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轨迹

小津安二郎的轨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津迷必收作品!

从生平、性格、人际往来,到电影作品之内涵与特色

最全面的小津安二郎解析之作

 

日本导演大师小津安二郎──

一位优异的电影艺术家,深刻的思想体悟者

备受山田洋次、李安、侯孝贤、文‧温德斯等名导演尊崇的影坛传奇巨匠

 

「小津终其一生不断充实自己的哲学知识,让我们看见世上也存在着不以剧情或动作取胜的电影,构筑了宛如私小说一般丰富的小津电影。」──竹林出

 

自出道作《忏悔之刃》,到知名的纪子三部曲──《晚春》、《麦秋》、《东京物语》,最终抵达颠峰之作《秋刀鱼之味》,小津安二郎拍摄电影长达四十年,擅长运用仰角镜头、静缓步调与空镜头等导演技巧,展现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至今仍留给影坛深刻的影响,也累积许多相关评论与着述。

本书将小津定位为艺术家,更是深刻的思想体悟者,可说是近年探讨小津安二郎个人、电影及历史背景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企图重构小津的思想体系,为其电影风格具体溯源。书中从小津电影概论谈起,论及小津的生平、性格与时代背景,以及小津和当代作家的关系、与知名导演的渊源。此外,本书以二战作为时间定位,分析「战前期」、「战争期」、「战后期」的小津电影,详述各部电影的大纲与主要结构,具体指出当代作家与导演如何影响小津的电影风格。例如《东京暮色》受到志贺直哉影响,里见弴则影响了《秋日和》等;小津也学习刘别谦的风格,而后整合到电影作品当中,成为属于他自己的「小津调」。

无谓的事追随流行、重大的事遵从道德,艺术则听从自己的声音。

小津安二郎曾这样定位自我生活准则,如此执着,造就了他在电影史上的伟大功绩。本书便带领读者回到小津所处时代的脉络,重新认识一代名导演──小津安二郎。

 

◎名人推荐

导演 易智言

作家 陈雨航

导演 傅天余

资深影评人 詹正德

资深影评人 闻天祥

──联合推荐(依姓名笔画排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竹林出
一九五四年生,一九七二年毕业于明治大学。曾为上班族,主要负责会计相关业务。二〇一〇年退休。兴趣是欣赏旧电影、阅读日本与英国的近代小说、上网等。

译者简介

詹慕如
自由口笔译工作者。译有多数文学小说、人文作品,并从事各领域之同步、逐步口译。
脸书专页:译窝丰 www.facebook.com/interjptw


周若珍・Narumi
日文教师,日文翻译。对教育充满热忱,并从事各领域的口笔译工作。
深爱动物,支持以领养代替购买,以结扎代替扑杀。
FB粉丝页「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语教室」https://facebook.com/narumi.nihongo

图书目录

前言

Ⅰ   小津电影的主题和背景

第1章   小津安二郎与小津电影

1 小津电影的区分

2 对小津电影的评论

3 小津时代的历史背景

4 小津的前半生

5 小津的个性与生活

 

第2章   小津安二郎与小说家

1 夏目漱石

2 大正时代的作家

(1)永井荷风(2)志贺直哉(3)里见淳

(4)谷崎润一郎(5)芥川龙之介

 

第3章   日本电影与沟口、小津、成濑

1 日本电影的诞生

2 小市民电影

3 与小津有渊源的电影导演

(1)沟口健二(2)成濑巳喜男(3)其他导演

(4)外国导演们

 

第4章   小津安二郎的理论与技法

1 小津的理论与电影观

2 小津的摄影技术

3 小津的其他特色

 

Ⅱ   小津电影各论

第1章   「战前期」前半

1 关于初期作品

2 「战前期」的小津电影演变

3 实验电影《那夜的妻子》与刘别谦的视线

4 小津电影最早的巅峰

(1)《淑女与髯》(2)《东京合唱》(3)《我出生了,但……》

 

第2章   「战前期」后半

1冈田嘉子或恶女的出现

(1)《何日再逢君》(2)《东京之女》

2 喜八系列、旧市区及小津安二郎的危机

(1)《心血来潮》(2)《浮草物语》(3)《东京之宿》

3 「战前期」后半的小津电影巅峰:《独生子》

 

第3章   「战争期」

1 山手电影《淑女忘记了什么》

2 小津的战争体験

3 私小说式电影《户田家兄妹》

4 「战争期」的杰作《父亲在世时》

 

第4章   「战后期」前半

1 耐人寻味的《长屋绅士录》

2 小津安二郎的战争电影《风中的母鸡》与纪子三部曲

(1)《风中的母鸡》(2)纪子三部曲《晚春》(3)纪子三部曲《麦秋》

(4)纪子三部曲《东京物语》

3 「战后期」前半的旁系电影

(1)《宗方姊妹》(2)《茶泡饭之味》

4 「战后期」的上班族系列《早春》

5 带有志贺色彩的电影《东京暮色》

 

第5章   「战后期」后半

1 凸显个人意识的《彼岸花》

2 「战后期」后半的旁系电影

(1)《早安》(2)《浮草》

3 《秋日和》与松竹新浪潮

4 围绕着父亲的享乐与死亡,交织各种观点的《小早川家之秋》

5 顶级杰作《秋刀鱼之味》

6 最后的小津

 

后记

小津安二郎导演作品一览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前言
 
本书如书名所示,旨在追寻小津安二郎这位艺术家的轨迹。然而,本书与过去的「小津论」相去甚远。笔者认爲小津安二郎是位优异的艺术家,企图探寻他的深刻体悟和思想上的成长。同时,我也将小津安二郎定位为大正时期个人主义的小说家,例如永井荷风、志贺直哉、里见弴、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等人思想上的么弟。他们是夏目漱石口中(日俄战争)战后世代,笔者企图从夏目漱石对近代的观点来理解小津安二郎。过去也曾经有其他论者提及小津安二郎与小说家的来往,但几乎没有讨论过这些与作家的交游如何反映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本书也将述及此思想上的影响及其对个别电影的影响。其结果之一,便是过去常受轻视的志贺风格电影《东京暮色》之评价。
 
此外,笔者也放了许多比重在小津安二郎于战时的变化。小津安二郎身在中国战线时获得的体悟给他带来了改变。在这之前,诸如好莱坞「以剧情和动作构成的电影」、「旧市区电影」等关键字所示,小津电影可说深受美国电影影响。但是他在战时逐渐远离「旧市区」,从「以剧情和动作构成的电影」转换到「私小说式」电影,并在作品中导入了集体意识。在此过程中,小津安二郎渐渐开始创作理念性的电影。
 
战后的「纪子三部曲」(《晚春》、《麦秋》、《东京物语》)反映了他在战时的体悟,也是小津安二郎「(意识到)战争(的)电影」。这些作品绝非描绘中产阶级生活的美好怀旧电影。在这些电影中都潜藏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个人的自我与集体意识之扞格。过去对于从战时一直到「纪子三部曲」这段时期的电影,始终没有具一致性的说明,这或许将是本书的核心。
 
小津安二郎的时代同时也是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等巨擘的时代,本书中将介绍沟口健二和成濑巳喜男的生涯及其代表作;另外亦将略述带给小津安二郎莫大影响的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及几位重要演员的简单经历,目的在于更立体地(从人物的关联性上)勾勒出小津安二郎的时代;其次,书中也将以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等人为核心,略述日本影史和日俄战争后的日本历史。小津安二郎的生涯正是日本影史的一部分,更叠映了大正、战前昭和不景气,以及战争时代。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