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钰庭,这次调区我们想改个风格,加上这样的设计……」
「等等等等,让我们先调出店面的店历卡出来,先掌握当时开店的原型,再来看现在我们需要什么。」
这是我自1992年进入诚品工作,二十多年工作的日常场景之一。不论是在门市的改装调区、产品开发的脑力激盪,或是对新品牌上市的沙盘推演,透过一场场的实作与不断集思广益的学习,逐步累积出我对于文创内容经营的一些经验。
文创产业界人才荟萃,大家辈出,让我在业务环节中,向先进多有学习。但也有感于对许多准备进入文创领域的新人来说,缺少一个结合实务,可以按部就班学习的方法。这本书是我在二十五年来的学习、转化、教导,文创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之谈,希望能提供给大家做为参考。
这本书也整理了我在文创领域中,为事业提供蓝图,把脉诊断,带领团队的一些心法。面对业务任务的扩大,主管必须具备有领导统率全局的能力,希望透过书中的方法,让阅读本书的领导者,能逐步养成具有整体系统的观念,抓住重要环节,依据客观情况正确决策,并组织决策执行的才能。
一开始我会针对文创的经营,提出在规划的时候需要具备的知识、注意的事项,以及要对哪些细节进行考虑,并从英国发展文创的历程为例出发,学习文创经营规划的步骤。同时分享透过分析与观察寻找目标顾客、进行价值传递的关键要素、建立有品牌特色的商品结构,以及建立与组织团队的方法。
接着在文创商品的经营面向,主要介绍文创价值的传递。这部分,不但要了解商品蕴含的文化特色与故事,同时对于当下生活及消费趋势变化也要精准掌握,所以我们从趋势观察的养成、开发採购的专业训练、呈现美感的陈列方法,以及畅谈让商品故事更立体化的行销策展,然后细谈品类经营的要点,学习预测市场以及开发产品的方法。
经营好一个品牌,就是经营好内容,包含了空间、活动与商品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经营品牌的商业模式,借由在其中找到可以槓桿的支点,为品牌寻求转型的路径与方法。最后,我将以诚品为案例,透过研究三家定位差异的零售通路品牌,探讨面对转型的契机与未来发展机会。三家调研品牌分别为休闲娱乐定位的高雄大鲁阁草衙道购物中心、全方位零售定位的新竹远东巨城购物中心,及生活提案定位的日本茑屋书店,每个品牌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主张和策略方向,但只要懂得借镜学习,就有机会在跨领域的商业模式中,看见创新的新思路。
文化的耕耘,本来就是历史的长河。从一个为文创土壤增添养分的心愿出发,整理我的经验为大家所用,愿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为文创产业与文化发展尽一分心力。希望阅读此书的朋友们,带着我这份经验地图,展开属于你的文创之旅。
推荐序
文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钰庭是我女儿静慧的同学,从学生时代就常来我家,她爱喝我泡的茶,每次来家里,我会从温壶、热杯,然后好好泡一杯茶奉上;钰庭会双手捧起杯,微笑地看着我,慢慢地品饮,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种风雅吧。饭后,两个女孩在水槽前洗碗,有说有笑的,我远远看着两人的背影,拿起相机拍了一张她们的背影的照片……三十年了,我们家一直把钰庭当自己家的小孩看待。
上了大学,听说她到诚品打工去了。大学毕业,又听说她到诚品上班了。哇!好羡慕!当年的敦南诚品,是所有人都要去朝圣的文化圣殿。对于爱看书的孩子们来说,能够有个地方让他们可以找本书就席地而坐、直接阅读,这书店的老板太慈悲了。就如同钰庭在书中写道:「容易接近」,是在确保大家有平等接触文化、艺术的机会,这也正是诚品的初衷:「与人为善,分享幸福」。
接着,钰庭忙着她的工作,我也忙着拍我的电影。一阵子之后,听女儿说,钰庭最近很少在国内,到世界各地採购文具,我心里想……不就是一支铅笔、一个橡皮擦,何需如此奔波?终于,看到诚品的文具,是如此特别而有创意,这就是书中所提到「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商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独特体验」的意思吧。我是真的常去逛诚品的文具部门,些许的消费,极大化的享有。偶尔想买贵一些的商品奢侈一下,就会打电话给钰庭,「过来帮我签个名打个折」。在忙碌之中,我们总有时间站着聊几分钟,说说她工作不但快乐,更学习了许多,看到她用这样的态度尊重自己、也尊重自己的工作,让我心中感到一份骄傲。
