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药师做朋友:让药师告诉你如何安全用药

与药师做朋友:让药师告诉你如何安全用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用药安全
  • 药物咨询
  • 药师
  • 健康科普
  • 家庭用药
  • 处方药
  • 非处方药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品知识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过此本《与药师做朋友》集结专业药师的知识精华,将常见的用药问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育民众,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增进更多正确的用药观念,政府也会持续守护民众安全用药,让民众安心用药!——卫生福利部 部长陈时中

  药师公会全联会出版《与药师做朋友》,身为一名药师,也是药政管理机关主管,非常荣幸也很乐意推荐给各位民众,透过浅显易懂及常见的问题回应,让民众能够乐在阅读,丰富知识,用药无疑虑。——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 署长吴秀梅

  散布在全国各个角落的健保药局,民众除可就近前往调剂处方及用药谘询外,也是大家「健康的好邻居」。就如同本书书名「与药师做朋友」一样,不仅是开卷有益,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终生受惠!——卫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 署长李伯璋

  本书以浅简易懂的文字让民众知道药师的工作不只是调剂药物,还能提供卫教谘询及健康知能,药师的角色融入社区、你我的生活,快与药师做朋友吧,让自己活得更健康。——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署长王英伟
 
药理探秘:从分子到临床的药物作用与合理使用指南 作者:李明德 药学博士 出版社:杏林文创 --- 内容简介 《药理探秘:从分子到临床的药物作用与合理使用指南》 是一部面向广大健康关注者、医学初学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药物机理的专业人士的综合性著作。本书旨在系统地梳理现代药物学的核心知识体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剖析药物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如何被设计与开发,以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实现最大疗效与最小风险的目标。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一座连接基础药理学理论与临床应用实践的坚实桥梁。我们深知,药物的有效性不仅仅依赖于其化学结构,更取决于对生命系统复杂反应的深刻洞察。因此,全书内容涵盖了从最微观的分子靶点到宏观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多个层次。 第一部分:药物作用的基石——药理学原理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所有药物作用的基础。我们首先探讨了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即“身体对药物做了什么”的过程。详细阐述了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这四大核心环节。 吸收机制的精细描摹: 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被动扩散的层面,更深入分析了主动转运蛋白(如P-gp)在肠道、血脑屏障中的关键作用,解释了口服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为何存在显著差异。 分布的区域与屏障: 重点讨论了血浆蛋白结合率(Plasma Protein Binding)对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并详细解析了血脑屏障(BBB)和胎盘屏障的结构与功能,为理解特定部位用药的挑战提供了理论依据。 代谢的酶促反应: 深入剖析了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在药物代谢中的核心地位,解释了基因多态性(Pharmacogenetics)如何导致个体间代谢速率的巨大差异,这是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基础。 排泄途径的平衡: 阐述了肾脏和肝脏在药物清除中的协同作用,并讨论了肾功能不全患者调整剂量(Dose Adjustment)的临床必要性。 随后,我们进入药物效应学(Pharmacodynamics, PD)领域,即“药物对身体做了什么”。 受体理论的演进: 从经典的“钥匙与锁”模型出发,详细阐述了激动剂(Agonists)、部分激动剂、拮抗剂(Antagonists)的工作机制,并引入了“契合度”和“内禀活性”等现代概念,解释了受体亚型选择性的重要性。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解读: 教导读者如何准确理解效价强度(Potency,EC50)和最大效应(Emax),并讨论了量效曲线的复杂性,例如对称性、斜率以及毒性反应的阈值。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s): 这一章节详尽分类和解析了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包括PK层面(如竞争CYP酶)和PD层面(如协同或拮抗效应),并提供了基于证据的临床管理策略,强调了潜在致命组合的识别。 第二部分:药物设计与开发——从先导化合物到上市新药 本部分带领读者走入药物研发的幕后,揭示新药从实验室走向病床的漫长而严谨的过程。 药物发现的策略: 探讨了基于靶点(Target-based)和基于表型(Phenotype-based)的筛选方法,包括高通量筛选(HTS)、组合化学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的最新进展。 临床前研究的严谨性: 详细描述了药物毒理学(Toxicology)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模型中的设计要点,特别是长期毒性、生殖毒性以及遗传毒性的评估标准。 临床试验的架构(Phase I-IV): 系统梳理了人体试验的各个阶段目标、设计原则(如随机、双盲、对照)和伦理考量。重点分析了III期试验在确定疗效和风险收益比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上市后监测(Phase IV)对于罕见不良事件发现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临床药物学与治疗学的实践应用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聚焦于常见疾病领域中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 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并重点论述了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的重要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性挑战。讨论了如何根据感染部位、患者肾功能和病原体敏感性进行优化选择。 心血管药物的个体化方案: 分析了抗高血压药物(ACEI/ARB, CCB, 利尿剂)的作用靶点和长期获益。重点剖析了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DOACs)的剂量调整原则,以及如何平衡血栓风险与出血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特殊性: 解释了抗抑郁药(SSRI, SNRI)和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调控,以及为何这些药物的起效往往滞后于血药浓度的稳定。强调了对患者进行副作用教育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特殊人群的用药考量: 专门辟章节讨论了老年患者、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原则。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多重用药、肝肾功能衰退)和儿童剂量的推算方法是本节的重点,旨在避免“成人剂量儿童化”的错误。 第四部分:药物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前沿视角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未来和风险的最小化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监测与报告: 详细介绍了WHO的ADR报告系统,区分了偶合性、剂量依赖性反应,并讨论了如何通过药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的病史采集来识别罕见不良事件。 药物治疗监测(TDM)的价值: 对于具有狭窄治疗窗的药物(如地高辛、苯妥英),系统阐述了TDM的指征、采样时机及浓度解读,帮助读者理解“精准给药”的含义。 新兴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药物再利用(Drug Repurposing)、个性化剂量计算以及预测药物毒性方面的潜力,展望了未来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方向。 《药理探秘》 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思维导引。它要求读者超越“记住某个药的用途”的层面,转而理解“为什么这个药会这样起效”,从而培养出批判性地评估药物信息和安全策略的能力。本书以其详实的资料、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临床实例,是所有致力于科学、安全使用药物的专业人士与学习者不可或缺的案头良伴。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


