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荣耀时刻》本书乃为陈威仰老师对布瑞顿系列研究另一重要之里程碑。首先,作者以其于音乐和神学双重领域深入理解的学术背景,辉映了布瑞顿同于此两大范畴的深刻根基。再者,以基督教为背景之舞台剧《挪亚方舟》(Noye’s Fludde),从圣经神学和音乐学不同的面向给予精辟的解析,并进行整合性的共观研究,兼具垂直的音乐学方法论,更水平的延伸至上帝启示的探讨,着实对布瑞顿个人信仰生命的体现与音乐学探讨提供了全面性的着墨,让读者可借由布氏作品的呈现更能观看到其内心深处的思考与经历。
陈威仰老师对布瑞顿的研究已达到心灵深处的揣摩,在本书分析了布瑞顿坚持借由不受控制的非专业儿童演员参与如此难以表现的歌剧作品,并可以看出布瑞顿从信仰层面对希伯来文化的认识与应用,加增了其作品的底蕴。
另外,在本书第四章对圣经中号角的分析,更能深沈的揭露出布氏为何要以模拟号角声作为召聚各式动物进出方舟的原因,亦能引出圣经民数记中上帝教导希伯来人制作号角用来召聚众人的历史典故与意义,将布瑞顿的音乐与神学观点连结,本书研究的深度昭然可见。
本书实为对布瑞顿音乐研究的深刻之作。
台湾圣教会利河伯教会牧师 陈威婷
自序 《荣耀时刻》英国有一句谚语:「上帝创造了伊甸园,人类却创造了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却将花园隐藏了」。这是一句发人深省的智慧言语,面对现在的社会,我们在城市中追寻知识与理性,总以为从中得到了很多的认知。当我们认真走访了教会,参与了教会的活动,我们感受到从不同阶层的人对于上帝的敬拜是如此广博,音乐的形式与风格是巧妙多样。另一方面,当我们沈浸于神学研究的书册典籍之中,胸中见识,大是不同,正所谓「多文以为富」。如此,我们面对上帝的奥秘,在透古通今的圣经文字里,我们能够寻到上帝对我们的启示吗?我们真的可以在我们所创造的城市中找寻到上帝的智慧与情感吗?西洋音乐史的广泛书籍,讨论着音乐发展的脉络,但是独独不见上帝的踪迹。美术、雕塑、绘画、建筑等视觉艺术汇聚自成一格「艺术神学」的系统,难道具有抽象本质的音乐却只停留在为仪式服务的阶段吗?
我们会发现在目前的研究中,在这方面我们所知甚少,只有少数英美的学者致力于神学与音乐学的跨领域研究,试图从建造城市的科学,将我们带回上帝创造的伊甸园之中。
另外,我们经常在教会当中聆听牧师传讲并思考上帝的奥秘与启示,这等神秘的神蹟奇事并没有离我们太过遥远,正如这句英国谚语,上帝创造的伊甸园原本就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空间,这种奥秘隐藏在上帝创造的声音当中。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信中提到:「奥祕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这奥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5-6)隐藏的事是如何揭露这些奥秘与启示?再者,在神学当中经常论述圣经是神所启示、或默示的,那么,圣经中的族长、使徒们与各种学派的拉比们又如何确认这些记载的文字是作为神启示的诠释呢?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脑海中浮现西洋音乐史上许多作品,作曲家在创作时,他们是如何将神学的意涵与形象转化成声音语言呢?神圣的启示如果用声音去传达,音乐就是最好的媒介,正符合了犹太神学的仪式行为,同样也符合圣经上谈到神启示的方法。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隐藏的奥秘呢?在〈创世纪〉的记载中,亚当听见神的声音:「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创3:10)同样地,听从上帝的声音也是蒙福的管道:「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世记22:18)。
上帝在创世的时候是依循着神自己的声音(或话语)来传达所要成就的事情,我在撰写这本书之时,就在思想音乐这回事,它应该不只是反映西洋音乐作品风格的发展历史而已,应该是上帝创世的纪录史,音乐也不再是礼拜仪式的途径,积极来说,它应该会超越视觉艺术的既有眼界,是上帝启示整本圣经的途径与方法。本书的研究立基在「音乐神学」的建构与方法应用,将圣经中提及的音乐对照音乐作品有关的圣经故事,或许从这个角度去重新理解作曲家的信仰与创作要素。我曾经在英国求学,并走访过当代作曲家布瑞顿的故居奥德堡,目前是「布瑞顿─皮尔斯基金会」营运的地点。我就从自己熟悉的作曲家开始进行研究,过去的研究侧重于音乐社会学来考察布瑞顿音乐作品中的「英格兰特质」。本书的研究则试图踏在音乐神学的古老巨石之上,借着布瑞顿教会舞台剧的相关作品《挪亚方舟》,作为信仰旅程的起点,一同与布瑞顿踏上这一条敬拜上帝的朝圣之旅。
我写此书的目的,希望用研究音乐与神学两个学门的态度,在布瑞顿作品中找寻上帝的声音,借以提醒我们在音乐敬拜中,别忘记上帝与我们订立的圣约,就如神与挪亚的立约:「我记念我与你们所立的约」(创世记9:15)上帝用声音启示我们,我们同样地也使用声音来敬拜上帝。本书论述的对象除了作曲家的音乐意念与原创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作曲家的信仰探讨,由此深入了解作品的形成,似乎才能解释音乐的语言与信仰的文字彼此相应。因此,希望本书的写作能将一切归荣耀给神,但愿音乐敬拜者能踏上自身的信仰之旅,离开知识理性的城市界限,在音乐中找寻到上帝创造的伊甸园;在音乐天籁中不再凭着眼见,而是信心的领受,聆听在教会上演的布瑞顿作品《挪亚方舟》是充满了发自性灵的赞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