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涵盖「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内装外装工程→外构工程」建造工序、材料特性、选配方式、工法施作细节全图解

建筑材料:涵盖「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内装外装工程→外构工程」建造工序、材料特性、选配方式、工法施作细节全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材料
  • 建筑工程
  • 结构工程
  • 基础工程
  • 内装工程
  • 外装工程
  • 外构工程
  • 施工技术
  • 材料选型
  • 图解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建筑材料是组构建筑物的主要元素,
对材料的掌握愈多愈深,愈有因应各式需求、新建筑技术的余裕!
 
   本书针对住宅各部位工程,介绍110种建筑材料与对应的工法。内容涵盖基础、结构材(木造、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石造)、耐隔减震设计、以及屋顶性能材料、窗户性能材料、外壁性能材料、内装材料、接着装修材、设备材料、外构材料……,整个建造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法。实现机能、舒适、安全、无害、经济的居住品质,建筑材料绝对是必须重视及讲究的一环。

●依照各项工程有系统地解说建材种类、加工、特征与施工重点
●从施工现场作业,重新认识建材如何使用在各项工程中, 有助于从设计阶段即掌握注意要项
●中英日建筑用语附录对照表、台湾法规补充,查找资料方便又省时

专业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序)
王松永/国立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原终身特聘教授‧现名誉教授、中华木质构造建筑协会原理事长‧现名誉理事长
王建义/国立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
林庆元/社团法人台湾防火材料协会理事长、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
陈宣诚/中原大学建筑系专任讲师
深入建筑材料的科学与实践:从理论基石到精细应用 本书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设计人员以及对建筑材料科学有深度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知识体系。本书聚焦于现代建筑材料的内在特性、性能评估、可持续性发展及其在不同工程阶段的精确应用策略。 第一部分:材料科学基础与性能评估 本部分是理解后续应用技术的前提,它将深入探讨构成现代建筑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1. 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性: 我们将详细剖析各类基础材料,如水泥、骨料、钢材、木材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对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重点将放在材料的疲劳、蠕变和热膨胀系数等长期性能参数上,这些参数直接决定了结构的耐久性。 2. 现代测试与质量控制: 本书将详尽介绍无损检测(NDT)技术在材料评估中的应用,包括超声波检测、电磁波雷达(GPR)和声发射技术。同时,对标准试样的制备、标准测试方法(如ASTM/ISO/GB标准)的解读,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以确保材料批次间的一致性,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导和数据分析范例。 3. 功能性材料的革新: 探讨下一代建筑材料的突破性进展。这包括: 智能材料: 如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的机理和现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性能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既有结构加固中的力学行为和耐久性考虑。 相变储能材料(PCM): 如何将其集成到建筑围护结构中以实现被动式节能。 第二部分:结构体系与先进混凝土技术 本章将超越传统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聚焦于现代大型和复杂结构对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 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预应力技术: 深入解析UHPC的细观结构,重点讲解其在实现超高强度和极佳耐久性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微观纤维的优化和配合比设计。对于预应力技术,将详细阐述不同张拉方案对后张拉和先张拉构件的应力状态影响,以及锚固系统的失效模式分析。 2. 钢结构与连接技术: 讨论新型高强度钢材(如Q550D、Q690D)的焊接工艺窗口。重点分析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针对复杂节点(如桁架节点、筒体结构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指导流程。此外,涵盖耐火性能等级的确定与被动式防火保护材料的选择策略。 3. 地基与基础的岩土材料工程: 本书不涉及土方的开挖或边坡支护的施工细节,但会深入探讨用于地基处理的特种材料。例如,深层搅拌法(DSM)所用固化剂的配比优化、化学灌浆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的渗透机理以及对不同土层(砂土、粘土、岩溶)的适应性选择。 第三部分:高性能围护系统与建筑物理 本部分关注建筑的外部界面——幕墙、屋面和保温系统,强调其在热工、声学和水密性方面的性能。 1. 建筑热工学与传热分析: 详细阐述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在围护结构中的热量传递机制。介绍如何根据不同气候区(如严寒区、寒冷区、湿热区)计算U值(传热系数)和R值(热阻),并提供动态热力学模拟(如瞬态热响应法)在能耗预测中的应用。 2. 幕墙与结构性防水设计: 重点分析玻璃幕墙和金属板幕墙的风压荷载计算及支撑体系的变形兼容性设计。对于防水系统,我们将区分主动防水与被动防水的策略,深入探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的选择标准,以及复杂构造节点(如伸缩缝、穿墙管口)的节点详图设计要求,而非具体的防水施工操作流程。 3. 建筑声学与环境控制: 探讨材料对声波的反射、吸收和隔绝性能。本书将提供空气声隔声量(Rw)和吻合效应的理论分析,并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具有特定吸声系数(αw)的室内饰面材料,以优化特定空间(如报告厅、录音室)的混响时间(RT60)。 第四部分: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估与可持续性 本章聚焦于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资源效率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影响评估。 1. 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论: 系统介绍ISO 14040系列标准对建筑材料的LCA流程,包括界限的设定(摇篮到大门、摇篮到坟墓)、清单分析及影响评估方法。重点在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当量的量化计算,指导读者进行不同材料方案的环保性对比。 2. 循环经济与再生材料的应用潜力: 讨论如何将建筑废弃物(如拆除混凝土、废旧玻璃)转化为可用的再生骨料或填料。分析再生材料在不牺牲结构性能的前提下,替代原生材料的比例上限和改性技术。 3. 绿色建筑标准与材料认证: 解读主要的国际和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LEED、WELL、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材料的特定要求,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涂料、胶粘剂的规范,以及材料的原产地和可持续采购政策。 本书的每一部分都将紧密结合材料的性能指标、设计规范要求和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控制点,旨在构建一个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的完整知识闭环,但严格避免对具体施工步骤(如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顺序或抹灰厚度控制)的流水账式描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area045
名称来自于电话区域号码的「045」,为聚集了多位活跃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地区的建筑家群组。由这些设计新颖、多变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家们,为寻求舒适房屋的人们提供各种建筑上的相关资讯。www.area045.com

