用/432
 第六节 红外线运用/434

图书序言

自序

  有幸从事警察实务与教学工作,一路走来有感于国内现有鑑识、刑案现场与证物处理等资料,内容具高度专业性,但较偏重于刑事鑑识专责人员或实验室工作应用范围,惟服务单位台湾警察专科学校为培育基层员警之摇篮,身负全国所有基层执法员警教育训练之重责大任,为使每一位基层员警在刑案现场处理时更臻完善,因此集思编写一套适用于基层员警及各分局侦查队鑑识小队(组)成员参考使用的现场与鑑识教材,目的在于使员警于勤务中,遇有刑案现场等案件,能具有初步且完整概念,有助于后续鑑识工作进行。

  而一般社会大众、法律界、保险业等实务工作者,也会因为对于现场实务操作程序不熟悉,常对执法人员有所误解,甚至演变成相互对抗的情况,而模煳了追求真相的焦点,为能达成执法人员教育及相关知识推广目的,本书的编写,结合理论及实务工作重点,由基层员警及各分局侦查队刑事人员需求的角度出发,除能使本书阅读者具有完整的刑案现场、证物处理、鑑识知识等概念外,并加入各种实际经验、案例,提供读者参考。由于本书系专门针对国内执法人员需求所撰写,因此另辅以刑事诉讼相关法规、作业手册等内容,解说刑案现场处理思维逻辑等重点工作。

  以证据为基础的刑事司法过程是建立民众对政府信赖感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树立执法威信的重要凭据,本书撰写尽可能收集各种的刑案现场状况,希望能将所学与读者研究探讨,以落实「保障人权」的普世价值,惟刑案现场千变万化,法令不断变更,犯罪手法亦随着科技与时俱进,个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无法将所有情况逐一清楚说明,若有疏漏或不解之处,欢迎读者于阅读过程中,随时与笔者联系讨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本书所列资料,为个人从事犯罪调查实务与教育过程中所得,每一个刑案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本书能够完成付梓,诚挚的感谢各位学者的研究智慧与被害者的付出,为国家长远的人权保障牺牲奉献,所举案例或资料已尽可能将相关刑案背景资料加以去除,若当事人仍觉不妥或有冒犯之处,仍请体谅包涵,并与笔者联系,若有幸再版,定当加以修订改正。

  感谢警察这个大家庭,让笔者有今日安稳的工作,逐步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感恩之情,无法以言词形容。刑案现场处理是团队的工作,无法由笔者独自完成,借此感谢各界长官、师长、前辈的厚爱、工作伙伴的体谅与付出,尤其每当对于现场意见有相异时,更能容忍笔者无意的言语冒犯,最终能让笔者吸收到宝贵的现场经验,对此,仅能借此表达个人由衷的感激之情。

  最后,感谢那些一路走来,默默在背后支持我的父母、家人、朋友们,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个人才能完成这本书籍,大家的协助太多,无法一一言谢,有些亲人甚至为了让笔者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奉献生命,油尽灯枯,再也无法听到我的一声感谢,但我仍想对你们大声的说,谢谢你们!
 
曾春侨、庄忠进
2014年1月6日
序于兴隆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我买来是想给我的侄子看的。他从小就对警察叔叔很感兴趣,总是问我警察叔叔是怎么抓坏人的。我心想,给他买一本关于刑案现场处理的书,或许能让他对这个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拿到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专业了,根本不适合孩子阅读。里面的术语和流程都非常复杂,孩子肯定会看得一头雾水。而且,书里有些图片也比较血腥,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我仔细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士阅读,比如警校的学生、法医人员或者侦查人员。它详细介绍了刑案现场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现场保护、勘查、固定、采集、封装等等,以及各种物证的鉴定方法。虽然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我还是从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刑案现场处理的知识,也对警察叔叔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我是一名警校的学生,这本《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是我们专业必读的教材之一。老实说,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很高,它涵盖了刑案现场处理的各个方面,从现场保护、勘查、固定、采集、封装到提交,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书里强调的“最小干扰原则”,这对于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至关重要。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各种常用的侦查工具和技术,比如照相技术、绘图技术、指纹提取技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用到的。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案例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对现场勘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的讨论。另外,书中的一些图片质量还可以提升,这样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场的状况。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把它当成案头必备的书籍,随时翻阅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系的大学生,我选修了一门犯罪现场调查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这本《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介绍了基本的现场处理流程,还深入探讨了各种新型犯罪现场的勘查技术,比如网络犯罪、金融诈骗等等。书里还详细介绍了各种物证的鉴定方法,比如毒物鉴定、枪弹鉴定、笔迹鉴定等等,以及这些鉴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我特别喜欢书里对案例分析的部分,通过对真实案件的剖析,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现场处理和採证的重要性。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有些章节的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另外,书中的一些图片质量还可以提升,这样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场的状况。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专业书籍,它为我学习犯罪现场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啊,说实话,我买来是想稍微了解一下侦查破案的流程,毕竟新闻上常常看到一些复杂的案件,总觉得现场的证据很重要。但读下来,感觉这本书真的不是给一般民众看的,它太专业了!里面的术语简直像天书一样,什么“隐形指纹”、“轨迹分析”、“物证的完整性链”,看得我头昏眼花。而且,书里对每个步骤的要求都非常细致,像是采集毛发、纤维,要用什么工具、怎么保存、记录,都写得一清二楚。这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很实用,但对于我这种只想满足好奇心的读者来说,实在有点过于深入了。我翻了几页关于血迹分析的部分,图表很多,但要理解这些图表的意义,需要有相当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而不是一本普及读物。虽然我没能从中获得轻松的阅读体验,但不得不承认,它展现了刑案现场处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让我对警察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敬意。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希望看到一些更通俗易懂的版本,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侦查破案的世界。

评分

最近迷上了法医推理小说,看完几本之后,就对真实的刑案现场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店里闲逛的时候,看到了这本《刑案现场处理与採证(三版)》,想着应该能满足我的好奇心。结果,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刑案现场的想象!我以为侦查破案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充满着戏剧性和偶然性,但书里告诉我们,刑案现场处理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书里详细介绍了各种物证的采集和保存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对物证进行分析和鉴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DNA证据的部分,书里解释了DNA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如何从现场提取DNA并进行比对。这让我意识到,现代侦查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即使是很微小的证据,也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这本书虽然有些专业,但读起来却非常引人入胜,它让我对法医工作充满了敬佩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