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尔之歌 100首灵性诗选(中英对照)

卡比尔之歌 100首灵性诗选(中英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比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要前往花园! 哦,朋友!不要前往; 你的心中就有一座花园。 让你自己端坐于千瓣莲花之上,凝视无限之美。 影响泰戈尔最深、最受推崇的印度诗人 *1915年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圣」泰戈尔(Tagore),与英国知名基督教神祕学家伊芙琳・恩德晓(Underhill)共同合作,首次郑重编选翻译引介至西方世界。 十五世纪出身于印度圣城瓦拉纳西的卡比尔,在伊斯兰教的家庭中长大,同时继承了父亲织布工的身分。他师从印度教婆罗门悟者拉马南达(Swami Ramananda),据说当时拉马南达的门徒都反对他收卡比尔为徒,但上师表示,他看了一眼这个人,他看到的是真正的寻道者。 寻道路上的卡比尔,深切了解印度教和苏菲神祕主义思想,悟道以后,他仍然过着俗世生活,在市场卖布时,就把心中编织的诗歌吟唱出来,吸引许多人驻足聆听,追随者愈来愈多,逐渐形成庞大的卡比尔教派,他的弟子们不理解为何他仍从事织布工作,卡比尔说:「织布,是外在的行为,但同时有某些东西在我内在进行,那是你们看不到的,那是我的静心。」 卡比尔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织布工,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悟道者,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一个宗教融合者和创新者。他不受经文教条的约束,而努力去融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观念。他从印度教中吸收了轮回和业报观念,从伊斯兰教中吸取了一神论、以及反对种姓制度和偶像崇拜等观念。他致力于宣导一种新的宗教——真正的爱的宗教、心的宗教。他宣称:「没有爱的宗教就是异端。」 他要求人们放弃外在的仪式和苦行,去寻找更为内在的和灵性的东西。他向人们展现了通往与神合一的内心之路:在心中找到神,在爱中与神合一。卡比尔教导人们要认识自我或灵魂——它正是神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展现。这样的认知会引向开悟,并从幻相中解脱。 在卡比尔所处的时代,经书都是用梵文书写的,除了少数祭司和学者之外,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卡比尔的诗歌以通俗的北印度语写成,诗歌的对象是普通大众。他以当时的口语将他所提倡的教义传达出来,因此,他的诗歌大受欢迎,被人们广为传唱,以至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卡比尔的诗歌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充满活力。他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事物来象征和比喻深奥的神和灵魂的观念。他从不引经据典,而是道出他的所见和体悟。 卡比尔一共创作了两千多首诗歌和一千五百首对句(couplets)传世,他首先是一个诗人,而非哲学家、理论家或神学家。我们正是透过他的诗篇而认识了一个伟大诗人的灵魂;反之,如果他的诗歌没有道出更为深刻的智慧和真理,它们也不会流传至今。在印度,卡比尔也许是一个被人引用最多的作家,被尊崇为北印度语的诗歌之父。 本书採中英对照,英译本是印度诗哲泰戈尔由孟加拉语英译而成。泰戈尔本人的宗教、哲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深受卡比尔的影响。要译介这位伟大的古代印度诗人,除了泰戈尔之外,恐怕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可以说,这个译本展现了卡比尔的诗歌成就,也为人们了解卡比尔的宗教思想和神祕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卡比尔(Kabir,1398-1518)


  出身印度的伊斯兰苏菲神祕主义者,同时是一名织布工、诗人、宗教改革家、圣人和上师,以高龄一百二十岁离世。有关他生平的记载很少,但许多传说却流传至今。他出生于印度东北部的贝拿勒斯(今瓦拉纳西),据说是婆罗门寡妇的儿子,出生后即被遗弃,后被从事织布工的低种性穆斯林家庭收养,未曾上学识字。

