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5大康乃尔建筑系,60年教学精华
学界与业界,期待已久的赞誉之作
田中央建筑师黄声远+台湾12所建筑院校教师一致推荐
于初学者,可见启发性与挑衅感的视野;
于执业者,可探一处充满可能性的矿井;
于教学者,可觅设计练习的灵感构想来源。 《建筑语言&法则》中累积合计60年的教学成果,肯定是学习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以及基本史论的最佳教科书。──曾成德(交通大学建筑所教授暨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康乃尔大学建筑系独到的设计教学方法,本书中所提的26种语言,正是其设计课中一再讨论,并反覆用于图形操作的精华命题。──张枢(建筑师)
《建筑语言&法则》透露出学习建筑设计,所需的设计思维和操作方法,恰可以提供进入建筑设计所需的基本平台。──王聪荣(台北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
每年我们总是会列出几本书让大一新生阅读,我想,《建筑语言&法则》一定会是明年书单上的一册。──谢明烨(中原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从建筑诗意的概念工具,到筑造的结构工具,提供最具参考价值逾百张彩图范例
◎从要素、给定条件、营造可能到提案,国际师资领路,思考建筑设计的8大精华命题
◎不只是建筑构想辞典,从想到做,掌握最关键的26个设计法则
◎张枢、曾成德专文导读,台湾12所建筑院校教师一致好评推荐 历年来美国建筑专业界对各大建筑系的评比中,五年制的康乃尔大学建筑系永远排名前五大,与哈佛、耶鲁等硕士班齐名,证明了康大「就建筑论建筑」、「就图形谈设计」独到的教学特色,不同凡响。本书的2位作者,正是康大毕业生,加总在康大执教60年,是康大设计教育的核心人物,2人都曾应邀来台讲学,带给台湾学界与教育界,诸多刺激与影响。
●建筑的26个关键元素 基于建筑意义与脉络的复杂性,两位作者并不打算写就一本详尽或最终版的建筑构想辞典。这样的企图究竟是徒劳,他们想做的是引介者,就像初阶的义大利文教材,只作简单的解码练习。所以他们以累积60年的经验,把最关键的建筑设计原则介绍给读者,就像当初英文字母以26个为限,限定自己用26个元素,每个元素逐章介绍。26个元素,由设计到提案,纳入8大章,分别是「要素」、「给定条件」、「物质性本体」、「无常性本体」、「概念性工具」、「组织性工具」、「营造可能性」、「结论」。
书中用了四大章节讨论对建筑诗意贡献良多的概念性工具:对话、比喻、陌生化和转化,接下来五个章节讨论各种组织工具:基础结构、基准、秩序、网格和几何。最后两章,关于建筑师对于筑造隐含的可能性所有的一些思考:制造和预制,最后一章的主题,对大多数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来说,是设计过程的最高潮:提案或概念呈现(presentation)。
插图部分,特别选择了鲜明且富有表现力的范例,从夸张到俚俗,从史诗到日常,所有的案例都来自过往的建筑大师、着名的当代执业者,以及全球学子的作品,从中精挑细选。
●初学、执业、教学,皆有所获 本书设定了好几组不同的阅听众。对建筑初学者,希望能将这个领域的深广两面介绍出来,同时展示某些具有启发性甚至挑衅感的作品,包括学生和知名专业人士的作品。对于已经在建筑实践的诸多面向里从事某一工作的执业者,期待能从文本中找到一连串精湛细微的提醒,以及一座充满可能的矿井。
书中的每一章都包含一篇短文,加深该章主题的深度,并为对建筑史、建筑理论和批评有兴趣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最后,对有意发展设计入门课程的同僚们,希望本书的每一章都能蕴生出一个构想,进而滋养出自身的设计练习,或是当它与其他主题结合时,能启发出更复杂巧妙的一些课题。期待能激发对于建筑的新旧兴趣,同时引介出可能包含在建筑语言里的无限诗意。
好评推荐 王聪荣 台北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
吴光庭 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
李芝瑜 铭传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林妆鸿 联合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邱英浩 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所教授
邱浩修 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施植明 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所教授
徐明松 铭传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
张 枢 建筑师、交通大学建筑所教师
张基义 交通大学建筑所教授
曾成德 交通大学建筑所教授暨人社院院长
曾旭正 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教授
黄声远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黄瑞茂 淡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谢明烨 中原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谢宗哲 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博士
龚书章 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