本书执笔者  神田雅子(ARCHI-CARAVAN建筑设计事务所)、服部郁子(AMBLE建筑设计事务所)、青木惠美子(A‧A PLANNING)、伊东智(ULTRA STUDIO)、土田拓也(NO.555 一级建筑士事务所)、中村高淑(中村高淑建筑设计事务所)、藤本幸充(镰仓设计工房)、安田博道(环境设计工房)、横山敦士(YOKOYAMA 设计事务所)

相关着作:《图解建筑材料:110个材料种类与铺设工法,打造实用与美观兼具的机能住宅》

译者简介

洪淳滢
高雄人。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应用日语所硕士,2009年取得日本交流协会主办的「贸易人才赴日研修计划」资格,赴日研习贸易实务及国际化战略等课程,并取得结业证明。
于2012年12月设立纯子中日翻译工作室,协助各企业主翻译电子电机、机械化工、建筑设计、医学保健、财务金融、专利契约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文件。译有《图解环保住宅》、《装潢建材知识》、《住宅外观设计》、《图解工业制图》、《图解看懂工业图面》(以上均由易博士出版)、以及《FinTech跟我有什么关系》(商业周刊出版),合译有《鸿海为什么赢得夏普:前夏普技术长为你揭开百年品牌犯下的二大致命失策》(商业周刊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盘、基础、临时工程
测量、调查
001  地盘调查
002  地质调查
003  测量
解体、处理
004  解体、处理
地盘基础、土方工程
005  施工放样
006  土方工程
007  地盘改良
008  基桩种类、工法
009  地基
基础工程
010  基础
临时工程
011  施工架、临时工程
012  起重机、重型机械
Column  基础

第二章 结构工程
木造工程
013  防腐‧防蚁
014  木材①实木的种类与特性
015  木材②实木的规格与干燥
016  木材③木质材料
017  切削
018  搭接‧对接
019  木造的搭建工程
020  樑柱构架式工法‧传统工法
021  框组壁工法‧预制板工法
022  原木层叠式工法
023  结构用五金
024  合板的特征与种类
025  结构用面材‧板材
026  一楼的楼板构架
027  承重墙
028  二楼的楼板构架
029  屋架设计
030  屋檐设计
031  楼梯设计
032  内装①隐柱壁与露柱壁
033  内装②接合部的收整
034  内装③嵌入式部材
035  隔热工法
036  隔热材
037  防潮层‧气密层
038  通风层
039  防火性‧耐火性
040  耐火被覆
041  声音环境(隔音‧吸音)
钢结构工程
042  钢材的种类
043  钢骨造的搭建工程
044  钢骨造的焊接
钢筋、模板工程
045  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的棒钢)
046  模板
混凝土工程
047  混凝土的种类
048  混凝土的施工
049  混凝土的品质管理
050  石造建筑、强化砖造建筑
耐震、隔震、减震
051  耐震、隔震、减震
Column  搭建工程