  使命
  ‧ 运用药学知识进行社区教育与服务。
  ‧ 增进国人用药安全,减少不当的用药。
  ‧ 建立国人正确之医疗用药观念,协助政府降低健保财务负担。
  ‧ 推动药事照护,改善老人及高用药量民众用药安全及品质。
  ‧ 建构台湾为「安全用药 健康台湾」的环境。

  公会网址 www.taiwan-pharma.org.tw/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药师,民众用药安全的把关者╱陈时中
乐在阅读,用药无疑虑╱吴秀梅
健保药局,民众健康的好邻居╱李伯璋
融入社区与你我生活的药师新角色╱王英伟
为你启动「自我照护」的第一步╱古博仁
药师用你听得懂的话,告诉你不懂的「药」事╱赵正睿
重新认识「医药分业」中的药师角色╱林慧玲
解答您我疑惑,减少用药困扰╱蔡建松
有效沟通+适切决策=符合期待的治疗目标╱李宜勋

PART1与药师做朋友
Chapter 1 认识药师与社区药局

Q1:如何识别药师? Q2:在药局内工作的人都是药师吗? Q3:社区健保药局是您的好邻居 Q4:在糖尿病照护上,药师扮演着什么特殊的角色? Q5:社区药局在戒菸治疗上扮演什么角色? Q6:若病人抱怨医师开立处方药无效时,药师是否能经由病人同意加以更改处方药呢?    Q7:药师可以拒绝处方笺之调剂吗? Q8:药师在处方笺调剂结束后,都要把处方笺收回吗? Q9:领药时,可以把不想吃的药退还给药师吗? Q10:药师可以自行更换相同成分但不同厂牌的药品吗? Q11:药局接到处方笺后,其调剂流程如何? Q12:街坊常见的「XX西药房、XX中药房」也是药局吗? Q13:社区药局有哪些业务? Q14:药局悬挂「药师暂停执行业务」标示,还可以买药吗? Q15:接受处方笺调剂还多送赠品的药局,就是好药局? Q16:药妆店也是药局吗? Q17:看诊的病人可以依上次的处方笺直接向药局购买药品吗?

