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写在前面 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位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丰富教学内容的老师。
演奏是一门学问,教学更是一门学问。教学没有持续保持升级,学乐器对于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苦刑和煎熬,从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已经可以看出来。
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我们发觉孩子在课堂上越来越坐不住,经常看到的是孩子焦躁、倦怠的眼神。经过了反覆的讨论、思索,我们深深地察觉到乐器教学不管是在内容或是方法上,都到了不得不改弦易辙的时刻!
从 2009 年开始,发表了“新的教学视野”一系列探讨教学内容的文章 (钢琴老师的秘密部落格),提出了我们对未来教学转变的观察。沿着这个方向往前走,陆续自 2010 年开始出版《音符用手抓》启蒙教材系列,就是以探索音乐元素和连结所设计、构想的学习内容,完全跳脱传统只限于视谱和弹奏框架的单一学习方式。重视音乐元素和连结这样的一个方向,正和目前世界上最新的教学趋势不谋而合。
上课打开乐谱看着弹奏,到回课改错的学习方式,我们一定都非常地熟悉,几百年下来一直沿用没有更改。这一切,都可以从距离现在 150 多年前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开始说起,钢琴学习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很多的需求,因此需要大量从事教学的老师。师资供不应求的结果,导致教学市场混乱,学一、两年就可以出师,开始从事教学。这里面还多半是父母为女儿身份加值的嫁妆、在结婚前当作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暂时性工作,一旦结了婚生了小孩,基本上就不会再从事教学。
所以当时教钢琴这个职业,几乎都是女老师的天下,再加上因为教材的匮乏,出版社忙着大量出版乐谱,让学乐器的概念仅仅是乐谱翻译机,把作曲家写作的每个音符从乐谱上翻译出来,整个教学内容混乱随性、没有系 8 整合学习乐器教学的新方法统。这些因素都相当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导致乐器教学向来都不是一个被重视,有规模而健全发展的行业。
没有章法和技术的教学一直到现在,即使在欧美国家也并不少见。别以为欧美国家的老师,都已经用最先进的方法教学。美国知名的钢琴教育家佛洛斯特金尼(Forrest Kinney)在他部落格的文里章就说到,在一次拜访学校的机会里,即兴弹奏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奏做身体的活动,他发现班上所有的学生,和他都有很良好的互动,唯独两个学生没有反应。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学生已经上了好几年的钢琴课。
学习乐器的结果,竟然是使得孩子们对音乐无感,这并不是特例。关于姿势的部分也是,工作室曾经有一个从美国回台的学生,拉圣桑小提琴协奏曲时全身僵硬痛苦不堪,原因是为了达到姿势的要求,使用过高的硬式肩垫,长久下来肩膀酸痛还不自知。许多在欧美力图教学创新的老师,不断持续地大声疾唿:
教学必须要改革,要融入创造力,不要再只教学生看着乐谱弹奏!
足以见得全世界学习乐器的问题,同样都是搞错重点、捡了芝麻(读谱/姿势)丢了西瓜(音乐)的情况。
为什么从前都是这样学习,现在却不能继续?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家长正在改变,大家在时间的分配上都正在改变,就连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日新月异的科技让整个世界不断飞速地在改变,从砍柴挑水的农村生活,到人工智慧的高科技时代,生活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如果教学方式百年不变,只会是学生挫折、家长焦虑,老师绝望的结果。
因此整个教学策略和方向,迫切地需要重新调整。我们从音乐的本质、学习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三个方面,来检视整个乐器学习的方向,整合学习 是改善问题的有效方法。主要重点包括:
‧从整体的角度、重视音乐的元素、让课程学习充满探索的乐趣。
‧主动带领,直接带着孩子做出音乐的样貌,有效帮助消除学习障碍。
‧设计教学元素的连结,结合技巧、即兴和风格的元素,开启创造力发 挥的空间。 从此以后,学习就不再是那样困难又低效率,而是有趣、创新的体验和 探索。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而又挫折的事情,老师的教学也不会再有挫败的无力感。
不管是自有工作室的老师、学校钟点授课的老师或是机构、私人钢琴老 师,整合学习绝对是当今音乐教学必备的利器。在这本书里面,我们整理了整合学习的实用方法,还有长期累积的教学经验,以及来自学生、家长们得 到的互动回馈,和成功案例的详细纪录。
只要有信心照着做,很快就看得到明显的效果。学生学得有成就,老师 也教得有信心! 改变,才能创造未来,让你自信愉快面对明天的教学!
徐珮菡、刘佳杰 2018 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