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大未来 台湾第一本智慧医疗关键报告

AI医疗大未来 台湾第一本智慧医疗关键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彻底运用医疗AI,就不会有付不起的医疗大未来」
「投资医疗AI ,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没有AI,就没有精准医疗」

  这几年AI 卷土重来,在许多产业掀起革命,也有不少科技业者尝试跨入医疗领域。就医疗而言,应用AI 早已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非做不可,也不能再等了。

  台湾已经迈入高龄社会,随着人口老化,我们需要投入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多;加上少子化影响,人力资源短缺,医护人员得照顾的病人越来越多,每个人能被分配到的资源变得稀少又难得,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如果能够彻底运用AI 的侦测、预测与预防的技术,就有机会解决长照及其他医疗的重大问题。AI 已成为医疗必要的基础建设,投资AI 就是投资自己和子子孙孙健康的未来。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医疗AI和你有什么关系?了解最新的医疗AI科技,是你未来健康的保障。

本书特色

  1.    全台第一本讨论医疗AI趋势专书,不同一般产业分析观点,而是与读者分享来自医疗第一线的观察,实属难得。

  2.    作者李友专同时拥有医学与资讯双项专业,20~30年前即投入医疗AI临床研究与应用,是台湾医疗AI先驱,经常奔走国际推广台湾经验,也促成多项国际合作并屡获殊荣肯定,其影响力不言可喻。

  3.    每个章节可独立成篇阅读,对于不熟悉医疗AI领域的一般读者,不会有阅读压力。文末的「医疗AI讨论区」专栏也提出更多个人观点与观察。

郑重推荐

  吴成文(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家卫生研究院创院院长)
  陈时中(卫生福利部部长)
  李伯璋(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
  张善政(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会长、前行政院长)
  李祖德(汉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台北医学大学董事)
  邱文达(美国AHMC医疗集团共同执行长、卫生福利部前部长)
  施振荣(宏碁集团创办人、宏碁基金会董事长)
  吴良襄 (永龄健康基金会执行副董 )
  林丕容(大学眼科集团总院长、博客来数位科技公司董事长)
  林建煌(台北医学大学校长)
  阎 云(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总召集人)
  郭旭崧(国立阳明大学校长)
  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杜奕瑾(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创办人)
  刘永弘(康联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黄威达(睿传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陈俊嘉(永悦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世文(六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本书叙述人工智慧不仅将撞击产业,更可在人类的健康医疗扮演关键性的变革,如何挑战未来AI于精准医疗必然之关键科技,是当下所有的医事人员,无论是临床医学研究者或是照护团队,必须迎头赶上的能力。李友专教授的《AI医疗大未来》正道出这一波为人类而生的AI智慧医疗新纪元。──(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家卫生研究院创院院长吴成文)

  人工智慧的浪潮唿啸而来,您准备好了吗?本书集结医疗 AI 的 七大应用,为大健康产业开拓新蓝海,在这个 AI 翻转一切的时代,让我们跟着李友专院长的脚步,投资自己,拥抱 AI 医疗新未来!──(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李伯璋)

  AI发展已超过五十年,如今已在各行业全面展开应用,台湾资通讯产业居全球重要地位,加上台湾拥有一流的医疗人才,且医疗水准及健保制度受国际称赞,李院长在新书中现身说法,在此推荐给对AI应用在ICT+医疗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宏碁集团创办人、宏碁基金会董事长施振荣)

  人工智慧形成单一学门已超过一甲子,其间的发展数经起伏。近来借助飞越进步的科技,蠢动升温之际似渐蕴酿成一股锐不可挡的趋势。健康医疗领域随着各种组学蓬勃发展,每日都有巨量的资料等待被揭露与探索。永龄健康基金会长期关注并支持人工智慧于此的应用,期待人类的健康福祉因此更加向前推进。李院长杰出的研究与其专业,正是台湾生技医药产业创新所最需要的。──(永龄健康基金会执行副董吴良襄 )

  AI人工智慧时代来临,李友专教授以医疗大数据为经,临床医疗为纬,勾勒人工智慧医疗,开创医生、病人、医院三赢的未来趋势与美好愿景。──(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林建煌)

  人口老化的未来,医疗资源相对稀少的条件下,如何继续提供好的医疗品质,是全球科学家的大哉问。李院长为我们展现为人类而生的医疗AI,如何协助病人、医生及医院共创多赢,亦不忘医者同理关怀的人性面,令人激赏。──(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总召集人阎云)

  AI的领域无远弗届,我的好友李友专院长,深入浅出,毕其一生功力完成台湾第一本呈现AI如何翻转医疗全貌的书,不仅是医学生必读,也值得每一位关心医疗的人细细品味,郑重推荐!──(国立阳明大学校长郭旭崧)

  李博士兼具临床医疗和生物资讯双重的domain knowledge,近年深耕于AI在医疗相关领域的应用。本书的完成,既代表了他个人多年跨领域整合的努力,也标示出台湾医疗奇蹟的下一个可能性。相信将为医疗健康及相关管理、教育、研究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和长远的影响力。──(康联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弘 )