Chapter 2 病人的用药权益
Q18:就诊后,可以请他人代领药品吗? Q19:应该签署「提供就医纪录与结果资讯同意书」让医事人员查询云端药历吗? Q20:拿慢性处方笺到药局领药需要携带健保卡吗? Q21:自费购买的药品都可以退费吗? Q22:「医业分业」对民众有什么好处? Q23:处方笺遗失,还可以领药吗? Q24:在医疗院所开立的处方笺可以拿到其他院所调剂吗? Q25:进口药真的比国产药好? Q26:避免药品短缺,厂商有建立预报机制吗? Q27:台湾有很多新住民朋友,家事繁忙,得了小感冒却没有时间去看医师时,要怎么办?

PART2安全用药保健康
Chapter 3合法药品辨识小常识

Q28:万一买到非法药品,该怎么做? Q29:目前国内药品分类(分级)情形如何? Q30:药师常用的指示药有哪几类药物? Q31:为什么医院拿回来的药都是一药一袋,不是很浪费药袋吗? Q32:媒体上报导的「伪药、禁药、劣药」是什么意思? Q33:什么是「管制药品」?为什么要特别管制? Q34:牙龈膏是药品吗? Q35:家里有没吃完或过期的药品,听说不能乱丢,请问要如何处理? Q36:从医疗院所带回的药品,有锭剂、眼药水、液剂,请问要如何保存? Q37:栓剂应如何保存?若栓剂未使用前即已融化变形,该如何处理? Q38: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如何分别? Q39:如何辨识「健康食品」?

Chapter 4用药指南
Q40:服药时间「每八小时一次」跟「每天三次」,是一样的吗? Q41:家中宠物生病了,可以使用人用的药品吗? Q42:预防高山症的药应该什么时候吃? Q43:身体不舒服,可以使用之前发生同症状时吃剩的药吗? Q44:药瘾患者使用牛奶针抵瘾,是否可以? Q45:何谓药物过敏? Q46:药物过敏时,是否会因停药就消失? Q47:被蜜蜂咬伤,可否擦氨水? Q48:养乐多丶优酪乳真的有益生菌吗? Q49:嘴破时要使用何种药物? Q50:如何正确使用漱口水?儿童可以使用吗? Q51:扭伤时要热敷还是冰敷? Q52:为什么吃药时最好不要喝茶? Q53:哪些药不可以和酒精性饮料併用? Q54:晕车药的用法及服用时机为何?是否有副作用? Q55:如何防止老人忘记吃药或过度吃药? Q56:老人家每天吃药四次,早睡早起怎么办?

Chapter 5中药药膳照护
Q57:西药分为处方药、指示药、成药,那中药呢? Q58:中药会不会因为产地不同,药效有差异? Q59:煎煮中药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Q60:中药该如何保存? Q61:儿童该如何餵食中药粉末? Q62:中药是用来保健还是治疗? Q63:常听人家说中药有分炖补、煎药,是什么用意? Q64:男生也可以喝四物汤吗? Q65:市面上常看到的青草茶是哪一种中药材? Q66:中药、西药一定要分开吃吗? Q67:什么是科学中药? Q68:有关中药的用药问题要找谁谘询呢? Q69:中西医在诊断与药物使用上有何不同? Q70:中药所谓「丸」、「散」、「膏」、「丹」,到底是什么? Q71:医师有分中医及西医,药师也有分中药师及西药师吗?

