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日式建筑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样?!
4节☛日式老屋导论
12篇☛建筑旅行散文
13回☛建筑手绘笔记
67处☛老屋精选景点
———日本的近代建筑还活在台湾———
『和台湾日式建筑的相遇,对我来说,
一开始伴随着种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渡邉义孝
近代台湾日式建筑中,大略分作「官厅、银行、贩售业等大型特殊建筑」、「小规模拟洋风建筑」,以及「和风建筑」,你可能不知道,在台湾的「日式」建筑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样,甚至让日本人「怀念的街景」,并不在日本,反而在台湾得以再生!
为了看见更多「和日本不一样的设计」,作者渡邉义孝多次探访台湾,以他阅历无数日本老建筑的眼睛,找寻藏隐藏台湾各个角落的日式老屋——从建筑物外观、大尺度的环境涵构到细部构件做法之异同——他一笔一笔地细细描绘出被誉为「比教科书还详细」的手绘笔记。《台湾日式建筑纪行》首度曝光这些极珍贵的手稿,精选超过六十多处台湾日式老屋、建筑周边旅行地图、专业度破表的平面图,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游札记和浪漫散文,带我们细细品味在美丽岛上开出奇异花朵的和风建筑。
母屋/栋木/天秤梁/梁/垂木/书院/床の间/违い棚/縁侧/束/束石/畳/コンクリート布基础/戸袋/押縁下见板/南京下见板/日本瓦/破风板/合掌/陆梁/トラス架构/はなもや/敷桁/ドイツ壁/炼瓦/持ち送り/银杏面/出窓/洗い出し/入母屋/切妻/寄栋/ニコイチ长屋/上げ下げ窓/
【台湾日式住宅常见的构造和特色】 ① 洋风双併住宅(二连长屋)
日本和风双併住宅很多,但拟洋风的表现很少见。
② 洋小屋组(西式屋架)
小规模的建筑也会使用洋小屋组。桁架繁复,屋檐内部复杂化。屋檐内部也会舖板子。
③ 砖造高基础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为纵长方形。地板下方换气口更有设计感。砖造完工。
④ 角落的出窗
台湾拟洋风建筑的显着特征。角落多用出窗,给了建筑立面独特的阴影。
⑤ 地窗状的透气窗
窗户多,增强了阴影。
⑥ 尾垂
日本只在山里看过此类设计,几乎没在洋馆看过。台湾的「妻」上部多设有透气窗,是为了 用尾垂来防雨。
⑦ 入母屋
破风较小,呈现东南亚式的外观。洋馆也採用了入母屋。
⑧ 洋风圆窗、八角窗
在车站或住宅多用圆窗(牛角窗)。
⑨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墙角落的格调。
设计特色 ☞ 本书装帧设计分作「里与外」两层不同形式的装订方式,借此唿应作者对于在台日式建筑「由里到外」的结构剖析。
☞ 特殊裸背线装的书籍本体,覆盖上一层与书背拖勾的封面设计,让读者掀开即可欣赏一本书的背嵴构造,就好像走进日式建筑物看见内里的木造结构、卡榫一般。
☞ 本书使用两种纸张,前半半日式建筑论述与游记,使用温润优雅的雪嵩微涂纸,后半手绘笔记篇,则採使用略黄中带有记忆手感的米漫纸。
☞ 透过内页不同章节之间的纸质转换,唿应建筑中木造以外的媒材质地(例如石材), 以此结构设计的安排,思考将书籍内容实体化的各种可能。
名人推荐
凌宗魁 导读|老屋颜工作室、景雅琦 专文推荐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长 | 老屋颜工作室 台湾老屋专家 | 李清志 建筑师、作家 | 怪奇事物所 所长 | 姚铭伟 薰风季刊主编 | 陈柔缙 作家 | 栖来光 在台日本作家 | 孙启榕 建筑师 | 凌宗魁 国立台湾博物馆规划师 | 张文薰 台大台文所副教授 | 黄丽群 作家 | 景雅琦 建筑师 | 游智维 风尚旅行社总经理 | 詹益忠 建筑师 | 谢哲青 作家、主持人 | 谢佩霓 策展人、艺评家 | 苏睿弼 中区再生基地发起人………………………………………………………一致推荐
在民间日益自发关注日本时代建筑遗产的氛围下,来自日本的渡邉义孝建筑师,发现台湾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时代建筑,他展开深入与广泛程度惊人的造访与探索,让台湾许多专家学者都自叹弗如。——凌宗魁
多次来台,在旅程中探访一栋栋逐渐被遗忘的日式建筑,从外观装饰到结构分析,皆仔细地被他用手绘与文字载于笔记本,这不仅是珍贵的建筑旅行手册,说是为台湾日式建筑留下重要记录也不为过。——老屋颜工作室
建筑、构造或是艺术很难用文字清楚说明,过度依赖照相机和摄影机快速纪录,很难品尝老建筑的风味。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透过手与眼的协调共用,视觉观察会更仔细、 思绪过泸下,绘制重点就会被呈现。——景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