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个成熟商用区块链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实战

全球第一个成熟商用区块链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区块链
  • Hyperledger Fabric
  • 企业级区块链
  • 实战
  • 开发
  • 应用
  • 分布式账本
  • 智能合约
  • Go语言
  • Java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HyperLedger Fabric是一个以模组化架构为基础的分散式帐本解决方案平台,它拥有深度加密、便捷扩充、部署灵活及可抽换等特性,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区块链网路架构的实现方案。

  这正是一本帮助更多的HyperLedger Fabric新手入门的书。

  区块链由于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资讯不可篡改及匿名性等特征,受到广泛关注,抛开炒作的虚拟货币专案,应用于企业联盟链或直接架设私链的专案,採用HyperLedger Fabric 作为底层平台无疑是最佳选择。

  本书主要以HyperLedger Fabric 案例为引,层层深入,从单机单节点到Solo 多机网路拓朴再到Kafka 丛集部署,其中穿插文件说明加深读者的了解。

  不同于一些偏概念性的区块链书籍,希望透过本书帮助读者实现以HyperLedger Fabric 为基础的区块链实作,架构一个完整的区块链专案。

本书特色

  √  从技术层面详解区块链平台使用方案

  √  系统讲解HyperLedger Fabric开放原始码架构的核心概念、实现原理和应用开发

  √ 结合作者实作经验,深度解析常见开发陷阱,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  以案例为引,一步步引导开发,从单机单节点到Solo多机网路拓朴再到Kafka 丛集部署,层层深入,搭建一个完整的区块链专案