PART3药品使用停看听
Chapter 6药品资讯站

Q72:口内膏为什么黏不住? Q73:感冒药磨粉后,颜色变黄,有点潮解,是否可用?可放多久? Q74:要防止钙质形成人体无法吸收利用的草酸钙,该少碰哪些食物? Q75:干安能要连续服用多久才可停药? Q76:为什么长水痘不可以用阿斯匹灵? Q77: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药物是否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为何? Q78:三硝基甘油为何不能与威而钢同时使用? Q79:服用悦您定锭®以及利尿剂后,脸部出现潮红,与服用药物有关吗? Q80:服用辅 Q10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chapter 7抗生素、疫苗用药
Q81:为什么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服用完毕,症状好了不能停药吗? Q82:子宫颈癌是否有疫苗?何时可施打? Q83:为什么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 Q84:疫苗预防疾病的有效期为多久? Q85:抗生素是不是最好都要在饭后吃,避免伤胃? Q86:已经完成接种三剂的B肝疫苗,为何检测抗体还是呈现阴性?疫苗是否有问题? Q87:肠病毒有疫苗可以施打吗?该如何预防肠病毒感染? Q88:小孩长水痘是否一定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Q89:感冒发烧时是否可接种感冒疫苗?施打流感疫苗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Q90:打流感疫苗可以揉吗? Q91:癫痫病人注射日本脑炎疫苗,是否会诱发癫痫? Q92:流感疫苗可否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Q93:过敏体质者可以施打流感疫苗吗? Q94:流感疫苗接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Q95:为什么已经打了流感疫苗,还会感冒?需要回诊吗? Q96:如果周遭亲友都打流感疫苗,就会形成群体免疫,所以我不打疫苗,也不会被传染? Q97:流感疫苗开打后,已经打了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还需要再打最新的四价流感疫苗吗? Q98:小孩尚未读小学,今年初次接种流感疫苗,医师说要接种二剂疫苗才有保护效果,第一剂接种公费三价流感疫苗,第二剂可以打四价流感疫苗吗? Q99:对于未吃过鸡蛋的幼儿,无法知道是否对蛋过敏,打流感疫苗前几天须先给幼儿试吃鸡蛋吗? Q100:六个月以下的宝宝,为何没有纳入流感计画接种对象? Q101:学生为何要在校园集中接种流感疫苗?自行前往医疗院所接种不好吗? Q102:学校集中施打无法获知学生疾病史,接种疫苗是否安全?Q103: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是否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Q104:哺乳中的妈妈也能接种流感疫苗吗? Q105:施打活性带状疱疹疫苗,有预防效果吗?

PART4对症下药才有效
Chapter 8日常自我照护Q & A

Q106:医师最近更改我的药,使用后出现全身发痒、眼皮浮肿,是医院药物有问题吗? Q107:要如何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有药物过敏的病人要如何处理? Q108:为什么抽菸会上瘾? Q109:戒菸药品有哪些选择?效果又如何? Q110:戒菸谘询站和戒菸治疗服务有什么不同? Q111:水喝太多会不会导致水中毒? Q112: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Q113:什么状况下要节制饮水? Q114:什么状况下可以自我照护?自我照护未见病情改善,在什么情况下要协助转诊就医?

Chapter 9女性用药Q & A
Q115:如何正确使用RU486(堕胎用药)? Q116:授乳妇女服药期间可以餵母奶吗? Q117:为什么服安胎药后,心跳加快? Q118:怀孕期间可以施打疫苗吗? Q119:医师说孕妇三个月后才能吃综合维他命,四个月后才能吃钙片,为什么时间不一样? Q120:治疗更年期症状的荷尔蒙替代疗法(HRT)是什么? Q121:如何避免停经后的骨质疏松症?

Chapter 10儿童用药Q & A
Q122:孩子吃了治疗气喘的药,晚上却变得很躁动,为什么? Q123:长大了再注射生长激素还有助于长高吗? Q124:餵食婴幼儿药品可用果汁或牛奶吗?小孩服药时有什么建议吗? Q125:为什么小孩吃完感冒药后一直睡?

Chapter 11感冒发烧用药Q & A
Q126:发烧时,耳温、肛温及额温有何不同? Q127:感冒药水为什么喝久会成习惯? Q128:轻微头痛或肠胃不适,找不到医院诊所看病,要怎么办呢? Q129:感冒的症状改善后,可否自行停药? Q130:流行性感冒与一般感冒有什不同? Q131:克流感药品的用法用量怎么分呢?