  从资讯工程进入数据科技时代,再应用到健康科技界,实践一直是此产业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较于网际网路发展崛起的过程,人工智慧这条路更显得漫长,也更值得期待。李友专院长集医学与资讯之长,深知医疗产业的迫切需要,相信教授此书能带给千万有志之士一个指引,如书中所言:「让那股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用电脑做出点什么的热忱火苗,在更多人心中延烧」,功德无量!── (睿传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威达)

  永悦肩负全球众多大型企业员工健康照护的重责大任,开发出H2U健康ATM与H2U 企业员工健康解决方案,如何有效运用数据与互联网平台,提供高效职护服务,促进员工健康,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李院长身兼医学实务与数据分析应用的领导巨擘,以简鍊文字与清晰图表点出未来AI医疗大趋势,正是致力医疗创新者的一盏明灯。──(永悦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嘉)

  【宏碁基金会、永龄健康基金会、六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推动公益赠书计划‧守护医疗未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友专(Yu-Chuan Jack Li)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特聘教授暨院长、万芳医院皮肤科暨雷射美容中心主任。台湾病历电子化重要推手之一,也是台湾医学资讯及人工智慧于临床应用之先驱。自1993年起投入人工智慧于医疗应用研发至今。曾获2017国际健康资讯学院(IAHSI)创始院士、2015中华民国资讯产业最高桂冠-杰出资讯人才奖、2010美国医学资讯学院(ACMI)院士、2010澳洲医学资讯学院(ACHI)院士、2001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学历:1994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资讯博士、1991年-台北医学大学医学士

採访整理/谢其濬

  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英国史特灵大学出版硕士、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现从事文字工作。

採访整理/林怡秀

  中正大学企业管理硕士,13年以上行销业务与专案管理实务经验,现为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专案经理兼院长特助。

图书目录

推荐序:病人第一,才是我们期待的医疗人工智慧
推荐序:眼科医师看到的AI医疗大未来
自序:医疗,AI与我

第一章、AI启动医疗4.0时代
1-1、AI是人类救星?
1-2、人工智慧颠覆产业
1-3、医疗AI先行者们

第二章、医疗AI的应用
2-1、大数据分析防患未然
2-2、初筛、挂号,动口不动手
2-3、AI把关,用药更安全
2-4、降低医疗错误
2-5、智慧病房及住院品质提升
2-6、慢性病、长期照护的应用
2-7、生活习惯的自我管理

第三章、AI成为医疗守门人
3-1、提升医疗品质
3-2、没有AI,就没有精准医疗
3-3、AI翻转医疗

第四章、医疗AI新未来
4-1、快步走向医疗AI未来
4-2、台湾坐拥金山银山
4-3、AI展现人工同理心
4-4、未来的挑战

附录
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内容试阅一】

〈AI把关,用药更安全〉 (节录自本书第二章第三节)


台湾用药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数量相当惊人,总人口虽然只有2,300万,每一年全台医疗院所开出的处方笺却高达3亿6,000万张,健保局给付的药品费用一年高达1,200亿元。

根据行政院主计处调查,2016年家庭消费支出结构按消费型态区分,食品饮料及菸草占15.76%,医疗保健花费占15.33%。也就是说,台湾人每100元的花费,有15元用在吃饭,也有15元用在看病吃药,「吃药」几乎跟「吃饭」一样重要了。

如此庞大的用药量,相对出现问题的机率也会增加,不论大医院或小诊所都可能曾发生药物剂量错误、使用方式混淆等用药疏失,轻则伤身,重则致命。

医疗用药过程可区分为四个阶段:从医师开处方笺(Prescribe)、药师调剂(Dispense)、住院给药(Administration)到病人服药遵从性(Compliance),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错误,若能透过AI把关,便能在问题发生前将之「拦截」,有效降低用药错误的机率。

以AI做为用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医疗早期阶段捕捉不适当用药处方,不仅确保病人安全与品质,更能减少后续衍生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第一阶段:AESOP预警拦截问题处方

就医师开处方笺来说,AI可以扮演很好的守门人角色。

医师每天得开出许多处方笺,药方和病症并非绝对的一对一恆等式,而是一对多、多对一,乃至多对多的复杂交错关系,光是普拿疼一种药,就可以用在1,500种疾病上,要做出百分之百正确的下药判断,对医师也是很大的考验。

据估,台湾一年约有1,800万张的不适当处方笺,大约是台湾每年3亿6,000万张处方笺中的5%,这个比例和美国相当也接近全球平均。

在这5%之中,很大比例是不小心多开或少开几颗无害的药,或诊断不精确的情况,看似不严重,仍然不可不慎,开错药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甚至会致命,过去就曾发生过某医院开错剂量,将每次0.5颗的剂量开成每次5颗,导致病人一次吃下十倍剂量而致死的案例。相对而言,利用简单条件式就可以阻挡用药剂量明显过高或过低的错误,但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则需要较强大的AI系统才能诊断。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