  √  透过典型案例进行实战演练,每一步骤都是实际情况和场景中的操作,真实还原生产场景
 
区块链技术革新浪潮下的底层构架与前沿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正深刻地重塑着金融、供应链、政务等多个行业。然而,要将这一颠覆性技术真正落地并实现商业价值,需要一套稳定、可靠、适应企业级需求的底层技术支撑。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当前企业级区块链领域中,除Hyperledger Fabric之外,其他主流或具有潜力的区块链框架的设计哲学、核心组件、性能优化策略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将带领读者超越单一框架的视角,构建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宏观认知,为技术选型、架构设计和项目实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非许可链的演进与差异化解析 在区块链的版图中,非许可链(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而闻名。本部分将聚焦于那些在公链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Fabric的联盟链模型存在本质区别的框架。 1. 以太坊生态的深度挖掘与改进方案: 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的先驱,其技术架构和生态的成熟度无人能及。我们将详细探讨以太坊的现状,特别是其面临的“三元悖论”(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挑战。 EVM(以太坊虚拟机)工作原理的底层剖析: 不仅仅是介绍其功能,而是深入分析其字节码执行、Gas 机制的底层设计逻辑,以及如何设计更高效的智能合约来优化交易吞吐量。 Layer 2 扩展性解决方案的矩阵分析: 重点研究当前最前沿的扩展性技术,如 Rollups(包括 Optimistic Rollups 和 ZK-Rollups,特别是零知识证明技术在隐私计算中的应用潜力)。我们将分析不同 Layer 2 方案在最终性、去中心化程度和开发复杂性上的权衡。 PoW 到 PoS 的转型:权益证明(Casper/Serenity)的共识机制深度解读: 分析 PoS 机制如何重构验证者集合、抵御 51% 攻击的有效性,以及其对网络能耗和去中心化程度的长期影响。 以太坊企业级应用的桥接技术: 研究如 Quorum、Besu 等基于以太坊底层协议,但针对企业隐私需求进行改造的私有化或联盟化部署方案,它们在权限控制和数据隔离上的具体实现。 2. 侧重性能与特定场景的公链框架: 一些区块链框架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应用场景,它们的共识机制往往更加激进。 基于 BFT 变体的快速共识协议(如 Tendermint/Cosmos SDK): 深入解析 BFT(拜占庭容错)算法在实践中的优化,如 Tendermint Core 如何实现即时最终性。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 Cosmos SDK 构建应用特定的区块链(AppChain),实现主权和互操作性。 DAG(有向无环图)技术的应用与局限: 探讨 IOTA、Nano 等采用 DAG 结构来替代传统链式结构的框架,分析它们在微交易和物联网场景中的优势,并批判性地审视其在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潜在弱点。 第二部分:联盟链生态中的其他重量级参与者 虽然 Hyperledger Fabric 在联盟链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他框架也在特定的行业应用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1. R3 Corda:聚焦金融合规与点对点交互: Corda 框架的设计哲学与 Fabric 有显著差异,它更侧重于受监管的金融交易场景。 “无全局账本”模型的深入理解: Corda 如何实现数据仅在相关方之间共享,从而更好地满足金融监管要求(如 GDPR)。我们将对比 Corda 的“状态模型”与 Fabric 的“世界状态”模型。 CorDApp 的开发范式: 详细解析 Corda 节点的架构、流(Flow)协议在协调多方交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其内置的身份管理系统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 在贸易融资和证券结算中的实战案例分析。 2. Substrate 框架与波卡生态的互操作性愿景: Substrate 不仅仅是一个区块链框架,它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化区块链的元框架,其目标是通过波卡(Polkadot)实现异构链间的互联互通。 Pallet 机制与模块化设计: 剖析 Substrate 如何通过可插拔的模块(Pallets)来构建运行时逻辑,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定制其共识机制、治理模型和经济激励。 XCMP(跨中继链通信)与平行链的架构: 深入理解波卡中继链如何充当信任的锚点,以及平行链如何在共享安全性的同时保持其特定用途的定制性。 WebAssembly (Wasm) 在运行时环境中的作用: 探讨 Wasm 如何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智能合约执行环境,并对比其与 EVM 在性能和语言支持上的差异。 第三部分:性能优化、安全审计与跨链互操作性 任何成熟的区块链系统都必须解决性能瓶颈和安全合规问题,并探索与其他区块链网络协作的可能性。 1. 性能瓶颈的系统级优化: 共识层优化: 分析不同 BFT 变体(如 HotStuff, IBFT 2.0)在网络延迟和验证节点数量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如何通过硬件加速(如 FPGA/ASIC)提升交易处理速度。 数据存储与状态管理: 探讨 LevelDB, RocksDB 等底层数据库的选择对读写性能的影响,以及状态剪枝(State Pruning)技术在维护超大型区块链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拓扑与 P2P 通信优化: 研究如何设计高效的节点发现和消息传播机制,减少网络抖动对共识稳定性的影响。 2. 审计与形式化验证: 对于企业级应用,代码的安全性和逻辑的正确性至关重要。我们将介绍智能合约的安全审计流程,并探讨形式化验证(Formal Verification)工具和方法在证明复杂业务逻辑无漏洞方面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零知识证明协议的验证挑战。 3. 跨链互操作性协议的未来图景: 研究当前主流的跨链通信范式,包括原子交换(Atomic Swaps)、侧链(Sidechains)和中继链模型。重点分析 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在构建多链互联网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在保证资产和数据安全转移方面的技术保障。 通过对以上多元化框架和关键技术的系统性学习和对比,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当前区块链技术栈的全景图,并具备基于业务需求,选择、设计和部署最适宜的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的能力。本书提供的是方法论和广度,而非局限于特定 API 的深度学习。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毅


  阿里云MVP,有多年的Android、iOS、Java后台服务及区块链开发和架构经验,并获得多项专利。目前专注于区块链应用、互联网金融及行动互联网等方向。

图书目录

前言

01 | 基本环境部署
1.1 环境整理
1.2 Docker 安装
1.3 Docker-Compose 安装
1.4 Go 语言环境安装
1.5 本章小结

02 | Fabric 及环境部署
2.1 Fabric 介绍
2.2 Fabric 功能整理
2.3 Fabric 组成模型
2.4 Fabric 环境部署
2.5 本章小结

