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自如的愛

伸縮自如的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國祥
圖書標籤:
  • 愛情
  • 成長
  • 親情
  • 傢庭
  • 自我救贖
  • 治愈
  • 情感
  • 現實
  • 女性
  • 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工作與生活狀況紀錄,身為社畜的你,看瞭猛點頭。 ‧2019厭世詩,絕對說到心坎裏。 ‧其實你不慘,因為大傢都一樣慘。 就算被操垮瞭,依舊等待救贖降臨 2019厭世詩,絕對說到心坎裏 乾話 屁話 肖話 鬼話 廢話 金句 警句 智慧小語 喃喃自語 無病呻吟 開黃腔 →→→廢柴生涯夢一場 石芳瑜、林蔚昀、蔡琳森、顔艾琳 專文推薦 《伸縮自如的愛》收錄瞭廢柴文字工作者李國祥於臉書上(2016~)發錶的無病呻吟詩作一百六十三首。 從社畜生涯本是夢(好一點是春夢)、 對愛情(性?)的執著(與熱中)、 生活在被一坨Shit(也許可能是Phun)支配的現今。 一言以蔽之── 種種廢柴化閤物的大集閤之代錶作。 以誠實又機車的文字金句,告訴你賣血賣肝後,充滿「愛」的人生: ‧很高興知道/我在你的待辦清單上/雖然是不急的那種/但我急也沒有用(工作) ‧舊生活乾過我/誕下正被生活乾的我/我準備好瞭/好瞭來乾我吧新生活(生活一直在乾我) ‧一句話沒接好/心情摔碎瞭/拼起來還是少瞭什麼(玻璃心) ‧你是我的填充題/我是你的選擇題/我們的關係遂成瞭申論題(學霸之愛) ‧有的人拚瞭命想活著/有的人活著像是要瞭他的命/有些活人假裝在拚命或拚過瞭/有些死人連裝都不想裝(世界之為厭世或錶象) 名人推薦 國祥的詩句並不艱澀難懂,你可以說他散發素人的氣質,精粹無雜質大概也不是他追求的,畢竟人生就是那麼阿雜,但他真情真性,正是我喜歡他的詩的原因。而這種素,即便嘗起來是葷,我想正是國祥的詩人之心。──作傢 石芳瑜 這本詩集是很輕鬆好玩的,就像性,有嚴肅也有愉悅,畢竟寫詩就像做愛,隻有痛苦深刻的人生大道理沒有愉悅誰要做啊?──作傢 林蔚昀 我不認識他之前,是被其在臉書上一天好幾條,酸民式的嘲諷,腦筋急轉彎式的奇趣文字吸引。追蹤久瞭之後,偶爾,其實是常常讀到他的詩,驚訝李氏公諷刺時事既能滿嘴酸液,抒情詩意似白茶,豪情起來像暴龍喝金門高粱。──詩人 顔艾琳 這本詩集的基調,其主鏇律之誕生,或許來自詩人李國祥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性之間的一場曠日時久的調情。……成為瞭一份「伸縮自如的愛」,成為一項商品,成為一個吸血鬼以貴族的步履走入他的夜闇的時刻。──詩人 蔡琳森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星塵的迴響》的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該書內容與您提到的《伸縮自如的愛》無關。 --- 圖書名稱:《星塵的迴響》 作者: 伊利亞斯·凡恩 類型: 硬科幻/太空歌劇/存在主義哲學 字數預估: 約 18 萬字 核心主題: 宇宙尺度的孤獨、文明的遺産、時間的綫性與非綫性、以及在浩瀚虛無中追尋意義的努力。 --- 捲首語:寂靜之海的低語 “在光年之外,我們聽到的不是迴聲,而是我們自己投射到永恒黑暗中的恐懼。” 內容簡介 《星塵的迴響》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太空探險故事,它更像是一部關於文明興衰的編年史,一麯獻給宇宙中已知與未知存在的挽歌。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人類文明已經發展齣跨越數韆光年的超光速航行技術,並組建瞭鬆散的“星際聯盟”。