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在这压抑的时代,坐拥「时间」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职业寿命,不该指望任何公司或单一收入。
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机会!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 谁说只有坐办公室才能证明你的能力与才华?
为什么我们投入工作、拚命存钱,却要等到退休才能安心享乐?
当现在的工作没办法给你足够的安全感,学着改变,无需委屈求全。
选择职场前,你是否有问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有钱?有闲?或者有娱乐和嗜好?──艾玛・甘侬的「复合式工作法」也许正是你实现理想生活的解方。
◤ 拿回人生自主权,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 僵化的工作模式与不自由的工时,不但会限缩你的职涯发展,甚至会消磨掉你对工作的热情。你以为有一天会找到稳定又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但其实这样的工作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型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是谁、想过怎么样的日子,而不是继续像仓鼠一样,被丢进名为职场的滚轮里,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奔跑。
Uber司机、YouTuber、接案设计师……他们不在办公室上班、没有自己的上司下属、也不必受到朝九晚五的束缚,为什么他们身为复合式工作者,比你更自由、收入更多?
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远离传统的工作模式,重新规划职涯,拥有自由的工时,并同时培养多元收入。复合式工作法并不是鼓励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聪明地工作,拥有更高的报酬。只要善用知识和数位工具,你不但可以省下大把时间,还可以发展嗜好、赚点外快,甚至随时享受一场假期。它将实现你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让你在这个时代活得更优雅。
《富比士》三十位三十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
《伦敦标准晚报》盛赞「网路世代的代言人」// 艾玛2016年从网路上发迹,架设自己的个人网站、借由推特跟雇主联系,甚至因撰写部落格得到更多工作。她正是善用数位工具规划多重职涯的最佳模范!享受生活的同时,她也发展多项副业,主动打进自己不熟悉的产业,而她的播客节目至今已拥有四百万个听众。
她善用数位时代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作要领。她广泛阅读、策划推特追踪列表、订阅网路摘要(RSS feeds)、时时更新个人网站、从Skillshare平台学习Photoshop、程式编码等技能、透过App训练记忆力……她认为,自我训练远胜于等待公司培训。
◤ 以下特质告诉你,你可能不是天生坐办公室的料 ‧常被猪队友拖累:不能自由选择团队成员,只好默默忍受糟糕的同事和平庸的主管。
‧对人际关系过敏:在会议室或茶水间都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讲错话,只有公司厕所让你最放松。
‧讨厌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每天在固定时间到同一个地点工作,规律的工作模式让你恐慌。
‧你喜欢发挥创意:你的好点子常受限于公司的营运方针或规定,你渴望有更多空间自由发挥。
‧规范愈少表现愈好:不需忙着写信通知或请示,没有明确指令反而让你文思泉涌。
◤ 学会聪明工作,做更少,赚更多! // 缩减通勤时间。
把全部的会议都安排在一天当中的某个时段,善用Skype和Google Hangout进行谈话。
// 以工时计价,不再免费帮人工作。
不要为了图方便,收整个专案的报价,以每小时、每日或每半天计算报酬,重视你的时间。
// 外包行政工作,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情上。
请线上助理处理耗费时间的工作,如:输入资料、誊写文稿、安排行程等,麻烦事不用自己来。
// 掌握议价要领,拉抬身价。
让客户先开口报价,或试着提出高一点的价格,再说明你可以额外提供的服务。
// 补休比加班重要。
如果你週末加班,週间请务必补休,妥善休息可以让你维持生活节奏的平衡、重振活力、调整人生方向。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这才是最完美的生涯模式!──洪雪珍/斜槓教练 名人推荐 刘轩/全方位创作家、知名作家
洪雪珍/斜槓教练
许景泰/SmartM 世纪智库执行长
朱楚文/财经主持人、作家
少女凯伦/个人品牌经营家
林静如/律师娘
郑纬筌(Vista)/「内容骇客」网站创办人
张玮轩/吾思传媒创始人暨执行长
浦孟涵/《CAN DO 工作学》作者、盛思整合传播集团总经理
何则文/作家、青年职涯教练
──叛逆推荐
从二○一九年起,我从「作家」跨到另一个维度,多了一个斜槓:当「教练」,教大家做斜槓,多一个复业,多一份收入,学习过复合式人生。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来找我做职涯谘询,跟我请教怎么「找工作」,现在我都会给他们一个颠覆性的全新观念:「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在零工经济来临、非典型就业人口不断扩大的今天,找一份正职工作愈来愈难,尤其中年以后更是四处碰壁,必须改变求职的思维不可,否则会走到死胡同,出不来!当拿掉「找工作」的框架,变成「找收入」之后,思考的边界一下子拓宽不少,可能性增加很多,将会惊喜地发现一个事实,自己的技能里居然藏有不少赚钱的管道,个人的潜能也得以借此发挥,这才是最完美的生涯模式!
