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现代建筑巡礼:1868-1942明治‧大正‧昭和名建筑50选

日本前现代建筑巡礼:1868-1942明治‧大正‧昭和名建筑50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前现代建筑的遍路朝圣指南。一册掌握50栋明治、大正与昭和前期的代表性建筑。
  日本权威建筑杂志《日经建筑》最受欢迎专栏,杂志总编辑宫泽洋与建筑作家矶达雄,透过生动图文书写日本现代建筑历史、美学。
  古蹟建筑鑑赏人士、日本旅游爱好者、建筑相关系所学生、必携参考书

  看门道看热闹皆宜!
  产经新闻晚报书评:以轻松插图与文字,为读者深掘名建筑的魅力与实力所在!
  亚马逊书店读者评论:就算对建筑的认识只是一张白纸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收录细节
  1868-1942日本的重要建筑师
  约书亚‧康德、辰野金吾、片山东熊、长野宇平治、岩元禄、吉田铁郎、渡边仁、渡边节、安井武雄、村野藤吾、伊东忠太、前川国男、法兰克.洛伊.莱特、威廉.梅瑞尔.沃里斯、安东尼.雷蒙…

  1868-1942日本的代表性建筑物
  明治时期|富冈制丝厂|旧济生馆本馆〔山形市乡土馆〕|旧札幌农学校演武场〔札幌市钟楼〕|手宫机关车库三号|道后温泉本馆|京都国立博物馆|旧岩崎久弥邸|日本银行总行本馆|大坂图书馆〔大坂府立中之岛图书馆〕|旧日本邮船小樽分店|津岛家故宅〔斜阳馆〕|滨寺公园站|旧东宫御所〔迎宾馆赤坂离宫〕|旧松本家住宅|日本银行旧小樽分店〔金融资料馆〕|网走监狱  五翼放射状平屋舍房
 
  大正时期|东京车站丸之内大楼|梅小路机关车库﹝京都铁道博物馆﹞|旧秋田商会|函馆正教会|名和昆虫博物馆|旧京都中央电话局西阵分局舍﹝NTT西日本西阵别馆﹞|自由学园明日馆|日本基督教团大坂教会|帝国饭店|旧山邑家住宅﹝淀川迎宾馆﹞|旧下关电信局电话课﹝田中绢代文化馆﹞|大宜味村区公所
 
  昭和时期│一桥大学兼松讲堂│听竹居│义大利大使馆别墅│甲子园饭店﹝武库川女子大学甲子园会馆﹞│绵业会馆│东京中央邮局│横滨市大仓山纪念馆│大坂瓦斯大楼│大丸心斋桥店本馆│日本桥高岛屋│旧日向别邸│筑地本愿寺│轻井泽圣保罗天主教堂│万平饭店│黑部川第二发电所│国会议室堂│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旧东帝室博物馆本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原邦造邸﹝原美术馆﹞│东京女子大学礼拜堂、讲堂  1938│橿原神宫前站│前川国男邸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1868-1942年代表性建筑50栋,这些建筑可说是日本建筑史发展的缩影。并介绍重要建筑师与建筑事务所,让读者掌握日本现代建筑的来龙去脉与特色,以及日本建筑界的变革、演进与突破。

  另附卷头对谈:了解战后建筑必须认识的10位明治~终战时期建筑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以及建筑史家井上章一,与本书作者之一矶达雄进行一场火花四射笑声连连的精采谈话。

各界推荐

  龚书章 国立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长)
  凌宗魁 国立台湾博物馆规画师
  工头坚 历史旅行爱好者、《旅饭》网站创办人
  洪秀华 艺术建筑导览讲师
  水瓶子 田七六文化长
  东京建筑女子 李昀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矶 达雄


  1963年生于埼玉县,1988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系。
  1988~1999年间任职于《日经建筑》杂志编辑部。
  2000年独立。2002年合伙成立编辑事务所flick studio。
  目前担任桑泽设计研究所及武藏野美术大学外聘讲师。
  着作有《634之魂》,共同着作有《高山建筑学校传说》
  《从数位影像看日本建筑的30年变迁》《现代建筑家99》
  《我们想的未来都市》等。
  flick studio网址:www.flickstudio.jp/
 
绘者简介

宫泽 洋


  1967年生于东京,成长于千叶。
  199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系,进入日经BP社。
  就读文科却不知为何被派至《日经建筑》编辑部,
  自此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1月-08年「昭和现代建筑巡礼」,
  2008年9月-11年7月「建筑巡礼后现代篇」,
  2011年8月-13年12月「建筑巡礼古建筑篇」,
  2014年1月-16年7月「建筑巡礼现代篇」连载。
  2018年至今再度连载「建筑巡礼昭和现代篇」。

