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之美

墨彩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吃西瓜的六种方法〉闻名的诗人罗青,不只写诗也画画,从小在墨彩名家溥心畲、任博悟习门下习画,四处看画展,他以诗人的灵魂、文人的笔墨,建构出他个人独特的水墨画,因此获奖无数,被楚戈先生赞为「新文人画的起点」。

  在《墨彩之美》他以自身对墨彩画的研究与创作经验,为「墨彩画」正名,从三大方面:绘画美学、古典传统画流变、近代绘画的传承与发扬,切入墨彩画的发展历史、绘画内涵与特质。从「彩墨画」到王维提倡「水墨画」,无须彩色,运用不同墨法呈现「浓、淡、干、湿、燥」五色,形成文人画的传统,搭配赏析〈女史箴图卷〉、〈雪中芭蕉〉、〈清明上河图卷〉等画作。旁及唐、宋、元、明、清及民国以来的重要画家,王维、徐兢、石涛、王原祈、齐白石等,综论、赏析、重估,不只提供绘画相关知识,了解墨彩的历史渊源,还有中国独特的扇面绘画艺术和历史。篇篇新诠古典绘画美学,连接当代社会,配合独创的美学原则,具体而微的说明「墨彩画」的最新发展,并讨论二十世中国艺术史的编写之道,改写千年来的墨彩画史及美学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罗青


  本名罗青哲,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生于青岛。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曾任辅仁大学、政治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所、翻研所、美术系所教授,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明道大学艺术中心主任、英语系主任。一九九三年获傅尔布莱德国际交换教授奖。

  一九七四年获颁第一届中国现代诗奖,国内外获奖无数,被翻译成英、法、德、义、瑞典等十三种语言。画作亦获奖多次,并获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东方美术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术馆、美国圣路易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辽宁省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台湾美术馆等国内外公私立美术馆收藏。曾出版诗集、诗画集、画集、论文集、画论集五十余种。
 

图书目录

〔自序〕
「墨彩画」的再生             
 
上卷 概论篇
中国墨彩美学初探
漫谈中国艺术的特色
论文人水墨画
扇摇风生诗画香---扇画简史
 
中卷 古典篇
雪中芭蕉寓意多──论王维的画艺
被艺术史遗忘的绘画大师──北宋诗书画三绝的徐兢
清明上河图新解
诗中有画画中诗­──论玉涧的《山市晴峦图》
清奇古怪通鬼神──论陈洪绶的画
一唿前后九百年──谈石涛的一开册页
扇摇风生诗画香──扇画简史
 
下卷近代篇
漫谈民国「三石」的书画艺术
第一位名扬世界的中国墨彩画家
雕刻中的石像──苏立文《二十世纪中国艺术》读后〉
 

图书序言

中国墨彩美学初探
 
(一)前言:绘画应以展现「生命力」为主
 
中国艺术的范围广阔,种类繁多,源远流长,代有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能够与时推移,前后连接,绵延不断。就以绘画一项来说,便有壁画、砖画、帛画、绢画……等项目;而以绘画的颜料来分,则有漆画、油画、重彩画、淡彩画、水墨画……等类别。
 
历来艺术史家讨论绘画,多半以绢本与纸本为主,只有在绢本与纸本真迹缺乏的情况下,才转而研究以其他方法制做成的绘画,来证明时代思想风格的演变,以及形式技巧的发展。例如汉、魏、隋、唐各代所留下来的绢本或纸本绘画十分稀少,于是在讨论这一个阶段的绘画时,便不得不大量引用坟墓石室砖画、敦煌石窟壁画、石刻上的画像、佛画中的幡旗、彩漆屏风上的图绘、石棺碑片上的线刻等等,以为自己看法的佐证。可是,一旦绢本或纸本的真迹或材料充足,艺术史家便立刻回过头来,仔细研究论证,而把纸绢以外的品类,放在一边存查。这一点,我们看元明清以来的艺术史研究,便可清楚。这一大段的时间之内,纸绢以外的绘画材料,是十分丰富的,但研究者并没有充分利用。
 
这样的现象,使后来的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历来的艺术史家或评论家,都是士大夫阶级,他们受了阶级观点的限制,有意提高他们所谓的正宗绘画,而故意忽略民间艺术的发展。因此,目前留传下来的画论及绘画史料当中所记载的,多半是所谓的正统或上层建筑的绘画历史,而民间匠意的成就,则付之阙如。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上述种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另有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阶级史观,可以解释得周全。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