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到2017,3个学期,21门设计课,
42次正式评图,73个焦虑的灵魂,
442天在工作室发酵的日子。
这些,是图也是文字,是冲撞也是自我探求,是全盘摸索也是学习建筑的步步。本书把在建筑所的一个个片刻浓缩成六个章节,从「空间感知」到「居住想像」,从「讨论公共」到「建筑实践」,从「当代议题」到「未来界线」。有别于以往以设计课程为分类依据,本书希望打破这样的藩界,以六种主题来诠释交大建筑所对培育建筑专业的理念,并透过作品以及师长论述相互对谈,让各界能更清晰地阅读出「交大建筑」,也让这本作品集成为我们持续前进、持续变动的片段停格。
◎即将迈向第三个十年 「自2000年创立起,交大建筑研究所一直面临的挑战是『新兴建筑系所的定位、生于理工环境的契机与责任』。这种追求当代性与探索科技意涵的性格,使得我们不会、也不能偏安于长期稳定状态,而必须持续滚动与变革。2010年之后,我们融合建筑师与工匠精神,在教学与研究上不仅以真实建筑、社会、都市、文化、未来性为课题,还亲身参与实践与改造,从实验教学、创造工具、打造能源屋、社会改造、义筑、到挑战数位文化的前缘。2020年,我们即将迎接第三个重新定义自己的十年。」——交通大学建筑所所长侯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