Chapter 12消炎止痛用药Q & A
Q132:医师有开止痛药,因为怕伤肝,若已经不会痛了,是否可自行停药? Q133:阿斯匹灵和普拿疼的差别?偏头痛服用阿斯匹灵或普拿疼何者较有效? Q134:普拿疼会不会伤肝?服用后是否会失眠? Q135:普拿疼加强锭是什么? Q136:强效麻醉止痛贴布Durogesic®要怎么使用? Q137:一般外用止痛贴布,如何使用最好?

Chapter 13胃肠肝胆疾病用药Q & A
Q138:肝指数AST、ALT不正常就是肝病吗? Q139:听说政府将C肝新药列入健保给付,有什么条件呢? Q140:使用「浣肠剂」,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Q141:胃肠不好,在服用抗生素时是否需要配服胃药? Q142:胃药服用过量有何副作用? Q143:软便剂的功效为何?是否有副作用? Q144:如何使用膨胀性泻剂? Q145:长期服用乐可舒锭(Dulcolax®)是否会产生依赖性? Q146:肛门浣肠剂或缓泻剂是否可做减肥用?

Chapter 14心血管疾病用药Q & A
Q147:如何正确量血压?应注意哪些影响血压的事项?正确量血压的最佳时机为何? Q148:感冒时可停用降血压药吗? Q149:高血压病人之前服用ACEI会咳嗽,后来医师改成好悦您(Hyzaar®),也会干咳,觉得喉咙有东西哽塞,是不是该药引起的? Q150:何谓高密度胆固醇与低密度胆固醇? Q151:建议卫生福利部将治疗心绞痛的处方用药「耐绞宁」,改列为指示用药,让民众可就近在药局合法购买好吗? Q152:请问动脉硬化会引起哪些併发症? Q153:服用降血压药会影响性功能,造成性冷感吗? Q154:降血压药物什么时候使用最合适? Q155:高血压病人,饮食方面须注意什么?  Q156:服用降血压药物可以停药吗?要吃一辈子吗? Q157:服用降血压药会伤肝肾吗?

Chapter 15新陈代谢疾病用药Q & A
Q158:何谓新陈代谢症候群? Q159:胰岛素针剂忘了放冰箱保存,还可以用吗? Q160:糖尿病病人喝奶粉好?还是补体素好? Q161:糖化血色素是什么?跟糖尿病有什关系? Q162:妊娠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目标为何? Q163:为什么儿童不适用于积极血糖控制? Q164:使用胰岛素有什么注意事项? Q165: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Q166:施打胰岛素部位有哪些注意事项? Q167:痛风要少吃普林类食物,普林类食物到底有哪些? Q168: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何不同? Q169:有预防痛风发作的药品吗? Q170:听说治疗痛风的药品可能导致与基因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请问在服用之前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查吗? Q171:每次服用秋水仙素来缓解痛风症状就会出现腹泻现象,是对药物过敏吗?

Chapter 16胸腔╱唿吸道疾病用药Q&A
Q172:为什么有些肺结核病人吃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痛风症状? Q173:五岁孩子一直咳嗽,为什么医师却开了止喘的药? Q174:医师开立类固醇控制孩子的气喘,家长是否须过度的担心?  Q175:为了预防运动时气喘发作,应该如何使用预防性药品? Q176:为什么肺阻塞病人需要戒菸? Q177:为什么肺阻塞病人须优先使用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 Q178:肺阻塞病人的非药物治疗有哪些? Q179:肺阻塞病人要不要施打疫苗? Q180:最常用于治疗肺阻塞急性恶化的药物是什么?

Chapter 17肾脏疾病用药Q&A
Q181:洗肾病人为什么钙片要和饭一起咀嚼? Q182:一般人说的「败肾」是指肾脏病吗? Q183:到底是西药还是中药会伤肾?

Chapter 18泌尿道系统用药Q&A
Q184:服用治疗摄护腺肥大的药品有哪些注意事项? Q185:服用哪些处方药物会导致尿失禁? Q186:反覆泌尿道感染需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吗?