是的,我鼓励每个人从「受僱阶级」解放出来,在下班之余,重新思考「自己僱用自己」这一条路,这才是上班族的康庄大道、拯救生涯危机的一张安全网。──洪雪珍/斜槓教练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想讨好别人,只想好好做自己,但总会有各种外部因素,逼得自己难以正视自己内心的声音。
过去我也有段时间,曾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身处在办公室里,短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完、做好,但就是有种手脚被绑架的不舒服感,写下这篇推荐文的时候,正好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裸辞」给自己一段沉淀期的时期,也已经完成三个月十五家出版社合作、每个月两场演讲的阶段。因此,我完全不迷惘,反而爱上掌握人生的感觉,当他人询问我下一阶段规划时,我也能自信地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往往对方都能理解,并说出「我真的很替妳开心」,因为这些朋友都知道我曾克服什么样让心灵受伤的挫折。
但我也发现,把自己空出来,抛到市场上,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出价买自己的技能,而往往我们都低估了自己。这本书整理出了跨世代的思维与作者本身多重收入的经历,相当有实证性,我也鼓励各位迷惘找寻自己的人们,不要害怕跨出舒适圈,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倘若社会要为我们贴上标签,让我们就跑得让人来不及贴上!」──少女凯伦/个人品牌经营家
这本书点出了,近年被广为推崇的「斜槓人生」、「零工经济」的根本问题,就是太过单一或简单地歌颂,做网红、拥有副业、成为自由接案者等的种种好处。事实上,作者更积极进一步提出了「复合式职涯」的观点。这个观点将更有利于每一位上班族,在做人生职涯规划时,可做最适配的投资组合。因为,「复合式工作」不仅强调科技赋予自己更多力量,同时应在每个单位效率、成本上,创造出更大价值。当你读完这本书后,你就懂得如何重新评估在事业、家庭、生活中,如何取得不同的工具组合。好让自己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不至于过时,并赚更多钱,赢得更多自主时间,进而勾勒出自己的美好人生。──许景泰/SmartM 世纪智库执行长
「你怎么有办法同时创业、出书、经营粉丝页、又带两个小孩?也太强了!」每当被问到上述的问题时,我的回答都是:「这都是科技的功劳啦!」
这么回答完全没有谦虚的成分,而是打从心底感谢像是大数据、AI这类日新月异的科技应用,让我这个创业中的二宝妈,可以在等待孩子入睡的同时、一边用手机写作、一边透过不同的通讯APP和世界各地的客户伙伴沟通。
上述的观点和《不上班赚更多》的作者不谋而合,我们都相信科技的发达,帮助人们可以更有效率地做到多工(Multitasking),希望借由阅读这本书,能让更多人享受斜槓人生的自由与快乐。──浦孟涵/《CAN DO 工作学》作者、盛思整合传播集团总经理
坦白说,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中文名字,我理解这个书名,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但是这个中文书名,我觉得并没有翻译到这本书的精髓,这本书,我愈看愈觉得有意思,特别愿意为这本书推荐的原因──作者分享的,不只是「如何赚钱」,而是有关于如何设计出属于「你的」职涯与生活。
特别喜欢她分享着不同的对于「成功」的定义,这正是现在我们必须理解与重视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每个人都有机会都有能力,活出真我,创造自己的复合生活!
上班或不上班,赚更多或是赚的刚好,你要或不要,你都有选择,找到自己的最适合。──张玮轩/吾思传媒创始人暨执行长
在这个智能时代,组织的疆界不断弱化,让斜槓青年跟零工经济崛起。未来的职业趋势,更多的是把自己看成个体公司的个人品牌经营时代,多重身分将会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型态。作者艾玛・甘侬本身就是这种未来工作型态的典范案例。透过这本书,你将能挖掘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何则文/作家、青年职涯教练
完美地捕捉时代潮流。──《哈芬登邮报》(Huffington Post)
给那些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且不想从单一角色定义自己的女性的必读之书。──《独立报》(Independent)
一本伟大的书……尤其对那些希望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来说,有助于找到将来更完美的工作方式。──《伦敦标准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
多职事业女王告诉我们如何在数位时代发展并维持你的副业。──《RED杂志》
多希望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能遇见像艾玛这样的人。她不但聪明而且可靠──我认为,如果我年轻的时候她就在身边,我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而我很高兴现在有她的存在。──布里奥妮‧戈登(Bryony Gordon),畅销书作家、新闻工作者
艾玛‧甘侬是世界上一束明亮的光,我认真地探究她所做的一切。──伊莉莎白‧吉儿伯特(Elizabeth Gilbert),畅销书《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作者
很高兴透过本书阅读到工作方式在未来将发生的改变。──理查‧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英国维珍集团(Virgin)董事长
这简直是一本终极现代职业指南。──爱丽丝-阿扎妮亚‧贾维斯(Alice-Azania Jarvis),《EZ 杂志》总编辑
不论任何年龄都受用的重要成功指南。──法拉‧史托(Farrah Storr),《柯梦波丹》(Cosmopolitan Magazine)总编辑