  长大后,师从当时着名的婆罗门悟者拉马南达(Swami Ramananda),他跟随老师参加各种神学或哲学辩论,因此了解了印度教和苏菲神祕主义思想。在他悟道后,依然过着世俗的生活,依靠织布维生。在市场兜售布匹时,他把心中编织出的诗歌唱出来,人们围在他四周,聆听他歌唱、讲道。卡比尔的追随者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卡比尔教派,也称作圣道或圣人之路(Sant Mat)教派。

  传说卡比尔告别人世时,还给世人留下了最后的启示。在印度,人们相信,如果一个人死在圣城瓦拉纳西,他的灵魂就一定能获得拯救,从此逃脱生死轮回。许多印度人为此在临死前来到这里。卡比尔一生都居住在瓦拉纳西,但当死亡临近时,他却前往一个被人认为是贫瘠而晦气的名叫马格哈的地方。他对弟子们说:「如果心中有神,马格哈和瓦拉纳西又有什么区别?」

  卡比尔死后留下两千多首诗歌和一千五百首对句(couplets)传世,对于印度教的奉爱主义和钖克教都有很深的影响;钖克教的圣经《圣典》中就收录了五百首卡比尔的诗歌。在印度,卡比尔也许是一个被人引用最多的作家,被尊崇为北印度语的诗歌之父。

译者简介

英译/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印度知名文学家,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13年)。泰戈尔出版诗集逾五十册,代表作有《新月集》、《漂鸟集》、《吉檀迦利》、《流萤集》、《园丁集》等。

中译/万源一

  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译有《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多部着作。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告诉我,兄弟,我如何能从幻相中解脱?
当我不再将衣带打结,我还在系紧我的衣袍;
当我不再系紧我的衣袍,我还在用它遮体。
所以,当我放弃热情,我看见愤怒还未离去;
当我摆脱了愤怒,贪婪仍然伴我左右;
当贪婪消失,自负和傲慢还在;
当心智摆脱了幻相,它还迷恋着文字。
卡比尔说:「请听我说,亲爱的修行者,正道何其难觅!」

我放声大笑,当我听说水中的鱼儿会感到干渴;
你没看见,真神就在你的家中,
你却无精打采地从一座森林流浪到另一座森林!
真相就是如此!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无论是贝拿勒斯,还是马图拉;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灵魂,
于你而言,整个世界都不真实。

主人就在我心中,主人就在你心中,
正如生命在每一颗种子的心中。
哦,仆人!别再妄自尊大,在你心中将他寻找。
千万颗太阳在闪耀,
蔚蓝的大海延伸向天空,
当我端坐在这个世界的中央,
生命的狂热变得寂静,所有的污秽被清洗干净。
聆听这不敲自响的钟鼓!你因爱而欣喜!
无水之雨倾盆而下,河里流动着光芒。
有一种爱遍及整个世界,但很少有人能完全明白;
谁想用理智之光将它看清,谁就是瞎子,理智是分离的原因——
理智之屋相距遥远!
卡比尔是多么有福,他在自己的体内,在这伟大的喜悦中歌唱。
这是灵魂与灵魂相遇的音乐;
这是忘却悲伤的音乐;
这是超越所有熙来攘往的音乐。

我已坐上自在者的座椅,
我已畅饮不可言说的杯盏,
我已找到神祕之钥,
我已抵达合一之根。
走过乌有之径,我已来到无忧之地;
我轻易就得到了伟大的主人的恩宠。

人们歌颂祂无限而高不可及;
但在冥想中,我已见到祂的无形之相。
那里确实是无忧之地,没有人知道通往它的道路;
只有上路的求道者,才能超越所有痛苦。

那安息之地多么美妙,丰功伟绩都无法赢得;
只有智者才目睹过它,只有智者才歌颂过它。
它是终极的音流;但有谁能道出它的绝妙?
只要尝过一次,他就明白它能带来怎样的喜悦。

卡比尔说:「明白了它,无知者就会成为智者,
智者就会沉默不语,崇拜者就会陶醉不已,
他的智慧和超脱就会变得完美;
他就会畅饮爱之唿吸的杯盏。」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