第三章 屋顶、窗户、外壁板工程
屋顶工程
052  屋顶
053  屋顶的底衬
054  瓦屋顶
055  石板瓦屋顶
056  金属屋顶的材料
057  金属屋顶的铺设
058  沥青瓦
防水工程
059  防水工程的种类
060  防水工程的工法
窗户、玻璃工程
061  窗户的种类
062  窗户的性能
063  玻璃片
064  通透性材料
065  填缝材种类、组成、形状
066  窗户的周边设备
外壁板工程
067  外壁板的性能
068  外壁板的种类
069  外壁板的部材
070  木质外壁板
板金工程
071  金属板的种类
072  金属加工、镀金处理
磁砖、石材工程
073  磁砖、石材
帷幕墙工程
074  帷幕墙的分类
075  帷幕墙的工法
泥作工程
076  泥作材料的分类
077  泥作材料的底衬
078  泥作材料的表面处理
涂装工程
079  涂装材料的种类
080  外壁喷涂材料
081  表面的前处理要点
082  机能性涂料
Column  屋顶

第四章 内装材料、室内装修工程
室内装修工程
083  木质类材料
084  天然材料
085  地毯
086  树脂地板
087  机能性材料
088  木质墙壁、天花板装修材
089  墙壁、天花板装修的壁纸
090  墙壁、天花板的装修
091  墙壁装修的底衬
092  天花板的装修与形状
093  接着材料
隔间门、家具
094  室内隔间门的种类、部位
095  室内隔间门的材料、五金
096  系统家具的材料、五金
097  壁龛
Column  室内地板

第五章 设备、外构工程
设备、配管、电力工程
098  厨房
099  浴室
100  马桶、洗脸设备
101  通风设备
102  冷暖气设备
103  热水加热设备
104  天然能源的活用
105  给水排水配管的方式
106  给水排水配管的种类
107  电力配线的种类
108  电力配线的施工
外构工程
109  外构装修材料
设备、外构工程
110  造园绿化
Column  电力工程

图书序言

王松永
国立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原终身特聘教授‧现名誉教授、中华木质构造建筑协会原理事长‧现名誉理事长
  《建筑材料》一书,由九位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地区之建筑家共同执笔,分成五章、110小节,其编排方式系以一页文字解说,搭配一页图解说明方式,以帮助读者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特性。本书之住宅结构体主要以柱梁工法(轴组式工法)、框组壁工法(2×4工法)、及原木层叠工法建筑为主体,说明其如何搭配不同的建筑材料。住宅之省能源、长寿命化系居住者所期待,为达成其目标建筑材料之木材、木质材料须经防腐、防蚁处理、耐燃‧防火被覆处理。而在结构体则须考量到耐震、隔震、抗风设计,且整体须有防湿层与气密层的施作,其施工方法在书中均有叙述。本书适合于建筑相关专业人员、建筑及材料科学相关科系同学阅读。

王建义
国立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
  好的建筑必须包含良好的设计、妥善的施工及合适的建材,才能达到「安全、安心」、「健康、舒适」及「符合环保、社会价值」的要求。在急速的时代演化中,建筑应该如何呈现符合时代的形貌,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减少能源的耗用以达到上述要求是重要的课题。
  原始传统建筑材料,大都採用自然界现有的树木、石头及泥沙等。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材料的进化造就了艾菲尔铁塔的出现,多功能性材料的创新使得摩天大楼接踵而至。建筑材料的发展促成了许多可能性,但是更安全舒适及环保省能源的建筑,尚须有良好妥善的勘查与施工,才能使新世代高功能材料大放光彩。
  本书分有五个章节,包括地盘基础、结构工程、外壁板工程、设备及外部建材施工,以专业角度,由设计、勘查、施工、内装及设备之建筑顺序,分成110小节简明扼要叙述。以图文并茂方式,深入浅出说明每小节的要点,不仅对初学者能够一目了然,立即领会个中精髓,对于从事建筑相关人士,内容的专业性及丰富的知识性,也不失为一本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林庆元
社团法人台湾防火材料协会理事长、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
  城邦文化.易博士出版社邀请我撰文来为《建筑材料》一书推荐。我自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材料研毕业回国,即一直在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营建系、建筑系任教,而讲授「营建材料」、「建筑材料」课程迄今也二十余载了。在整理教材过程中参看过许多材料相关书籍,其中大部份的书籍採平铺直入直接介绍各种材料性质、性能,多少有难与建筑连结之处。本书以建筑之各种建筑工程项目为架构,配合用于其中之各类材料说明,让读者能更容易切入了解,实为一大特色。日文原着名为『世界で一番やさしい建筑材料』,如同书名一般,书本内容配合图像的确非常浅显易懂,相信对于入门者是一本非常适合阅读的书籍。书中有许多法令、标准及规范的描述,要挤身于工程技术强国,此一部分的建立更不可少,期望大家读后建立的专业学识也将对台湾建筑有更多的贡献。

