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要义(八版)

宪法要义(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宪法包括基本权之保障与国家组织的基本规定。

  基本权系现代宪法的核心,对基本权的了解,是现代国民的权利,也是促使国家提升水准的不二法门。一个尊重人民基本权的国家,才可能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本书深入阐释基本权意涵,期使读者清楚理解基本权精义之所在。

  在国家组织法方面,本书以功能性权力分立理论作为论述主轴,阐明我国宪法宪政组织结构及国家应为人民而存在的意涵。

  本书引用法规迄至2019年6月底,大法官解释则引用至释字第780号解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惠宗


  现 职
  国立中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考试院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法规委员会委员
  国防部法规委员会委员
  台中市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学 历
  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系毕业
  国立台湾大学法研所硕士
  教育部公费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经 历
  高考公证人及格
  律师高考及格

  着 作
  中华民国宪法——宪法生活的新思维
  行政罚法之理论与案例
  行政法要义
  教育行政法要义
  法学方法论

图书目录

第八版自序
第三版自序──发现宪法
初版自序
本书引用简语

第一篇 序 论
第一章 国家学概论/1

第一节 国家之意义/2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存立基础/3
第三节 国家之要素/4
第四节 民主国家与宪法之关系/15
第五节 国家权力的本质/15

第二章 宪法学概论/23
第一节 立宪主义的宪法/23
第二节 国民制宪权/24
第三节 宪法之种类/26
第四节 宪法变迁/27

第三章 我国制宪及修宪史/41
第一节 序 说/41
第二节 清末立宪运动/42
第三节 民国初年之制宪经过/44
第四节 训政时期约法与五五宪草/44
第五节 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经过/45
第六节 宪法施行之准备程序/49
第七节 动员戡乱时期之修宪/49
第八节 宪法增修条文之修宪/51

第四章 我国宪法之基本决定──宪法之序言及总纲/61
第一节 序 言/62
第二节 共和与民主之基本决定/63
第三节 国民主权/80
第四节 领 土/82
第五节 民 族/85
第六节 国旗与国家象征/85

第二篇 基本权论
第五章 基本权总论/89

第一节 基本权之概念/91
第二节 基本权发展史/97
第三节 基本权种类/101
第四节 基本权之功能/103
第五节 基本权之主体/114
第六节 基本权拘束之对象/117
第七节 基本人权的限制/122
第八节 特别权力关系与基本权/140
第九节 基本权之关系/143

第六章 平等权与平等原则/147
第一节 平等之意义──实质平等/148
第二节 平等之要求/148
第三节 平等之法律性质/149
第四节 平等的种类/151
第五节 平等原则之拘束力/156
第六节 平等原则之判断程序/166
第七节 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之竞合/171

第七章 人身自由/173
第一节 人身自由之意义/173
第二节 人身自由的范围/176
第三节 以法定程序担保人身自由/181
第四节 法定程序内涵/183
第五节 不受军事审判之自由/190

第八章 行动自由/195
第一节 行动自由之意义/195
第二节 行动自由保护之范围/196
第三节 行动自由之规制/198
第四节 行动自由规制的检讨/201

第九章 思想及表现自由/203
第一节 绪说──思想自由之保障/204
第二节 言论自由/207
第三节 讲学自由/225
第四节 着作自由/229
第五节 出版自由/230
第六节 广电自由/233
第七节 新闻自由与政府置入性行销/235

第十章 祕密通讯自由/237
第一节 祕密通讯之意义/237
第二节 祕密通讯之保障/238
第三节 祕密通讯之限制/238
第四节 通讯保障的新发展/241

第十一章 宗教自由/245
第一节 政教分离/245
第二节 宗教自由之内涵及特性/249
第三节 宗教自由之辐射效力/251

第十二章 集会结社自由/255
第一节 集会结社之宪法意义/255
第二节 集会游行之自由/256
第三节 结社自由/261
第四节 政党法制/264

第十三章 生存权/271
第一节 生存权之意义/271
第二节 死刑存废论/272
第三节 安乐死合法化之探讨/277
第四节 堕胎合法化之探讨/279
第五节 合乎人性尊严之生活权/280