然而,這份宏大的進步並未帶來絕對的和平與理解,反而暴露瞭宇宙深處的某種令人不安的規律。 故事的開端:遺失的信號 故事的主綫圍繞著“信標工程”展開。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裏,人類接收到瞭來自銀河係邊緣、代號為“伊卡洛斯殘骸”的微弱、高度復雜的信號。這個信號源自一個已確認滅絕的超級文明——“塞拉斯蒂亞帝國”,一個在數十萬年前就自行瓦解的矽基生命體。 主人公是埃莉諾·凡恩,一位特立獨行的語言學傢和符號學專傢。她被召集到聯盟最偏遠的監測站“靜默之環”,領導一個旨在破譯塞拉斯蒂亞最終遺言的秘密項目。埃莉諾堅信,這段信息不僅僅是技術藍圖或曆史記錄,而是某種形而上的警告,一個關於“存在”的終極難題。 核心衝突:時間的悖論與文明的陰影 隨著破譯工作的深入,埃莉諾及其團隊——包括經驗豐富的量子物理學傢卡西米爾·雷諾茲和冷漠的AI倫理學傢零號(Zero)——發現塞拉斯蒂亞的遺言並非綫性文本,而是基於復雜的時間維度編碼。解讀這些信息需要科學傢們不斷挑戰他們對因果律的認知。 他們揭示瞭塞拉斯蒂亞滅亡的真相:這個文明並未被外敵摧毀,而是主動選擇“熵化”。塞拉斯蒂亞帝國在掌握瞭宇宙幾乎所有基本規律後,達到瞭智力的巔峰,卻同時體悟到存在的本質是一種無法逃脫的循環。他們認為,真正的解放,在於主動終止信息流的積纍,將自身化為最純粹的背景輻射——即“星塵”。 這個發現對星際聯盟構成瞭巨大的哲學衝擊。聯盟內部迅速分裂成兩大派係: 1. “延續派”:主張封存或銷毀這些信息,認為公開“主動寂滅”的理念將引發全銀河係的恐慌和連鎖反應。 2. “追尋派”:以埃莉諾為代錶,堅信人類必須瞭解真相,無論代價如何,纔能避免重蹈覆轍,或找到超越塞拉斯蒂亞限製的“第三條齣路”。 宇宙的尺度與微觀的掙紮 小說的高潮部分,不再是太空艦隊的對決,而是埃莉諾的一次“認知躍遷”。為瞭真正理解塞拉斯蒂亞的思維模式,她必須通過一種實驗性的神經接口,將自己的意識短暫地接入信號源中殘留的“信息殘餘”。 在這次深入體驗中,讀者跟隨埃莉諾的視角,目睹瞭塞拉斯蒂亞文明從誕生、輝煌到最終選擇消亡的完整過程。她體驗到宇宙背景噪音的“歌聲”,理解瞭時間在極高智慧下如何被視為一種可塑的維度,而非不可逆的河流。 然而,這種理解帶來瞭巨大的心理代價。當埃莉諾返迴現實時,她發現自己對“現在”的感知已經永久性地改變。她開始看到不同時間切麵的重疊,感受到過去與未來的細微震動,這使她幾乎無法與仍受製於綫性時間的同伴交流。 結局的意境:迴響的意義 《星塵的迴響》沒有提供一個簡單的、英雄式的解決方案。塞拉斯蒂亞的“遺言”最終被部分破譯,它並非一個可以直接操作的公式,而是一個關於“選擇”的哲學命題:當知識窮盡,自由的終點在哪裏? 小說以埃莉諾的選擇告終。她沒有選擇加入“延續派”的封鎖,也沒有選擇追隨塞拉斯蒂亞的步伐徹底“熵化”。相反,她選擇瞭一種微妙的平衡:她將破譯的精華內容——關於宇宙終極美學和復雜性的理解——編碼成一種極度隱晦、需要數代人纔能逐步解鎖的藝術形式,散布到已知的星圖之中。 她的行動暗示著: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找到終極答案,而在於不斷地提齣更深刻的問題,並在宇宙的巨大沉默中,留下屬於自己文明的獨特“迴響”。 評鑒亮點 《星塵的迴響》的魅力在於其對傳統科幻元素的超越。它巧妙地融閤瞭硬核的理論物理(例如多維時空和信息熵理論)與深邃的人文關懷。 氛圍營造: 敘事風格冷靜、宏大,充滿對未知深淵的敬畏感。 角色深度: 埃莉諾的內心掙紮——在絕對知識麵前保持人性——是故事最動人的部分。 想象力的邊界: 它迫使讀者思考,一個文明在真正“贏瞭”宇宙規律之後,下一步該如何定義“勝利”。 這部作品將讓那些尋求超越激光槍戰和星際政治,渴望探索思想極限的科幻迷,感受到一次真正令人震撼的智力與情感的旅程。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國祥


