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

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属于海崃两岸着名学者比较研究的典型案例,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到目前为止,两岸对此课题综合和系统的研究几乎空缺,并且对该课题所涉及的章太炎、连横的民族历史思想、民族语文思想、民族心理-伦理思想、民族文化宣传思想等具体领域的研究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书是对以上两个层面研究进行开拓、补充、深化所得出的成果。

  章太炎、连横的民族文化思想既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某些共同特征,也由于两人所处地域、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尤其是海崃两岸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全面和深入的影响使两人民族文化思想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例如台湾「遗民忠义精神」堡垒、完全殖民地社会和典型移民社会的地域文化对于连横继承和运用「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有显着的影响,台湾尤为重宗法而越地尤为特立独行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导致连横、章太炎「群学」思想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有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家庭和个人,例如章家孤傲不群的家庭环境特征和章太炎「狂者」的个人气质特征都有整个越地的地域文化影响的痕迹。由此可见,关于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的研究在地域性研究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典型意义。

  章太炎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研究的时代性意义和地域性意义的并存,是本书选题的关键性依据,而寻找、突出并比较分析这种时代性意义和地域性意义,则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内在线索。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胸中自有鲁春秋」——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上)
  第一节 对于「严夷夏之辨」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第二节 对于「存亡继绝」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第三节 对于「荣复仇」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第二章 「胸中自有鲁春秋」——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下)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态度相似性的成因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态度差异性的成因

第三章 「历史为民族之魂」——章太炎、连横民族历史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高度重视民族历史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正统」民族历史观之比较
  第三节 章太炎关于民族历史演化和本质属性的思想

第四章 「现代化」思潮中章太炎、连横民族语文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民族语文「现代化」思潮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运用民族语文「卫国性」、「类种族」
  第三节 章太炎、连横致力于建设健康、规范、统一的民族语文

第五章 章太炎、连横 「群学」思想之比较——基于民族共同心理伦理的探讨(上)
  第一节 近代「群学」的基本内涵、思想渊源和思想倾向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章太炎、连横 「群学」思想之比较——基于民族共同心理伦理的探讨(下)
  第一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思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群学」思想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用国粹激动种姓」——章太炎、连横关于民族文化宣传的一致思想
  第一节 「用国粹激动种姓」舆论宣传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章太炎、连横「用国粹激动种姓」舆论宣传思想分析
  第三节 《国民日日报》: 章太炎、连横「国粹」宣传思想的重要载体

图书序言



  我十分高兴地拜读了孙君风华撰着的《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这部着作给我的总的印像是:一部厚重、学术价值较高的着作,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气息。论着可取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选题新巧。章太炎、连横是中国近代史上海崃两岸知名学者和爱国志士的典型代表,两人生活年代大致相同,生活经历和思想主张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并且两人交谊深厚、彼此推重,作者从中敏锐地发现了将两人做比较研究的重要价值。章太炎、连横都擅长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古籍整理等学科,又都是当时着名的报人,两人在学术研究上涉猎广泛,在不少领域都颇有建树,比较研究的角度很多。作者最终选取了两人的华夏民族文化思想作为比较研究的主题,因为民族文化思想既是集中而充分地体现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交集」之所在,也是两人思想体系主体和主旨之所在。章太炎、连横在海崃两岸都是被学界关注的,作为独个研究对象两者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其中有关章太炎的研究成果更多)。这部着作的鲜明特点则在于将两人的华夏民族文化思想合在一起加以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考其同异并分别阐释其成因,剖析其时代性意义和地域性意义,这种研究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学风严谨。首先是材料扎实。作者千方百计地蒐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占有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两人几乎所有相关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阅读和梳理。章太炎的一些作品古奥艰深,解读不易,但作者都做到了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真正下了一番功夫,作者对相关材料的探寻和钻研真正发扬了「湘学」的传统。其次是立论有据。作者向干嘉学派「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治学精神学习,对「凭胸臆以为断」的风气保持警惕,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言而有征,不凭空下结论。在取证和审证过程中不浮躁,不「凿空」。作者虽也追求学术创新,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注重让证据本身说话,不刻意标新立异,不故弄玄虚。再次是结构周密。论着以两人春秋学、历史、语文、心理、伦理、舆论宣传等领域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为经,以两人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生活地域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复杂的环境因素为纬,经纬结合,自成体系,并且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视野开阔,论着各章、各节之间的内在结构安排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主旨恰当。从历史层面而言,作者既然感慨章太炎、连横已成为海崃两岸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传奇和佳话,那么作者选取两人华夏民族文化思想做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动机即是再现和重温这一段历史性的传奇和佳话。

  我个人还认为,如果风华进一步从人生哲学角度分析两位历史人物言论和行动的思想根源,可能会取得更深层次的成果。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