不知是哪一年,钰庭带来一份月历,极其精美,是名家之作,她说这是她从世界各地採购来的商品。从此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收到她送来的新月历。只是,可能因为工作忙碌的关系,经常收到月历时都已经跨完年了──我可以想像早就挑好的月历放在办公桌旁,就是没时间送过来的钰庭的心情,只是对不起了一月的画面,因为经常挂没几天就要被翻页了……。直到现在,我们家的那面墙还是365天天天挂着钰庭送来的月历,然后年底到了,翻到最后一个月,心里总会想起钰庭:「不知道这孩子最近在忙什么?都没来看我……」然后就会拜託十二月的画面,请它再努力一下,新一年的月历很快就会到了。
不可思议的,一份月历就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们彼此经常想起对方,年复一年地在我们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文创的魅力,也是钰庭如此投入文创产业的原因吧。
苏州诚品开幕后,不断听闻朋友赞叹那里的氛围和魅力,我到这几年才有机会前往造访,苏州诚品特地安排了专人为我们作导览。来到入口处,72阶楼梯的气派映入眼帘,耳里传来生动的导览,心里却似乎看到开幕前的筹备阶段,钰庭在这里不知上下奔波了多少回的模样……苏州诚品,让我体验到了钰庭经常眼睛发亮地和我述说的诚品未来。回到台北,我特地把她找来夸赞了一番,因为她真的领同团队,一起在苏州实现了诚品的梦般样貌。
身为钰庭的长辈,我衷心感谢诚品培养她这三十年扎实的学习与实作经验,让她得以在文创这个产业闪耀发光。
这两年,她从公司退下来了,又有时间来家里喝我泡的茶,还是三十年前那张桌子,我温壶、热杯,泡杯好茶奉上,她还是双手捧着杯,微笑看着我,慢慢啜饮品味,还是十五岁的她,但已经拥有满腹经营书店、文创营运的学问了。那天,她捧着大作《文创地图》来向我讨个序,拜读之后我突然有个想法,如果钰庭十八岁时就跟着我拍电影,现在肯定是位大制片家,肯定也为电影写了一本《文创地图――指引,一个故事的影像路径》。
电影导演 陈坤厚
推荐序
以文化为底蕴,开启人们全新生活体验的一把人生钥匙 面试的日子,我们几位教授都对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个女孩有些好奇,完全没有财金背景,工作也非这方面的专业,莫非……她打算转业?我们问她为何要来报考台大财务金融EMBA,她想了想,回答说「因为这部分正是我不懂的。」这是和钰庭的首次碰面。
钰庭虽然非财金专业出身,但对财务是有概念的,多年高阶主管经验,造就她在经营管理层面的熟练。记得钰庭曾经说过,看年报、读财务报表是她的兴趣之一,学习的过程不时看到她拿着各样的资料,向同学们询问不懂的地方,班上同学多是企业主与专业经理人,都成为她谘询的对象。在这里,我看到她力求甚解的求学态度。
台大EMBA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之讨论式个案教学方法,学生们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订定研究论题。钰庭入学时,学习计划中所订定的长短期目标,在建立大中华地区最完整的供应链平台,带领台湾成为全球文创汇流中心,拓展全球市场。多年的工作经验,让钰庭自有一套文创经营规划的方法,再透过财务金融面的学习,导入学术性的探讨,让她在文创营运上的论述更具逻辑、更有条理。
当还是学生的钰庭,念兹在兹都是所服务企业的发展与未来。如今迈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想必更能掌控自己的时间,也有机会接触更多跨领域的朋友。我不只一次建议她,将所学与所为整理成册,与更多人分享她的经验。今天拿到钰庭的着作,从书的内容,很清楚感受到她扎实地将三十年的工作经验,结合EMBA所学,提出了一套完整并且实用的文创经营管理方法。
若将文创产业形容为一个人,那么,「创意」和「管理」,就像是一个人的左右脚,彼此发达而平衡地行进,路才走得远、走得好。台湾拥有蓬勃的创意能量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若不能有系统地将文创的内容商品化、品牌化,是无法有效展开文创的经济规模。钰庭的《文创地图》涵跨了文创产业跨部门、跨领域的所有要素,统合资金、通路、行销、商品……,深入浅出地呈现文创经营地图的全貌。我相信,对文创产业有兴趣,或已加入文创行列的朋友们,都可以透过这本《文创地图》所提出的商业模式结构,自我检视问题点与机会点,建构更具未来性的经营蓝图。