Chapter 19精神科用药Q&A
Q187:对安眠药应有什么正确的观念? Q188:安眠药有什么副作用? Q189:睡眠卫生应该怎么做? Q190:是不是精神科的药都会造成体重增加?

Chapter 20失智用药Q&A
Q191:西方医学界把阿海默症又叫做第三型糖尿病?怎么解释呢? Q192:循利宁对预防阿海默症有效吗?

Chapter 21蚕豆症用药Q&A
Q193:蚕豆症病人可服用盘尼西林吗? Q194:蚕豆症病人可以用阿斯匹林aspirin与含水银药膏 silver sulfadiazine(烫伤药膏)?

Chapter 22「性」福照护 Q&A
Q195:如何关心慢性病病人的「性」福? Q196:如何帮助糖尿病病人重拾「性」心? Q197:哪些药物会让人性趣缺缺? Q198:哪些药物会引起「男性女乳症」?

Chapter 23皮肤疾病用药Q&A
Q199:有灰指甲,但肝功能又不好,可以吃药吗? Q200:得了香港脚,怎么办? Q201:外用药膏应该怎么擦? Q202:湿疹如何治疗? Q203:干癣常见的治疗药品有哪些? Q204:为什么皮肤病涂了药膏,吃了药,暂时获得改善,但过一阵子又复发?

Chapter 24保健医美用药Q&A
Q205: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愈高愈好?又该如何选择? Q206:选用身体清洁用品,要注意什么? Q207:去头皮屑产品怎么用最好? Q208:玻尿酸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 Q209:多次注射玻尿酸对身体会有伤害吗? Q210:肥胖减重有药物可以帮助吗? Q211:市售沐浴乳所含防腐剂会致癌吗? Q212:如何选用保健食品? Q213:戒糖真的可以减肥吗? Q214:利用胶原蛋白来除皱,用吃的还是抹的才有效? Q215:雷射磨皮医美手术后要如何自我照护?

 

图书序言



药师,民众用药安全的把关者

卫生福利部 部长 陈时中


  我国引以为傲的健保制度下,医药专业人员在各工作岗位发挥长才,让彼此间团结一致,守护民众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国民平均寿命逐年增加,疾病型态改变朝向慢性病型态为主,民众的用药问题更为多元及复杂,药师的专业也扩展,从调剂、谘询、药事服务到公共卫生服务等,成为民众用药安全把关者。

  我国社区药局蓬勃发展至目前已有7,997家,分布密度之高,社区药局已俨然成为守护民众健康的好厝边,民众遇到用药问题,可持处方笺就近至社区药局进行用药谘询,提供个人化的用药教育。

  透过此本《与药师做朋友──让药师告诉你如何安全用药》集结专业药师的知识精华,将常见的用药问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育民众,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增进更多正确的用药观念,政府也会持续守护民众安全用药,让民众安心用药!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每次到醫院看診,拿到一堆藥單,回家後就開始面臨一連串的「人生難題」,像是這個藥到底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一天要吃幾次?有沒有什麼禁忌?尤其是有時候情況緊急,或者當下太疲累,常常就憑著模糊的印象或藥師簡短的幾句話就過去了。久而久之,就累積了很多關於用藥的疑慮,總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把藥物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甚至可能因此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風險。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的書名,真的太貼切了,它點出了我一直以來最需要的「藥師的專業指導」和「朋友般的親切感」。我最想知道的是,書中會不會深入講解「藥物劑量的掌握」?例如,成人和小孩的劑量如何換算?同一種藥物,為什麼不同人吃的劑量會不一樣?還有,關於「非處方用藥」的選擇,市面上有很多成藥,我們該如何判斷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有沒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可以遵循?我一直覺得,了解自己的用藥,就像了解自己的身體一樣重要,這本書的出現,讓我看到了可以更主動、更聰明地掌握自己健康的大門。