03 | End-2-End 案例
3.1 平台特定档案
3.2 执行e2e_cli
3.3 e2e_cli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04 | 部署单机多节点网路
4.1 产生凭证档案
4.2 部署Orderer 节点
4.3 部署peer0.org1 节点
4.4 架设Fabric 网路
4.5 初步接触智慧合约
4.6 部署peer0.org2 节点
4.7 本章小结

05 | Solo 多机部署
5.1 网路拓扑
5.2 部署Orderer 节点
5.3 部署peer0.org1 节点
5.4 部署peer1.org1 节点
5.5 部署peer0.org2 节点
5.6 本章小结

06 | Kafka 丛集部署
6.1 Fabric 帐本
6.2 交易处理流程
6.3 读写集规则
6.4 Kafka 丛集设定
6.5 启动丛集
6.6 丛集环境测试
6.7 本章小结 

07 | 智慧合约
7.1 智慧合约概述
7.2 背书策略
7.3 使用智慧合约
7.4 撰写智慧合约
7.5 加密智慧合约
7.6 系统合约外挂程式
7.7 智慧合约API
7.8 Peer 节点与合智慧约
7.9 本章小结

08 | CouchDB
8.1 CouchDB 介绍
8.2 启动部署
8.3 索引应用
8.4 查询应用
8.5 选择器语法
8.6 本章小结

09 | Java-SDK 用户端
9.1 SDK 专案前置条件
9.2 SDK 程式使用  
9.3 SDK 使用方法
9.4 本章小结

10 | 专案演练
10.1 反诈骗系统
10.2 本章小结

图书序言

前言

  HyperLedger Fabric 最初是由Digital Asset 和IBM 公司贡献的、由Linux 基金会主办的超级帐本专案,它是一个目前非常流行并广为人知的区块链网路架构的实现方案。身为以模组化架构开发应用程式或解决方案的基础,HyperLedger Fabric 支援如共识和会员服务等随插即用的元件。HyperLedger Fabric 利用容器技术来执行称为"chaincode" 的智慧合约,该合约包含系统的应用程式逻辑。

  ✾ 为什么写作本书

  区块链由于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资讯不可篡改及匿名性等特征而受到广泛关注,且目前正处在上升势态。抛开炒作的代币专案,应用于企业联盟链或直接架设私链的专案,採用HyperLedger Fabric 作为底层平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本人从接触HyperLedger Fabric 专案以来,经历了从0.6 版本到1.1 版本的数次迭代。因为早期中文资料缺乏,并且0.6 版本到1.0 版本是一个跨度非常大的迭代,导致早期的大部分部署和应用经验失去作用,不得已再次从1.0 版本开始从头学习。当时中文资料极为有限,且大多数都是单篇翻译或纯粹的概念说明,一直没有找到入门的头绪,只能不断地从官方文件中汲取知识,并成功架设了以Kafka 类型为基础的丛集网路。

  有了丛集的经验,加深自己对HyperLedger Fabric 整个网路交易流程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顺利架设以Fabric-SDK-Java 为基础的用户端专案。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有写相关部落格的想法,并在部落格上发佈第一篇文,也是从零开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开始介绍自己的开发历程和部署经验,希望能透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开发伙伴加入HyperLedger Fabric 大家庭。之后又建立了「区块链学习分享」的微信订阅号,也透过微信建立一个纯技术讨论分享的HyperLedger Fabric 等区块链相关交流群,并在这样的机缘下结识电子工业出版社宋亚东老师,并正式开始撰写本书。

  在写书之前我一直在整理部落格的内容,为真实地还原生产场景,还自费租赁15 台伺服器用于测试。在已有博文的基础上,外加后来撰写的新文章,我顺利地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且书中的专案都依据所租赁的伺服器完成演练,每一步骤都是以真实情况和场景为基础的操作。在此过程中,自己对HyperLedger Fabric 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主要以HyperLedger Fabric 案例为引,层层深入,从单机单节点到Solo 多机网路拓朴再到Kafka 丛集部署,其中穿插文件说明加深读者的了解。与一些偏概念性质的区块链教学类书籍不同,希望透过本书帮助读者实现以HyperLedger Fabric 为基础的区块链实作。

