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代剧场四十年

台湾当代剧场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台湾当代剧场发展轨迹四十年论坛」内容编辑而成,两场演讲、两场座谈,加上十八篇学者及评论家发表的专文,以1978年兰陵剧坊的成立作为台湾当代戏剧的关键年代,进行历史脉络的书写。各篇论题从不同面向观察台湾的剧场现象,探讨台湾现代剧场的发展历史,论述清晰,结构严谨,是了解台湾剧场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书特色

  记录了台湾戏剧发展迄今最多元而清晰的脉络,从不同面向观察台湾的剧场现象,探讨台湾现代剧场的发展历史,论述清晰,结构严谨,是了解台湾剧场史的关键要书。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于善禄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林于竝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副教授暨学生事务长



 

图书目录

序 林曼丽  
序 吴静吉
编者序 书写台湾剧场的历史脉络 林于竝
编者序 一切才正要开始 于善禄
 
专题演讲
行走剧场四十年的会心体验 吴静吉
现代剧场的台湾脉络 邱坤良
 
论坛专文
01史观.观史——以台湾现代戏剧史为例 于善禄
02台湾现代戏剧发展三阶段论中的兰陵剧坊 李立亨
03身体技术作为表演系统——八○年代实验剧展至今的身体训练 叶根泉
04全球化时代的戏剧史书写策略——亚洲国际艺术与区域性美学板块形构初探 周慧玲
05北回归线以南、中央山脉以西——追记1990年代台南、屏东在地小剧场发展阶段 杨美英
06从多元表演空间检视台南现代剧场发展轨迹 厉复平
07台湾社区剧场发展三十年的回顾与省思(1989-2018) 王婉容
08台湾戏剧教育的流变 容淑华
09当代台湾儿童剧场的意境表现 谢鸿文
10台湾音乐剧发展的危机与转机——回顾原创音乐剧三十年 林采韵
11台湾技术剧场的发展 王孟超
12文化部与国艺会补助对现代剧团营运之影响 吕弘晖
13自然、废墟、迪士尼——台湾环境剧场的历史与都市困境 郭亮廷
14后解严身体/语言风暴——一切从2018年倒回去看 纪慧玲
15跨界制作的现代意义——由艺术媒介与工具的介入谈起 傅裕惠
16四十之不惑与惑——聚焦于台湾当代戏剧的剧本创作 王友辉
17解严后的现代戏剧文学奖助与出版机制评析 钟欣志
18反现代性的现代——李国修剧场轨迹 汪俊彦
 
座谈侧记
当我们遇见剧场——表演风情画
当我们遇见剧场——导演面对面
处于三岔路口的台湾当代剧场导演——座谈增访 张敦智
 
现代戏剧年表

 

图书序言

行走剧场四十年的会心体验     吴静吉
 
一、开场

 
1. 重建台湾艺术史:郑丽君部长的心战喊话
 
文化部郑丽君部长提出「重建台湾艺术史」的主张,我便顺水推舟,将讲题定为「行走剧场四十年的会心体验」,希望借此分享个人涉足剧场边缘的些许经验。
 
二十二年前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简称国艺会)成立,当时李登辉总统曾召见远流出版公司王荣文董事长和我。他表示到国外访问时,多数友邦都会赠送图文并茂的艺术史,让读者透过精美和浅显易懂的图文了解一个国家。他希望王董事长和我能完成这项任务。当时王董和我曾经讨论多次,但因为这项工作需要一笔可观的经费,而且不容易募到资金,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但这个工作一直存在我心头。
 
在这个论坛策办的发想时期,与会者也斟酌该用「现代」剧场还是「当代」剧场。总而言之,这次希望用「当代剧场」为先例,日后能够扩散到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等其他艺术领域,一起建构台湾艺术史。
 
2. 国艺会补助历史反思
 
二十二年后,国艺会也在思考长期接受政府补助,是否有益于团体发展?还是未获补助反而表现得更好?我就以「林曼丽董事长的台湾高铁艺术元年——从时间到空间」为例,反思过去类似的活动。当年游钖堃担任台北市捷运局董事长时,召集许多人(包括邱坤良和我)提供意见。大家的共识是每一站都可艺术化或转化为可以展演的场所,借由艺术的生命力来协助并扩展至全台湾。第一站就选定台北艺术大学附近的关渡站。后来游董事长到行政院担任副院长、再到总统府担任祕书长,最后担任行政院长。很可惜地,这项计画就没有继续进行。这是从历史的时间观点来看,再从空间的观点来看,中华管理发展基金会最近正在尝试建构「台湾创新地图」,我们发现很多人回到家乡做小型的表演或艺术空间或艺廊,或经营餐厅,餐厅里也成为展演的空间,这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做的「艺事」。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