第十四章 工作权/285
第一节 工作权之意义/286
第二节 工作权的主体/287
第三节 工作权之法律性质/288
第四节 工作权与其他基本权竞合/290
第五节 工作权保障之范围/291
第六节 工作权的限制/296
第七节 工作权于私法关系上之效力/309
第八节 工作权作为社会权的效力/314

第十五章 财产权/319
第一节 财产权之意义/320
第二节 财产权保障之性质/321
第三节 财产权保障之范围/323
第四节 财产权之限制/331
第五节 国家土地管理高权与财产权价值保障/358

第十六章 诉讼权/361
第一节 诉讼权作为制度性保障之基本权/362
第二节 诉讼权之内涵/366
第三节 诉讼权的限制/378
第四节 宪法诉讼法引进裁判违宪审查/384

第十七章 应考试服公职之权/385
第一节 应考试权之意义/385
第二节 应考试权之范围/386
第三节 应考试权之保障/387
第四节 服公职权利/393

第十八章 参政权/401
第一节 参政权之意义/402
第二节 选举权/404
第三节 罢免权/417
第四节 创制、复决权/421
第五节 公民投票/422

第十九章 其他基本权/435
第一节 宪法第22条之意义/436
第二节 个别之其他基本权/438

第二十章 国家责任论/475
第一节 国家责任序说/476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476
第三节 行政补偿责任/498
第四节 国家赔偿与损失补偿之相对化/500
第五节 从冤狱赔偿化身的刑事补偿/501

第三篇 基本义务论
第二十一章 人民之基本义务/505

第一节 概 说/505
第二节 依法纳税/507
第三节 依法服兵役/509
第四节 接受教育/512
第五节 遵守法规范之义务/516

第四篇 国家组织论
第二十二章 国家组织法总论/521

第一节 现代国家组织之基本理论/522
第二节 内阁制、总统制与双首长制/535
第三节 我国中央政制的问题/544

第二十三章 国民大会/557
第一节 国民大会之性质/557
第二节 国民大会之组织的演变/557

第二十四章 总 统/559
第一节 绪 论/560
第二节 总统、副总统之产生与职位异动/562
第三节 总统特权/571
第四节 总统之职权/574

第二十五章 行 政/587
第一节 行政院之地位/587
第二节 行政院之组织/588
第三节 行政院之职权/595
第四节 行政院与立法院的互动关系/595

第二十六章 立 法/607
第一节 议会与人民间之关系/608
第二节 立法委员/609
第三节 立法院之组织/618
第四节 立法院之职权/621
第五节 立法院职权行使之方式/633

第二十七章 司 法/641
第一节 司法权的演变/642
第二节 司法权的特性/644
第三节 司法院之地位与组织/646
第四节 司法权的类型化/652
第五节 司法权之界限/678
第六节 司法独立/685
第七节 法官中立与法官不语/690
第八节 法官地位之保障/690

第二十八章 考 试/695
第一节 考试权之意义/695
第二节 考试院之地位/697
第三节 考试院之组织/697
第四节 考试院之职权/699
第五节 考试院与行政院之特殊关系/704

第二十九章 监 察/705
第一节 监察之意义/705
第二节 监察院之机关性质/707
第三节 监察院之组织/708
第四节 监察院之职权/711
第五节 监察权行使之方式/715
第六节 监察权行使之效力/716
第七节 监察委员之特别义务/716

第五篇 地方自治论
第三十章 地方自治基础理论/717

第一节 台湾地方自治史略/718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民主功能/722
第三节 地方自治制度之本质/723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法律地位/726
第五节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730
第六节 地方自治团体高权/737
第七节 地方自治组织的基本模式/744

第三十一章 地方自治之实际/749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事务/750
第二节 地方自治组织──以县为例/753
第三节 地方自治之监督/758

第六篇 基本国策论
第三十二章 基本国策/771

第一节 基本国策之法律性质/772
第二节 国防之基本国策/775
第三节 外交之基本国策/777
第四节 国民经济/778
第五节 社会安全/783
第六节 教育文化基本国策/790
第七节 边疆地区及原住民基本国策/794

本书中文基本参考文献/797
事项索引/799
司法院大法官解释索引/81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