  ✾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基于HyperLedger Fabric v1.1 版本说明,总计10 章,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第1 章是基本环境部署,包含内网和外网的不同方案,以及核心处理等。
  ■ 第2 章是HyperLedger Fabric 及环境部署,先用文件说明Fabric 相关的介绍和主要功能点,接着分析原始程式部署和映像档处理方面的问题。
  ■ 第3 章带领读者一步步了解官方的e2e_cli 案例,并随后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 第4 章开始手动部署单机多节点网路。
  ■ 第5 章跟随前章的脚步,手动部署Solo 多机网路环境。
  ■ 第6 章继续深入,架设以Kafka 为基础的丛集网路。
  ■ 第7 章以文件为主,说明如何撰写智慧合约及有关智慧合约的用法。
  ■ 第8 章详细介绍CouchDB 的使用,并推荐使用CouchDB。
  ■ 第9 章说明在Fabric 发佈1.0 版本之后的对外用户端唿叫方式、用户端对SDK 的使用和相关原始程式。
  ■ 第10 章以一个简单的案例做演练,在资料链上用到了智慧合约,对资料分析则提供另一种想法。

  ✾ 适合读者群

  这是一本基础说明的书,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新手入门。所以,本书适合正在寻求HyperLedger Fabric 入门的新人阅读,也适合中、进阶开发人员作为工具书参考。

  在阅读本书之前,读者需要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 具有一定的Linux 作业系统基本指令的常识。
  ■ 有Java/Go 等物件导向语言的基础,其中智慧合约用Go 语言撰写,SDK 则用到Java。如果具这方面的基础,则有助于阅读本书。

  ✾ 致谢

  在入门及撰写本书的时候,有许多人给予我鼓励和支援。

  首先感谢我的妻子,我开始学习HyperLedger Fabric 时遇到很多困难,经常熬夜加班,她始终体谅我,鼓励并支援我。在写书期间她不遗余力地帮忙查阅相关资料,以便我能够更顺利地完成书稿。

  还要感谢我的主管, 也是我的好友王海林, 正是他给我研究学习HyperLedger Fabric 的机会,并在我遇到困难时帮我逐笔分析,釐清想法。他也给予我在公司极优的研发条件和时间,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次自我蜕变。

  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宋亚东老师对我的支援和鼓励,在我撰写书稿的初期过程中对内容的编排和标准给予很多帮助。也感谢所有参与本书的出版社工作人员,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本书得以成功出版。

  最后,感谢我部落格的读者及微信群里的朋友们,正是与你们一次次地沟通和探讨,让我不断提升自我,也鞭策我不断前行。

  由于水准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杨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有聽說過Hyperledger Fabric,知道它在企業級區塊鏈應用上很有名,而且又是「成熟商用」,這點真的很關鍵,因為很多新技術都還處於早期階段,風險比較高。這本「全球第一個成熟商用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實戰」,書名就直接點出它的重點,讓我對它的實用性充滿期待。我比較好奇的是,它在「實戰」的部分,會不會涵蓋到Fabric的整個生命週期?從最初的網路架設、開發者環境的設定,到鏈碼的編寫、部署、測試,以及後續的維護和升級,這些都是一個完整系統的關鍵環節。特別是鏈碼的部分,我想了解它的架構設計,以及如何寫出高效、安全的智能合約。另外,Fabric的共識機制,像是Raft,它的原理和實踐,我一直想弄懂。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部署架構圖,還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配置建議,那就太有幫助了。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有系統地學習Fabric,並且能夠在實際項目中應用。