评分

最近家裡長輩的身體狀況比較多,常常需要用藥,有時候看著他們為了吃藥而煩惱,心裡也跟著揪心。我一直很想幫忙,但又覺得自己對藥物的了解太少,總怕幫倒ं忙。這本書《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很溫暖,好像有一位很親切的藥師,願意把她的專業知識,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我尤其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兒童用藥」的篇章。小孩生病最讓家長擔心了,除了劑量問題,有時候餵藥就是一大挑戰,也不知道哪些藥是比較安全、副作用比較小的。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關於兒童用藥的原則、劑量換算的小技巧,還有如何讓孩子比較願意吃藥的方法,那對我來說,真的會是無價的寶藏。另外,我也對「慢性病用藥」的議題很有興趣。很多長輩都有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每天都要吞好幾種藥,長期下來,會不會有什麼累積性的副作用?該如何判斷藥物是否還有效?或者什麼時候需要調整藥物?這些問題,總是困擾著我。這本書的出現,讓我看到了一線希望,希望能藉由這本書,更深入地了解這些知識,成為家人健康的得力助手。

评分

常常在電視上看到關於藥物安全的新聞,有時候會覺得很緊張,不知道自己平常吃的藥會不會有問題。所以,當我看到《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這本書的時候,心裡就覺得一股踏實感。我期待書中能為我們提供一些「辨識劣藥或過期藥」的實用技巧。畢竟,我們都不是專業的,有時候很難分辨藥品的真偽或是否已經失效,如果能學到一些簡單易懂的方法,就能大大降低誤用藥物的風險。另外,我也很想了解「居家藥品管理」的知識。家裡常常會囤積一些藥,該如何妥善地分類、保存,才能確保它們的藥效,並且避免被小孩誤食?書中如果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像是藥箱的擺放、藥品的定期檢查等等,那對我來說,會非常有幫助。我認為,了解藥物,就是了解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這本書正好能為我們打開這扇門。

评分

從小到大,生病吃藥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經歷,但總覺得自己對於「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這件事,始終停留在一個比較表面的階段。即使看了醫生,拿了藥,心裡還是會有很多小小的疑問,例如,這個藥的藥理作用是什麼?它到底是怎麼幫助我恢復健康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潛在風險有哪些?因此,當我看到《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這本書的標題時,眼睛都亮了起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針對「藥物的種類與用途」做一個比較系統性的介紹,像是抗生素、消炎藥、鎮靜劑等等,它們各自的適用範圍、作用機轉,以及最重要的,使用時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另外,我也對「藥物成癮性」這個議題充滿好奇。有些藥物,像是安眠藥或止痛藥,長期使用會不會有依賴性?該如何避免藥物成癮,或者在需要時,如何安全地減量或停藥?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很關心的問題,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我更專業、更清晰的解答,讓我對自己的用藥有更全面的認識。

评分

天啊,最近家裡人身體總有些小狀況,跑醫院、看醫生、拿藥,忙得我團團轉,有時候拿到藥,心裡總有點毛毛的,不知道這個藥怎麼吃才對,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以前都是聽醫師講,但醫師時間很寶貴,很多細節也來不及問清楚。看到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的書名,簡直就像是我心裡期待已久的一盞明燈!書名就這麼貼心,直接把「藥師」請出來,而且是「做朋友」的語氣,感覺就不會那麼生硬,好像藥師就在我身邊,隨時可以諮詢一樣。我尤其期待書中能詳細講解常見的用藥問題,像是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這些,它們的成分、作用、還有最重要的「注意事項」是什麼?有沒有什麼食物是不能跟藥一起吃的?什麼時間吃最好?這些細節對我這種藥物小白來說,真的太重要了!有時候看到藥瓶上密密麻麻的說明,簡直比天書還難懂,希望這本書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這些知識傳達給我,讓我不再對用藥感到恐懼,而是能更安心、更有效率地使用藥物,讓家人健康,我也才能放心。我覺得,了解藥物的正確用法,不只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對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投資,這本書正好能幫我打下這個基礎。

