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最伟大的佛教学者
运用西洋心理学的「无意识」概念 联系禅与日本文化
探讨禅如何在美术、剑道、茶道、俳句等特殊形式中
被充分展现
一八七○年出生于现今石川县金泽市的铃木大拙(本名贞太郎),父亲为加贺藩的医生。六岁父亲过逝后,兄长各自独立,只有他和母亲一起生活,非常困苦。在第四高等中学(位金泽市)结识一生最好的朋友――京都学派创始人西田几多郎,但中途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其后,他曾担任过小学英语教师,二十一岁时前往东京,先于早稻田大学学英文,后至东京帝国大学学哲学。其间主要在镰仓的圆觉寺参禅,专研佛经、禅书,并从其师释宗演,得到「大拙」的居士名。透过释宗演介绍,铃木大拙有幸当任保罗・卡洛斯博士的助理。其后十一年间,他在位于芝加哥郊外的一家出版社工作,与保罗・卡洛斯博士合译《老子道德经》,另译有《大乘起信论》,并以英文撰写《大乘佛教纲要》。铃木的研究与海外交流活动,直到过世为止,不曾间断。
本书的雏型,是铃木一九三六年参加伦敦的世界信仰大会后,在英国各大学演讲时的英文讲稿内容。按本书的叙述,铃木认为所谓的禅是,去除仪式、教条或来自种族的特殊心理习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那即是「般若」(超越的智慧)与「大悲」(爱)。同时禅也是引导我们觉知般若的方法。但那不是科学的、抽象的,而是重视个人体验、直觉的理解方法。所以,禅源于我们存在的深处,是种超越的孤高(不执着)的精神、氛围和「一即多,多即一」的思惟。
在铃木看来,禅的氛围渗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种层面。首先,就禅与美术的关系而言,禅表现在「わび(侘、wabi)」和「さび(寂、sabi)」等日本独特的审美理念。「わび」的真意是匮乏,且是自愿的匮乏,是憧憬自然生活和原始单纯性的美学意识,而「さび」则是种孤絶感,是追求朴素、古拙感的美学意识。此外,铃木认为「不对称性」也日本艺术的一种美学意识。这些美学意识浸透日本水墨画乃至日本的茶室和佛教建筑物等等事物之中。
此外,透过本书,读者将得以理解其文化论,系建立在东西文化比较的成果。铃木认为,日本文化直观永恆,亦即是对永恆的不断追求;西欧文化则属于分析、理论、二元对立的世界。这显示出日本文化具有神秘性色彩,西欧文化则具有理性或知性色彩。
至于日本与西欧文化的不同,铃木指出日本的餐具充满变化,在形状上大多採取不均衡或故意破坏均整的样式。相对于此,西欧的餐具只有两、三种形式,其追求的是均整、规则等。铃木借由比较日本与西欧文化的不同,指出各种概念上的对立,譬如不均整与均整、不完全与完全、多变化与少变化、不安与安心、破坏与安全、简单与复杂、柔和与坚固、无分别与分别、非理论与理论、顺从自然与支配自然、无常与常等。这些差异显示出的是,包含在日本文化当中的禅精神(空无)与潜藏在西欧文化的实体或本体精神(实有、永恒者)。显然铃木的文化论里包藏着处理存在论的形上学。禅佛教的空与希腊哲学以来的实体,在此被突显出来。
禅宗虽起源于印度,发展于中国,但日后在日本发扬光大,影响日本文化至深。而且,也是由日本人传至欧美国家,深深影响二战后的西方世界。那么,清楚阐述禅与日本文化的关系,并将禅的体验与思想传到欧美的主要人物是谁呢?其中一人就是本书的作者铃木大拙。
名人推荐 中岛隆博(东京大学)、张政远(香港中文大学)、
廖钦彬(广州中山大学)、蓝弘岳(交通大学) 中港台日学者 专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