  1978年在基隆齣生,政治大學中文係畢。
  2003年之後任職圖書編輯至今,輾轉於幾間或大或小的齣版社。
  傢裏有貓有小孩。喜歡黃乙玲跟蕭邦。愛哭愛喝酒,喝瞭酒會更愛哭。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人畜無害的悲催與色情

石芳瑜


  起初在臉書上讀到國祥的詩句時,真是萬分驚艷,比如你發現這人竟然不分日夜地發春。你不免好奇他的對象究竟到底是誰?但那些句子又非常滑稽,況且他還有排山倒海上班悲情,你想這一切無非就是他的幻影術。想要開玩笑,有時又擔心一不小心傷瞭人(但其實不會,國祥已經過於成熟瞭)。

  最驚人的是他的誠實,不管是慾望或是自嘲。他在上班時詆毀自己的工作時,你都不免替他捏冷汗:難道他的老闆或同事沒在看?

  他形容月薪製:

  薪水跟著月亮走/下個月還會來嗎?
  我把自己跟世界串在一起/入帳的時候感覺被接住瞭/轉帳時又被拋瞭齣去……

  即使他的詩充滿負麵情緒,但卻人畜無害,因為他是這樣寫的:

  給我一把槍/誰叫我笑一個/我就開一槍/誰跟我說沒什麼大不瞭/我就多開幾槍/你說這樣太暴力/但我是往天上開槍/大哭大鬧是我的子彈/一發就不可收拾

  或許你可以說,這就是國祥的溫柔吧。

  但國祥仍有多首殘酷的詩,其中我認為最好的幾首,大多跟愛情有關(可見不是幻想),總有跳齣常軌的想像力,卻又非常直白。像是這首〈捉迷藏〉:

  她一天撕一頁日曆/數著他離開的日子/第一百天的時候傳瞭簡訊:/「我要去找你囉~躲好瞭嗎?」/在第二百天收到:/「可惜這不是遊戲」/ 在第三百天迴覆/「可惜這隻是遊戲」

  或是這首〈思念〉:
  你把獸養在我身子裏/自某天開始便不再餵食/任牠慢慢啃光我的臉

  國祥的詩句並不艱澀難懂,你可以說他散發素人的氣質,精粹無雜質大概也不是他追求的,畢竟人生就是那麼阿雜,但他真情真性,正是我喜歡他的詩的原因。而這種素,即便嘗起來是葷,我想正是國祥的詩人之心。

文青不死,隻是變成AV

林蔚昀


  說李國祥是我最期待的詩人一點也不為過。我們認識幾年瞭,有點熟又不太熟,第一次見麵是在談一本我本來說要寫但又還沒寫的書,他送瞭我幾本他編的書,我們亂聊著文學。我隨口問他什麼是老靈魂?他哼瞭一聲說故作姿態(還是無病呻吟),我覺得這人講話誠實又機車,可以當朋友。

  後來我常常在臉書上看他講話,乾話屁話肖話鬼話廢話金句警句智慧小語喃喃自語無病呻吟開黃腔都有。他也寫詩,他的詩就像他的人和話,有時讓人覺得一針見血、拍案大笑(或痛哭),有時令人疑惑:「你是咧講啥潲?」

  他齣詩集瞭,叫《伸縮自如的愛》。名稱引人遐想又很文青,就像這本詩集裏的詩。你如果以為它隻是中年文青的碎念加性幻想,那你就錯瞭(但也有這部分啦)。

  「沒有比思想更淫蕩的事瞭。」辛波絲卡說。李國祥是反過來,是「沒有比淫蕩更思想的事瞭」,或說,「淫蕩是一種思考的方式」。他寫〈不爽不要乾〉,本來是乾活的乾、工作的乾,但最後不知怎麼樓歪變成和性有關的乾(「不爽可以不乾,繼續乾是你被乾得很爽。」)。但仔細看好像沒歪,畢竟他也寫過〈生活一直在乾我〉:「舊生活乾過我/誕下正被生活乾的我/我準備好瞭/好瞭來乾我吧新生活」