陈宣诚
中原大学建筑系专任讲师
  建筑不只是视觉比例的美学探讨。基础巧妙地连结建筑和环境,让生活和大地同脉动;结构是建筑空间性的骨架,展现人类存在的意志;屋顶和壁体让身体免于外部的侵扰,并透过窗户,连接着内外的关系;内部装修演绎细腻的材料构成,容纳着生活的温度与质感;设备管线是建筑中的背景,静静地运作日常所需。这些建筑构成的元素涉及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是形成建筑空间的基础。《建筑材料》一书详尽地从整体性的构法至施作细节上的工法,透过建材知识与特性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使用空间特质到涉及使用的管理与维护,细腻地比较与详述建筑构成的知识,不仅是建筑专业者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任何一位对建筑构成感兴趣的读者,一块迈向真实的敲门砖。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對建築安全和永續發展非常重視的環保人士,我特別關注《建築材料》這本書在「材料特性」和「選配方式」部分,是否會強調環保、節能、健康的建材。我希望書裡能深入探討各種建材的生命週期評估,包括它們的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是否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以及它們的可回收性。例如,在「基礎工程」和「結構工程」部分,會不會介紹使用回收骨料製作混凝土,或是其他對環境友善的結構材料?在「內裝外裝工程」部分,我特別想了解關於低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塗料、無甲醛的黏合劑、以及來自永續林業認證的木材等。對於「外構工程」,會不會有關於透水鋪面、雨水回收系統的材料選擇和施工介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實際的、可操作的建議,幫助我們在建築過程中,做出對環境最友善的選擇。同時,我也希望書裡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判斷建材是否真正環保的指標和方法,讓我們能夠避免「綠色漂洗」的陷阱。

评分

這本《建築材料》的圖解書籍,從我一個在建築業打滾多年的工班師傅眼中來看,實在是太有份量了!尤其那個標題「基礎工程→結構工程→內裝外裝工程→外構工程」建造工序,整個把我從地基挖下去,一路蓋到屋頂、牆面,再到庭院景觀,鉅細靡遺,讓我光是看標題就覺得「這下有得學了」。我知道現在年輕一代的設計師、工程師,很多都是科班出身,理論一套一套的,但實際在工地現場,很多眉角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像是基礎工程,那土壤的穩定性、不同地質的挖方處理、鋼筋綁紮的間距跟錨固,尤其遇上那種黏土質地或是砂質地,根本就是不同等級的考驗。書裡有沒有深入探討這些不同地質條件下,鋼筋、混凝土的配比差異,還有水電管線在基礎裡的預埋細節?我特別好奇在「基礎工程」這部分,它有沒有針對台灣常見的地震帶,提出一些在基礎結構上更為穩固的工法建議,或是對於可能遇到的高地下水位,有什麼樣的排水、防水措施的詳細圖解?畢竟台灣的環境比較特殊,地震、颱風、潮濕是常態,好的基礎是建築的靈魂,如果這本書能在這部分提供紮實的知識,那真的就是對症下藥,解決我們這些第一線工人的實際痛點。我常跟年輕學徒說,學蓋房子,就像在寫一本厚厚的書,每一頁都要紮實,不能馬虎。希望這本書,能把這些「紮實」的一頁一頁,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大家都能學到真功夫。