图书目录

1.明治时期  1868─1912
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新政府打着殖产兴业的旗帜,推动近代化。
因此西洋的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在建筑方面也是急速导入西洋的技术。
当初木匠师傅虽然想模仿西洋建筑来建造,
但日本政府还是从英国找来老师,进行培养建筑师的计画,
之后陆续培养出像辰野金吾、片山东熊等年轻建筑师。
他们还去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地,
看当地的建筑来学习,吸收历史主义样式的技巧,
建造了厅舍与银行等建筑。
另外,像工厂和车站等产业设施,他们也建造出注重功能与性能的建筑。
028  1|富冈制丝厂  1872
034  2|旧济生馆本馆〔现为山形市乡土馆〕  1878
040  3|旧札幌农学校演武场〔现为札幌市钟楼〕  1878──顺路到访
042  4|手宫机关车库三号  1885
048  5|道后温泉本馆  1894
054  6|京都国立博物馆  1895
060  7|旧岩崎久弥邸  1896
066  8|日本银行总行本馆  1896
072  9|大坂图书馆〔现为大坂府立中之岛图书馆〕  1904──顺路到访
074  10|旧日本邮船小樽分店  1906──顺路到访
076  11|津岛家故宅〔现为斜阳馆〕  1907
082  12|滨寺公园站  1907──顺路到访
084  13|旧东宫御所〔现为迎宾馆赤坂离宫〕1909
092  14|旧松本家住宅  1910──顺路到访
094  15|日本银行旧小樽分店〔现为金融资料馆〕  1912──顺路到访
096  16|网走监狱  五翼放射状平屋舍房  1912

2.大正期  1912-1926
在浓尾地震时,源自西方建法的砖造建筑遭受很大的损害,耐震构造成为建筑界很重要的课题。
于是重视工学面的学者们成为建筑界的主流,因此对此作法反弹、追求艺术建筑的分离派活动因而兴起。
虽然那是个开始,但在国外已经有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和新艺术(Art nouveau)等新的设计潮流,但日本也没有落后很久。
换句话说,日本建筑设计是跟着欧美的动向。
那个时代就是这个大正时期。
这个时代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建筑师法兰克‧洛依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留下其作品的时代。
104  17|东京车站丸之内大楼1914
112  18|梅小路机关车库﹝现为京都铁道博物馆﹞1914──顺路到访
114  19|旧秋田商会1915──顺路到访
116  20|函馆正教会1916
122  21|名和昆虫博物馆1919──顺路到访
124  22|旧京都中央电话局西阵分局舍﹝现为NTT西日本西阵别馆﹞1921
130  23|自由学园明日馆1921──顺路到访
132  24|日本基督教团大坂教会1922
138  25|帝国饭店1923
144  26|旧山邑家住宅﹝现为淀川迎宾馆﹞1924──顺路到访
146  27|旧下关电信局电话课﹝现为田中绢代文化馆﹞1924──顺路到访
148  28|大宜味村区公所1925──顺路到访
 
3.昭和时期1926-1942
这个时代,在日本兴建的建筑无论在质与量上都可说很充实吧。
大都市热闹的市街上大型办公大楼与百货公司林立,名胜景点也为了招揽海外观光客而兴建休憩设施。
至于风格上,一向否定历史主义的表现主义,以及新艺术等新的设计陆续出现,最后压轴的现代主义登场。
此外,日本独自的样式也在不断摸索中出现了。
在短短的期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是个百花鸣放的年代。
不过,那也只是昙花一现,战争开始后,在战时统治之下,材料的供应便不能随心所愿,于是建筑师很难挑战新的设计了。
152  29│一桥大学兼松讲堂  1927
158  30│听竹居  1928
164  31│义大利大使馆别墅  1928──顺路到访
166  32│甲子园饭店﹝现为武库川女子大学甲子园会馆﹞  1930
172  33│绵业会馆  1931
178  34│东京中央邮局  1931──顺路到访
180  35│横滨市大仓山纪念馆  1932──顺路到访
182  36│大坂瓦斯大楼  1933
188  37│大丸心斋桥店本馆  1933
194  38│日本桥高岛屋  1933──顺路到访
196  39│旧日向别邸  1934、36
202  40│筑地本愿寺  1934──顺路到访
204  41│轻井泽圣保罗天主教堂  1935──顺路到访
206  42│万平饭店  1936
212  43│黑部川第二发电所  1936
218  44│国会议室堂  1936
221  45│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  1937
230  46│旧东帝室博物馆本馆﹝现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  1937──顺路到访
232  47│原邦造邸﹝现为原美术馆﹞  1872
238  48│东京女子大学礼拜堂、讲堂  1938
244  49│橿原神宫前站  1940──顺路到访
246  50│前川国男邸  1942
 

