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美中贸易战」的本质,
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米尔顿‧傅利曼、马丁‧沃夫 专业推荐!
★《商业週刊》、《金融时报》年度商业好书!
★商管、经济、国贸科系,指定课外读物
这本书的主角,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是「比较利益」原理的奠基者。为了进入天堂,他必须说服一家美国的制造商老板:即使开放进口会打击本国产业,但是对于国家整体长期还是有利的。李嘉图带他穿越时空,看看完全禁止进口的世界是什么景象。结果……
作者罗素‧罗伯兹不用深奥的经济学术语,以小说的形式,借由书中两位主角的思辨过程,让您了解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政策,对企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关税和配额,有什么不同?谁会被课到税?谁会付出代价?失业的劳工和他们的下一代,又会如何呢?
重要的是,透过书中人物的生动辩论,读者可以思考:
‧从本书的美国与日本的贸易争端,代换成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立刻能发现其中的异同,进行有趣的对照!
‧贸易战的短期与长期影响为何?
‧贸易逆差,代表什么意义?
‧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果为何?
‧实务上,我们应该允许国家採取保护政策到什么程度?(保护国内产业,会不会彻底扼杀了产业的竞争力?)
‧比较利益原理
‧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为《贸易的故事: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抉择》改版★★★
编者前言 在贸易战当中,学一点经济学
初版推荐序 刘碧珍
原文第三版序
人物介绍
作者声明
1.天堂法庭的审讯纪录
2.外国竞争的挑战
3.间接致富之路
4.贸易对美国有利吗?
5.制造业优于服务业吗?
6.工作外包会威胁到美国的繁荣吗?
7.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工作机会吗?
8.关税与配额
9.大城市之旅
10.支持贸易保护政策的案例
11.贸易逆差有损美国利益吗?
12.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之争
13.全球化有利穷人吗?
14.自给自足是通向贫穷之路
15.抉择
16.大卫.李嘉图最后的话
资料来源与延伸阅读
致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