评分

平常在藥局拿藥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藥師會簡單交代幾句,但我常常因為手忙腳亂,或是當下聽不太懂,就讓很多重要的資訊錯過了。等到回家後,有疑問又不想再跑一趟藥局,只能自己猜測,或是上網搜尋,但網路上資訊太多太雜,有時候反而更讓人無所適從。所以,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的出現,根本就是及時雨!我非常好奇,書裡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藥物交互作用」的知識?例如,我同時有在吃慢性病的藥,如果再感冒需要吃感冒藥,要怎麼知道這兩種藥會不會有衝突?這是我一直很擔心的一點,畢竟年輕時因為不懂事,隨意混搭用藥,差點出了大問題。還有,書中會不會談到「藥物的儲存」?有些藥要放冰箱,有些不能曬太陽,這些小細節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是影響藥效和安全的重要關鍵。我一直覺得,藥師是醫藥領域的第一線專家,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絕對比網路上的資訊來得可靠。我很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學到更多實用的技巧,讓我在照顧家人健康上,能更有信心,也更能避免不必要的用藥風險。

评分

我常常覺得,身為一個現代人,了解一些基礎的醫藥知識,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用藥這方面。過去,我對藥物的理解,大多僅限於「吃下去就會好」的程度,對於背後的原理、潛在的風險,以及如何最大化藥效,總是懵懵懂懂。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的書名,給了我一種非常親切、毫無距離感的感覺,好像真的能透過這本書,與一位專業的藥師建立起友善的互動。我特別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藥物過敏」的知識,例如,哪些人比較容易產生藥物過敏?常見的過敏症狀有哪些?一旦發生藥物過敏,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還有,我也對「特殊族群的用藥」很有興趣,像是孕婦、哺乳期婦女、老年人,甚至是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他們的用藥原則和注意事項,一定和一般人很不一樣,如果書裡能涵蓋這些內容,那對我來說,將會是極大的幫助。我相信,透過這本書,我能夠更積極、更主動地掌握自己的用藥安全。

评分

過去在求學時期,對於藥物相關的知識,真的可以說是零概念,畢業後進入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很多時候都是依賴醫師或藥師的指示,但總覺得自己好像少了點什麼,對「為什麼要這樣吃藥」總是一知半解,有時候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擔憂。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聽起來就充滿了親切感,而且是「藥師」親自「告訴你」,這點真的太吸引人了。我非常期待書裡能深入探討「正確服藥時間」的重要性,例如,有些藥飯前吃、有些飯後吃,甚至有些藥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服用,這些細節我總是很難記全,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如果書裡能解釋清楚,並且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記憶方法,那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再者,我也對「藥物副作用的辨識與處理」這個主題很感興趣。有時候吃了藥,身體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反應,但又不敢確定是不是藥物引起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常見的副作用,以及遇到這些情況時,應該如何應對的指南,那將大大減輕我的焦慮。

评分

我一直覺得,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而「安全用藥」絕對是守護這份財富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資訊不足,或者對藥物的認識不夠深入,而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擔憂,甚至因此錯失了藥物的最佳療效。這本《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的書名,讓我感受到一種溫暖的陪伴和專業的引導。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特定疾病的用藥指南」?例如,針對常見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有哪些常用的藥物,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以及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併發症」?還有,我也對「預防醫學與藥物」這個概念很有興趣。除了治療疾病,藥物在預防某些疾病方面,例如疫苗、補充劑等,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預防性藥物?我相信,透過這本書,我能獲得更全面、更具體的用藥知識,成為自己健康最聰明的管家。

评分

每次看到藥師在藥局裡忙碌的身影,都覺得他們真的好專業、好厲害,但同時也覺得,他們掌握了好多我們一般人不懂的知識。平常去拿藥,藥師說的那些專業術語,有時候聽得一頭霧水,回家後也常常忘記。所以,當我看到《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這本書的時候,簡直覺得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最期待書中能有關於「藥物諮詢的技巧」的部分。當我去藥局或診所時,我應該問藥師哪些問題,才能得到最有效、最完整的資訊?如何才能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症狀和疑慮,以便藥師能給予最適合的建議?另外,我也對「中西藥的交互作用」這個主題很感興趣。很多長輩都有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的習慣,但這兩種藥物之間會不會有衝突?有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果書裡能在這方面提供一些指引,那將會非常有幫助,讓我可以更安心地在兩者之間做選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