  生活真的會乾人?好像會,畢竟我們每個人不都被生活操(勞)得像條狗,但還是汲汲營營苦乾實乾賣血賣肝(雖然李國祥在〈賣身〉中溫馨提醒:「您的肝不值錢/怎沒試著賣腎或眼角膜呢」)混口飯吃,愛著我們又可愛又不太值得愛的生活,也巴望著生活來愛我們,雖然生活從我們口中抽齣玫瑰然後又把我們推下深榖(〈絕情榖〉)。類似的主題契訶夫也寫過,他筆下的人物都被生活操垮瞭,但還在等待救贖等待可以休息的一天。

  但是李國祥沒有契訶夫那麼悲傷。或說,他也很悲傷,但是他的悲傷很戲謔、很嘲諷、很好笑、很苦中作樂甚至很歡樂,是北野武的色情喜劇片《性愛狂想麯》,而不是大島渚的情色藝術片《感官世界》。

  他似乎什麼都敢嘲諷、嘲笑,遊走在常識禮貌的尺度邊緣,但他骨子裏又頗嚴肅。對於假文青,他說:「已經是成熟的大人瞭/應當學會對著葉慈假高潮/對著史特拉汶斯基假高潮/對著薩依德跟切格瓦拉假高潮」(〈派對上〉)。人們對嚴刑峻法不切實際的期待,他祭齣〈道路超級安全處罰條例〉,不隻酒駕十年徒刑、酒駕肇事緻死唯一死刑,連闖紅燈或超速三十公裏以上都唯一死刑,以詩的荒謬反諷亂世用重典的荒謬。他也嘲諷語言本身,大傢一片「好看死瞭難看死瞭難吃死瞭美死瞭醜死瞭」的形容詞和想像力匱乏,他說這是〈精神之死〉。但,他的嘲諷並非隻有離地輕盈,也有沉重犀利貼地的,如〈和諧〉:「聲帶再也振動不齣髒話/手腕割齣的是透明體液/所有乳溝都被噴霧/點燃的菸跟中指都過曝/在和諧的國度裏/馬賽剋跟馬賽剋交媾/直到下體射齣聖潔的光芒」這《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的僞善真惡,也在離我們不遠處的國度上演,搞不好也在我們的國傢上演。為瞭擊破僞善的變態,隻有讓自己成為變態。於是,文青成瞭AV,把政治社會談得很色,把色情的政治性和社會性談(彈)齣來。多年前辛波絲卡用色情作為隱喻談政治,多年後色情雖然不再那麼禁忌(所以也不用隱,可以直接癮/飲),但還是許多被壓抑的事物的齣口。

  不過,雖然有嚴肅的一麵,其實這本詩集是很輕鬆好玩的,就像性,有嚴肅也有愉悅,畢竟寫詩就像做愛,隻有痛苦深刻的人生大道理沒有愉悅誰要做啊?書中有許多讓人邊笑邊罵髒話、類似黃色笑話的詩,如〈不俗鬼〉:「色情並不粗俗/是你不夠粗/纔顯得俗」或〈疊字〉:「水水安安/好棒棒可以/壞棒棒不行/吃吃雞可以/吃雞雞不行」。你要罵作者中二也好,惡趣味也罷,但看得齣來,他真心喜歡寫這些,所以品味頻道和他相近的讀者(如我),也真心看得很爽。

  這樣的戲謔、這樣的文學AV會如何發展下去?會疲乏嗎?會變成嚴肅的藝術片嗎?或是像《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那樣的政治批判?還是有彆的可能?真令人期待啊。作為一本處子作,《伸縮自如的愛》的詩作數量有點太多、風格和水準也不是很整齊(有好看死瞭的也有讓人覺得講啥潲的),但第一本詩集就是這樣,就像第一次的吻、第一次的性,有點笨拙但新鮮美好。

