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國人皮膚問題越來越嚴重,和全身用的藥妝品都有關係!
天然溫和的「自製漢方帖」有效又方便! 說起我學習中醫的過程,要從大學時代及西醫的檢驗部門說起。我曾接觸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和解剖學……等,經過西醫現代醫學的養成教育,深深瞭解到醫學的浩瀚無涯,同時緻力學習著增進人體健康,與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現代醫學研究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許多藥物都有添加中草藥的有效成份,這激起瞭我對中醫藥的研究興趣,在準備論文之同時,我努力汲取瞭中醫古籍、中醫藥的知識,而在民國83年順利通過國傢中醫師特考,就這樣開始瞭至今的中醫行醫之路。
市售藥妝品含化學添加劑,讓你皮膚變薄變癢、肝腎病變!
而早年我在現代醫學的檢驗研究上即發現,市售藥妝品大多含有「界麵活性劑」等等化學添加物,多數化閤物本身就帶有緻敏性或毒性,而透過皮膚吸收長期纍積,進入人體更是影響健康甚钜。這些化工藥妝品含括瞭我們從頭到腳、每天24小時都會接觸到的個人用品,例如:乳液、沐浴精、洗滌劑、化妝品、牙膏、洗護發乳、洗手液等。
皮膚長期接觸不當的化學添加劑,會吸收沉積體內造成過敏或生病,輕者引發皮膚癢、皮膚潰爛、掉發禿頭等;重者導緻內髒病變,尤以代謝器官肝、腎髒病變最多!以及造成荷爾濛紊亂,男性會雌性化,女性會因為這些毒素進入子宮,而造成卵子急速衰退,導緻不孕、容易流産,而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導緻孩子的「先天性過敏癥」或者「畸形」。
常化妝女性尤其要小心,「皮膚併發癥」會纏上妳!
或許我們日常生活中,常不自覺地使用瞭很多化閤物藥妝品。媒體中消費者對化妝品和醫療外用藥膏的投訴也屢見不鮮。在我的門診中,則常有女性因皮膚問題前來就診,除瞭部份是因個人體質、生活作息、情緒壓力引起,每天使用的化妝品、卸妝清潔、肌膚頭發保養品都大有關聯。
多數人在乎市售美妝保養品能呈現的美白、保溼、抗皺功效,卻很少考慮到其化學成份可能在身體長期纍積的效應和危機。例如防曬的化學成份「二氧化鈦」、「氧化鋅」等,會引起「光敏感性皮炎」(統稱「日光性皮膚炎」,第93頁),並且病例越來越多。
臨床上也發現使用不閤適膚質的化妝品,很容易造成毛囊汗腺阻塞,而産生皮膚問題,如「接觸性皮膚炎」和「過敏性皮膚炎」(第90、115、121頁)。除此之外,美妝産品多含有:化學乳化劑、介麵活性劑、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劑,甚至容易有重金屬殘留。
再者,日常中卸妝、洗臉、保養換膚過於頻繁,還可能破壞我們的「第二張臉」──全身肌膚的天然保護膜「角質」。在臉上覆蓋過多化妝品,不僅達不到美白肌膚的作用,也易導緻皮膚負擔過重。例如有些油脂性比較高的「霜劑、乳劑」,容易有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含有藥物性的化妝品也不可長期使用,容易刺激皮膚發生色素沉澱、産生痤瘡、皮膚粗糙老化,甚至會造成黃褐色的斑點。
「假天然商品」、「外用藥膏」氾濫,過敏毒害會更嚴重!
很多人當皮膚齣現狀況,或因颱灣位處於亞熱帶的潮濕氣候,皮膚容易罹患濕疹、蕁麻疹、汗皰疹、富貴手等,大傢常習慣直接去藥房買「抗組織胺、類固醇」的藥膏來擦,卻不經專業醫師藥師指示,有時候造成病情反覆控製不當,皮膚反而發紅發亮、水腫緊綳感、肌膚變薄,造成相關藥膏貼布濫用的皮膚病變。
另一方麵,雖然我們看到近年來環保養生的意識抬頭,大傢對美容保養逐漸追求安全、長期使用、無副作用的産品。許多知名保養品牌也改變配方,標榜漢方傳統美容,陸續推齣草本化妝品,但其原料來源、賦形劑、添加劑等標示的真實性,我們都需要更仔細的查證。
正統的中醫強調「藥食同源」,如一些天然的皮膚保濕劑,可以維持皮膚的含水量,如蜂蜜,珍珠,蘆薈,絲瓜等。而實行數韆年的「中藥外治法」,強調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直達病所透達肌膚,運用經絡原理和局部肌膚相結閤,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潤膚增白、駐顔減皺等功效。
因為這些天然的中藥美容方,大都含有如生物鹼、黃酮類、皂苷類、揮發油、樹脂、有機酸等植物活性物質,這些天然的美白保溼成份可以使我們的臉部紅潤、肌膚光滑細嫩,又可以減皺紋抗衰老,調理病變的膚質,一如古籍所說的「長肌膚,潤澤顔色」的療效。
數韆年驗證,「漢方外治法」天然藥妝帖溫和、療效佳!
中藥除瞭運用在養生美容保健之外,中藥也常外用治病,這就是老祖宗「內病外治」的醫療方式。中醫外治法可達到「良藥苦口利於病,外治看病不苦口」的優點,因為外用中藥是直接作用於體錶,安全可靠且適用範圍廣,且操作簡便,取材容易。
漢方外用不經過腸胃道的吸收,沒有腸胃道刺激的問題,也不需要經過肝腎代謝,因此沒有肝腎毒性的疑慮。
本書中所示範的48項自製藥妝品,多數是已經在我的門診中使用多年,纍積瞭自己和患者的使用經驗,如「升龍天然漱口水」可以改善牙周病(第58頁)、「三伏貼」(第115頁)可改善久咳氣喘過敏、「當歸生地乳液」可減緩腳皮乾燥龜裂等(第133頁);其它品項則是根據中醫古籍,及現代臨床大師的臨床外治經驗匯整而來,希望藉由此書推廣中醫藥的外用醫療寶庫,強調無毒生活的核心價值和生活省思。
雖然說中藥藥性較溫和,但一定得在用藥安全前提下,纔能發揮藥物的療效。所以本書也詳細跟大傢說明,應該先辨識藥材的優劣真僞,這是需經過專業中醫師藥師的推薦指導,纔能避免誤用或混用;也需注意中藥的保存期限、使用方法。當然更重要是提醒讀者,當皮膚發生久治不癒的問題,務必先找專業醫師尋求病根,切記勿以偏方密方,包含本書介紹的相關成品錯誤使用而延誤就醫,以求最正確的醫療和保養方式。
佳禾中醫診所院長 羅明宇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