评分

我是一位對建築美學和材料質感要求極高的室內設計師,我對《建築材料》這本書在「內裝外裝工程」的「材料特性」、「選配方式」、「工法施作細節」這三個部分充滿期待。我希望書裡能針對各種材質,例如天然石材、人造石、各種紋理的木飾面、金屬、玻璃、皮革等,提供其獨特的質感、觸感、視覺效果,以及在光線照射下的表現。同時,在「選配方式」上,我希望書裡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空間氛圍(例如現代、古典、工業風)下,如何巧妙地運用這些材料進行搭配,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衝擊。例如,如何運用不同材質的牆面、地板、天花板,來定義空間的層次感和視覺焦點?我更關心「工法施作細節」,因為精緻的工藝是展現材料質感的關鍵。書裡會不會有關於石材的拼接、收邊、打磨的標準,或是木飾面的貼合、封邊、導角的精準度要求?像是鏡面不鏽鋼飾面、特殊造型的玻璃,在安裝時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才能確保其完美呈現?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尋找靈感和驗證設計細節的得力助手,讓我的每一個設計都能在材料的運用上達到極致的藝術表現。

评分

我是一名對建築歷史和工法演變充滿興趣的學生,尤其關注台灣在地的建築發展。《建築材料》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基礎工程」和「結構工程」的歷史演進和在地適應性,那將會非常吸引我。我希望書裡能夠介紹台灣早期建築中常用的材料,像是紅磚、石材,以及它們在不同時期的使用方式和工法。例如,在日治時期,台灣的建築結構有哪些材料上的創新?在戰後,隨著技術的引進,混凝土、鋼筋的使用是如何普及的,並且有哪些在地化的調整?我特別好奇「結構工程」部分,對於台灣常見的地震和颱風,在過去的建築工法中,是如何透過材料的選擇和結構設計來達到抗震、抗風的效果?書裡會不會有關於傳統木結構、磚石結構的細部圖解,以及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演變過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現有的材料和工法,更能讓我了解到這些工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以及它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適應性和局限性。這對我理解台灣的建築文化和技藝傳承,會有很大的幫助。

评分

身為一個熱衷於DIY的屋主,我經常會自己動手做一些居家修繕和改造。《建築材料》這本書的「工法施作細節」和「圖解」部分,對我來說簡直是寶藏。尤其「內裝工程」,我對牆面處理、地板鋪設、門窗安裝這些部分特別感興趣。書裡會不會針對不同的牆面材質,像是水泥牆、矽酸鈣板牆,介紹打磨、批土、上漆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對於地板鋪設,像是超耐磨地板、SPC地板,會不會有詳細的安裝教學,包括裁切、接縫、收邊的技巧?還有,門窗的安裝,尤其是窗框的填縫、防水處理,這往往是影響居住舒適度的關鍵。我希望書裡能用非常直觀的圖解,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正確施作,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像是材料損耗過多,或是施作後出現瑕疵。另外,「外構工程」這部分,像是庭院鋪設、圍牆修繕,我都很想自己嘗試。書裡會不會有關於磚塊、石材、水泥砂漿的配比,以及鋪設時的水平、坡度控制的教學?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有信心,也能做出更專業、更美觀的DIY成果。

评分

我是一個對建築細節充滿好奇的建築系學生,經常在課堂上學習理論,但總覺得少了點實務上的連結。《建築材料》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材料特性、選配方式、工法施作細節全圖解」,聽起來就像是把我一直以來在課本上學到的抽象概念,具體化、實體化了。我特別想知道,在「結構工程」的部分,它對於不同種類的鋼筋、混凝土、預力混凝土等,在材料特性上的分析會有多深入?例如,鋼筋的降伏強度、抗拉強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氯離子含量限制,這些參數在實際工程中是如何影響結構安全性的?書裡會不會透過圖解,展示不同結構形式,像是RC、SRC、S的樑、柱、樓板,在施工時的鋼筋綁紮、模板支撐、混凝土澆置的細節?我對「工法施作細節」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往往是決定工程品質的關鍵。例如,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搗實方法,鋼筋的搭接長度、錨固長度,這些細節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結構的承載能力和耐久性。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非常清晰、易懂的圖解,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從而提升我對結構工程的理解深度。尤其是在台灣這樣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結構的穩固性是重中之重,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面提供紮實的教學,那對我來說將會是極大的助益。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建築師,雖然已經離開第一線工作多年,但我對建築材料的發展始終保持高度關注。《建築材料》這本書,從「基礎工程」到「外構工程」,涵蓋了這麼多面向,讓我十分期待。我尤其想知道,在「結構工程」的部分,書裡對於新一代的結構材料,例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強度鋼材、或是複合材料,在材料特性、設計規範、以及實際應用上的介紹會有多深入?我記得我年輕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就那幾種,現在聽說有更厲害的材料出現,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介紹?還有,在「內裝外裝工程」的部分,隨著科技的進步,市面上出現了許多創新的建材,例如智慧玻璃、自潔塗料、或是節能窗戶,這些新型材料的特性、優缺點,以及施工上的特殊要求,書裡會不會有詳細的說明?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跟得上建築材料的最新發展趨勢,並且了解這些新材料如何影響未來的建築設計和施工。畢竟,建築是一個不斷進步的行業,持續學習是永恆的課題。

