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怎麼瞭? 從常見的5大癥狀解答各式疑問

醫師,我怎麼瞭? 從常見的5大癥狀解答各式疑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疾病是什麼?又為何會讓病人如此痛苦?
  讓病理專科醫師告訴你
  與五大常見癥狀相關的疼痛和不適
  肚子疼痛 胸口不舒服 呼吸睏難 體溫飆高 頭暈目眩

  在網路上擁有近十萬粉絲的病理醫師YANDEL(Dr_yandel)
  將他自身在診間最常遇到的5大癥狀──
  肚子疼痛 胸口不舒服 呼吸睏難 體溫飆高 頭暈目眩
  以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其原因及機轉。

  「瞭解癥狀」,也就是瞭解導緻癥狀的「疼痛的本體」。
  再從「疼痛的本體」去尋找造成癥狀的「疾病」。
  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應該像這樣傾聽患者的主訴、貼近患者的感覺,
  並從「認識癥狀,進而探索疾病」,去考慮如何減輕患者的疼痛。

  患者控訴的「疼痛」,很有可能就是來自於某種疾病的副産物。
  但是對於患者來說,比起幫他們的疾病冠上某個病名,患者應該更希望有人能趕快幫他脫離苦海。
  除瞭疾病之外也要記得觀察病徵,看看患者的癥狀,這樣纔是為患者看診的真正意義。

好評推薦

  ◎日本AMAZON★★★★★好評
  ‧YANDEL醫師從常見的癥狀去探討疾病的根源。這樣的思考過程及研究方式對於一般的中年人也相當有參考價值,邁入中年的人應該要人手一本。

  ‧雖然我不是醫療從業人員,但有讀這本書真是太好瞭。包含從癥狀可以瞭解的事情,或者不能輕易下判斷的事情等,對於往後的生活相當有幫助。

  ‧書中的解說相當容易懂,在要如何錶達癥狀、醫師想要得到什麼資訊、看診時必須要說明的事情都有很具體的描述。

  ‧雖然對於醫療不是很瞭解,但當我住院、在麵對護理師及醫師探視所提齣的各種問題時,就想起瞭書中的內容。

  ‧因為是從很容易瞭解的癥狀觀察及診斷等寫起,因此就算當成一般的傢庭醫療讀物,在想要傳達自己的癥狀給醫師時也很有幫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市原真 Shin Ichihara


  1978年生,2003年北海道大學醫學部畢業。為醫學博士、病理專科醫師、臨床檢查管理醫師、細胞學專科醫師。現任劄幌厚生醫院病理診斷科主任醫師。在網路上另有「病理醫師YANDEL」的響亮名號。

 

圖書目錄

前言
1章 認識疼痛,與疼痛戰鬥
1-1何謂疼痛,何謂癥狀
1-2疼痛有什麼種類?疼痛的理由是什麼?
1-3分析疼痛,瞭解痛苦
1-4科普一下,當一下專傢吧
 
2章 腹痛

2-1腹痛的各種特色:腹痛的呈現方式
2-2腹痛的分類:腹痛是誰害的?
2-3先以「疾病學」來學習腹痛吧
2-4雖然運用疾病學解析瞭「疾病」…
2-5現在以「癥候學」來學習腹痛吧
2-6盡情使用「起加緩位他時間」
 
3章 胸部不適、胸痛
3-1胸部不適的各種特色:胸痛的呈現方式
3-2胸部不適的分類:胸痛是誰害的?
3-3是否與心髒有關係呢?
3-4must rule-out與「氧路觀聽診器」
3-5心髒引發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6大血管引發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7與心膜或胸膜有關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8肺部引發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9消化道引發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10肌肉、骨骼、神經引發的胸部不適是什麼感覺?
3-11以「癥候學」來學習胸痛吧
3-12再多問一點!接著輪到「起加緩強位他時間」上場瞭
 
4章 呼吸睏難
4-1容易危及生命的呼吸睏難
4-2呼吸是什麼?呼吸齣現異常又是怎麼迴事?
4-3呼吸睏難患者的必備檢查資料
4-4來看看正常呼吸的運作
4-5來看看呼吸睏難的3種異常
4-6診療呼吸睏難患者的方式
 
5章 發燒與體溫過高
5-1「發燒」與「體溫過高」不是一樣嗎?
5-2調節體溫的運作──人體會自動調節體溫
5-3發燒──身體「主動」想要提升體溫的時候
5-4體溫過高──身體「不想要」提升體溫,體溫卻自行上升的時候
5-5發燒時要注意什麼呢?
5-6關於感染
 
6章 暈眩
6-1暈眩的各種特色:暈眩的呈現方式
6-2暈眩的分類:暈眩是誰害的?
6-3暈眩的「起加緩強位他時間」
 

圖書序言

1章 認識疼痛,與疼痛戰鬥
 
1-4科普一下,當一下專傢吧
 
談到疼痛的原因,還有疼痛究竟是齣自於何處時,其實隻有以下這3種外加1種例外而已!
 
(1)發炎的時候
 
(2)受到拉扯或壓迫的時候
 
(3)感受到異常熱或冷的時候
 
例外:傳導疼痛的神經發生異常的時候
 
答案就隻有這些種類而已。我們就來依序看看吧。
 
(1)炎癥引發的疼痛
 
所謂的炎癥,就是在受傷或是受到細菌攻擊時,身體為瞭趕走壞東西所産生的反應。齣現炎癥的地方會變得血流旺盛,聚集嗜中性白血球和淋巴球等細胞來攻擊壞人。另外在血管中裏麵,還會發散齣稱為發痛物質的東西。當這個發痛物質碰到周圍的神經之後,就會讓人感受到疼痛瞭。
 
「明明隻要專心攻擊就好,為什麼還要特地放齣讓人感到疼痛的物質啦!」
 
說得一點也沒錯。但是人類要維持生命,就必須讓雷達進行運作。因為有雷達好好發齣警訊,纔能讓人類成功避開危險。
 
要有效地抑製來自炎癥的疼痛,我們可以使用讓身體不會製造發痛物質的藥物,或是就算身體放齣瞭發痛物質,神經也不會有感覺的藥物。這些就是大傢一般常見的鎮痛劑(口服藥、貼布等)。
 
(2)延展或壓迫引發的疼痛
 
用指甲猛力按壓或捏起皮膚時,我們都會感覺到疼痛。這種疼痛並不是來自於發痛物質,而是「神經直接受到拉扯或按壓的疼痛」。
 
這個結論其實意外地重要。被彆人捏瞭一把覺得很痛的時候,大傢會服用市售的鎮痛劑嗎?我們心裏隻會想著「快點放開你的手!」;在錶演搞笑相聲時如果頭頂上有臉盆要砸下來,是不是隻要事先貼好貼布就不會覺得痛瞭?實際上還是一樣會痛的不得瞭,甚至還會受到一點心理創傷。
 
若要消除這種來自延展或壓迫等物理刺激的疼痛,第一要件就是先排除這些物理刺激的來源。
 
(3)異常高溫或低溫引發的疼痛
 
當我們一直握著冰塊時,手就會變得越來越痛對吧?直接用手觸摸熱的平底鍋不但會覺得很燙,也會多多少少感覺到疼痛吧。這些情景我們大概都能想像得齣來。這就是那個。是個很重要的疼痛原因。
 
不過……疾病造成的體溫變化並不會成為身體的疼痛來源。例如當身體因為感染而齣現40℃高燒時,全身上下感受到的關節痛其實是來自炎癥,或是受到血管擴張的壓迫,與異常高溫引發的疼痛不一樣。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