 

图书序言



我「画起来最开心」的时代建筑


  本书的内容是在《日经建筑》连载专栏「建筑巡礼」刊登过的二十九个建筑介绍,再新加上依完工年序排列的二十一个「顺路到访」的建筑所构成。本书主要介绍的是从日本明治维新至太平洋战争结束前在日本完工的建筑。具体来说,是从一八七二年完工的富冈制丝厂,到于战争期间一九四二年完工的前川国男宅邸为止。与已经出版的《有故事的昭和现代建筑》(介绍一九四五~一九七五年的建筑)、《日本后现代建筑巡礼》(介绍一九七五~一九九五年的建筑)作为对照,这个时代的建筑大约属于「前现代主义」。

  写这篇序言的人是负责书中插画的我──宫泽。我完全是从插画的观点来写这篇感想,这个时代的建筑是这系列连载以来我画得最开心的一个。在后记里矶达雄也有提及,其实十年前我们开始进行连载时,我们二人对战前的建筑完全不感兴趣。

  不过,看到连系江户时代以前的「传统建筑」与战后的「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现代化以前的建筑时,浮现了创造者的纠葛,我想将那些画出来。在整理书稿时,我则以「编辑」的角度来修改,看着那些画时,我感受到画图时乐在其中的心情。也有连我自己都惊讶不已的画。

  你可以从头依序读矶达雄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渊博、宏大的假说,也可以随意翻看喜欢的宫泽洋插画。我想这本书是无论有没有具备建筑知识都能愉快阅读的书。我期待有人因为这本书而开始喜爱建筑,即使只增加一个人也没关系。
 
二○一八年三月
宫泽洋﹝日经建筑总编辑﹞
 
后记

越调查越有趣的时代

 
  「建筑巡礼」是由建筑杂志编辑兼插画家宫泽与建筑作家矶,一起去参观建筑,将所见写成报导的连载。从二○○五年开始在建筑专门杂志《日经建筑》连载,现在仍有不定期连载。

  连载方式原则上是以不同时代做区隔介绍日本建筑。一开始是介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七五年间,以战后复兴期开始到高度经济成长期之间所兴建的建筑。这一部分连载出版成书为《有故事的昭和现代建筑  西日本篇》(二○○六年出版)、《有故事的昭和现代建筑  东日本篇》(二○○八年出版)。接着介绍一九七五至一九九五年的建筑,之后发行成书为《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巡礼》(二○一一年出版)。后来回溯时代,依序介绍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日本建筑代表作品,出版成书为《建筑遗产的私房导览  西日本30选》与《建筑遗产的私房导览  东日本30选》两本(远流出版),收录的是介绍一九一四年以前建筑的报导,但书籍开本比之前的小,是不同以往的出版品。而本书是将之前的文章,依照明治、大正、昭和战前期的建筑来区分,重新整理。
 
  与连载当时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我重读了建筑巡礼系列最初的单行本《有故事的昭和现代建筑  西日本篇》之后,看到宫泽在序文里写的内容。
  「战后所兴建的建筑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战前的建筑仍留着,但战后的建筑却消失了,真是个逆转现象──」

  不知不觉间战后的现代建筑已经毁坏了,但明治、大正时期的样式建筑被好好地照顾与保存,宫泽对此提出不平之鸣。我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说老实话,我真的觉得「我不知道战前的样式建筑有哪里好了」。模仿西洋的古典建筑,样式不明的装饰,内部也只是四方形房间并列而已,毫无空间的妙趣可言。我认为除了怀旧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但我看了从史前时代到近代的日本代表性建筑后,再次参观明治、大正、昭和战前时期的建筑,这些依据历史状况所兴建的建筑后,我对它们的印象完全改观了。
 
  文明开化带来的各种乱流


  这个时期的日本建筑发生了什么事呢?完成独自发展的日本传统建筑之流,与扩展至全世界的现代建筑之流,在文明开化之时两者突然相遇,因此发生了各式各样的乱流。在建筑上更是引发了急遽且激烈的变革时代。

  那个时代的建筑师,每个人都各自烦恼与努力的欲开创出新的道路。即便是肖像照上蓄着胡子、一脸看似了不起的建筑师,都是被时代状况追逼着,怎样也没办法表现出亲近感。我调查越多资料,越是觉得这个时代很有趣。

  为了挖掘这个有趣,书里除了建筑之外,我还加上社会、文化等各种层面的事物,或许有时那个关系太过牵强,或者与一般说法不同,这为了让大家了解,我才特别写出来的。如果因为这本书,而能让你开始参观建筑之旅,那我会很开心。

  走吧,去看前现代建筑吧。
 
二○一八年三月
矶达雄(建筑作家)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