评分

這本「全球第一個成熟商用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實戰」,聽起來就像是為我們這種想搞懂區塊鏈,但又不是技術背景出身的企業界人士量身打造的!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區塊鏈,聽說它可以改變很多行業,但一提到技術細節,就覺得霧裡看花。Hyperledger Fabric這個名字經常出現,而且又是「成熟商用」,這就讓我安心不少,感覺它已經過市場的考驗。書名裡的「實戰」兩個字,對我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因為我真的需要知道,到底要怎麼「做」。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像是供應鏈上的溯源、金融機構的交易紀錄,甚至是房地產的產權登記,這些在實際運作上會是什麼樣子?操作流程又是如何?還有,Fabric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又有哪些潛在的挑戰?我特別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分享一些「坑」,就是別人踩過的雷,讓我們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如果能有明確的步驟和程式碼範例,那我就更有信心可以實際操作了。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快速理解Fabric的精髓,並且知道如何運用它來解決我們公司可能遇到的問題。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關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觀察者,Hyperledger Fabric 的「成熟商用」這幾個字,絕對是吸引我目光的關鍵。畢竟,在這麼多號稱是革命性的技術中,真正能在商業世界落地生根的,屈指可數。而這本「全球第一個成熟商用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實戰」,光是書名就透露出一種紮實、不空談的氣息。我特別期待的是「實戰」這個部分,因為理論講再多,終究是要落實到實際操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Fabric的核心架構,像是它的節點類型、通道機制、權限管理等等,並且提供一系列的步驟教學,讓讀者能夠從零開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Fabric網路。更進一步,我希望能看到如何開發和部署鏈碼,以及實際的應用案例分析,例如如何在醫療、物流或金融等領域,應用Fabric來解決痛點。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調試和優化的技巧,或者對於Fabric在不同作業系統上的部署差異有所提及,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Fabric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並且具備實際開發和應用的能力。

评分

哇!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整個眼睛都亮了!「全球第一個成熟商用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實戰」,光是「成熟商用」這四個字,就已經說明了它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理論書,而是有實際落地過的技術。我一直在關注區塊鏈的發展,但很多框架都還是實驗性質居多,不然就是概念很炫,但實際要拿來做生意,就遇到很多瓶頸。Hyperledger Fabric名聲在外,但實際的部署和開發流程,說實在的,對初學者來說還是有點難度。我最想知道的是,這本書在「實戰」的部分,會不會從最基礎的環境建置就開始教起?像是搭建節點、組織、通道等等,這些前置作業很重要,如果前面卡住了,後面根本玩不下去。還有,鏈碼的開發,是不是會介紹不同語言的寫法?Go、Node.js、Java,哪種比較適合初學者?另外,關於Fabric的權限管理、身份驗證機制,這部分也超級重要,畢竟商業應用最看重安全和規範。希望這本書能把這些都講得清清楚楚,讓我們這些想入門的讀者,能夠快速上手,並且知道怎麼把Fabric應用到實際的業務場景中,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评分

厚!这本书我早就盯上了,畢竟Hyperledger Fabric在商業應用上真的是屌打一堆東西,而且又是「全球第一個成熟商用」的框架,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有份量!最近公司在考慮導入區塊鏈技術,我們部門就被點名要研究一下,這本書大概就是最直接的入門磚了。我最期待的是它在「實戰」這個部分,畢竟理論講得天花亂墜,不如實際動手操作來得實在。希望裡面能有很多具體的範例,像是怎麼設定第一個區塊鏈網路、怎麼部署鏈碼(smart contract),還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分析。像是金融、供應鏈管理這些大家都常聽到的,但到底Fabric怎麼實際落地,會不會有什麼陷阱,這本書會不會都有提到?還有,台灣很多企業在導入新技術時,總會遇到一些在地化的問題,像是法規、人才培養等等,如果書中能稍微帶到一些,就算不是直接針對台灣,但能啟發我們思考,那就太棒了!總之,這本書的名稱就已經抓住我的眼球了,希望內容不會讓我失望,期待能從中學到真功夫,讓我在部門裡表現亮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