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务实的巧妙融合
在现今世纪的世界舞台上,阿拉伯国家是一股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力量?它在这个舞台上已有了不言而喻的位置。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读着一九三七年出版的美国历史学家希提的《阿拉伯通史》中的如下这段话时,也许仍会感到惊异:「讲阿拉伯话的各国人民是第三种一神教的创造者,是另外两种一神教的受益者,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文明火炬的人物?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作出慷慨贡献的人们。」
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真的那样辉煌过?这不会是历史学家的偏爱之辞?然而在历史学家后面来了一位政治人物,而且是世界级的大政治家,他说:「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时,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它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领域里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侯,他们所以能眼光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这是已故美国前总统尼克森在其绝笔之作《抓住时机》中所写的一段话。该书出版于一九九一年。就是说,这位西方大政治家以二十世纪九○年代的眼光,提请人们注意,在当今世界上,「穆斯林世界是一种正在探寻其在历史上之独立地位的举足轻重之文明。」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伊斯兰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另称: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曾两次迫使人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目标转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由阿拔斯王朝建立于八世纪中叶的伊斯兰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从公元七五○年至公元一二五八年,整整延续了七百年。仅仅间隔不到两个世纪,奥斯曼帝国又在十四世纪初崛起,到十五世纪初,其疆域已从多瑙河上的布达佩斯连绵到底格里斯河上的巴格达,从克里米亚延伸到尼罗河第一瀑布。这个庞大的帝国一直存在到十九世纪为止。
但是我们对这个帝国很陌生了;我们对阿拉伯穆斯林世界这个「举足轻重的文明」所知道的似乎就是《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和那里的石油。《简明伊斯兰世界百科全书》的中译者把这种情况解释为:「由于种种原因,国人现在的目光向着西欧、北美。」其实,不光是中国人,据尼克森说:「美国人中间了解伊斯兰世界的丰富遗产者也很少。」人的目光有时是很短浅的。人们往往看到了现实?就忘记了历史;或者反过来,想起了历史,就忘记了现实。在对待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认知方面,这个缺点表现得特别明显。
阿拉伯人的故乡是阿拉伯半岛。虽然半岛周围也是他们居住的地方,但半岛是阿拉伯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这个半岛位于亚洲西南,北界叙利亚沙漠,东接波斯湾,南滨印度洋,西濒红海。那里绝大部分是沙漠地带。直到公元七世纪以前,当幼发拉底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早已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时?被包围在高山、大海中的半岛上的古代阿拉伯人大多数仍然过着游牧的生活。游牧人不事农工,不习商航,专靠放牧骆驼和羊为生,逐水草而居,生活全靠天时;水尽粮绝之时,甚至抢劫、掳掠也成为他们的谋生手段之一。当时文盲遍地。如此的生存环境似很难致人类于文明进化之域。然而,仅过了两百年,到阿拔斯王朝前期,这个从荒凉的大漠中走出来的民族不仅有了与基督教教堂和宫殿同样巍峨的清真寺和皇宫,而且以其在「百年翻译运动」中对希腊典籍的完整保存,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它不仅发明了代数学,介绍了印度的十进位和零的学说,为世界贡献了直到十九世纪还在欧洲再版的医学巨着,并使早先为游牧人使用的阿拉伯语普及到世界各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闪语族中最年轻、最活跃、最富生命力、使用范围最广的一个语支。在此期间,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疆域也扩展到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埃及,甚至到达北非和西班牙。直到今天,以阿拉伯国家为主体的穆斯林世界更是蓬勃兴旺。这个民族究竟靠了什么力量演出了这样宏伟壮观的民族跃进史剧,究竟是什么样的生存智慧能具有如此动人心魄的神奇魅力?这是笔者企图在本书中作一番探寻的目标。
所谓智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的上升到思维方法意义上的理性的狡黠,它是人观察、认识事物的特殊眼光和视角;二是人的行为、实践意义上的行事机巧,它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处世方法。在弥漫于人们生活的每一角落的智慧之中,同时存在着这两个深浅不同的层面。对于创造了与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成鼎足之势的阿拉伯文明的智慧来说,这本不到二十万字的小书不可能包罗万象。正如克罗齐所说,任何历史都如同当代史一样,是以当代人的眼光,来认识和解构那些阿拉伯人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中所必然面临的种种基本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智慧,那些对阿拉伯人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强大的成员具有明显效用的智慧。在诸如崇智、务实与权谋、圣战这样不同类型的智慧之中,笔者更关注前者;这也许会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腾飞具有借鉴作用。同时,在智慧的两个层面中,也更注意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来展示阿拉伯智慧的机巧,因为认知事物的眼光和视角的独特性,乃是构成一切独特智慧的前提。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河中,某种智慧的效用往住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而绩效是帮助人们反观这种智慧高妙的最有力的感性材料。这也是在本书中注意绩效介绍、尤其是「隐性绩效」之揭示的原因之一。
希望读者在终卷之时,能对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有一种新的体悟。无论亨廷顿是否真的认为儒教与伊斯兰教的结合将会称雄二十一世纪,至少,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是我们这个正在走向世界的民族所不能忽视的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用当代视野,以伊斯兰文明为主线,认识和解构了阿拉伯人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所必然面临的种种基本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智慧,那些智慧对阿拉伯人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民族之旅中的强大成员之一具有明显效用。全书共八章,引经(《古兰经》)据典(阿拉伯典故),并以文化比较的方法,详细描述了阿拉伯世界之立身处世、崇智图强、群体生存、巧创文明、乐善好施、经商谋财、执掌政权以及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智慧。透过此书会对世界三大文明之一的伊斯兰文明产生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