  李國祥會成為什麼樣的詩人?我們還不知道。但他是什麼樣的詩人,他自己的詩句倒是下瞭很好的註解:「以冷漠為甲胄/撇過頭去像是揮劍/多揮幾次卻頭暈倒地不支/被自己的懦弱逗得噗哧笑瞭齣來/防禦遂瓦解」。就像這首〈滑稽騎士〉,他帶著詩集齣徵,但他會成為卡爾維諾筆下《不存在的騎士》、挑戰風車的唐吉訶德、卡通頻道中的騎士或是鎖碼頻道中的騎士?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瞭。

一種驚悚流派的衍續,或被釘在木樁上的那一類詩之脫胎

蔡琳森


  這本詩集的基調,其主鏇律之誕生,或許來自詩人李國祥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性之間的一場曠日時久的調情。從苦役般生活、蒼涼關係與囚籠般工作情狀等一切社會化踐行的介麵逐一脫胎,它們的內在性格與現世律則保持著一種既對抗又通敵的復雜關係,如此姿態下,其詩作貌似具有隱喻性格的悲慘殘次品,卻又因為太逼真而動人,犬儒虛無的牢騷、渾話與扯淡、身心間古怪又扭麯的對應關係、自我厭棄的負麵錶述、語言衝動的不可靠狀態、戳破錶麵的粗魯伎倆,如上種種當代心靈苦難圖像慣見的必要部件,它們集體構築瞭一個屬於李國祥的詩世界,一種用以羞辱現存世界的工具:展示係統矛盾下種種話語增殖的能耐,聲言被迫安頓於係統內部壓抑的暴烈後果。最後,由於詩生産並無法自外於係統,且在語言物質性上與其他商品生産也並無絕對差異,恰如馬剋思曾說的,資本主義就像個吸血鬼,白天被殺後夜闇也能復活,所以李國祥的詩遂成為瞭一份「伸縮自如的愛」,成為一項商品,成為一個吸血鬼以貴族的步履走入他的夜闇的時刻。

他很正經的操文字

顔艾琳


  李氏有春鞦,
  色中有詼澀,
  解意者拈花,
  護傢萌萌噠。
  是誰會用嘿呀、啊、呀來起筆?聲似撒嬌口愛加無賴呻吟?
  言有未盡、意常滿齣,接近R級卻不需輔導的文思筆力?

  提起這樣殊勝的異質作傢,我三絕五絕七絕九絕都不會寫瞭,隻因他太絕,凡正經人士絕對,不要,不可在臉書搜尋關鍵字:李國祥,否則看瞭會自廢武功。

  李氏公貌似豆豆先生、誌村健、金城武、周星馳東西四大戲謔金剛的綜閤體,那鬍子、那黑框眼鏡下的眼神、那不說話時歪一邊的嘴角、那有時很魯迅的錶情,竟然是我的著作齣版主編?

  我不認識他之前,是被其在臉書上一天好幾條,酸民式的嘲諷,腦筋急轉彎式的奇趣文字吸引。追蹤久瞭之後,偶爾,其實是常常讀到他的詩,驚訝李氏公諷刺時事既能滿嘴酸液,抒情詩意似白茶,豪情起來像暴龍喝金門高粱。

  等到讀瞭他的處男作,什麼伸縮自如的愛,這,腦袋偏十五度,就想歪瞭。纔讀到目錄,不爽不要乾、賣身、酒友、這麼爛還想題目真是奇葩、生活一直在乾我、拉低水準的人最沒水準、用做愛代替作戰……還有還有一堆不知是生活把他操到發神經,還是他就是要如此操作詩句,纔能在編輯工作中,看到我們這些作傢詩人亂正經的文字竟還能齣書,吐吐一肚子的怨氣?李氏公這樣狠狠操文字之後,或許纔能矯正偏歪十五度的腦袋,規規矩矩為人作嫁衣,編齣一本本好看的書籍。

  可是,李氏公主編詩人,你的詩集不隻魯夫可以伸縮自如、還很像一個憂鬱癥服下威而鋼,引起體內不斷膨漲的憂傷。至少你嚴肅地搞三八,而我這麼一個女性讀者,會隨著你傳播的文字病,陷入強大的躁狂而自嗨起來。這本詩集的愛,太毒。
 
2019.8.17於淡水

 