认识钰庭的人都知道她对台湾文创的投入与期待,也佩服她在文创产业的专业成就,更希望她能将她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我期待这本《文创地图》能成为钰庭的触角,结缘更多文创人,一起让台湾的文创产业发光发热!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 李存修
推荐序
线上、线下,都在同一张地图上 2018年一个暖冬的早晨,我与两位Pinkoi共同创办人用一杯咖啡的时间,邀请钰庭聊聊文创产业中的苦与乐,那天我们从趋势延伸到策展,从实体连结到网路,从文化中感受人文情怀,从款待客人的细腻体验文创。言谈中,我们感受到钰庭在文创领域深刻的人文和商业素养,透过她的带领,开启我们对于文创地图有了更多具体想像。
如果形容那天的早晨,是个吉光片羽的时光旅行,那么手上的这本《文创地图》,更像极了在地向导精心安排的旅行散策。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更能细细咀嚼上次时光旅行错过的线索与景点,在页与页之间,按照自己的步调给自己适当的留白与思考,迷惑的时候,可以随意地翻阅找寻旅途中的灵感。
钰庭在《文创地图》中提到,文创产业经营的首重,在提高记忆佔有率(Share of Mind),进而到偏爱佔有率(Share of Heart),跟网路产业常常提到的“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有着一样的哲学思考。为了提高上述这两个指标,就需要在游逛的过程中用心感受顾客的痛点,增加他们愉悦的利益点,并有策略地提出改善方案降低痛点,搭配趋势、选品、陈列、策展,透过体验、氛围、服务,甚至是购买后品牌印象的建立,持续提高顾客的利益点,这是《文创地图》提供的思考脉络。
更令人惊喜的是,若将书中的指引套用到网路事业,也完全无违和感,在此我们称之为所谓的成长骇客(growth hack)精神,也就是期待每个来到我们首页的访客,能透过不同的主题策展专区,来发掘独特的品牌和商品,同时活用平台购物喜好的大数据,主动推荐顾客可能会喜欢的商品,在不同页面的游逛动线中,以一致的品牌质感氛围,提供独特的个人化体验;连结到结帐的流程,也希望用清楚的介面引导,让顾客用最少的点击,就可以轻松完成结帐。为了款待客人提供最好的体验,需要多元且不同专业的人才,彼此团队合作才可能达成:有使用者行为研究员去发掘客户痛点、有产品介面设计师持续优化顾客的动线、有工程师和资料科学家透过大数据分析主动推荐顾客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有採购负责挑选品牌和商品、有行销企划搭配趋势诉说文创品牌的故事……透过科技网路的串连,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设计师们像达人一样跟每位客人聊文创也搏感情,客人打开商品时,一张设计师亲笔写的卡片,简单的谢谢和设计背后的故事描述,都能让商品、顾客和设计师有了更多有感的连结。
Pinkoi正在文创产业发展的经营路上,很开心有幸能在那个暖冬的早晨,在咖啡的陪伴之下和钰庭进行了一场对话,也很惊喜书中的诚品经验和商业路径都能有系统的运用到线上与线下,不论你是否在文创路上,相信你都能在《文创地图》中找到你的桃花源,一起让文创产业更好!
Pinkoi 共同创办人 颜君庭
后记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先进国家的趋势,文创软实力成为带领国家经济前进的动能。文化内容不仅可以让文化和创意有价,更能成为文化流通和转译的载体,面对品牌模式的创新,与朝向国际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如何将价值产值化,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及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运用科技与创意跨界合作来带动美学经济,将是充满机会与挑战。
透过本书的出版,将我一路以来学习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更诚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贡献经验与智慧,与文创产业的伙伴们一起探索出更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创新的商业模式。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期待您也能用于实践,敢于实践,学成方圆,在文创地图中分享精彩的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