评分

身為一個對居家生活品質相當要求的屋主,我一直對「內裝外裝工程」的部分特別感興趣,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我每天生活的舒適度與美觀。尤其看到書名涵蓋了「內裝外裝工程」,我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堆問題:牆壁內外的隔音、隔熱材料怎麼選?防水層的施作細節有哪些要注意?木地板、磁磚、石材的鋪設工法,會不會影響日後的耐用度?還有,現在很流行的綠建材、環保建材,書裡會不會介紹它們的特性、優缺點,以及在台灣的氣候條件下,哪些材料的選擇會比較適合?我特別想知道,在「外裝工程」的部分,有沒有針對不同類型的外牆,例如混凝土、磚造、或是輕隔間牆,在防水、防潮、防曬方面的處理有特別的圖解和說明?像是外牆的塗料,除了美觀,它的耐候性、防霉、防藻功能,會不會也一併探討?還有,現在很多建案都會強調「節能」,這部分書裡會不會有關於隔熱材的選擇、安裝,以及如何與窗戶、屋頂的設計結合,以達到最佳節能效果的介紹?我真的很期待這本書能在「內裝外裝工程」的部分,提供我這樣一個屋主,能夠真正理解並且判斷,什麼樣的工法和材料,才能讓我的家住起來更舒服、更安心,而且也更環保。畢竟,這是我們花了大半輩子積蓄買來的家,每一分錢都應該花在刀口上,而且要看得見、感受得到它的價值。

评分

我是一個剛開始接觸建築領域的年輕設計師,對各種材料的特性和應用方式還處於摸索階段。《建築材料》這本書的「材料特性、選配方式」這部分,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我特別想知道,在「內裝外裝工程」的部分,書裡對於不同材質的塗料、飾面材、地板、天花板材料,會有詳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介紹嗎?例如,不同種類的油漆,它們的附著力、耐候性、環保標章的意義;各種石材、磁磚的吸水率、耐磨度、抗污性;以及木地板的種類、優缺點、保養方式。我更關心的是「選配方式」,書裡會不會提供一些範例,說明在不同的設計風格、預算考量、以及台灣的氣候條件下,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材料?例如,在浴室空間,哪些防水材料和飾面材的組合最能達到長效的防水效果?在客廳,如何選擇既美觀又耐用的地板材料?還有,現在建築設計越來越強調「綠色建築」和「永續性」,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環保建材、回收建材的應用,以及它們的環保效益?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對各種建築材料的系統性認識,並且學會如何將這些材料在設計中做出最優質的選配,做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空間。

评分

我在一家營造公司擔任工務,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工地現場,確保工程按照圖紙和規範進行。所以,《建築材料》這本書的「建造工序」和「工法施作細節」對我來說,是最實用的部分。我特別關注「基礎工程」和「結構工程」這兩大塊。基礎工程,像是基樁的種類、施工方法,連續壁的施作,甚至是一些特殊地基改良工法,書裡會不會有詳細的圖解說明?我遇過很多時候,圖紙上的東西跟實際施工情況會有差異,經驗很重要,但如果有一本圖解書能清楚地展示標準的施作流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那對我們現場的監工人員來說,是莫大的幫助。還有結構工程,像是鋼筋的加工、綁紮、混凝土的澆置、模板的拆除,這些細節決定了結構的強度和安全。書裡會不會有針對不同部位,例如樑、柱、樓板、牆,在施工時的關鍵節點的圖解?我最怕的就是一些「眉角」沒注意到,導致工程品質出問題。另外,在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對混凝土的影響很大,書裡會不會提到在炎熱天氣或高濕度環境下,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項和特殊處理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工務人員在現場的「聖經」,遇到問題時,翻開來就能找到解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