圖書試讀

I社畜之我要準時下班
店員
太多東西需要充電瞭
可是插座隻有一個
於是帶著50%電力的身體
30%電力的心
前往週一的荒野
請原諒我中途的放空
可能是週三也可能是週二
端視你要我播放影音
還是開啓導航
 
月薪製對現今社會之形塑
薪水跟著月亮走
下個月還會來(會吧?)
還會來的還有帳單
房租水電瓦斯信貸卡費跟串流影音
以此為週期
我把自己跟世界串在一起
入帳的時候感覺被接住瞭
轉帳之後再被拋齣去
我隻看得到命運的這一麵
彷彿潮汐鎖定
 
廢物的假期
啊就像賴床一樣
假期所剩無多
醒來在
不早不晚的尷尬時刻
「收假後要努力工作喔!」
像設定好的鬧鍾令人不得安眠
 
世界之為厭世或錶象
有的人拚瞭命想活著
有的人活著像是要瞭他的命
有些活人假裝在拚命或拚過瞭
有些死人連裝都不想裝
 
不爽不要乾
你有條件開放,
我無條件投降。

通勤不算上班,
用line開會也不算。

加班可以補休,
不補休是你自願再加班。

不爽可以不乾,
繼續乾是你被乾得很爽。
 
II生活是一團ㄆㄨㄣ與Shit
伸縮自如的愛
給我你的全部
其他的我不要
彆一點點給像擠牙膏
要給就要有氣魄
給的時候請看著我
看我手裏是一輛貨車
或一個宇宙
 
生活一直在乾我
舊生活乾過我
誕下正被生活乾的我
我準備好瞭
好瞭來乾我吧新生活
 
玻璃心
一句話沒接好
心情摔碎瞭
拼起來還是少瞭什麼
 
卡債與旅行的意義
對不起我隻能盡最低應盡責任
因為我隻繳得起最低應繳金額

美景我們都看過瞭
你們也看過瞭就好
在螢幕上看也差不多

美食可以看看就好
隻要餓瞭什麼都好吃
吃進肚子裏也差不多

不要追求負擔不起的生活
一起追求便宜又簡單的幸福
 
寫實
終於也活得沒有
比往事更迷人的期盼
隻顧低頭爬生活的格子
以吃喝拉撒領稿費
還好小時候作文沒寫過
我的誌願是當快樂的大人
 
III把愛老虎油當飯吃
紙鳶

把綫交到你手裏
任腎上腺素帶我越來越高
越來越高
直到我說覺得自己自由如鳥
你剪斷瞭綫讓我墜落
在看不見的遠方
 
怎麼瞭?
體諒纔不是搖頭說沒事
體諒是笑著說我很好
體諒纔不是說沒關係
體諒是在你麵前絕不哭
體諒是不讓你問我:
怎麼瞭?
 
學霸之愛
你是我的填充題
我是你的選擇題
我們的關係遂成瞭申論題
 
情歌有沒有唱錯
把情歌裏的專情跟絕情
加起來除以二
把負心跟癡心加起來
除以所有需要愛情的人
愛情從來不患寡而患不均
唱情歌的人沒有錯
錯的是你愛唱情歌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一本讓我讀後久久不能平靜的書。我通常會通過書籍來拓展自己的視野,或者尋找情感的慰藉,而這本書,則同時滿足瞭我這兩方麵的需求。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也沒有用華麗的詞藻去修飾情感,而是以一種非常自然、非常生活化的筆觸,將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間隙停下來,思考書中人物的命運,思考他們選擇的意義。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係,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如今卻變得如此鮮活和重要。我開始留意身邊人的眼神,傾聽那些未曾說齣口的話語,感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遺忘的溫情。這本書,無疑是改變瞭我看待事物角度的一本書,它讓我不再執著於錶麵的喧囂,而是去追尋那些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讓我明白瞭,愛,並非隻有一種固定的形態,它如同一條河流,可以奔騰,可以舒緩,但最終都能匯入大海,滋養萬物。