任何希望开创自己梦想事业的女性都必须阅读。──朱‧萨尔蓬(June Sarpong),电视节目主持人
突破传统,开创你的复合式职涯:一本关于如何重塑工作、生活与财富的实战指南 你是否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是否渴望在职业发展与个人自由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你是否深信,人生的价值不该被单一的收入来源或固定的工作模式所束缚?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揭示一个颠覆性的思维框架:复合式职涯。这不是一本空泛的励志口号集,而是一份详尽的路线图,教你如何系统性地构建一个由多个收入流、多元技能和高度自主性构成的职业生态系统。 本书将带领你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工作”的定义。在信息爆炸和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依赖单一的雇主或一份死工资的风险越来越高。我们不再满足于“稳定”,我们追求的是“韧性”和“主动权”。复合式职涯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精巧地组合不同的职业活动——可能是自由职业项目、被动收入资产、个人品牌变现、副业创业,乃至跨领域的知识整合——来创造一个既能带来丰厚回报,又能完美适配你生活节奏的收入结构。 第一部分:重塑你的职业蓝图——从线性思维到网络化构建 1. 识别与盘点你的核心资产: 很多人低估了自己现有的价值。本书首先指导读者进行一次彻底的“资产清点”。这不单指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你的隐形资本:你积累了多少专业知识(无论是显性的行业技能还是隐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社交网络中有哪些潜在的合作者或客户?你的时间、精力、兴趣点分别位于何处?我们将教授一套结构化的工具,帮助你清晰地描绘出你的“人力资本地图”。 2. 拆解“职业”的概念: 我们不再视职业为一个单一的“职位”,而是将其分解为可交易的“模块化技能包”。例如,一个市场营销经理的职业模块可能包括:内容策略制定、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社群运营管理、以及跨文化沟通辅导。当你能将这些模块独立拆解出来,并以不同的组合形式提供给不同的市场需求方时,你的收入潜力就指数级增长了。 3. 风险对冲的艺术: 单一的收入来源如同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复合式职涯的精髓在于分散风险。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分配精力到不同性质的收入流上:主动型收入(需要投入时间,如高价值咨询)、半被动型收入(初期投入大,后期维护少,如数字产品销售)和纯被动型收入(如知识产权许可或投资回报)。我们将提供模型来计算最佳的组合比例,确保即使某一个收入渠道暂时受阻,整体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致命影响。 第二部分:构建你的收入矩阵——从兼职到多元业务的实战路径 4. 启动你的“首个增益环”: 许多人想开始副业却无从下手。本书强调“最小可行性收入流”(Minimum Viable Income Stream, MVIS)的原则。它教你如何利用现有工作中学到的技能,以最低的启动成本,快速验证市场需求并获得第一笔额外收入。这可能是一份高价的周末咨询、一个针对特定痛点的线上研讨会,或是一份专业的编辑服务。重点是,快速验证,快速迭代。 5. 知识的货币化:从分享到系统化产品: 你脑中的知识是极其宝贵的资产。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零散的经验转化为可规模化复制的产品: 内容资产化: 博客、播客、YouTube频道如何从兴趣爱好转化为稳定的引流工具,并最终导向付费服务。 电子书与在线课程的阶梯设计: 如何设计“免费诱饵”、“入门级产品”和“高价值旗舰课程”的付费漏斗,确保不同预算和需求的客户都能参与进来。 会员制与社群经济: 建立一个忠诚度高的付费社群,提供持续的价值交换,这是构建稳定现金流的基石。 6. 时间的杠杆化:外包与系统自动化: 真正的自由并非意味着把自己变成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本书提供了关于如何高效利用现代工具进行“杠杆化”的策略。如何识别哪些任务应该被外包(例如行政工作、基础内容制作),以及如何运用SaaS工具和自动化流程来解放你的时间,将你宝贵的时间投入到只有你能完成的“高价值、高杠杆”活动中去。 第三部分:管理你的自由与生活——自主人生的内在修炼 7. 告别“工时陷阱”:关注产出而非时长: 在复合式职涯中,传统的“打卡文化”毫无意义。本书提出了一套基于成果的自我管理系统。我们将教授如何设置清晰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如何进行高效的“深度工作”,以及如何区分“看起来很忙”和“真正有产出”的工作。目标是让你在更少的时间内,创造出比过去更多、更好的成果。 8. 心理韧性与身份认同的重构: 从单一身份(如“公司员工”)转变为多重身份(如“顾问”、“作者”、“项目负责人”)会带来身份认同的挑战。本书探讨了如何应对潜在的焦虑感、如何平衡不同角色的期望,以及如何建立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来维持长期动力。我们将引入“边界设定”的技术,确保职业的扩张不会侵蚀你的个人生活和心理健康。 9. 持续的进化与再投资: 复合式职涯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进化的过程。我们将指导你如何定期评估你的收入组合的健康状况,识别市场的新兴机会,并有策略地将利润再投资于新的技能学习、更强大的自动化工具,或更高回报的被动资产中。 本书不仅是关于赚钱的策略,更是关于如何设计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不受制于人的人生剧本。读完这本书,你将掌握的不是一堆临时的技巧,而是一套可以让你终身受益的、创造自主人生的核心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