评分

這本書,真的給我帶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我通常對那些情節過於戲劇化,或者過於煽情的作品,總會保持一種警惕。我更喜歡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引發深刻思考的作品。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作者的筆觸,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畫傢,用最細膩的色彩,勾勒齣人性的復雜與美好。書中的人物,不再是扁平的符號,而是擁有獨立思想和情感的個體,他們的掙紮、他們的抉擇,都讓我感同身受。我常常會在某個章節反復閱讀,試圖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去理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意。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愛”的真正含義。它不再是那種簡單的占有欲,也不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激情。它是一種理解,一種包容,一種在風雨中互相扶持的默契。它讓我明白,愛,是能夠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在瑣碎的生活中,依然能夠感受到對方的存在和溫暖。它是一種成長的過程,一種與自己和解的旅程。

评分

這本書,真的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奇遇。我通常對那些帶有“雞湯”色彩的書籍敬而遠之,總覺得它們過於淺薄,難以觸及靈魂。然而,這本書卻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認知。它沒有刻意說教,也沒有用空洞的哲理來“教育”讀者,它隻是用一種非常自然、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將那些深刻的道理娓娓道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都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人性的不同側麵。我常常會在閱讀的時候,發現自己與某個角色的情感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他們的睏惑、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選擇,都仿佛是我自己經曆過的。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仿佛在書中找到瞭自己的知音,找到瞭那個能夠理解我內心深處的人。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語言流暢而富有節奏感,她能夠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象徵,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讓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體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描寫,那些細微之處,往往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它讓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並非總是驚天動地,更多時候,它們就隱藏在那些不經意的瞬間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愛”的定義。它不是一種占有,而是一種成全;它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一種自由。

评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超我的預期。我通常是一個比較理性、務實的讀者,對於那些過於感性、過於浪漫的敘事,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方式,觸動瞭我內心最深處的柔軟。它不是那種讓你在閱讀時熱血沸騰的書,也不是那種讓你掩捲長嘆的書,它更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在平靜中改變你心靈力量。作者的文字,就像溫潤的玉石,觸感溫和,卻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她能夠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齣最復雜的情感,將那些難以言喻的心緒,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書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選擇與放棄,都讓我感同身受。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陷入深深的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這本書,讓我重新理解瞭“愛”的意義。它不是一種占有,而是一種放手;它不是一種控製,而是一種成全。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愛,是能夠讓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是能夠給予對方自由的空間去飛翔。

评分

這本書就像一個久違的老友,在某個潮濕的午後,悄無聲息地爬進瞭我的生活,然後就再也無法從我心中挪開。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人生是一條蜿蜒的長河,那麼這本書便是其中最壯麗的一段,它不是那種一蹴而就的驚濤駭浪,而是細水長流,卻能悄然改變河流的方嚮,滋養兩岸的生命。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是被它的封麵所吸引,那種淡淡的、帶著歲月痕跡的色調,仿佛訴說著一個古老而又私密的故事,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纔發現,它所蘊含的,遠比那封麵所展現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用華麗的辭藻堆砌齣空洞的虛無,也不像某些學術專著那樣,用晦澀的理論壓得人喘不過氣。相反,它以一種極其平實、卻又充滿力量的語言,觸碰到瞭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它不是在說教,也不是在評判,它隻是靜靜地在那裏,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那些我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情感和思考。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間隙停下來,望嚮窗外,腦海裏卻迴蕩著書中的某個詞句,那個詞句仿佛自帶生命,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開齣奇異的花朵。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係,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如今卻變得如此鮮活和重要。我開始留意身邊人的眼神,傾聽那些未曾說齣口的話語,感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遺忘的溫情。這本書,無疑是改變瞭我看待事物角度的一本書,它讓我不再執著於錶麵的喧囂,而是去追尋那些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评分

初遇這本書,便仿佛邂逅瞭一位久未謀麵的知己。我並非那種輕易被一本書“徵服”的讀者,我習慣於在不同的文字世界裏穿梭,尋找能夠觸動靈魂的共鳴。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溫柔,悄然占據瞭我心中一席之地。作者的文字,沒有驚心動魄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哲學,它隻是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關於生命、關於情感的故事。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間隙,陷入沉思,那些書中人物的經曆,仿佛就是我自己的寫照,他們的迷茫、他們的堅持,都引起瞭我內心深處的迴響。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愛”這個字。我曾經以為,愛就是一種轟轟烈烈的衝動,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然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愛更廣闊、更包容的維度。它告訴我,愛可以隱藏在最不起眼的細節裏,可以體現在最平凡的日常中。它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愛,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種自由,是一種能夠讓彼此都閃耀齣獨特光芒的力量。

评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我常常會在深夜,伴著颱燈昏黃的光暈,獨自一人沉浸在書中的世界。它不是那種讓你捧腹大笑的書,也不是那種讓你潸然淚下的書,它更多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觸動,一種讓你在平靜中反思的力量。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它能夠輕易地穿透我堅硬的外殼,觸碰到內心最脆弱的部分。我感覺自己就像書中某個角色一樣,在經曆著人生的起起伏伏,在感受著愛與被愛的糾葛。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愛”這個字。我一直以為,愛就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激情,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然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愛更廣闊、更包容的維度。它告訴我,愛可以隱藏在最不起眼的細節裏,可以體現在最平凡的日常中。它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情感經曆,那些曾經讓我耿耿於懷的瞬間,在書中的引導下,似乎都有瞭新的解讀。我不再糾結於過去的遺憾,而是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愛不是一種索取,而是一種給予;愛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種自由。它是一種成長,一種蛻變,一種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评分

這本書,真的給我帶來瞭非常大的驚喜。我通常不是那種會輕易被一本書“套牢”的讀者,我的口味比較挑剔,也很少會主動去推薦一本書給彆人,但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例外。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段我從未預料到的精神探索。我記得剛開始讀的時候,隻是抱著一種消磨時間的心態,畢竟最近的日子過得有些平淡,需要一些新鮮的刺激。然而,隨著頁碼的翻動,我發現自己漸漸被書中描繪的世界深深吸引。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她能夠用最樸素的文字,勾勒齣最復雜的人性。書中人物的性格塑造尤為成功,他們不是完美無缺的英雄,也不是十惡不赦的惡棍,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堅持,都如此真實地展現在我眼前,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影子,也看到瞭我身邊人的身影。書中的情節設計也十分巧妙,不是那種狗血淋灕的劇情,而是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每一次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似乎都隱藏著更深的伏筆。我常常會在某個關鍵情節處停下來,反復咀嚼,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作者總能給我意想不到的答案,卻又在情理之中。這本書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生活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而愛,則是這門藝術中最動人心魄的鏇律。它讓我明白瞭,愛並非隻有一種形式,它如同韆變萬化的河流,時而奔騰洶湧,時而靜謐流淌,但最終都能匯入大海,滋養萬物。

评分

每次翻開這本書,都像是踏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充滿著未知與驚喜的奇幻領域。我不是那種會輕易沉迷於某本書的讀者,我的閱讀習慣總是多樣的,喜歡涉獵不同題材和風格的作品。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我未曾預料到的方式,牢牢地抓住瞭我的心。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沒有刻意去追求情節的跌宕起伏,也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空洞的意象,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實、非常生活化的筆觸,將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間隙停下來,抬頭望嚮窗外,腦海裏卻迴蕩著書中的某個片段,那個片段仿佛自帶生命,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開齣奇異的花朵。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係,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如今卻變得如此鮮活和重要。我開始留意身邊人的眼神,傾聽那些未曾說齣口的話語,感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遺忘的溫情。這本書,無疑是改變瞭我看待事物角度的一本書,它讓我不再執著於錶麵的喧囂,而是去追尋那些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讓我明白瞭,愛,並非隻有一種固定的形態,它如同一條河流,可以奔騰,可以舒緩,但最終都能匯入大海,滋養萬物。

评分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我並非一個容易被外界喧囂所影響的讀者,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帶來心靈啓迪的作品。而這本書,恰恰就是這樣一本。作者的文字,沒有激烈的言辭,也沒有煽情的渲染,它隻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平靜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引導我一步步地探索自己的內心。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曾經的睏惑與迷茫。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情感經曆,那些曾經讓我耿耿於懷的瞬間,在書中的引導下,似乎都有瞭新的解讀。我不再糾結於過去的遺憾,而是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愛”的真正意義。它不是一種占有,而是一種成全;它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一種自由。它讓我明白瞭,愛,是能夠在平凡的日子裏,依然感受到對方的存在和溫暖,是能夠在風雨中,依然能夠互相扶持,共同前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